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晚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纹饰研究
2022-05-16郭国强
摘要:晚明景德镇瓷业极为兴旺,民窑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契机,民窑青花瓷风格的形成有复杂的社会因素。探讨景德镇晚明时期文人的归隐思潮、尚游之风、禅悦风尚、收藏之风对民窑青花瓷器装饰的影响。
关键词:晚明;景德鎮;民窑;青花瓷;纹饰
一、晚明景德镇民窑青花瓷风格形成的社会因素
1、官窑的设立对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的影响
晚明是万历到崇祯末这一时期,万历时期政治衰微,风气败坏,特定的历史环境为陶瓷迎来了发展的契机。洪武二年,景德镇的开设官窑,官窑条件优越,生产便利。明中叶之前,民窑处境困难,为了生存,勇于创新,分工组织上越来越专业,形成独特的生产模式。万历48年,御器厂停烧,陶瓷生产完全依赖民窑。此时,海禁解除,文人参与设计,“重道轻器”的思想被批判,民窑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契机。没有了皇家、朝廷对风格样式的要求与束缚,民窑生产的要求很自由,青花紋饰风格变化明显,晚明景德镇民窑瓷器广泛进入社会生活。
天启、崇祯时期的朝政日益飘摇,而经济文化繁荣,民窑生产蒸蒸日上。官窑生产满足皇室、上层阶级的需求,制作严谨、风格华丽,但是有诸多束缚,不能越雷池一步。民窑生产针对性强,自由度大,开发新品类以满足多方面的需求。既有百姓使用的粗瓷,也提供华贵细瓷、文房用瓷、陈设瓷、外销瓷、皇室用瓷。官窑工匠流入民间,官窑图案自然而然地影响了民窑青花瓷的纹饰,出现官民不分的现象。曾经民间禁用的龙紋等,民窑也采用。上等的青料、高岭土不断供给民窑,青花瓷质量迅速提高,色泽光鲜,没有了早期模糊的发色。
二、景德镇晚明时期文人对民窑青花装饰的影响
归隐思潮对“人物山水”题材瓷画“艺术化”的趋势有推动作用。明初期到明中叶的瓷器纹饰中山水题材罕见,万历以后,山水题材发展及其迅速。天启、崇祯年间,人物画瓷器纹样的细腻程度与工笔画在伯仲之间,人物画的主题与同时期的文人画完全一致。崇祯年间,画风精细的人物画出现于陶瓷中,目标消费群是文人与市商。
晚明时期徽州版画广泛发展,版画中流行文人山水题材,景德镇画工以徽州版画为粉本,徽商也是晚明景德镇瓷器的目标消费群,万历后期瓷画由吉祥含义转变为文人山水意境。文人山水瓷画的欣赏要求观众有文化素养,晚明江南地区文人众多,他们进入绘画、版画、商业等行业,培养了大众的审美文化的趣味,推动了文人山水瓷画的流行。此外,还有用材较差、绘制非常简率随意的山水瓷画,目标消费群是中下层文人,在晚明产量颇大,其隐逸意境更强。
晚明文人尚游之风气日盛,文人意趣丰富了景德民窑镇陶瓷的文化内涵,青花瓷器中大量出现的垂钓、听琴、读书、结社、旅行、交游、独坐、品茶、赏花、吹箫等纹饰题材的设计,特别是为山居独坐、旅游题材很流行,呈现出强烈的文人意趣,万历之前极少有此种瓷器纹饰。
晚明瓷器上出现反映禅悦风尚的纹饰题材,禅意浓而宗教感少。晚明文人隐居的意趣是禅悦之风,放弃了传统信仰,以禅宗思想来反击传统理学,否定这一曾经是社会主流的价值观。晚明士人禅悦之风拉动了世人对宗教的信仰,宗教贡器的需求增多,此外,嘉靖、万历两朝帝王推崇道教,陶瓷上还绘制有道教的吉祥题材。
晚明士人热衷于于归园、归隐,兴起收藏之风,晚明文人专注古玩器物的收藏对居室陈设包括对陶瓷陈设品的高需求日益迫切。文人雅士参与设计,定制陶瓷室内陈设品,营造古雅的氛围。收藏之风推动了花艺的进步,明中叶瓷器中盆景花卉纹饰就流行起来了,而在发展到天启、崇祯年间,花样越来越复杂多样,丰富了瓷器纹饰。晚明时期是硬木家具的全盛期,民窑青花纹饰的设计受其影响,特别是婴戏紋、博古紋,描绘了许多笔架、八仙桌、台座等等文人家具的纹饰。
三、晚明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的纹饰流变
晚明民窑瓷器的纹饰题材宽泛,大多为人物故事、山水自然景观、花鸟等图样,还有诗、书、画、印齐全的纹饰,这同晚明文人的审美关系颇大。此外,山水小景、鸟禽、花卉、瑞兽争奇斗艳,较少出现龙、凤等稳定题材。晚明社会奢侈之风盛行,日用瓷、外销瓷订单越来越多,推动了民间陶瓷业的崛起。
晚明文人直接进行版画、工艺美术、小说、文学、文人画的创作,将作品销售,而瓷器装饰往往以文人的作品为粉本。景德镇民窑青花纹饰中水墨画风格出现最多,运笔清晰可见,具有简约、爽朗而质朴的美,有民间艺术的乡土气息。图案画也很熟练,画工表现出真性情。由于戏曲的流行,人物戏曲这一主题用于瓷器装饰。
明末陶瓷趋于生活化。晚明民窑纹饰不同于皇室繁复华贵风格,多选择丰富的民众生活题材,风格多种多样。青花瓷绘制在万历时期的基础之上有了新的发展。纹饰内容与风格比较复杂,有传承又有新的发展。植物纹精致的风格较少,精细的大多是文人趣味。植物纹多以自然形表现。叶片用大块来表现,以线条勾勒。瓷器产量的提高是神速的,崇祯时期的纹饰图样依然是绘画题材。崇祯时期,写意绘画的形式与风格用于瓷器纹样。
盆景式花卉纹在嘉万年间盛行一时,天启时期盆景式花卉纹更加丰富多彩,增添了花篮、顽石、古玩、鸟虫等花样。五爪龙纹原来仅仅是官窑采用,天启时期,五爪龙却出现在民窑产品中。团龙纹越来越草率,崇祯时期团螭难以辨别。凤纹、麒麟纹较常见。动物纹都是嘉靖年间的题材,在造型上已超越了写实的形象;花鸟题材繁多,花鸟紋出现了文人画风格。婴戏纹也比较多,没有较大的改变。与婴戏纹一样,表现文人闲适生活的高士纹非常普遍,也没有出现大的变化。
天启、崇祯时期,山水画紋饰中采用完美的水墨画风格,并且,在山水画紋饰中出现文人、渔夫、农民等人物,追求闲隐的情趣。
参考文献
[1] 朱裕平《明代青花瓷》[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04-01
[2] 冯先铭《中国陶瓷史》(修订本), [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作者简介:郭国强,(1970—)男,井冈山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教学与研究。
基金项目:2021年度吉安市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编号:21GHC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