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小学教育中家长参与教育现象的研究
2022-05-16田峰
田峰
摘 要:从当下的小学教育现状来看,家长参与教育是较为常见的,这对学生成长能够起到促进作用,教师所要承担的工作压力也会切实减轻。家长参与还可使教师、家长、学生间形成更为紧密的关联性,而且相互沟通也会更加顺利,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更为适宜的环境中学习,掌握更为丰富的知识,学习能力会有大幅提升,而且可以形成良好的独立意识,如此可以使其身心成长更为稳健。
关键词:小学教育;家长参与;教育现象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12-0013-03
Research on the Phenomenon of Parents' Participation in Education in Primary
Education at the Present Stage
TIAN Feng (Fangtian Education,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China)
【Abstract】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imary education, it is more common for parents to participate in education, which can promote the growth of students and reduce the work pressure on teachers. Parental participation also enables teachers, parents, and students to form a closer relationship, and communicate more smoothly with each other, so that students can learn in a more suitable environment and master more knowledge. Learning ability will be greatly improved, and a good sense of independence can be formed, which can make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growth more stable.
【Keywords】Primary education; Parent participation; Educational phenomenon
我国对小学教育的重视程度是较高的,家长参与教育也非常普遍,这对教育质量能够起到明显的提升作用。有了家长的参与,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会大幅提高,并会主动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可以这样说,家长参与小学教育能够确保学习效果更为理想。当然,在一些家长的意识中,参与教育使得自己所要承擔的压力大幅增加,这就导致其积极性较为低下。导致此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其对家长参与的重要性并不了解,而且选择的参与方式也存在问题。若想对当下存在的家长参与教育现象有正确的认知,必须对其展开全面分析。
1.正确认识小学教育阶段的“家长参与教育”的需要
从我国当下的小学教育现状来看,学校在展开家校合作时常用的方式包括电话联系、家庭访问、班级微信群等,这样可以使得家长切实参与到教育中,而且教师、家长、学生能够展开更为顺畅的沟通,进而使得学校教育的实际效果更为理想。小学生的年龄不大,社会经验明显缺乏,因而对家长的依赖度非常高。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时,有些问题是无法解决的,有了家长的参与则能使得问题解决得更为顺利,这对学生的教育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说,教师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和家长进行交流,确保其能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表现有切实的了解,而且教师也可对学生有更全面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展开针对性的教育,保证教育的实际效果达到预期。对家长参与教育进行分析可知,最为关键的就是要保证学校、家长间构建起良好的协作关系,所要达成的目标就是促使学生能够在贴近内在需要的环境中成长,个人的综合素质有大幅提升。对于学校来说,要将传统管理理念予以摒弃,通过合适的途径与家长展开交流,确保家长能够真正参与教育,而且目标明确,相关的组织工作也切实做到位。当然,家长头脑中存在的陈旧观念也必须纠正,从家长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培训工作,使其认知水平有大幅提升,明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间的紧密关联性,如此可以使得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大幅提高,进而营造出适宜的环境,使得学生教育的效果达到预期。
2.家校合作融入教学教育的优势
(1)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将家校合作予以有效落实可以使得教育功能真正发挥出来,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不管在学校还是家庭,其均可以接受良好得教育,并可认识到家长、教师付出的心血,这样一来,其就会产生积极的学习意愿,并可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中,教育效果自然就可得到保证。从我国的小学教育现状来看,大班制教学模式的应用是较为普遍的,因而在展开教学时想要真正做到有的放矢难度较大,教学效果也达不到预期。家长参与教育则可使得这个问题顺利解决,教师所要承担的教学压力会明显减轻,同时可以使家长、孩子间形成更为亲密的关系。
(2)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于学生来说,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而要保证实现这个目标,学校、家庭均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家庭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个学校,而且其在这里能够接受到长期教育,当然,在对良好行为习惯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学校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较为复杂,教师、家长均要切实参与其中,家庭教育模式应该更为先进,学校也必须选择合适的方法,如此方可使得培养目标切实达成。
3.我国目前小学教育阶段家长参与教育现象分析
从当下国内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家长参与教育的方式主要包括下面几种,一是家长会,也就是学校邀请家长到学校,由家长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介绍,此种方式呈现出单向特征,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家长则相对被动,想要参与学生的教育是较为困难的,这对学生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大。二是扮演家庭教师,教师会将学生回家之后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通过相关渠道告知家长,并要求其做好辅导、督促等工作,此种方式的弊端也是明显的,家长并不拥有主动权,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变得较为低下。若想使得家长参与教育能够更具实效性,一定要对其有清晰的认识,进而寻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
(1)家长参与教育对学校教学质量起促进作用
