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进家校协同,共谋学生成长

2022-05-15孙雪萍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家校协同育人班级管理

孙雪萍

摘要:家校协同,通过整合家校资源,建立不同的家长共育团队,以班级常规活动为起点,以主题特色活动为亮点,以职业认知活动为生长点,立德树人,不断提升班级管理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家校协同;班级管理;育人

“在我做完最后一项作业,准备睡觉,您的脚步慢慢的靠近我。我感到被子被往上掖了掖。妈妈,夜已经很深了,您也该休息了……”小王的妈妈,一直苦恼青春期的女儿不愿意和自己交流。在家长接待活动当中,她收到了孩子的一封回信,让她非常感动。

这是我们学校开展的家校协同育人的一个片段。孩子迈入职业中学,很多家长不了解这种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不会倾听,缺乏理解。往往对孩子的生活关注过多,忽视了孩子的职业生长。立德树人是当下教育的主要命题,也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必将是学生成长的主题。

一、以往家校协同中存在的问题

实际上之所以当今职业中学的教师在家校协同育人的过程当中并不能够顺利得到预期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于以往家校协同中存在的问题并没有能够进行很好地梳理和总结。根据笔者的教育实践以及相关研究发现,总结出如下几个在家校协同与人过程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家长与学校的时间存在不匹配的问题

家校协同育人的最终教育目的能否顺利实现,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家庭与学校能否达成共同的合作。一方面,中职院校的教师日常工作繁忙且琐碎,除去最基本的日常教学工作,还需要对学生的综合发展进行全面且持续的关注,包括生活、心理状态、家庭关系等等,本身时间就非常紧张。另一方面,学生家长各自都从事着不同的工作,繁重与辛苦程度也不尽相同。在忙碌地工作了一天之后,已经没有多少精力再去关注孩子在学校的情况。结合起来,大部分教师与家长的时间都会产生冲突,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家长对于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同样也是一知半解。这对于学校开展家校协同与人工作是客观上非常强大的阻碍。

2.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中职院校的学生,相比于其他普通高中院校的学生,其情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虽然当今国家已经采取了诸多措施来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出于本身意愿、主动报考职业院校的学生还是少之又少。绝大部分的中职院校学生还是属于中考失利,不得不报考中职院校的。并且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初中的学习阶段,成绩较差,存在感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较为缺乏自制力,对于学习的兴趣也不强。上述学生当中,其实也有部分学生是因为父母离异或者父母外出务工等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而成绩下滑。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并没有得到应当得到的关爱,心理状态方面便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进而学生的整体发展也或多或少会受到抑制。这样一来,教师进行的日常的教学工作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关注,便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和回应。并且,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当中,过于敷衍,孩子对于自身存在的问题便更加难以注意到。这些问题无疑从家校协同的受众角度加大了工作顺利开展的难度。

3.家校联合的方式较为单一

一直以来,家校协同育人的工作,主要是通过教师每学期定期开展的家长会或者电话沟通的方式进行的。这样一种方式较为单一且频率较低,教师无法及时地掌握学生最真实的心理状态波动,家长与教师之间在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上存在着信息的壁垒。故而教师无法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最终便会导致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并不能够得以实现。并且,即便是家长会,根据实践经验及相关研究发现,也往往是教师单方面地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很少有机会从家长口中得知学生在家的情况。家长在家长会中的参与感、存在感过低,无法将自己的作用很好地发挥出来。

二、家校协同活动的前期准备

家校协同育人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系统工程,不是生火做饭,不能想到一出是一出。只有通过前期周密的准备和计划,才能让这样一份工作发挥出它应有的效果。

1.调查问卷,了解家校共育的价值背景

立德树人,就是要深刻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通过调查问卷,96.7%的家长认为“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但也有81.5%的家长担心“职业学校培养人的力度不足”。对于提升班级管理,需要家长协同的看法中,57.2%的家长觉得“孩子大了,我在家都管不了,到校参加管理,更是没有能力。”25.6%的家长认为“没有时间”。在当下的教育背景下,进入职中的学生普遍学习能力比较薄弱,管理难度大,同时,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特殊性,也让家长觉得无从下手,力不从心。

