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2-05-14姚兆银冯耀文陈红柏

华夏医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血虚健脾皮损

姚兆银,冯耀文,陈红柏

(阳江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广东 阳江 529500)

特应性皮炎(AD)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炎症性、慢性皮肤病,其主要表现为皮肤顽固性瘙痒、湿疹样皮损、皮肤苔藓化或结痂等,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祖国医学将AD归为“血风疮”等范畴,其中常见证型为血虚风燥型,其主要由心火亢盛、脾失健运、外感风邪所致,故临床治疗应以祛风止痒、健脾养血为原则[2]。针刺具有祛风活血、健脾和胃之效;健脾祛风汤由玉屏风散化裁而来,有祛风止痒、除湿健脾作用。但临床关于二者联合应用于AD中的相关报道甚少[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广东省阳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血虚风燥型AD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研究组女28例,男23例;年龄13~38岁,平均(25.46±3.15)岁;病程1~12年,平均(8.36±2.21)年。对照组女25例,男26例;年龄15~40岁,平均(25.68±3.33)岁;病程1~13年,平均(8.41±2.3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入组前3个月内未使用激素或抗组胺类药物治疗。

排除标准:过敏体质;伴有认知功能及精神障碍者;合并呼吸、肝肾、造血、心脑等原发性疾病;哺乳或妊娠期妇女;合并其他皮肤病或感染性疾病。

1.2 诊断标准

西医符合《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20版)》[4]中相关诊断标准。中医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血虚风燥型辨证标准。主症:①皮肤剧烈瘙痒、干燥;②皮肤有抓痕、血痂;③皮肤肥厚、粗糙,苔藓化;④病程久、反复发作。次症:①面色暗淡、发黄;②便溏、便秘;③食后腹胀,不消化。舌脉象:舌苔白、质淡;脉滑。符合上述主症3项及次症2项即可确诊。

1.3 方法

对照组予以健脾祛风汤治疗,组方包括白藓皮、鸡血藤、制首乌、当归、生地各20 g,防风25 g,蒺藜10 g,甘草、白术、党参各15 g。随症加减:瘙痒剧烈者加皂刺、蜂房各10 g;鳞屑较多者加麦冬、沙参各10 g。水煎取汁,1剂/d,200 ml/次,分2次于早晚温服,28 d为1个疗程。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针刺治疗,选取照海、关元、内关、血海、阴陵泉、三阴交、曲池为主穴。随症加减:大便秘结者加支沟穴;瘙痒严重者加风池穴;食欲不振者加中脘穴。根据《岭南陈氏针法》对上述穴位进行针灸。取患者仰卧位,对针灸穴位常规消毒后,选用华佗牌0.3 mm×50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快速将针旋转刺入上述穴位0.5~1.0寸,得气后实施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后起针,1次/2 d,28 d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治疗3个疗程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5]。治疗后瘙痒消失,皮损消退,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0%为治愈;瘙痒明显减轻,皮损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60%~89%为显效;瘙痒明显减轻,皮损有所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20%~59%为有效;上述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中医证候积分减少<20%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病情变化情况:使用AD皮损评分指数(SCORAD)[6]评估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病情变化。该评分内容包括皮损严重程度、皮损范围、瘙痒及睡眠3个指标,总分为0~103分,得分越高提示病情程度越严重。③生活质量:采用本院自制生活质量调查表(量表重测信度为0.741)对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人际关系、自觉症状、日常活动等6个方面,均采用0~5级评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差。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病情变化情况

治疗后,两组SCORAD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SCORAD评分比较(分

2.3 生活质量

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临床对AD发病机制与病因的不断深入研究,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法层出不穷,但是病情反复、皮肤增厚、瘙痒等症状仍是治疗难题。相关研究指出,采用刺络拔罐、针灸等中医外治方法及中药外用、内服手段,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可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7]。

祖国医学认为血虚风燥型AD的病机为心火旺、脾胃虚,故临床治疗应以祛风止痒、养血润燥为原则。健脾祛风汤中白术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党参可益气生津、补中和胃,二者配伍可益气养血、健脾除湿;当归可活血养血,生地可生津活血、润燥清热,二者共用可达润燥养血之效;制首乌可养血宁神、解毒散结,鸡血藤可养血活络,二者共用可通络活血;白藓皮可止痒祛风,蒺藜可疏表平肝,防风可散风胜湿,三者配伍可止痒祛湿;甘草可解毒清热、健脾补气,并可调和诸药。诸药联用共奏养血除湿、祛风止痒、健脾润燥之功[8]。针刺阴陵泉穴有补气血、利除湿、养肌肤之效,针刺曲池穴有清热疏经、解表通络之效,上述两穴共用具有解表止痒、祛风清热之效;针刺关元穴有培元补肾、清火固本之效,针刺三阴交穴有通经络、补脾胃、调冲任之效,针刺照海穴有滋阴益气之效,上述三穴配伍可滋阴益气、健脾通络;针刺血海穴有滋阴养血、润燥祛风之效。针刺上述诸穴共奏祛风活血、健脾和胃之功[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个疗程后,研究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SCORAD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低,提示血虚风燥型AD患者予以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可提高其临床疗效,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10-11],健脾祛风汤中鸡血藤、当归等活血药物可促进血液循环,起到抗炎效果,进而促进皮损修复;生地中含有的氨基酸、维生素A等有效成分,有促进组织修复、抑制血管炎性、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可改善皮损。针刺与中药健脾祛风汤联合使用可发挥协同作用,达到标本兼治目的,可增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可提高血虚风燥型AD患者临床疗效,减轻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血虚健脾皮损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血虚体质人群日常调理很重要
血虚≠贫血
血虚≠贫血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
芪归金蝉方治疗慢性荨麻疹血虚风燥型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