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2022-05-16张斌斌

锦绣·上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艺术教育融媒体

张斌斌

摘要:网络教育的普及带来的是教学生态式的改变,现代媒介从本质上影响着教学的方方面面, 本文希望从融媒体的角度,关注新型教学环境引发的革新和思考,进一步讨论内容策略, 叙事手法、交流方式等,反思流变的媒介环境下不变的教育本质问题,结合联合教学实践去探索未来课堂的教学互通之路。

关键词:融媒体 ;教学生态; 艺术教育

引言

互联网改变了信息生产、传播等方式,催生了如短视频、直播等新型传播业态, 传播媒介从竞争态逐渐走向融合共谋,形成了信息时代背景下一种媒介发展的新型传播理念——“融媒体” 。融媒体环境下的教学再也不仅仅是由印刷文本构筑的口传心授,而是突破时空的无边界“课堂”,而教室也不再是上课的唯一的场域。甚至儿童读物都从单一的读图识字印刷本,转为点读情景对话,增强现实交互的智能媒介。这样的媒介环境将如何改变教学这个概念?它对传统学校的定义将引起怎样的颠覆?

一.“融媒体”背后的教育媒介环境

融媒体中心的建设马不停蹄,致力于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合力达到传播最优态,一方面发挥各个媒介自身的优势,另一方面从信息源头和传播成本上进行有效控制,“一次采编,多渠道发布”,重点便是整体布局下的化多为一。但这里的“一”,说的是手脚协同整体行动,而不是一种信息复制黏贴成文字影音进行单一传播。

“尼尔·波兹曼"媒介生态"概括了麦克卢汉强调媒介的作用方式:非线性的,交互作用的,整体的,将所有事物卷入其中的”1。传播学下的融媒体理念本身反应的是整个社会环境中多种媒介共同作用所形成的新的平衡。新媒作为旧媒的延续及其融合,其中起作用的当然也包括与新旧媒介产生一定互动关系的各类要素和子系统, 包括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等。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从口语书面文字,到移动影音, 最直接可见的现象便是日常生活中人们面对一件陌生产品的时候,比起阅读说明书, 更倾向于观看视频教程,更有购买前的 AR 体验,辅以多种渠道有關这件产品的一切信息,比如小红书、知乎、各种视频号等等。融媒体中心网罗的是整体内容的多渠道发布,但人们可看到的信息却是铺天盖地的碎片,内容输出端不得不考虑整体传播环境的改变。“融媒体”不是一个凭空创造的概念,而是大势所趋形成的传播策略,指向一个因技术发展而极大改变人们思维方式的媒介环境,其中起推动性作用的便是 互联网+、全息成像、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正如尼尔·博斯曼所说,技术变革不是数量上增减损益的变革,而是整体的生态变革。2

教学媒介从口传心授、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到后来的幻灯片教学,到如今5G加持下的智媒体教学,讨论的重点并不是口传心授教学质量更高还是计算机介入教学的质量更高,而是媒介发展所引起的社会、思想和机制的问题。

学生的听课模式从听讲做笔记,到倍速观看课程视频,实时搜索知识点,甚至直接获取答案等等。虽然互联网的传播信息量较之从前成倍增长。这种情况下,对于信息的甄别能力,系统学习的组织能力就有更大的要求。而教学方对此却无法迅速进行相应的改变,教育供给侧和学生学习需求侧的发展极不匹配。一方面,是教学内容对于新媒介的适应没有得到长足的研究和改革,另一方面,是课程数据分析不足,颗粒粗,即使得到了部分数据,也无法转而服务于教学内容设计。

波及全球的线上课程发展当然看到了这一整体媒介环境的改变。比如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两名计算机科学教授创办的 Coursera 网络课程平台,以及由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学联合创建的非盈利在线课堂平台 edX,在线公开课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全球顶尖高校及组织。这些国际公开课程平台设立上千门的课程,拥有超过百万的用户进行在线学习,甚至开始授予网络学位、资格证书以及奖学金设置。学生得到一个经数据塑造的学习管理后台,跟随配置的系列专项课程听多家之言。这种自助式、强交互性、公开的媒介整体环境,带来的不仅是工具或者技术的变迁,更推动着机制的改变。

