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带“爹味”,是当代职场人的自我修养

2022-05-16罗拉

女友 2022年4期
关键词:规训类人前辈

在一個导演竞技类的综艺上,许多网友表示,被嘉宾李诚儒的发言搞“窒息”了。李前辈在点评时屡屡用词几近羞辱,对于他看不懂或者与他审美不同的短片,不评价作品和技术,而是“我来教你做人”,这正是当下职场年轻人最烦的“爹味”前辈。

在日常工作中,大部分年轻人都遇过几个“野生爹”,他们可能是早进公司几年的老油条、部门中比其他人年长几岁的“过来人”、合作方的某领导、本行业中自以为是的“老前辈”等,常常自带一种强烈的优越感,以自我为真理,站在自封的高点上俯瞰众生。细数起来,可分为几大类。

最常见的是“权威至上型”。这类人通常是有一定地位的领导,或者是深信阶级观念的领导跟班。他们拥有过度的控制欲,坚信身份大过一切,权威不容质疑。最常见的就是那句著名的“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还有“歧视指点型”。这类“爹味”职场人拥有较长的工作经验,喜欢以行业前辈自居,对待年轻人,尤其是对待与他观点不同的年轻人,常带着一种党同伐异式的批判甚至言语霸凌,他们沟通工作不喜欢指出具体问题,而喜欢随时来一句“这届年轻人不行”,对年轻人进行精神PUA。

“好为人师型”的职场“爹”也随处可见。这类人不见得能力有多强、专业有多过硬,却一副“懂王”姿态,把“我吃过的盐比你们走过的路多”挂在嘴边,时刻想教别人如何做人。

“爹味”职场人为什么令人不适?根本原因在于,“爹味”的背后是不平等的底色。无论哪一种“爹味”,对待他人呈现的都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俯视和控制,而不是平等的沟通、聆听和对话。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我们的人际关系应该是基于和所有人是平等的关系,也就是一种horizontal relationship(水平的关系)。而传统职场是垂直关系,或者说阶梯式关系,在这套体系中,往往把职业位阶的高低等同于人格的高低,地位强势者会对地位弱势者进行无理由规训。

在过去师徒制传承的职业环境中,师傅在前几年都不会教授徒弟职业技能,而是先让徒弟伺候师傅衣食住行,塑造好“徒弟应该服从师傅”的意识形态。现代职场以劳动合同为契约,规训关系变成了合作关系,在自由平等观念中成长起来的90后00后们,在职场中追求的是人格平等的团队关系、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乐于接受不同的意见和指导,可是不愿意向权威屈服。

职场老资历如果还热衷于自上而下地控制他人,只会推高彼此的沟通成本,让获取信息变得艰难,并毁坏自己的职场口碑,变得人见人厌,对自己无任何益处。

作为一个职场老鸟,为了避免不知不觉间染上“爹味”,我经常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省:是否对过去的成果傲慢自大?是否对新事物保持着学习和接受的能力?是否对他人保持谦逊的态度?是否能真诚地倾听?

大家不妨也常常自省下,今天,你“爹化”了吗?

作者简介罗拉:业内知名广告人,自由撰稿人。知名国际广告集团前创意总监,现为文案工作室创始人。在hard职场模式中摸爬滚打数十年,资深职场文化研究者,助你职场不焦虑。

猜你喜欢

规训类人前辈
类人生物大起底
前后辈文化,韩国人的处世之道
关于实现规训的发展性价值的思考
能赢吗
你的手指长度,决定了你的性格!
口头禅暴露性格
摄影表征、权力与规训
康德《论教育学》自由与规训的关系解读
试析石黑一雄小说《长日留痕》的“失去”主题
新一代类人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