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初任教师立德树人关键能力的管理方略

2022-05-15周文阳丽晶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关键能力主体地位

周文 阳丽晶

摘 要:培养初任教师立德树人的关键能力,让其尽快胜任所担任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多个层面给力。从学校管理角度看,一要营造文化环境,让初任教师点燃教育情怀;二要为为初任教师提供实践机会,让初任教师在教育教学实战中提升能力;三要进行人文关怀,突出主体地位,提高初任教师职业认同感和工作满意度,让其成为学校的“主人翁”,从而自觉为做好教育教学贡献力量。当然,这些管理舉措还要有利于初任教师关键能力培养途径与方法的实施,形成全方位支持初任教师成长的管理机制。

关键词:初任教师;关键能力;教育情怀;主体地位

初任教师更有可能遭遇教育教学困境。化解困境的唯一办法,是培养初任教师立德树人的关键能力,让其尽快胜任工作。初任教师又处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期,如果错过初任期(一般指参加工作的前三年),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将需要一个漫长磨合期,也更难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教学风格。何仙观完小在学校管理中,把初任教师放在第一位,将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构建出一种适宜初任教师成长的管理机制。

一、改善文化环境,点燃教育情怀

从学校层面看,首先对初任教师产生影响的,应该是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对教师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会激发内驱力。适宜的学校文化让初任教师从内心产生专业发展需要,形成立德树人的自觉追求,主动寻求提升自身关键能力的机会。基于此,学校要做的事情无非是一个:让初任教师因为有学校的支持,拥有更高的期待,更大的动力和更多的精彩,形成强烈的教育情怀。

(一)发扬优良传统,陶冶教育情怀。卓越教师的个人贡献可能会推动学校更快发展。学校的优良传统,则会推动所有教师卓越成长。从何仙观完小来看,该校形成了“青春献教育,师德创新风”执教信条,老师们孜孜不倦,心中有爱,心中有光,守望在乡村讲台。出现了很多爱岗爱生的好老师,如首届湖湘优秀班主任、永州市教书育人楷模周毅敏老师等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学校必须特别注意呵护、发扬这种先进典型传承的优良传统,以优良传统陶冶初任教师的教育情怀。

同时,将优良传统融入立德树人活动,如组织些“献爱心”校园活动等,让初任教师在活动中吸取正能量,形成追求美好教育的情怀。从活动取得的实效看,学校与“蓝天救援队”合作开展“献爱心·送安全教育知识”活动,与“崇善公益联盟”联合开展献爱心活动,给每个班置办了图书角等。收益的不仅仅是学生,也陶冶了、激励了老师。在这样的环境下,初任教师情怀满满,学校的发展更有希望。

(二)渗透先进理念,激发教育情怀。教育理念则是一种教育的生命。学校要发展,首先靠理念。理念对路了,师生才会心甘情愿跟随跟校长去做。理念内化成全校师生的共识,外化为学校的管理制度,落实在师生的行动上,做成常态了,做成习惯了,做成文化了,学校特色与品格就出来了,教师的自觉追求与责任担当就形成了。

何仙观完小以“大爱有恒,创意无限”为核心理念,以“做内心有光的人”为校训,以“用知识点亮乡村,携孩子追寻梦想”为教师宣言。学校不大,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一直有着淳朴、真挚的情谊。初任教师一旦融入这样的环境,就会感受到“家”的温暖,就会想要为这个“家”拼搏一番,就会从“要我发展”变成“我要发展”,产生一种教育情怀,一种追求真理、奉献教育的强烈愿望。

(三)进行充分赋权,助力教育情怀。初任教师刚出大学校园,对教育是有激情的、有活力的、有追求的,在学校改革发展中,是一股强大的新生力量。促进初任教师成长,就必须尊重他们的追求,将他们的激情与活力调动出来,让干实事的初任教师痛快干事、大胆干事、放心干事。给干实事的初任教师充分赋权,给他一个机会,就能收获到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近几年,何仙观小学从评价层面对各项工作都进行了改革,建立了更有利于初任教师发挥聪明才智、主动做事的评价机制。例如,集体教研创造性开展,住宿生内务管理水平的整体性提升,校内集体“文明评比”常态化开展等,都是初任教师的实践成果。初任教师需要施展平台,而农村学校就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平台。大胆、充分赋权,让干实事的初任教师痛快干事、大胆干事、放心干事,让学校发展和初任教师成长“同频共振”。

二、提供实践机会,强化实战训练

正如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一样,初任教师也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逐步掌握好立德树人关键能力。创造条件,让初任教师有更多机会与其他老师共同努力,与他的学生共同成长,在开放的课堂中持续改进,是学校管理者的要务之一。

(一)联系同事,开展团队合作。校长办好学校,靠的不是一意孤行,不是单枪匹马,还要靠用好教师,带好团队。一名教师可能并不卓越,发挥了他的优势可能成为名师。校长首先要为教师发展服务,然后才能带领教师一起为学生成长服务。因此,校长应该按照教师专业成长需要来改进学校管理。要通过成就教师来发展学校,而不是牺牲教师来发展学校。学校要办好,就要靠学校包括初任教师在内的所有教师共同努力。让教师在精神上成为学校的“主人翁”,学校就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如何发挥教师团队力量?其中的突破点,就在于初任教师成长需要,让所有教师因为初任教师“动起来”。何仙观完小奉行“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这个信条。一般地,学校会让每一名初任教师与资深教师“青蓝结对”“师徒合作”。一名初任教师既有“学科师傅”,又是资深班主任的“徒弟”。初任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指导、作业批改和班级管理方案等每个事项都有资深教师指导。初任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有资料可参考,有示范可模仿,有榜样可学习,其关键能力在历练中迅速地得到提升。

