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馆合力构建课后服务课程
2022-05-12马进
摘要:“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探索校馆合力开发课程,丰富课后服务内容。通过合力共树,使课程目标一体化,明确校馆合力的时代价值;合力共融,使课程内容项目化,构建素养提升的统整方式;合力共创,使实践策略生本化,創新外联内蓄的课程模式;合力共促,使成果表达多元化,建立综合评价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校馆合作;课后服务;综合育人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2)04B-0072-0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1]一语道出文化场馆在教育领域的重要地位。文化场馆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合力作用,日渐成为社会共识。随着社会文化服务的回归与创新,文化场馆的教育功能日渐凸显,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1年,“双减”政策下的“5+2”课后服务育人空间放大。作为农村小学,实施课后服务至少存在以下三个瓶颈:一是专业辅导教师的短缺,二是教育教学场域的局限,三是服务课程资源的匮乏。而通过对校馆合作的审视与反思,探讨校馆合作的课程内容,指出未来着力方向,必将为农村小学课后服务提供思索路径和课程探究的发展方向。
一、合力共树:课程目标一体化
“为一个馆,赴一座城。”近年来,高品质的文化场馆日益融入大众生活,成为很多人的“打卡地”,更成为少年儿童的“第二课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教育功能,“学校+场馆”是大势所趋,大有可为。但农村小学,在客观上,远离城市,地理位置偏远者居多;在主观上,家长育人理念滞后,家庭教育意识淡薄。要使时下的“场馆热”不单单成为城镇家长之“热”,也成为农村学校可持续育人平台和教育资源,成为农村教育的必要补充,挖掘其对社会发展进步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我们须明确校馆合作课程对于课后服务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
(一)社会价值:有利于落实党中央的重大决策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学校办学必须上接天气,下接地气,不仅局限校园场域,它应该有更远阔的边界,创设无限的可能。在课后服务中开拓校馆合作课程,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推进社会教育共同体的构建,将服务学生成长、实现教育均衡作为学校办学及整个社会的重要使命。
(二)文化价值:有利于传承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
早在2007年,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就曾联名建议将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20年9月30日,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主旨是馆校合作。除博物馆之外,美术馆、艺术馆、科技馆等文化类场馆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缩影,沉淀着民族和世界的文化精华,记录着人类文明进阶历程,是儿童青少年成长中重要的文化资源,理应成为学校教育的必要延伸。
(三)育人价值:有利于塑造新时代少年的精神风貌
少年强则国强,现在的少年是中国的未来。凭借校馆合作的育人平台,让身处农村的少年儿童也能感受熠熠生辉的人类文化,探索科学与自然的神奇奥秘,领悟艺术与历史的博大精深,教会他们刻苦学习知识,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意志,锻炼强健体魄的重要性,在校馆合作的课程中实现全面发展。
二、合力共融:课程内容项目化
场馆教育资源是一个不可估量的能量场,如何把浩瀚如海的资源为学校所用,发挥其最大的育人功能,依据场馆功能的差异,学校根据自身需求,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课后服务课程项目体系。通过整合各个场馆的育人资源,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知识类课程:指向完整学习