2.资源整合,组建家校协同的共育团队

在了解了家长真实的教育愿景后,我根据家长的工作及文化程度,进行了共育统计。从事的职业类型上,我分为“自由职业者”、“外出务工人员”、“企事业单位”三类。这三类人分别是时间自由;到校困难;时间固定等。基于家长的工作及职业,为了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我组建了三个不同的家长委员会,从班级管理和立德树人的视角出发,设立了“主题教育组”、“百家讲坛组”、“进班共育组”。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拉近家校距离,提升家校关系,形成家校合力,共建共育。

三、家校协同,提升班級管理的活动策略

家校协同,就是让家庭与学校共同作用于班级建立,通过家校合力,立德树人,让职中学生在学校、家庭的因子影响下,经受多元思潮冲击和博弈,能够找准职业生活的方向,踏踏实实修炼品格,提升能力。通过笔者的教育教学实践、相关文献研究以及与其他教师的经验交流,笔者总结出了如下几点策略,希望能够提高家校协同育人的成效。

1.营造和谐融洽的教育氛围

中职院校要想做好家校协同育人的工作,就必须对相关的参与者的思想进行转换,比如学校领导、教师、家长,让其能够协同配合建立相应管理措施,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学校领导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及实际情况建立相应平台,如学校网站、教育管理平台、家庭网页等,尽量营造出积极向上思想氛围,让学生无论在何地都可以处于良好教育环境中,利用潜移默化方式对学生思想进行转换,让学生能够全面综合发展,为后续教学工作提供支撑。

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定期展开网络主题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分层辅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学习小组,对学生进行分组教育进行针对化教学,如网络阅读、绘画、实用技术小组等,让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上学习到相应知识,还可以利用第二课堂积极开拓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进行全面发展。并且在学生进行活动时教学工作者要做好记录,将其视频通过网络发送给家长,让家长对学生情况进行评价,通过这样方式不仅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还可以让教师了解到学生活动情况,对学生心理状态有得充分掌握,如果发现有不良倾向学生,教师就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处理,避免学生思维走向偏差,影响学生整体发展。

2.以班级常规活动为起点,实现互联互动

立德树人,离不开教育体系的支撑;家校协同,离不开家庭与学校相互融合。因此我开展“一日班主任”作为班级常规活动的起点,邀请有自由时间的家长走进教室,深入了解职业学校学生的一天的学习生活,参与到班级的常规管理当中。参与的家长,以班主任的视角进行工作,从早自习到文化课,从课外活动到劳动技能练习。家长经过深入班级,会不断发现职业学校在班级管理中遇到的难题,就是如何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与学习态度。家长们经过参与班级常规管理,就能够与老师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与学生的学习状态上产生碰撞,在自我的认识上产生反思。这些,为以后的班级管理提供了直观可感的家长教育样态。家长经过在学校的直观感受,就会对孩子的未来生涯产生思考,从而进行教育,不断地改善班级管理教育价值。

3.以主题特色活动为亮点,打造共育团队

职业学校的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多彩,通过以家长为主的共育团队一起参与,可以引导形成“崇尚一技之长”的社会氛围,让更多人感受和了解职业教育的精彩,从而让职业学校的学生人生更出彩。

通过主题特色活动,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潜移默化的得到浸润、感染与影响。职业一年级可以开展“职业礼仪”特色活动,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职业中,有哪些礼仪。这既是对“礼仪之邦”的唤醒,也是对“立德树人”的回应。让礼仪改变学生的行走姿态,让礼仪改变学生的心理状态,不断引起学生们内心对传统礼仪的美好记忆,然后把理论变成行动,在行动中完善职业认知,提升自我修养。职业二年级可以开展“职业期待”行动。在已经初步具备了文化知识与职业技能后,学生对于“中国梦,劳动美”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这个时候,我们邀请不同职业的家长走进课堂,进行职业指导,让“巴士内外,不同风景”走进教室。不同职业的家长很容易和学生在职业认知上产生共鸣,学生也能够对职业产生新的期待。职业三年级,是学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关键时期,社会与校园有着本质的区别,需要学生能够快速的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时候,邀请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家长走进班级,通过“百家讲坛”的形式,让学生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公民意识,为学生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保驾护航。

