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硬化性苔藓64例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分析

2022-05-17李昕雨吕亚婷郭淑兰王玉坤于晓静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生殖器外阴粒细胞

李昕雨 吕亚婷 郭淑兰 王玉坤 于晓静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皮肤科,济南,250012

硬化性苔藓(lichen sclerosus, L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发病部位以外阴为主,也可累及身体其他部位,可引起患者功能性及美观性问题,降低生活质量[1]。本文回顾性分析了64例LS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收集 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皮肤科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经组织病理确诊的LS病例。整理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发病部位、临床表现及初步诊断。由2名皮肤科病理医师重新阅片,复习其组织病理改变,包括角化过度、毛囊角栓、表皮增生/萎缩、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基底细胞排列紊乱、淋巴细胞外渗;真皮内胶原均质变、毛细血管扩张及炎细胞浸润。剔除临床资料不完整及重新阅片组织病理学诊断有争议的病例。

1.2 分组标准 根据发病部位,分为外阴组与非外阴组。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连续性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类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入组LS患者64例,男18例,女46例,男女比例1∶2.5。年龄6~84岁,平均(36.84±17.84)岁;平均病程3年,中位病程1年。18岁以下发病者10例(15.6%),50岁以上发病者10例(15.6%)。

外阴组患者平均年龄(42.52±19.77)岁,男6例,女19例;非外阴组平均年龄(33.21±15.94)岁,男12例,女27例。两组年龄与性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54、0.557。

2.2 发病部位 外阴组患者25例(39%),19例(76%)位于大/小阴唇,6例(24%)位于阴茎/包皮。非外阴组患者39例(61%),23例(59%)位于躯干,12例(31%)位于面部,4例(10%)位于四肢(图1)。

2.3 临床误诊 外阴组中临床误诊3例(12%),分别误诊为湿疹、扁平苔藓及白癜风;非外阴组中临床误诊15例(38.5%),其中误诊为硬斑病8例,副银屑病2例,白癜风2例,鲍恩病1例、皮肤萎缩1例及弹力纤维变性1例。非外阴组患者的临床误诊率高于外阴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见表1。

2.4 临床表现 外阴组患者均表现为白色斑片,局部出现红斑者3例(12%),萎缩者7例(28%),肥厚者4例(16%),糜烂者4例(16%)。非外阴组仅表现为白色斑片者8例(21%),暗红斑者4例(10%),皮肤萎缩或硬化者4例(10%),表现为白色斑片伴萎缩或硬化者17例(44%),暗红斑伴萎缩或硬化者6例(15%)。

外阴组皮损出现瘙痒者8例(32 %),无明显自觉症状者17例(68%),非外阴组皮损出现瘙痒者4例(10 %),无明显自觉症状者35例(90 %)。外阴组患者比非外阴组患者更易出现瘙痒,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见表2。

表1 外阴与非外阴部位LS临床误诊分析 例

表2 外阴与非外阴部位LS临床特征比较 例

2.5 组织病理学 所有患者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均出现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胶原均质变及炎细胞带状浸润。43例(67%)出现角化过度(外阴组18例,非外阴组25例),18例(28%)出现毛囊角栓(外阴组8例,非外阴组10例),26例(41%)出现表皮萎缩(外阴组10例,非外阴组16例),15例(23%)出现表皮增生(外阴组12例,非外阴组3例),3例(4.7%)

图1 1a:大阴唇内侧、小阴唇处片状白斑,边界清晰,局部见裂隙,伴小阴唇萎缩;1b:阴茎、冠状沟处色素减退斑,局部硬化;1c:背部散在片状、点滴状色素减退斑,表面萎缩

图2 2a,2b:角化过度,表皮突变平,基底细胞液化变性,淋巴细胞外渗,真皮浅层胶原均质变,其下方见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带状浸润(HE,2a:×40;2b:×100);2c,2d:角化过度,表皮增生肥厚,基底细胞排列紊乱伴轻度核异型,表皮下裂隙形成,真皮浅层胶原均质变,其下方见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带状浸润(HE,2c:×40;2d:×100) 图3 皮肤镜(3a:大阴唇,×20;3b:背部,×20):黄白色无结构区(黑色三角)、毛细血管扩张(绿色箭头)、亮白色条束(红色箭头)及毛囊角栓(黑色箭头)

表3 外阴与非外阴部位LS病理学特征比较 例

出现基底细胞排列紊乱伴轻度核异型(均见于外阴组,且伴有表皮增生),12例(19%)出现淋巴细胞外渗(外阴组4例,非外阴组8例),18例(28%)出现表皮下裂隙/水疱(外阴组8例,非外阴组10例),44例(69%)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外阴组21例,非外阴组23例),27例(42%)出现嗜酸粒细胞浸润(外阴组15例,非外阴组12例)。外阴组患者比非外阴组患者更易出现表皮增生、嗜酸粒细胞浸润及毛细血管扩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21及0.035。见图2、表3。

2.6 皮肤镜 共9例患者行皮肤镜检查,镜下均见黄白色无结构区及毛细血管扩张,6例见毛囊角栓,7例见亮白色条束,其他皮肤镜表现包括玫瑰花瓣征3例、红色无结构区2例及胡椒粉样结构2例。见图3。