(二)联系学生,追求教学相长。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是不能离开学生成长的,是不能在“闭门造车”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或者说,正是在与学生的“教学互动”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才真正发展起来。因此,必须创造条件,帮助初任教师与学生互动起来,以“教学相长”的方式实现关键能力的培养。

从实践过程来看,最重要的一点,是指导初任教师跟进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初任教师跟进学生的学习任务,有《课堂观察量表》记录,有资深教师指导,有定期交流汇报。初任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与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顺利与否,参与学生的学,记录学生的学,思考学生的学。就在这个跟进学生学习任务,帮助探寻改进学习的过程中,初任教师不断找到让学生避免学习障碍的途径和学得更顺利的方法,初任教师的关键能力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培养。

(三)联系课堂,促进质量提升。课堂是学校的主阵地,也是初任教师大显身手的主阵地。立德树人最终要通过课堂来完成。教育系统必须聚力学校,学校必须聚力教学,教学必须聚力学生的课堂。学校能不能出质量,主要看课堂。课堂教学没做好,就不能算一所真正的好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没做好,也不能算一个具备了关键能力的教师。培养初任教师,自然离不开课堂教学的磨炼。学校必须在管理层面对初任教师的课堂教学高度重视。

实践中,将青蓝结对、集体备课、经验交流等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为初任教师搞好教学广开门路,大开绿灯:对教学的每一个问题足够关注,对教学的每一点创意倍加珍惜,对教学的每一次改进给予支持。这样,初任教师从步入课堂开始,就会用心于课堂,静下心来做课堂。课堂教学越做越好,初任教师逐步会上课、上好课,其关键能力也就培养起来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教师关键能力的培养是一致的。

三、进行人文关怀,突出主体地位

进行人文关怀,突出主体地位,就是要尊重教师,依靠教师本身努力去发展教师,培养初任教师教育教学的关键能力。

(一)尊重个人专长,形成发展优势。初任教师多才多艺。初任教师要成长起来,就必须创造机会,提供平台,让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发展专业特长,形成个人优势,进而形成个人风格,真正成长起来。在何仙观完小,教学上突出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学和针对性辅导;德育上实施全天候育人,狠抓劳动教育、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上创建兴趣小组,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和校园文体活动,可以自主选报。这些举措都有利于初任教师施展专业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初任教师也正是在服务过程中,进一步成长起来了。

(二)尊重努力过程,守护公平正义。初任教师的“干劲、热情”是要呵护的。初任教师不怕困难,怕的就是没有一个公正公开的评价制度、评价平台。尊重每名教师努力的过程及其成果,构建公正透明的评优评先晋级平台,不让热爱教师岗位、教学效果明显和锐意进取的教师吃亏。初任教师的“干劲、热情”就不会被慢慢地消磨掉。何仙观完小把“ 尊重每个教师的努力和成果,构建公正透明的评优评先晋级平台”作为改革重点来抓的。每一次教师专技考核、晋职考核,都是充分宣传、全员参与,透明考核,直到各方认可。这种评价机制下,初任教师的努力也会获得充分肯定,自然有利于他们保持工作热诚,追求精益求精。

(三)尊重兴趣研究,提升业务素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多给教师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应引导每一位教师都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学研究,就是为了解决面临的教学问题读,围绕专业成长需要进行研究。在浮躁的社会能静下心来研究,这本身需要超强的自律和毅力。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围绕课堂直面的实际问题研究,因为方向明确,针对性强,学以致用的可能性大,初任教师成长也更快。而且,因为尊重学术研究,有利于形成爱读书、爱思考的氛围,有利于带出爱读书、爱学习的学生,这是一所学校必不可少的本色。所以,我们学校是非常鼓励初任教师参与研究、主持研究。

总之,初任教师的成长问题也是学校的发展问题,初任教师关键能力的培养问题也是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学校管理者应该创造条件让初任教师努力起来,让他们与学校同命运共成长,为学校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活力。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资助课题“中小学初任教师立德树人的关键能力及其校本培训研究”(课题编号:XJK18BJC041)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曹莹,陈悦香,方相成.初任教师面临的发展问题及援助策略[J].教育探索,2015(08):124-127.

[2]张建平,顾建军.初任教师入职适应的支持体系建设[J].江苏教育, 2016(38):34.

[3]孔敏.中小学初任教师胜任力的分析與建构[J].教学与管理,2019(12):57-60.

[4]曾小翠.中小学初任教师职业认同现状、问题和对策[J].韶关学院学报,2020,41(02):23-28.

[5]邓登华,孙锦明,冯悦,胡伟.中小学初任教师职业满意度的人口统计学分析——基于江西省435位教师的调研数据[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21,41(06):102-107.

猜你喜欢

关键能力主体地位
从关键能力培养看文秘专业教学改革
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下《国际贸易》教学设计与实施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论技工院校软件高技能人才关键能力的培养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作者论在西方社会的演变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简约表达:优化作文的关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