红色文化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融入
2022-05-18房玉玲
房玉玲
【摘要】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一个班级共有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班级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约束、凝聚、感染、鼓舞的作用,一个班级的发展动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内驱力就是班级文化的有效建设。而红色文化包涵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对班级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承载作用。恰当发挥红色文化的革命情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能够坚定学生传承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学生牢固树立并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文章系统分析了红色文化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融入的意义及策略,以期为初中班级管理文化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红色文化;融入;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08—0040—03
红色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同时也能为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红色文化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融入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相关文献特征简析。笔者通过收集、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从发表的期刊来看,笔者发现一些学术期刊较少刊登以“红色教育”为主题的文章,所发表的大多都是一般性期刊;其次,从文献研究机构来看,高校仍占据着主导地位;最后,从文献内容来看,大多仍是一些经验总结性的文章,专业严肃的学术论文较少。
2.相关研究评析。笔者通过文献搜索发现,“红色教育”这一概念最早源于张根甫主编的《嘉兴年鉴》[1]。对于红色教育的含义,刘党英认为,红色教育就是红色文化的教育,两者同属一个概念[2]。管仕廷则认为,红色文化以“红色”为主题、为核心,在内涵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范畴里,如关于理想、信仰、道德追求、奋斗目标、奉献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都属于红色文化的范畴[3]。陈帅等人则直接将红色教育称作红色文化教育,不进行区分,这也充分说明了红色教育与红色文化之间密不可分[4]。
1.有助于引导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将红色文化融于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给学生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能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进而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2.有利于引导初中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红色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和世界文化的继承、发展及创新,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制度、道德、革命精神等多种优秀传统,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主力军,将红色文化融于班级文化建设中,有助于将学生的个人理想与中国梦联系在一起,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学生只有爱祖国,历史的责任感才能越强烈,人生的目标和信念才能越坚定。
3.有利于培养学生品行素养,塑造初中生良好形象。红色文化具有天然吸引力,具有催人奋进的正向影响力,因此,循循善诱引导每一位学生,从懵懂走向知性;从书本走向实践,实地研学感受红色文化,学习老一辈革命英雄精神,领悟革命先驱者为了人民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有助于促进初中生养成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与民族气节,使其逐步脱胎换骨成为有志向的追梦人。
1.结合红色文化精神,创设班级文化氛围。学校是学生除家庭外置身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学生学习成长、汲取知识技能、全面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5]。对此,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就是每一位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班级文化主要以价值观念的形式出现,潜藏在班级成员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中,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然而,这种影响一旦产生,其效果又是显著的、久远的,有的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6]。红色文化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土壤,红色文化中诸如乐于奉献、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求真务实、不忘初心等精神实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是对历史文化传统、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在班级文化氛围中体现红色精神元素,使学生受到红色文化熏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首先,在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班级文化氛围创设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以营造温馨的教室环境为核心,将红色文化资源体现在班级教室的环境营造内容中,从而促使学生置身于红色文化氛围中[7]。比如,通过设置“图书角”“卫生角”等环境布置,让红色教育渗透到班级的每一个角落,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红色教育熏陶。
其次,在以红色资源为核心的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通过红歌赛、主题班会、“讲红色故事”等活动,大力宣传红色革命精神,营造特色文化浓郁氛围,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爱国主义精神[8]。
2.开展红色文化活动,提升学生体验能力。在班级内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育人活动,具有以下功能:一是对班级文化的建设具有导向功能,不仅能引领学生个性行为和集体行为,还能引领班级整体发展的方向,驱动学生形成强烈的责任感和班级荣誉感[9]。二是对班级文化的建设具有渗透功能,红色文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渗透作用,它能润如细无声地进行教化,持续地感化学生的思想和品行。三是对班级文化的建设具有激励性功能,红色文化倡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的审美观、良好的人格品质,红色文化能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激励学生励志成才[10]。
针对初中班级管理工作开设红色文化实践活动,可以通过参观红色文化基地或博物馆的形式为核心,通过班级集体性的实践活动开展过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被充分激发。比如,高台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它的前身是高台烈士陵园,园内掩埋着红西路军转战河西、血战高台壮烈牺牲的红5军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等近3000名革命先烈的忠骨,对此,学校可以让学生在寒暑假期间走出去,跟随父母前往此地,讓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同时,可以在重大节日进行红色教育系列安排,如三月份结合学雷锋活动月,组织学生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精神;七月份结合建党节组织学生开展党史知识竞赛;十月份结合国庆节举行红色歌咏比赛等,让学生感受爱国主义高尚情怀,使革命精神融入学生的心中。此外,还可以在班级精选《歌唱祖国》等爱国歌曲,利用音乐课高唱红色歌曲;教师向学生推荐革命战争历史小说,让学生感受革命先辈集体主义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使学生感受建党百年伟大成就;组织学生学习优秀青年团员先进事迹,组织学生参与红色小组等创建活动,提高学生的文明道德素质。通过调查发现,在参观类实践活动的辅助作用下,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3.在班级管理机制中,加强融入红色精神。班级管理机制的建立是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它与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机制相比有着较大的区别,因为初中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班级管理机制建立要注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作为班主任,应结合科学的引导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此促进强化班级管理机制的制定及落实效果。对此,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机制的建立工作中,引导学生结合红色文化精神制订班级管理制度,充分体现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主人翁”身份,使班级管理机制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内容[11]。
4.班主任加强引导,强化榜样作用。初中阶段的学生可塑性较强,也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班主任又是和学生交流、距离最近的人,班主任自身的行为、语言都对初中生产生十分重要的影響,对此,要想提升班级管理效果,发展初中生的核心素养并促进提升红色文化精神的运用效果,就需要以班主任的榜样作用为基础与核心,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使学生在班主任的熏陶作用下提升自身综合素养[12]。同时,班主任在实践活动的参与过程中,要与学生形成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增进师生友好关系,提升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进而将榜样作用不断拓展和发扬[13]。
总之,红色文化资源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作为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特点等精心制订教学方案,让学生逐渐了解红色文化,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其对民族和祖国的热爱之情,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养,构建文明和谐的班级。
参考文献
[1]张根甫.发挥“红色教育长廊”教育基地作用[M].嘉兴:方志出版社,1998.
[2]刘党英.我国大学生红色教育研究文献综述[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9).
[3]管仕廷.论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J].传承,2012(13).
[4]陈帅.加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1.
[5]熊文清.论红色文化在高校班级建设的作用与实施策略[J].党史文苑,2016(18):68-70.
[6]刘琢卓.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红色文化及教学策略研究[D].西安:陕西理工大学,2021.
[7]白欣雨.统编本初中语文红色文学作品教学研究[D].延安:延安大学,2020.
[8]高石磊.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2019.
[9]付隆炜.海南省“红色文化”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7.
[10]刘美彤.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实现途径[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34):10.
[11]段羽涵.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究[J].汉字文化,2020(22):186-187.
[12]韦红霞.红色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1):89-91.
[13]籍卓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入[J].济南职业学院报,2019(04):45-47.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