3 讨论

硬化性苔藓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最常发病于生殖器部位,可继发瘢痕、恶性肿瘤,导致性功能障碍。生殖器以外部位也可受累[2]。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男女发病比例1∶3~1∶10,儿童发病率为10%~20%[1,3]。本文中男女比例1∶2.5,18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为15.6%。LS主要发病于肛门及生殖器部位,其中20%可伴发生殖器以外部位受累。6%~15%仅发病于生殖器以外部位[4]。本研究中61%的患者发病于生殖器以外部位,高于既往文献报道,可能与本文纳入的研究对象为活检确诊的LS患者,外阴部位活检取材不便有关。LS典型临床表现为白色至瓷白色的斑片或斑块,表面有光泽,可出现萎缩,最常累及大阴唇内侧、小阴唇及阴蒂,30%的情况下可出现肛门受累,形成八字样图案[5,6]。本研究中外阴组患者临床均可见典型的白色斑片,28%伴有局部萎缩,而非外阴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更多样化,除表现为伴萎缩或硬化的白色斑片外,还可表现为暗红斑伴萎缩或硬化,部分患者仅表现为白色斑片。非外阴组的LS患者误诊率(38.5%)明显高于外阴组(12%),临床上最容易误诊为白癜风或硬斑病,分析原因如下:1、与疾病进程有关,早期LS常表现为白色斑点或斑片,无明显萎缩或硬化,不易与白癜风鉴别。2、生殖器以外部位的LS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可表现为伴萎缩或硬化的暗红色斑片,不易与硬斑病鉴别。3、在临床上生殖器以外部位的白癜风或硬斑病较LS更多见,也是导致非外阴部位LS患者易误诊的原因之一。皮肤镜检查对LS的鉴别诊断有一定辅助作用。白癜风皮肤镜下表现为境界清楚的白斑,其上色素网减退/缺失,局部可见斑点状色素残留[7]。亚洲LS患者的皮肤镜特征为毛囊角栓,白色/淡黄色无结构区、亮白色条束,分别对应组织病理学表皮上的毛囊角栓及真皮浅层的胶原均质变[8]。硬斑病皮肤镜下可见白云样结构,较LS的白色/淡黄色无结构区面积更小,颜色更不透明且边缘模糊,对应组织病理学上的真皮网状层胶原增生[9]。本研究中有9例患者行皮肤镜检查,镜下均见黄白色无结构区,7例见亮白色条束,6例见毛囊角栓,与文献报道一致[8]。瘙痒是生殖器部位LS最常见的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因为糜烂或裂隙引起烧灼感或疼痛,生殖器以外部位的LS通常无自觉症状[10]。本文中外阴组32%的患者伴有瘙痒,非外阴组仅10%的患者伴瘙痒。典型LS组织学表现为角化过度,毛囊角栓,表皮萎缩变薄,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及真皮乳头层均质变,并伴淋巴细胞带状浸润,少数伴嗜酸粒细胞浸润[11-13]。在本研究中发现外阴组比非外阴更易出现表皮增生、真皮内毛细血管扩张及嗜酸粒细胞浸润,可能与外阴部位易受摩擦、浸渍有关。文献报道4%~6.7%的外阴LS可继发外阴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非外阴部位的LS不易继发恶性肿瘤[2,4]。本研究中外阴组表皮增生的患者中有3例出现基底细胞排列紊乱伴轻度异型性,未见继发恶性肿瘤的患者。对于临床上皮损出现局部肥厚、组织病理学上出现表皮增生、基底细胞排列紊乱伴核异型的患者,临床医生应加强对患者的治疗与随访。本研究中42%的患者组织病理学上可见嗜酸粒细胞浸润。目前关于LS中嗜酸粒细胞浸润的相关报道较少,Elizabeth等[13]对53例LS患者活检皮损中的嗜酸粒细胞进行了研究,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嗜酸粒细胞数量是LS继发SCC的重要预测因子。Carlson等[14]描述了LS出现嗜酸粒细胞浸润的病例部分伴有海绵水肿,可能与接触性皮炎相关。本研究外阴组LS比非外阴组LS患者的组织病理中更易见到嗜酸粒细胞浸润,在伴有嗜酸粒细胞浸润的患者中表皮内均未见到海绵水肿,其中2例患者出现表皮基底细胞排列紊乱伴轻度核异型。本研究病例数较少,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来研究LS中嗜酸粒细胞浸润的意义及其相关机制。

本研究通过外阴部位与非外阴部位LS的对比分析,发现生殖器以外的LS并不少,常表现为伴有萎缩或硬化的白色或暗红色斑片,无明显自觉症状,更容易出现误诊,临床医师应加强对生殖器以外LS的认识。皮肤镜是目前皮肤科常用的影像学辅助检查手段,镜下LS具有较特征性改变,可见毛囊角栓、黄白色无结构区及亮白色条束,对鉴别诊断有提示作用。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不确定的患者建议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减少误诊。

猜你喜欢

生殖器外阴粒细胞
“难言之隐”的针对性治疗方法
罕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嗜碱性粒细胞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五个外阴小常识
一例以外生殖器用药致药毒疑似并发坏死性筋膜炎疑难护理病例讨论
外阴发痒可不应忽视
生殖器疱疹患者HSV—1和HSV—2感染情况检测及其流行特点分析
探讨支原体对女性生殖器健康的危害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
外阴有了白斑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