学校所要承担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若想保证学校教育的效果能够达到预期,必须提高教学质量。众所周知,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较多,而家长参与教育的程度则是其中之一。从学校的角度来说,要对家长的期望、要求有清晰的认知,寻找到可行的途径来保证教学质量能够大幅提升。从传统小学教育来看,家长很少有机会将自己关于教育的方法表达出来,因为学校、家长间并未构建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因此说,学校必须发挥出自身的功能,为家长提供合适的途径,使其能够对学校教育有切实的了解,进而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参与学校教育,这样就可使得学校教育获得有效补充,学校教育管理更具实效性,教学水平也会得到提升,教育目标也就能够顺利达成。
(2)重视家长参与教育对学校教育的督导作用
从我国的现状来看,家长并不需要承担教育督导职责,而且很少有家长认为自己拥有这样的权利。这种情况是必须改变的,家长参与教育并非只是按照学校要求来指导、督促学生,其也可以将个人的想法表达出来,对学校教育能够有更为全面的认知。然而从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来说,不少学校并未构建起完善的教育体系,从事学校管理的相关人员拥有的专业素养也较低,这就使得教育教学显得过于随意。比如,学校在选择教材时没有加以全面考虑,导致教材使用时间不长就更换,而家长对此并不知情,而这对家校合作产生的负面影响极大。对学校教育进行分析可知,其呈现出明显的计划性,按照既定计划展开教育教学工作能够确保学生顺利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这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无法实现的。当然,想要保证这个目标能够顺利达成,学校也要构建起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保证教育、管理能够更具系统化,否则学生难以积极投入学习中。家长应将督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如此可以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并可将各类社会因素切实整合起来,进而使学习教育顺利展开,效果更为理想。
(3)要分清“教育责任分担”与“教学责任分担”的问题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对学生进行教育是其必须承担的职责,这和家长参与教育有明显的不同。家长参与教育所要达成的目标就是确保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确保其能够实现身心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所要达成的目标是相同的,将两者切实结合起来,可以使教育效果更为理想。开展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对家长提出具体的要求,也就是希望其能够展现辅助作用,此种做法就是对教学责任进行分离,其中的一部分交由家长来完成,这样可以使得教学责任得到进一步细化。比如,教师会让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听写、计算等学习任务,此种训练方式呈现出重复特征,所要达成的目标就是确保学生能够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学校必须承担起教学职责,因而将部分教学任务转嫁给家长是不可取的,采用此种方式带来的结果就是教学责任得不到明确,教师拥有的责任意识会变得薄弱,而且其对学生也难以形成全面的了解,教学效果无法及时反馈,进而使得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另外,家长如果承担部分教学责任,学生的教育必然受到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分向性特征,如此一来,教育就很难保持一致,人才培养目的也就难以实现。若想保证素质教育能够顺利展开,确保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应该针对家长参与教育予以进一步深化,如果只是对教学责任予以分担的话,效果难以达到预期。
(4)陪读式的家长参与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家长陪读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督促,在必要时给予辅导。家长之所以选择监督学习,主要因为其对学生的信任度不足,采用陪读方式可以将学生纳入自己的监管之中,而这会使得学生学习呈现被动特征。而进行辅导是因为家长认为孩学生拥有的学习能力不强,通过陪读能够给予其帮助,如此一来,学生对家长的依赖度就会大幅增加。此种环境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较大,学习主动性降低,学习自信难以形成。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且利用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维能力。
4.家长参与学校教育过程的条件
(1)制度的保障
制度的保障是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我国教育部门在2004年制定了《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对于教育工作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政府的支持
除了制度保障之外,还需要相关地方政府给予各项工作的支持,所以各个层级的教育部门需要对这项工作加以侧重关注,将其融入政府管理工作中,并且在实践中积极落实管理工作,针对性地制定辅助政策并且在实践中严格执行,选择适合的管理方法,在充分结合调研结果的前提下,针对指导思想、方针政策、相关法律政策进行切实的优化和创新,为各项实践工作的实施给予规范性的指导。
(3)理论探索
新事物的产生、发展和运作过程都必须有理论的支撑,家长参与小学教育过程的探索,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全而考察,细致分析,总结经验,得出规律,给笔者以及教育管理及行政部门以理论的导向。
(4)合作与沟通
在理论的指导下,有了制度的保障,政府的支持,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学校的具体实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具体的实践操作程序,学校必须为此营造良好的氛围,便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如此才能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
(5)资源运用
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过程本就是对家长、教师、学校资源的再次组合运用,以期能发挥出更大的教学效果,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有具体资源的介入才能使这一良好的意愿得以实现,如传统的语言交流;发展中的教学力式的运用及现代的媒体技术的运用,如电话、邮件、互联网等。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实践性的活动,必然存在方法的运用问题,由此可知,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具体方法,如美国在学校与社区关系上运用了多种方法,如重新认识,创新环境;开展多种活动;现代技术的运用等,对我国“推进社区教育”任务的执行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参考美国的实际经验,综合我国的现實国情,稳步有效地推行社区教育,完善家长参与机制,是促进我国小学教育更好发展的重要措施。
5.结语
为开展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新世纪特点的新型人才,教育应先更新观念,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作用。在基础教育阶段,为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真正发挥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作用,首先应更新教育管理者的观念,提高教育者的理论水平。其次学生家长也应具备相应的教育理论修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以寻求家长与学校的最佳双向沟通方式。
参考文献
[1]任国权,任秀荣.关于基础教育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07).
[2]邵九强.现阶段小学教育中家长参与教育现象的探讨[J].亚太教育,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