2017 年中国教育部发布“关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切实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3将重心从硬件建设转向资源服务,着力推进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机制改革。现代化教育提倡的是人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教学内容通过多种媒介渠道进行发布,进入开放平台的不再只有课程简介和成果,而是包含过程的内容生产。高校教育和社会的教育回环通过互联网逐渐打开,使得学习或者知识分享不仅仅是在教育体系内部流通,而是在由大众媒介和大众文化这一“公共领域”内流通。

媒介环境发生巨大改变的当下,教学资源必须合纵连横,将多种新型媒介整合为一套新型教学系统,在教学内容上生成课题总纲,以多元叙事互补,连通学院内外资源,借融媒体之力,使得学院内外资源互通,差异协同,将教育体制内分科的树状结构打通为以知识为本体的网状结构,教学策略模型纲举目张,实现内容整合下的差异化叙事,使得学习可以“采获古今,贯穿经传,至广博也”。

二.融媒体环境下的教学系统

前文虽提到网络教学平台的严密逻辑和丰富内容,但不得不警惕数据对人的麻痹, 带来的关系的改变、认知的改变。计算机倡导独立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少了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对真实世界的体察。每一种技术都既是包袱又是恩赐, 不是非此即彼的结果,而是利弊同在的产物。4这一点看看面对面的讨论和匿名留言之间的区别就不得而知了。除了发挥新媒介的优势,更重要的是看到差异互补,以融媒体的方式整合教学生态中的内容、叙事、人力、资源、利益等多种方面元素, 更甚者是对整体教学系统的深化。

目前高校中,教师精力被重复劳动占据,教研概念在实质上淡化,教学内容更新缓慢,缺乏前沿性,相互之间互补互助少,课程之间衔接与共享弱。老师作为内容供给方,可以形成协同工作的教学小组,以自己的教研所长,共同进行内容建设, 构建多方位的课题延展,以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策展与展示》课程为例, 课程在“大小课纵向对接”基础上,引入“小课间横向协同”的网络实验教学模式, 即按照各授课教师在“图、文、物、场、影、音、事、业”上的专业取向,进行总体课程配置(见课程配置表),从而兼顾了课程的“致广大”的全局性和“尽精微” 的专业性,同时在总体上丰富了课程内容的同时,也相应平衡了授课教师的工作量。

5在这样的协同教学模式下,不同专业背景和代际的教学团队,使用多种媒介和叙事手法展开教学活动,不仅将教学内容与教师科研方向互相转化,还让多元叙事成为这个环境下顺其自然的存在。对于在“融媒体”视阈下的教学研究不仅仅是针对“互联网”和媒介上的讨论,还要基于大数据智媒体的时代背景,对教学的内容架构和授课方式/渠道的研究。

传统设计类课程以某一媒介为载体,训练学生图文影音等叙事手段的应用能力,例如图形语言、摄影构图等,而今这些专业课程不再拘泥于某一种单一媒介的学习, 而是多种媒介辅以实践的综合运用,立体构筑教学课程,比如创新设计学院大三项目课《内容与编辑》,其本质是以图文的谱系化编辑为手段,对散点和扁平的海量信息进行二次架构的内容再生产方法,其应用包含报纸、杂志、书籍、网络、App 等新老媒介。课程结课成果五花八门,在符合总纲要求,达到专业学习目标的同时, 留给学生自我探索的空间。

众多知识分享平台改变了传统知识的获取途径,摄影、制图、代码语言等等学习资源唾手可得,同时使得学生从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成主动的爬梳者,主动建构其终生学习之基础。在包含老师和学生的教学团队里,实际上是一个互动的学习团队,是一个开源共享的教学资源平台,这就更加指向一种博识的教育理念,一种开放的教学态度。

长期以来,众多设计学校和大学倾向于把学生训练成狭隘的、纵向的专家。6专项训练指向安全的就业率,保障学生进入社会有基本的生存能力。但是职业在不断变化,尽管专业会有助于短期的第一份工作,进入社会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宽阔通用的背景,学生将无法适应一直不断更新的社会需求, 甚至是自我成长需求。而融媒体的力量不仅可以构建跨学科的教学内容,形成立体多维的知识网络,更可以建立多元综合的教学团队,这个团队包含学生和老师、本地和远程、文献和实时,甚至是角色的互换。而在这个场景中,老师和学生的身份不是固化的,而是互相刺激的,所谓学而知不足,教而后知困,即教学相长也。彼此学习和研究,实验和讨论,辅助以大数据智媒体的数据获取、存储和检索,这种学习和工作经验的数据库将跨越时空的限制,不断迭代。

