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名反思型外语教师?
2022-05-16李述芳
摘要:随着我国外语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经验型教师已经不能满足“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red)的教育原则。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际外语界开始关注外语教师的教育与发展问题,以杜威为代表的一批研究者指出反思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本文就国内外对反思型外语教师的研究文献作一次性回顾,并对教师反思需遵守的原则以及如何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进行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反思型教师;外语教师;外语教学
一、引言
近年来,教学活动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理论纠正了传统外语教学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但由于其过分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忽略外语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从而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如此一来,外语教学质量未必会真正提高。因此,外语教师在外语学习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反思型教师这一术语的出现架通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二、文献综述
1985年,Zeichner & Liston指出,“反思型教师就是能够从多个层面评价自我课堂及教学的目的、过程、结果以及影响的教育工作者”。这是关于反思型教师比较完整的一个定义。1989 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G.J.Posner)提出了一个简洁的教师发展公式 :“成长 = 经验 + 反思”。并解释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1993年,杜威在其发表的(how we think)一书中提到“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其将语言和其他一切能够传达信息的人为动作归纳为符号,强调母语学习者之所以没有明确意识到自身使用着本民族的意义符号,是因为已经习惯于这种逻辑和组合的分类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解释了外语学习者由于很难达到本族语学习者的原因。 1999年,我国的熊川武教授对反思性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反思性教学指教学主体将“学会教学(learning how to teach)”与“学会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rn)”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术型教师的过程。反思不仅可以改进教学质量,还可以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强调反思是一个优秀教师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关于反思型教师的研究起步较晚,并且将注意力多停留在反思型教师的培养和反思性教学的特点上,而且学者们大多将注意力停留在“课后反思”上。
三、反思型外语教师的途径与原则
笔者认为,一位成功的反思型外语教师=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
(三)课前反思
1.反思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
反思学生之前学过的语言知识,比如单词、语法等,教师以此为依据来斟酌自己的课堂语言,与课件设置;反思上节课学过的内容,本节课使用的过渡方法是否可以达到复习旧知与导入新知的要求;反思自己的课堂是否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2.反思课程标准
以英语学科为例,教师应该以《英语课程标准》为基点,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国家要求的课程目标,主要体现在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四)课中反思
课堂中教师反思具有及时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从学生课堂反应获得教学灵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和所获灵感随时调整教学方法。课中反思对教师本身的素质要求较高,教师应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五)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教师普遍使用的反思方式,也被称为终结性反思。课后反思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反思本节课中的闪光点
教师利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效果,找出本节课最成功之处,例如:教师平时让学生背诵课文时要求他们各自朗读,有一天教师突然发现角色扮演可以帮助学生很快并且长久地进行记忆,这一方法就可以成为本节课的闪光点。
2.反思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反思本节课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再反思如何巧妙地融入下一节课,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录像的方法观察自己的肢体语言、衣着、用词等方面是否得体,并写下改进方法。
3.反思中要有学生
在普通教学中,有些教师将学生学习与教师反思分裂开来,觉得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身的事,与学生无关。但无疑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教师必须明白“为谁而教”的问题,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去反思本節课的内容,面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本节课是否做到了大多数学生都掌握;提问方式是否恰当;课堂氛围是否活跃有序。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多数教师都具有教学反思的习惯,但对反思没有深入的理解,存在反思后只改一次或不改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许多,例如:1)教学压力大;2)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3)学校教师的反思氛围;4)教师自身的素质与性格等。
因此,在反思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守一些原则:
1.反思要及时;教师应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及时反思课堂,及时解决问题。
2.反思应分清主次问题;集中精力解决普遍问题,不忽略个别问题。
3.要善于归纳反思结果,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整理反思结果,寻求解决办法,并以此指导实践。
4.反思需坚持。
当然,一个成功的外语教师光靠反思还远远不够,这不仅需要教师自身进行学习和积累,也需要外界为之提供成长的机会。教师自身要有学习意识,努力将教育学、语言学和心理学知识融入到日常的教学环境中,坚持不懈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学生创造外语学习环境,努力让教学理论更好地为教学实践服务。学校也应该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反思氛围,例如定期请专家或身边优秀教师进行对话,鼓励不同学科乃至不同学校间的教师进行切磋学习,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How we think John Dewey Publications, 1997.10.17.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及其历史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1(2):34-35.
作者简介:李述芳(1995-),女, 汉族,甘肃省陇南市人,教育硕士,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学科英语专业,研究方向:英语学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