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模式探索

2022-05-18苏岩霞

甘肃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专业素养工作坊青年教师

苏岩霞

【摘要】青年教师队伍作为一所学校发展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他们的专业素养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学校发展的水平。因此,研究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和提升策略,对搞好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新时期青年教师的特点,在深入分析当下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现状、成因和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青年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关键词】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工作坊;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0463(2022)08—0032—04

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如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水平已成为当下基础教育改革必须集中力量破解的难题之一,也是每一所学校必须向“双减”提交的一份答卷。下面,笔者结合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现状及成因,讨论如何提升新时期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

当下,青年教师在教师队伍中占比越来越大,已经逐步成为教师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当下青年教师的特征以及素养现状,并思考引领他们积极正向的成长和发展策略尤为重要。新時期青年教师成长与学习环境不同,他们表现出自主性和创新意识较强、合作与分享意识淡薄、浮躁心理突出、抗挫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弱的特征[1]。本研究采用SWOT分析法进行分析,发现部分青年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存在以下问题:对自身专业发展方向的定位比较模糊,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缺乏责任心和学习动力。只有部分青年教师表示会反思自身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明确发展的目标和规划;部分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意愿不够强烈,专业精神逐步加强,但专业信念上存在反复,突出表现为青年教师的奉献精神欠缺。以承担学校工作(这里的学校工作界定为除自己正常的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之外的其他工作)为例,大部分青年教师表面接纳,内心排斥。在接受工作任务之后,部分青年教师习惯于发牢骚,首先想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找借口拒绝,表现为消极怠工、不积极推进工作开展或者想方设法敷衍了事、趋利避害。尤其在课堂教学能力方面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青年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不充分、不全面,在课堂管理、教学设计、教学基本功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二是对课堂常规的训练不到位,比如课堂管理和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三是在组织教学方面缺乏有效策略和手段。

基于上述现状,本研究通过解读2021年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从专业理念和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十三个领域理解新时代教师专业标准的内容和结构[1],并站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理解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本研究所指的专业素养聚焦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品质四个维度,从专业信念修炼、专业知识储备、专业技能提升、专业品质铸造,探索青年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途径。

本文基于当下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的现状、成因和需求的基础上,理性分析小学青年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方面的现实问题与成因,探索加快青年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有效策略和研训体系。

1.构筑一种适合青年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生态场域。学校要营造一种助推青年教师成长的氛围,形成一种人人关注青年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场域。首先,从学校层面来看,要改变观念。以校本研修为例,在学校组织各类教研活动时一定要避免形式大于内容的做法,不能为了迎合各级各类检查,给教师增加负担,而是要目标明确、任务清晰,不能脱离于教育教学而单独存在。这样就能逐步消除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对学校层面的培训先入为主地产生“抵触”情绪,从内心深处对学校各项工作产生认同感。其次,要执行好三级视导制度,在学校内营造一种“老带新”的帮扶氛围,让老教师将他们对工作的热忱、对学生的爱心以及教育教学经验无障碍传承,让每一位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有平台、有路径。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位青年教师敢主动承担任务、能主动思考方向、会主动解决问题、愿主动承担责任,从而把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同行。

2.制订动态的青年教师成长规划。成长规划需要学校和青年教师个人共同完成,在成长规划的前面再加“动态”,旨在引导青年教师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和需求随时调整并完善成长规划。我们通过制订学校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借助SWOT分析,让青年教师回归理性定位、明晰方向,抓住自身专业发展的焦点。

青年教师成长规划,可以从“专业发展情况分析”“专业发展规划”和“专业成长记录”三个维度展现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现状和需求。其中,“专业发展情况分析”帮助青年教师理性认识自身发展优劣,精准分析自身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专业发展规划”指引青年教师根据自身发展现状和需求制订规划,包括具体措施和努力目标;“专业成长记录”则主要对自身专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关键事件和成果进行记录。三个维度分别指向“今天的我”“明天的我”和“变化的我”,因为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动态的,这三个维度便是凸显“动态”的发展趋势。当每一位青年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规划有了更加清晰和理性的认知之后,他们便知道了如何立足自己的专业基础、发展方向制订合理的动态规划,并对自我发展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从而提升成长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3.创建工作坊,实现资源共创、共享,促进个人成长。在当下这样一个价值多元、信息暴增的时代,学习已经无边界化,越来越“社会化”。教师必须积极面对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挑战,或者说这个时代正在以我们无法预知的方式和速度塑造我们的未来。教育更是一个聚合智慧的过程,因此打造教师共同体就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2]。学校要以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为切入点,立足学校实际,以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为主线,聚焦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突出破解当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建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新模式。教师可以分学科成立青年教师工作坊,打造学校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与全体教师、学生形成学校发展共同体,从而实现了共创教育资源、共生专业智慧、共促专业成长。