文化场馆中图书馆、博物馆、特色陈列馆之类的场馆如一座座知识宝库,蕴含极为丰富的知识,课后服务课程开发要关注此类场馆的学习价值。结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充分挖掘资源,可研发历史探究类、主题故事类等学习拓展项目。例如“家乡名人主题系列课程”:学校根据需要确定探究学习的名人“美术大家徐悲鸿”“和平天使钱秀玲”“教育先驱蒋南翔”等,将一系列家乡名人进行归类梳理,由图书馆整理搜集、提供相关名人传记类的书籍送至学校阅览室,学生根据阅读需求到阅览室进行借阅。学校在课后服务时间开辟主题读书时段,在图书馆、博物馆、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助力下,定期组织开展人物故事会、名家说名人专场、寻访名人故居等一系列学习实践活动。学生对家乡名人全面认知,从而厚植浓浓的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二)体验类课程:培育实践能力
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等此类场馆属于体验类场馆,也是学生乐意去的地方,原因就是其具备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等特点。学校准确定位、适当取舍,设计构想体验类课后服务课程项目,学生在参与此类项目时,在学习意识、学习方式方法等方面的综合表现都会有显著的提高。
例如学校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环保”主题的“科普加油站”课程,围绕“水”开展系列一“水之密”,由科技馆专业教师进行科普秀,了解水神秘的物理现象;进行“水的张力”“水的净化”等科学小实验竞赛;系列二“水之奇”通过阅读、网络搜集资料,了解水对人类万物的奇特作用,进行彩色水培植物实验,探其奥秘;系列三“水之爱”,在系列实验操作体验之后,感知“水是生命之源”,水的珍贵与伟大,并用观察日记、植物成长图鉴等形式加以展现。在这一系列课程的探究中,学生逐步感受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极大地激发了求知欲和探索欲,实践能力得到发展。
(三)鉴赏类课程:提升审美素养
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强化美育育人功能,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这是国家推进美育的出发点和初衷,而美术馆、音乐厅、博物馆等文化场馆中美的育人力量必将在课后服务课程中蓬勃而出。
宜兴素有“陶的故都”之美誉,学校开设“陶学”主题课程,美术馆开设“陶的前世今生”系列课程,系统介绍宜兴制陶的历史、工艺、文化。学校组织学生参观陶瓷陈列馆,进行实地观察,走进名家工坊,欣赏名家名壶,也可进行制陶体验。在此基础上,在课后服务时间由美术教师开设陶土课程,学生进行自主创作。一系列课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陶冶情操、滋养心灵,提升学生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创新活力。
三、合力共创:实践策略生本化
(一)课程设置:菜单式自主选课
1.提供“菜单”。为了充分发挥学校和场馆的双主体育人功能,让学生站在课后服务课程的“C位”,开学前,学校教师、学生代表及场馆辅导员,共同研讨、确定课后服务课程,开学第一周列出课后服务菜单式课程。
2.双向选择。在学生了解课后服务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学校组织全校性的海选活动。根据学生自身兴趣爱好、特长、年龄等特点,场馆辅导员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确定课后服务课程项目和参与人员,学生组成相对固定的课后服务课程项目组,为下阶段的课后服务课程开展提供组织基础。
(二)课程实施:多样化灵活服务
1.服务时间:定时+不定时。学校周一至周四课后服务时间一般分为自主作业+特色课程两个部分,周五则确定为“场馆日”,课后服务两课时均为校馆合作课程。也有少部分课程根据场馆提供的学习资源,在周一至周四的课后服务特色课程时间举行,如临时性的讲座、主题展览等。
2.服务空间:校内+校外。校馆合作课后服务课程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资源,开放功能教室和活动场地,实现课后服务课程的空间重构。课后服务课程一般在校内的小场馆进行,由场馆辅导员来校服务,本校教师协助进行,配合开展,并根据课程内容和场地的需要,确保一月一次在校外大场馆内进行。课后服务“小场馆+大场馆”的校内外结合方式,带来了校馆合作课后服务课程的丰富性、真实性、情境性和趣味性。
3.服务方式:线下+线上。校馆合作课后服务课程主要包括场馆课程的辅导老师带领下的线下集中学习,同时,为了弥补空间场域的局限,使课后服务课程受众面进一步扩大,课后服务课程通过同步直播形式,供全校或相应年级学生在线收看。受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可控因素影响,课后服务有时以线上微课的形式进行。服务方式的灵活性,大大缩小了课后服务课程实施的局限性,提高了课后服务的效能。
(三)课程管理:双主体协作运行
1.双主体研发。用于课后服务的校馆合作课程由校外场馆机构和学校的相关人员(教师、学生)共同开发。场馆机构主要负责课程资源的开发,学校教师和学生主要负责学习活动的设计,确保研发的课程在课后服务中的适用性、实效性。
