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探索
2022-05-16张芳歌路佳伟任依彤
张芳歌 路佳伟 任依彤
摘要: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创新战略的要求,高校应把创新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还是要从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入手,通过树立创新教育理念、调整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等有效途径构筑新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关键词:创新能力;实验室开放;实践教学;团队合作;
1、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现状
根据中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调查研究,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表现主要体现在:
一、缺乏创新的思维能力
二、缺乏创新的兴趣和毅力
三、缺乏创新的观念和创新的欲望
二、大学生如何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1、摒弃传统实验教学的模式,建立健全科研创新研究基地
学生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就必须实际动手做出科技作品,理工科学生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多数以实物设计为主,需要各种工具和仪器设施,为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要求具备专用的场地。创新实验室的全面开放使学生拥有了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变成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平台和载体,才能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2、积极联系自己的专业导师,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
学生在从事科技活动时,缺乏专业知识和项目经验,要求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引领学生。项目选择和开题时需要教师指导技术方案的可行性,过程中需教师指导具体实施技术,甚至于相关文档的撰写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须充分发掘、调动教师积极性,尤其是科研课题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教师平时科研工作比较忙,去找你是不大可能的,所以就要我们积极联系导师。教师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需占大量工作时间,投多精力,但却无教学工作量。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应合理认定教师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工作量,且成果作为职称晋升和教师岗位聘用的依据之一,才能使教师有指导大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动力和时间投入,使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具良好的发展和延续。
3、学生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
当代大学生面临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不少人眼中出现了茫然的事态。当代大学生因何出现就业难的问题,也许因我们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有很大关系吧。当代大学生被书本知识绕的晕头转向,全扑在了条条框框的理论知识中。我们的思想受到的束缚,由于一心扑在书本上,从而我们的社会洞察力和观察力还远远没有达到职场对于青少年的要求。创新也一样,具备良好的观察力与洞察力会让你站在成功的巅峰,享受成功的喜悦。
4、团队协作在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大学生创新,无非就是想他人所不及,思他人所不能。團队带给我们更多的想法,团队成员能够在各自擅长的方面发挥所长,这样的组合,所达到的绝不是1+1=2这么简单,它使团队变得更强大,而在创新方面,集合所有人的想法,也说明了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思想,我们所看到的视野变得更为广阔,更易看到他人所看不到,他人所想不到的地方。团队协作的道理虽然浅显易懂,但说起容易,做起来难——团队协作并非是难以理解的理念,但它确实极其难以实现。团队协作不易,达成配合与默契更需要不断的沟通、磨合与深厚的信任。
5、建立良好传承模式
要保持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不断发展,就需要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好学生之间传、帮、带的作用。我院创新社团采用的模式是,建立科研训练中心的学生组织,由本科生和一些硕士研究生参加。硕士研究生主要负责指导本科生,其项目经验和知识可以在具体实施技术问题上对本科生进行指导。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大学四年形成系统性、分层次的科研创新训练。学生间的传承和影响也减少了教师的指导压力。
6、具备经费支持与完善的经费管理办法
理工科学生的科技活动大部分以实物作品为主,因此需要一定的经费。科研训练中心应该设立科技创新基金,用来资助大学生科技活动所需经费开支,基金来源主要有学校和学院的经费支持、学生申请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开放实验项目等。
7、走出课堂,结合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
学生的科技活动要结合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在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引导学生重视实物制作、重视锻炼动手能力,在实际的研究中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带动理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渗透到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中。传统教学是以课本为基础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我院部分课程采用考试改革,鼓励学生采用制作实物的方式来代替考试,通过实物制作的过程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很好结合到一起。部分课程设计也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的题目进行设计,对于具有进一步研究意义的课程设计题目可以进一步申请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或作为毕业设计题目,这样对一个实物的逐步完善和延续,锻炼学生能力的同时,产生一定的成果。
8、根据学生科研创新能力,选择学生加入教师科研项目
教师根据学生在科技活动中的表现选择一些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加入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让他们在实际的科研工作中得到锻炼,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科研工作,是一种双赢的模式。使学生加入硕士研究生的课题组,在课题组的交流中学到更多知识。
9、学校政策支持
对于学生的科技活动,学校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政策首先应对学生参加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给予支持,对参加的学生进行创新学分认定,且作为评奖评优和面试推荐研究生的参考条件。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应计算工作量,成果也作为教师业绩,并且在教师年终考核评优、职称评定晋升和教师岗位聘用中作为依据之一,才能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调动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的积极性,确保指导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许志山.第二课堂建设与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创新能力,2012.
[2] 阎国华等.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研究[J].创新,2012.
[3] 张鹏,于兰,刘助柏,张岩岩.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培养现状,2005.
[4]王汉清,况志华,王庆生,居里锴等.大学生创新能力总体状况调查分析[J].创新能力总体状况,2005.
作者简介:张芳歌,(2002—),女,山东烟台人,山东农业大学在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