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伤手法联合腹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2-05-17赵亚楼吕志刚

辽宁医学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骨伤曲度颈椎

赵亚楼 吕志刚

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济源 459000)

颈型颈椎病系各种颈椎病早期共同表现,且以青壮年常见[1-2]。早期临床症状表现为短暂、轻微的局部疼痛、恶心和头晕等。随着病程延长,其疼痛、恶心和头晕愈烈,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3-5]。中医在治疗颈椎病上历史悠久,骨伤手法、腹针可联合用于各种颈椎病。本文使用骨伤手法联合腹针治疗2018年10月-2020年7月诊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医院2018年10月-2020年7月诊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82例。纳入标准:(1)符合中医《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中关于颈型颈椎病诊断标准;(2)CT和X线确诊为颈型颈椎病;(3)病案信息完整。排除标准:(1)颈椎外伤患者;(2)颈椎肿瘤患者;(3)颈椎结核病患者;(4)妊娠期、哺乳期患者;(5)活动性出血患者;(6)急腹症患者;(7)急性感染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例数分别是39例和43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9例,最小年龄38岁,最大年龄59岁,平均(41.03±3.01)岁;病程最小1年,最长6年,平均(3.01±1.18),压痛点最少7个,最多29个,平均(13.01±2.80)个。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21例,最小年龄36岁,最大年龄57岁,平均(50.10±2.74)岁,病程最小1年,最长7年,平均(3.01±1.18),压痛点最少5个,最多31个,平均(13.91±2.84)个。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腹针治疗,选取患者中脘、关死穴位(主穴)、商曲、滑肉门(配穴、双侧),常规消毒后,使用直径0.22mm,长25~40mm一次性腹针进行治疗,近针时提气,避开毛孔,针刺深度为5~12mm,使用轻捻转、慢提手法,停留3~5min,再隔5min行针1次加强针感,,留针30min后起针,每日1次,连续治疗10d。观察组患者接受骨伤手法联合腹针治疗。腹针治疗方案同于对照组。骨伤手法治疗具体内容主要是:明确患者病变或病因,先进行肩背轻揉放松手法,拇摁压对患者颈部两侧和周围肌肉进行放松,时间为10min。同时,配合点穴手法对患者两侧风池穴按摩1分钟,借助患者自身身体的力量采用手法牵引复位,时间为1min。指导患者做出颈部前屈、后伸、旋转动作。进行颈椎旋转提拉扳法,保持患者做低头前屈30°的动作,托住患者下颌,轻柔将其旋转至一侧方向的45°位置,将另一手拇指放置在患者颈椎棘突下对侧旁,充分松懈肌肉后,双手配合,进行反向和向上旋转提拉,直至清楚听到一声或一串弹响后结束治疗。时间控制在10min,每天1次,连续治疗10d。

1.3评价指标 ①临床疗效:治疗后随访6个月参考《第三届颈椎病专题座谈纪要》中疗效标准进行评定。治愈: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彻底消失,经CT检查发现椎-基底血流速度恢复正常,颈椎生物力学正常,随访时没有复发。显效:患者大部分临床症状改善,椎-基底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显著恢复,颈椎生物力学基本正常,随访时偶尔复发。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只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血流未见明显改善。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等于治愈例数、显效例数与有效例数之和除以总人数并再乘以100%。②颈椎曲度、疼痛和颈椎功能障碍:治疗前后使用Borden测量法对患者侧位片上齿状突处于水平方向为颈椎中间位置,然后以按照标准操作方法检测。正常值:7~17mm。曲度增加:17mm以上;变直:7mm以下。反向:数值为负数。使用数字模拟法(VAS)评定,0~10分,数值越高,疼痛越重。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定颈椎功能障碍,总分50分,分数越高,表示功能障碍程度越严重。③不良反应。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76.92%(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两组患者颈椎曲度、疼痛(VAS)和颈椎功能障碍(NDI)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VAS)和颈椎功能障碍(NDI)评分较治疗前减小,颈椎曲度、较治疗前增加;其中观察组患者疼痛(VAS)和颈椎功能障碍(NDI)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颈椎曲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食欲下降、四肢乏力等不良反应率23.26%高于对照组23.08%(P>0.05),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颈型颈椎病的颈椎退变程度较轻,颈椎曲度变小,伴有不同程度的短暂性疼痛,可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其中年轻患者常见[6]。中医历来主要未病先治,颈型颈椎病应属于“眩晕”范畴。腹针针刺不同穴位能刺激身体不同部位的神经系统,调节脏腑输出精、气和血等,通过协调神经功能,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疼痛等目的[7-10]。中医骨伤手法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旋转提拉能调整和改变颈椎关节与神经根之间的关系,恢复颈椎正常生理结构[11-13]。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骨伤手法联合腹针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且颈椎曲度加大,疼痛(VAS)和颈椎功能障碍(NDI)评分较低(P均<0.05)。分析原因是一方面腹针治疗中脘可固本培元,提升机体抵抗力,进而减轻对疼痛的感知;针刺商曲、滑肉门能增强肾功能,促使血液循环;佐以骨伤手法可协调病变周围神经群,改善颈椎的动力平衡,缓解椎动脉与交感神经的刺激,增加椎-基底动脉的血供,进而改善了颈本体觉紊乱。中医骨伤手法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旋转提拉能调整和改变颈椎关节与神经根之间的关系,恢复颈椎正常生理结构[14-15]。,从而提升了临床疗效,改善颈椎功能,减少了疼痛。最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同,说明联合治疗方案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骨伤手法联合腹针治疗颈型颈椎病可在保证治疗安全性基础上显著改善颈椎功能,减少疼痛,提升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骨伤曲度颈椎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颈椎曲度的改变对缺血性头晕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医适宜技术在骨伤中后期患者社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及影响
颈椎曲度与脊髓型颈椎病的关系研究
找回消失的“颈椎曲度”
快速阅读理解专练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之:冠心病可能与颈椎有关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