2.双主体服务。每一门课程都由校外场馆辅导员和学校教师共同参加课后服务工作。场馆辅导员负責专业知识的教学服务;学校教师协助进行服务管理,如安全卫生、组织纪律等,同时储备与课程相关的专业知识。
3.双主体考核。每项课后服务课程由学校、场馆机构双方共同考核,具体包括课程的内容开发、课程的组织实施、课程的服务效果等。
(四)学习范式:参与式主题学习
1.情境式学习。在课后服务时段围绕同一主题展开实地考察、实物参观、视频观摩等富有情境性的学习。如学习宜兴茶文化这一专题课程,除了到茶文化博物馆参观外,还可到茶园参观、观摩采茶实景、到茶厂观摩制茶的实况等。
2.项目式学习。在课后服务时段围绕同一主题进行项目式探究学习。如围绕“乌饭”这一主题,可以展开以下探究性学习:搜集资料,了解宜兴地区吃乌饭的由来;亲身体验,了解乌饭的制作方法;采访老人,了解乌饭有哪些吃法等。
3.统整式学习。在课后服务时段围绕同一主题开展阅读、欣赏、体验等多种学习活动。如陶艺作品欣赏课,可以阅读与陶艺有关的书籍、画册,可以欣赏真实的陶艺作品,可以聆听讲解员对陶艺作品的讲解或尝试陶艺DIY。
四、合力共促:评价方式多元化
科学的评价是课后服务课程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校馆合作课后服务课程应重点关注学生在课后服务课程中的幸福感和成长力。鉴于校馆合作课后服务课程具有其独特的开放性、实践性、多样性,在评价方式上,应尊重人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综合运用正向、多元的评价方式。
(一)正向评价,提升幸福感
“学生喜欢”是课后服务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要努力满足不同个体的成长需求,在课后服务课程中实现每一个生命的幸福绽放。基于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重点推进积极性评价、增值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
1.积极性评价。在积极心理学理论和关爱教育理念指导下,对学生在课后服务课程中的成长给予肯定、鼓励等积极正面的评价,在丰富的校馆合作课程中,激发学生积极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增值性评价。在课后服务课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重点评价学生在已有基础之上的发展和成长,关注学生在校馆合作课程中的“增值”部分,为学生绿色发展提供自驱力。
3.过程性评价。依托成长记录袋、微日记等形式,对学生在校馆合作课程中的成长表现进行观察记录和客观评价,重视学生在课程中的细节性表现,将评价嵌入学生整个生命成长过程。
(二)多元评价,激活成长力
以校馆协同为主,从学生学习习惯、方法、能力等方面展开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后服务中的知识素养、实践能力、审美意识等是否有长足的进步,从而实现综合育人的目的。
1.鉴定式评价。在学生每次完成一项课后服务课程后进行课程满意度的双向测评:一方面,由场馆辅导员和协助教师对参与学生的课程达成度进行评价;另一方面,由学生对校馆课后服务合作课程进行评价,包括教师的授课方式、内容、喜爱度等。同时利用钉钉等校园平台按次打卡,以此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便于学期末进行课程学习及服务的整体评估。
2.展示性评价。学校和场馆以更及时、更具体、更走心、更具有温度的方式,利用微信公众号、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台等媒体,多角度、全时空定期推送“快乐剪影”“慧爱记忆”等参与课后服务课程时的关键时刻或成长片段,让每一个参与者都能成为分享者。
在“双减”政策下,农村小学切合校情,变劣势为优势,把“一所校”变为“一座城”,竭力探索农村小学课后服务的新路径,努力尝试教育均衡的校本实践。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春节前夕赴陕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EB/OL].(2015-02-17)[2021-12-17].http://cpc.people.com.cn/n/2015/0217/c64094-26578449.html.
责任编辑:石萍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关爱教育理念下家校合作育人的实践研究”(TY-c/2021/08)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2-01-12
作者简介:马进,宜兴市红塔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德育、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