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伴Ⅰ型麻风反应一例
2022-05-17季礼婷余秀峰张春雨
季礼婷 龙 恒 余秀峰 张春雨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皮肤病防治所,云南文山,663099
临床资料患者,男,39岁,农民。因“左下肢红斑4个月余,加重1个月”就诊。患者于2019年8月中旬无诱因左下肢出现红斑,无明显自觉症状,曾在务工地点自行购药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无效。2019年12月中旬,面颈部、躯干、四肢相继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无明显自觉症状,于2020年1月6日到广南县皮防站门诊就诊,怀疑麻风,为进一步诊断,转文山州皮肤病防治所确诊。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既往体健,其父曾患BB型麻风。
皮肤科检查:面颈部、躯干、四肢可见较多大小不等的红斑,散在分布,大的约16 cm×10 cm,小的约1 cm×1 cm,部分高出皮面,边界部分清楚,部分皮损呈环状,可见“免疫区”,内缘清楚,外缘不清楚,左上肢部分皮损上可见少量散在分布、米粒大水疱,皮损表面毳毛脱落,皮损部位温、痛、触觉丧失(图1)。双侧耳大神经、双侧尺神经、右侧桡神经、双侧腓总神经、左侧胫神经中度粗大,质稍硬,无压痛,左侧桡神经轻度粗大,质稍硬,无压痛,上述神经支配的区域无功能障碍,其余周围神经检查未见异常,皮损附近未触及神经粗大和压痛。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2.97×109/L,中性粒细胞12.39×109/L,淋巴细胞0.41×109/L,嗜酸粒细胞0.01×109/L;肝肾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HLA-B*1301检验报告阳性;皮肤组织液涂片抗酸杆菌染色:左眶上(3+),右眶上(3+),左耳垂(2+),右耳垂(4+),皮损(4+),BI:3.2。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萎缩,下有“无浸润带”,真皮层血管及附属器周围巨噬细胞肉芽肿浸润,可见淋巴细胞弥散分布在肉芽肿内(图2)。抗酸杆菌:5+(图3)。病理诊断为BL型麻风。
图1 面颈部(1a)、躯干(1b)、四肢(1c、1d)可见大小不等、不完全对称的红斑,散在分布,大的约16 cm×10 cm,小的约1 cm×1 cm,部分高出皮面,边界部分清楚,部分皮损呈环状,可见“免疫区”,内缘清楚,外缘不清 图2 表皮萎缩,下有“无浸润带”,真皮层血管及附属器周围巨噬细胞肉芽肿浸润,可见淋巴细胞弥散分布于肉芽肿内(HE,×40) 图3 抗酸杆菌:5+(抗酸染色,×1000)
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伴Ⅰ型麻风反应。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治疗方案:因患者HLA-B*1301检验报告阳性,不能服用DDS,给予口服利福平600 mg, 1次/月,氯法齐明300 mg, 1次/月,氯法齐明50 mg, 1次/天,进行12个月的联合化疗。
Ⅰ型麻风反应治疗方案:口服泼尼松,第1个月40 mg/d,第2个月30 mg/d,第3个月20 mg/d,第4个月15 mg/d,第5个月10 mg/d,第6个月5 mg/d,早上服,连用6个月。
讨论本例患者在2019年12月中旬,皮损迅速增多,累及面颈部、躯干、四肢,符合I型麻风反应的表现。传染源为患者父亲,与长期密切接触有关,提示我们对于麻风的高危人群仍需定期体检随访,积极开展麻风健康知识及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以便早期发现患者,避免畸残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