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性隆起性红斑伴再生障碍性贫血一例并文献复习
2022-05-17陈文杰孙勇虎刘永霞张福仁
陈文杰 孙勇虎 刘永霞 刘 红 张福仁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山东省皮肤病医院),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2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男,12岁。因“发现血象异常5年余,躯干及四肢皮疹1个月余”就诊,曾于外院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予环孢素治疗后有效,好转出院。皮肤科查体:双肘伸侧可见形状不规则肤色隆起性斑块(图1a),臀部及双膝伸侧、双大腿屈侧见散在大小不等圆形或类圆形肤色斑块,边缘较中央隆起,无红肿破溃,质中,皮温不高,无触痛(图1b)。
皮肤组织病理(图2):(右肘部)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轻度增厚,真皮内部分血管壁纤维蛋白样变性,血管周围较多中性粒细胞、少许淋巴细胞浸润。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75 g/L, 红细胞计数2.23×1012/L,白细胞计数3.09×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08×109/L,血小板计数86×109/L,CRP 2.02 mg/L。贫血相关检测: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0.67 mg/L,铁蛋白408.6 ng/mL,结合珠蛋白2.10 g/L,转铁蛋白1.62 g/L。骨髓穿刺(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报告):M:骨髓增生活跃,粒∶红为0.58∶1。粒系增生减低,形态大致正常。红系增生极度活跃,中晚幼红细胞比例均明显增高,形态大致正常。淋巴系增生明显减低,其中幼稚淋巴细胞约占0.5%,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减低,发现30个巨核细胞,血小板散在。免疫分型:红细胞CD55、 CD59表达未见异常,白细胞CD55、CD59表达强度轻度下降。Coombs’试验、生化、抗核抗体谱、凝血系列等均正常。
诊断:1、持久性隆起性红斑;2、再生障碍性贫血。
治疗:口服甲泼尼龙片12 mg,每日1次,治疗后1个月,皮损变平,部分消退,可见色素沉着(图3)。
1.2 文献回顾 以“持久性隆起性红斑”与“erythema elevatum diutinum”为关键词,在知网和Pubmed搜索2000年至2022年1月持久性隆起性红斑的病例报道,筛选了国内33篇,国外96篇文献。
2 结果
2.1 基本信息 共137例患者,男72例,占52.6%,女65例,占47.4%;年龄最小5岁,最大85岁,平均50.71岁。
2.2 皮损临床特征 该病好发部位为肢端与关节伸侧,主要发病部位为手部82例,占59.9%;肘部63例,占46.0%;足部52例,占38.0%;膝部44例,占32.1%;下肢泛发35例,占25.5%;臀部27例,占19.7%;上肢泛发17例,占12.4%;另有少量病例于头、颈、躯干等部位发病。对合并或不合并系统性疾病的EED患者,发现两者之间在发病部位、皮疹的泛发程度、自觉症状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2.3 合并疾病 137例患者中单纯表现为EED的患者83例,占60.6%,合并有其他疾病的54例,占39.4%,其中感染性疾病18例,占13.1%;血液系统疾病18例,占13.1%;自身免疫性疾病17例,占12.4%;血液系统肿瘤7例,占5.1%;其他系统肿瘤3例,占2.2%。见表1。
图1 1a:肘部可见形状不规则肤色隆起性斑块;1b:臀部见散在大小不等圆形或类圆形肤色斑块,边缘较中央隆起
图2 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轻度增厚,真皮内部分血管壁纤维蛋白样变性,血管周围较多中性粒细胞、少许淋巴细胞浸润(HE,2a:×40;2b:×400) 图3 治疗1个月后,皮损变平,部分消退,可见色素沉着
3 讨论
持久性隆起性红斑(EED)是一种罕见的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常表现为紫红色或红棕色的丘疹、斑块或结节,由Hutchinson[1]于1888年首次报道。EED的病因尚不明确,但被认为与感染、血液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循环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沉积有关,从而导致炎症级联反应,使血管壁受损[2]。因此,EED除皮肤表现外,常常报道合并多种疾病,既往报道包括HIV感染、肝炎病毒感染、链球菌感染、克罗恩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液系统疾病和肿瘤等。
为了探讨EED和系统性疾病的关联,我们进行了系统的文献回顾,发现39.4%的EED患者合并其他系统性疾病,其中副蛋白血症的合并率最高。对合并或不合并系统性疾病的EED临床特征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在发病部位、皮疹的泛发程度、自觉症状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我们重点关注了EED合并血液系统肿瘤的情况,在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急性髓系白血病、B细胞淋巴瘤的患者中[3-5],EED的皮损都先于肿瘤出现,并且在早期大多被检测出有单克隆丙种球蛋白。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与另一例肺淋巴上皮瘤样癌的患者,其EED的皮损与肿瘤的治疗相平行,皮损随着相对应的肿瘤治疗(放疗、化疗等)而消退。EED对全身抗肿瘤治疗有反应,而对局部治疗没有反应,也表明EED是副肿瘤综合征的一种表现,对潜在疾病的成功治疗可能利于EED症状的消除[6]。另外,有12例(8.8%)EED患者合并有副蛋白血症,其中IgA副蛋白血症有9例。该指标提示有可能发展为多发性骨髓瘤[7],值得临床医生关注。而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中,EED皮肤征象的出现往往预示着可能转化为白血病、 “原始细胞危象”等相关的不良预后[4]。因此,临床上需要及时监测这类患者的血液学变化,免疫固定电泳也可以用于副蛋白血症的初步诊断。
表1 137例患者合并疾病情况
本文报道的EED患者,合并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在国内外系首例合并报道。目前对于EED的发病机制,多认为是免疫复合物沉积在真皮血管壁,从而导致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既往曾有文献报道10例EED患者中均出现了中性粒细胞IgA ANCA阳性,提示EED的皮肤血管炎可能与IgA ANCA激活中性粒细胞有关[8,9],即使血清IgA正常,也会出现IgA ANCA阳性的结果[10]。因此,可以认为IgA ANCA与EED密切相关。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也有报道一例患者合并有ANCA相关性血管炎[11],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的沉积会导致发病。因此,我们推测再生障碍性贫血与后续EED发生存在共同的机制,但由于数据有限,尚需要有更多的证据支持。鉴于EED与血液系统疾病的强关联性,以及EED在血液疾病的基础上出现往往预示着不良的预后,并且常规治疗常无效或容易反复,对于此类患者应该告知其相关风险,及时关注系统疾病受累情况,警惕其进一步进展为血液系统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