三.学问-不变的本质

不断流动的媒介生态环境,却恰好要求我们去正视教育的核心本质。老师并不是知识的搬运者,而是激发学生对世界的好奇,驱动发问,甚至是刨根问底,学会自学,正是老话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艺术学科不同于数理化学科有标准的答案,要求思维、感知以及实操能力的全能运作。老师的引导和示范具有“领进门” 的关键作用,强调专业实践和感知真实世界,以防止虚拟课堂带来的五感缺失问题。

在真空中的教授是无效的,特别是像设计这种与人的基本需求密切相关的领域。7在互联网环境知识是最唾手可得的东西,但知识不等于智慧,不代表得到了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而这个时候人和人直接的联系只会因为网络的存在而显得更加珍贵。因纽特人非线性、听觉的空间感正是由于他们的生存环境所练就,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媒介如何多样,教育的本质是不变的,都是帮助多元思维的构建,既保持对世界的想象,而同时又保持对这个世界的真实体察。

融媒体的理念并不是倡导新媒介,而是去扩展学习的时空边界,即使现在的设计工具以及从画笔锤子电锯变成了编辑器、激光器或者微处理器,演示和讨论仍然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师生共同在实践中学习成为更加不可缺失的场景。德国艺术批评家科尼利厄斯 ·古尔利特说“一个人应该讲授思考的方法,而不是别人思考的结果”与叶圣陶先生指出的“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是教学生学”不谋而合,正是指出了教学的实质不是搬运知识,而是培养学的能力。

包豪斯的经典教学方法也正是为了清除脑中既定的思维模式,激发学生去重新观察世界,寻求新体验的灵感。钱学森先生讲“真正的学习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没有自己的创造。”创造者必须敏感于问题的存在,“发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然后试图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激发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有发问的习惯,那将是教育过程中最有价值的部分。设计学科不仅要求对基本工具的掌握,还需要鼓励学生关注完整全面的学科,这 就更加需要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在互联网加持下,学生以学院为据点,却不为单个科系资源为限制,让学习过程左通右达,获得触类旁通的“学问能力”。而师资团队逐渐突破专业科系、院所,甚至国界的限制,教师则可以积累日常教学经验为未来授课资源,借助融媒体平台深化自己专业领域的深度,扩大综合广度,并联合学院内外的教学资源自我充电,形成一个正向回环。

结语

从农耕时代、工业化时代再到信息化时代,我们的行为越来越可被人工智能预测甚至被大数据“创造”,但这都源于于对我们身体的分析和解构。设计是围绕感知的学科,纵使媒介如何发展,电子虚拟模块都无法替代我们直接在现场的直觉,和用身体作为第一媒介认知世界的方式。我們既不需要对高新技术盲目追随,也不可丢失最高智能生物媒介——自我感知,这种最直接的学习渠道。虚拟课堂与传统授课方式不该形成某种博弈,融媒介需要成为以知识为本体,人为核心的有效工具, 以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来介入整体课程的设计和展开,并使学院的力量与社会的力量互通有无,互相完善人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周诗岩.重读《理解媒介》:麦克卢汉的延伸[J].新美术,2013,34(02):83-95.

[2]尼尔·波斯曼著,何道宽译.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中信出版集团,2015,

[3]维克多·J.帕帕奈克著,周博译.为真实世界设计[M],北京日报出版社,2020,

[4]克劳斯·雷曼著,赵璐 杜海滨译.设计教育 教育设计[M],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6

[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6]列夫·马诺维奇著,车琳译.新媒体的语言[M],贵州出版集团  贵州人民出版社,2020

本文系 2020 年中国美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其他(不含重高建、中支地等专项项目)

-青年课题成果,项目名称:“大数据时代“融媒体”教学创新方法研究”,项目编号:QN2020012

注释:

[1]周诗岩.重读《理解媒介》:麦克卢汉的延伸[J].新美术,2013,34(02):83-95.

[2]尼尔·波斯曼著,何道宽译.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中信出版集团,2015,16

[3]《关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技〔2017〕7 号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2/t20180209_327174.html

[4]尼尔·波斯曼著,何道宽译.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中信出版集团,2015,003

[5]创新设计学院社会与策略所课程介绍

[6]维克多·J.帕帕奈克著,周博译.为真实世界设计[M],北京日报出版社,2020,414

[7]维克多·J.帕帕奈克著,周博译.为真实世界设计[M],北京日报出版社,2020,405

猜你喜欢

艺术教育融媒体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