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生活化

2022-05-14冯鑫雨

幸福家庭 2022年3期
关键词:教师应生活化笔者

冯鑫雨

幼儿年龄小,对于未知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比如泥土里的小虫子、马路上的窨井盖、厨房里的小勺子等,都会引发幼儿的好奇心。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践行“科学活动生活化”的教育理念,从幼儿生活出发,结合幼儿身边的事物开展幼儿科学教育,为幼儿提供有趣且有意义的材料,让幼儿通过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教师应引导幼儿对身边的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在选择生活化的科学教育内容时,教师应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一是科学性。教师选择的科学教育内容应该符合科学的基本原理。二是启蒙性。教师选择的科学教育内容应当符合幼儿的认知基础,接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三是系统性。教师选择的科学教育内容应遵循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注重从教材资料中寻找内容

生活是科学的源泉,笔者注重教材内容的筛选和提炼,立足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带领幼儿探索科学与生活的关系,使幼儿感受到科学活动的乐趣。比如,笔者会和幼儿在春天共同寻觅青草,在夏天一起欣赏荷花,在秋天采撷有趣的叶子,在冬天进行有趣的化冰实验,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感受事物的变化规律与内在联系。例如,在主题活动“动物王国”中,笔者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为幼儿创设了丰富、轻松的探索环境,选择了幼儿感兴趣的动物作为探索对象,并将幼儿熟悉的一些动物图片张贴在教室门口,让幼儿自主选择主题活动的内容。

(二)注重在一日生活中生成内容

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虽然较为零散,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探索兴趣,根据幼儿的疑问和发现开展探究活动。例如,在“认识塑料制品”活动中,笔者提前准备好塑料药瓶、塑料碗、洗发水瓶等材料,让幼儿寻找这些材料之间的共同点。有的幼儿说:“药瓶底部有数字2,洗发水瓶子底部也有数字2。”幼儿仔细观察所有塑料制品,发现它们的底部都有不同的数字,且这些数字都具有特别的含义。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幼儿开展科学教育,充分挖掘科学教育的价值,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在合作中交流,在创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注重在生活现象中挖掘资源

幼儿具有独特的眼光和敏锐的心灵,他们可以从电视节目或与家长的聊天谈话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契机,挖掘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内容,引领幼儿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让其享受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探究各种奇妙的现象,如汽车经过时地面会振动等,让幼儿和同伴合作进行探究,使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真实性和趣味性。又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可以看到或接触各种各样的圆圈,如奥迪车标、奥运五环圈、呼啦圈等,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开展科学活动“神奇的圈”,让幼儿通过探索了解圆圈的秘密,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

(一)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教师应为幼儿提供生活中常见的、随处可取的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实验探究,以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帮助其积累科学知识。例如,在“颜色变变变”主题科学探究活动中,笔者为幼儿提供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如矿泉水瓶、瓶盖、颜料等。首先,笔者通过“变魔术”的游戏导入,引导幼儿探究“水宝宝”变色的秘密。接着,笔者让幼儿交换瓶盖,观察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后的变化。随后,笔者组织幼儿探讨他们所发现的颜色变化现象,让幼儿感受颜色变化的奇妙。最后,笔者总结了颜色变化的原因,幫助幼儿积累了关于颜色变化的认知经验,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材料投放的多变性

灵活多变的材料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笔者在班级内设置了专门的区域作为“科学探究区”,并投放了瓶子、袋子、盒子、纸牌等幼儿熟悉的、生活化的材料,引导幼儿利用这些材料开展探究活动,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力。比如,在以“奇妙的洞洞”为主题的科学探究活动中,笔者带领幼儿对废旧的电视机包装箱进行了改造。首先,笔者在箱子上随机挖了一些不同大小的、不同形状的小洞。接着,笔者基于这些奇怪形状的小洞,用彩色笔进行了添画,将这些小洞变成了不同小动物的家。最后,笔者询问了幼儿“小白兔、小鸡、小鸭、小狗等小动物的家在哪里”“这些小动物在家里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等问题,并引导幼儿对小动物的生活习性进行了探究。这激发了幼儿的探究欲望,进一步提升了幼儿的科学素养。

(三)提高对废旧材料的利用率

在选择生活化的科学教学材料时,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兴趣,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选择多样化、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的材料,引导幼儿养成珍惜身边资源的好习惯。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家长和社区资源,收集生活中的各种废旧材料,选择合适的科学教育材料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比如,教师可以收集各种纸牌,让幼儿思考如何让纸牌竖起来,比一比谁搭的房子高;教师还可以收集各种包装盒,作为幼儿制作迷宫的材料。又比如,在科学活动“会站立的蛋宝宝”中,笔者发动家长为幼儿准备了废旧的瓶子、吸管、盒子、碎布等材料,让幼儿探索使鸡蛋竖起来的方法,激发了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一)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活动情境,激发幼儿的探索热情,加深幼儿对探索过程和操作结果的印象,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例如,笔者在班级的“科学自然角”,张贴了植物生长过程图,以便于幼儿了解植物各个生长期的形态。

笔者还和幼儿一起种植收集来的种子,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季节的植物,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再如,在“塑料容器上的秘密”活动中,笔者创设了一家塑料制品小超市,里面摆放了琳琅满目的塑料制品。在笔者的引导下,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环节,发现了关于塑料制品的一些秘密。

(二)运用生活化的游戏

教师应秉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原则,在科学活动中运用幼儿感兴趣的、生活化的游戏。比如,在科学活动“酸酸甜甜的山楂果”中,笔者引导幼儿通过看、摸、闻等了解了山楂果的特性。同时,考虑到山楂果的味道较酸,笔者带领幼儿动手制作糖葫芦。当幼儿将一个个山楂果串起来,并裹上甜甜的蜂蜜时,他们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又比如,在“有趣的鼻子”活动中,笔者设计了一个“猜猜猜”的游戏,先将幼儿的鼻子拍成特写,再随机抽出几张照片,让幼儿根据鼻子的特征猜一猜是谁。在活动中,幼儿带着问题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经过辨别和讨论后,他们发现了鼻子之间的差异。教师将科学教育与幼儿生活相结合,可以把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总之,生活因科学而精彩,科学因生活而灿烂。教师应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科学领域的具体目标为导向,为幼儿精心选择生活化的科学活动内容,通过多样化的科学活动材料,运用生活化的科学教育手段,引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究兴趣,使科学活动成为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幼儿喜爱的学习活动。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如城光华幼儿园)

猜你喜欢

教师应生活化笔者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老师,别走……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