纵观当下部分学校的教研模式,不利于挖掘教师的潜能,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动力不能得到应有的关注。特别对于当下青年教师而言,他们拥有独有的特质,特别是他们个性突出、自我意识强烈、合作意識或者协作意识淡薄。从学校层面而言,要立足本校实际,积极转变青年教师的视野与思维。基于此,采取以青年教师工作坊运行体制来研究青年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模式至关重要。

青年教师工作坊是一个学习、发展共同体,共享是工作坊的运行密码。在工作坊内,每一位青年教师的创造能力都可以得到尊重和认同,每一位青年教师在这个共同体内实现无障碍流通,每一位青年教师都是学校活动的参与者、创造者、资源提供者,行动上与时俱进,逐渐实现共创学习资源、共生专业智慧、共促专业成长。创新是工作坊有效运行的关键。通过工作项目化,让青年教师自己组建团队去认领学校的各项工作,在工作推进的过程发掘青年教师的新潜能。以学校的课程研发和实施为例,在学校整体课程推进的过程中,不论是拓展类课程还是实践类课程,青年教师都参与研发和实施自己学科之外的课程,而不同的课程实施需要转变教师的角色,更重要的是他们把拓展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实施经验带回学科教学中来,相互促进,促进自身学科素养的提升,最终让每一个学生受益。通过工作项目化的方式,引领青年教师组建团队,积极承担学校各类创新性工作,充分发掘每一位教师的潜能,真正让每一位青年教师从内心深处产生专业发展动力。可见,青年教师工作坊是一个学科教研共同体、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是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是优秀教师的“孵化器”。

4.依托“青年教师工作坊研修方案”,实现“教、研、训”一体化。制订并实施“青年教师工作坊研修方案”,通过定调子、搭台子、压担子三步走的策略,促进青年教师整体专业素养显著提升。其中定调子是制订发展方向和目标,从专业信念修炼的视角重铸青年教师的职业信仰,引领青年教师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搭台子是搭建各级各类平台,提升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聚焦青年专业素养的提升,以青年教师假期研修“四个一”(精读一本教育专著,并撰写一篇读书心得;精研一册教材绘制一份知识图谱;精准把握学校课程体系并开发一门校本课程;精心设计一份单元作业)、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四个一”(一份个人成长动态规划、一份读书计划与实施方案、一份学情分析报告和学生个性化辅导方案、一次成果展示和分享)、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六个一”(每月一次组内“说上评”活动、每月提供一个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每学期工作坊内进行一次说课比赛、每学期做一次公开课或研究课、每学期提供一个典型个案和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和家校沟通、每年参与一项课题研究为具体抓手。比如,通过“充电一刻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聚焦立德树人、核心素养、深度学习以及“双减”等当下教育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工作坊网络研修;通过同读共谈、分层阅读、经典接龙、好书漂流等多种形式开展阅读活动,为专业素养提升打好人文底色;分学科进行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以及“我们的教育小故事”专题分享会。定期组织“三笔一话”(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的训练和“最美钢笔字”“最美板书”的评选活动,让教学基本功促进个人发展;压担子则是充分发掘潜能和个性,以项目式工作来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品格。通过青年教师工作坊的运行和研训体系的实施,精准聚焦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让青年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成为促进青年教师团队发展和个人成长的航母。

5.合理利用评价导向,提升青年教师专业评价与提升方案的匹配度。通过《校级名师、骨干和新秀评选方案》的实施,动态推进青年教师专业呈阶梯式发展,同时以学校职称评审办法为指导,根据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把青年教师项目化工作进行定量评价,体现多劳多得,探索指向青年教师的成长、成熟、成才的评价机制,为学校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情况进行动态追踪和评价、全方位审视与实践,让每一位青年教师可为、能为、有为、必为。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对于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的评价也面临了诸多挑战,比如,评价的目的和功效如何得到科学充分发挥?如何制订更为科学、人文的评价标准,从而确保评价既立足学校实际和发展需求,又能彰显青年教师的个性和创新等等。只有解决上述挑战,才能让评价真正成为引领、激励青年教师前进的动力。

6.打破校级、区域间隔,创建区域内青年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人们的交往方式已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而QQ、微信、腾讯会议等多种媒体让教师培训“线上+线下”已成为常态。因此,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在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寻求彼此的交流、合作,打破相互隔离,构建一个更为宏大的青年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是完全可以实现的。通过建立跨越校级、区域甚至国界的学习发展共同体,让更多学校、区域内的教师实现学习资源的共创、专业智慧的共生、专业成长的共促,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从而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这应该是当下每一位一线教师对于建设新时期教育强国的新担当和新责任。

我们期望通过校本化的探索,能为区域内的学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共同营造一种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样态,为重塑中国基础教育生态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牛蒙刚,庞云凤.合格小学教师的标准是什么——《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初步解读[J].淄博师专学报,2012(04):3-8.

[2]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2018-1-31].http://www.gov.cn/ zhengce/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

(本文系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凝智计划”高端智库基础教育课题“青年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以兰州大学附属学校青年教师工作坊运行体制为例”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BNU-NZ-2021003)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专业素养工作坊青年教师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论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当下如何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