4.以职业认知活动为支点,帮助共育成长。

职业认知活动是提高学生对事业的目标,提高自我的工作责任心与强烈的归属感。这就需要学校与家庭共同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对事业目标的正确看法,这个目标既能脚踏实地,又能仰望星空。职业认知活动是帮助学生明确思考三个问题,“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们可以通过邀请在某一行业取得一定成绩的家长走进班级,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提高自我认识,增进职业认知,确立职业目标,增强学习动力,缩短社会化进程,帮助职业学校的学生找好工作。还可以开展“职业生涯大赛”活动,邀请家长作为评委,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打分与点评,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作为职业学校,在教会学生职业生涯选择的同时,也要通过职业认知活动,让学生明白只有辛苦付出,才能有美好未来,“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撸起袖子加油干”,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德才兼备,是未来各行各业中应该拥有的必备品格。

5.丰富沟通方式,促进互联互通

网络信息技术具有较大特性,内容较为丰富,功能较为强大,形势较为多样,基于网络技术开展家教系统教育工作,可以为其教育工作提供相应保障,因此家长与教师要充分将信息技术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将其优势发挥出来,增大管理力度。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网络通信技术建立家长微信交流群及学生交流群,将一些教学活动发送到学生和家长手中,保证家长和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到教学内容,家长可以根据教学活动对学生教育方针进行调整,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微信作为我国社会大中最常用应用一款交流软件,能够大幅度增加教师和家长之间联系,为家校协同育人提供了相应的保障。同时,QQ软件也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软件,QQ软件和微信相比,可以传输较大的文件,因此,教师可以利用QQ软件来进行相应内容传送,如文本、图像、视频等,教师可以利用QQ通信与家长学生进行视频通话,从而增加自身教学力度,教师还可以利用QQ将相应视频进行多方传递,全面提高教学力度。

6.通过“周末下午茶”,多与后进生家长沟通

后进生家长的内心是非常焦急的。虽然他们为孩子的学习成绩着急,但是心中有太多顾虑,很少与教师沟通,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效能的提高。为了帮助后进生提高相关学习效能,开展“周末下午茶”活动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每周六下午四点,与后进生家长交流,为他们排忧解难,想办法在学习上帮助学生进步。例如,通过“周末下午茶”活动,了解学生在校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以便在教学中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通过差异化教学,达到有效转化学困生的目的。通过与家长在“周末下午茶”的沟通,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诸多实践证明,“周末下午茶”活动是教师与后进生家长沟通的好方式,坚持下去,一定能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效能。

结语

班级管理育人情况与实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重视培养学生干部,充分发挥每位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培养他们自治自理的能力,推行全员参与的班级管理制度,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加强学风、班风与班级文化建设,经常利用主题班会、集会,個别谈话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和纪律教育,经常深入到教室、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做学生的贴心人。对于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怀,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充分保护他们敏感脆弱的自尊心,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加强家校联系,共同做好后进生的思想、心理辅导工作。总之,家长参与提升了班级管理的育人价值,在立德树人的目标下,家校协同,才能让班级管理中的共育得到生长。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老师要深入地了解家庭,了解学生,在家长共同体的作用下,分层次、多类型、有角度地运用班主任专业知识,引导我们家长走进课堂,通过班级活动,平衡学生成长中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帮助学生走好每一步,实现班级管理的健康、有效。

参考文献:

[1]虞玮,《组建“1+3”共育团队,打造立体家校活动》,《班主任》,2019年第8期

[2]孙瑞琳,《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家校共育问题的研究》,《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年第7期

猜你喜欢

家校协同育人班级管理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利用博客平台 强化班级管理
家校协同PK“蒙式教育”
信息化环境下家校协同发展教学策略的探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