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优势及实现途径研究

2022-05-10袁艳

管理学家 2022年5期
关键词:管理信息化实现途径优势

袁艳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及发展,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使医疗档案管理工作逐渐摆脱传统常规档案管理模式的局限及桎梏,比如将医疗档案管理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能够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应用价值,突出信息化技术的优越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質量。因此,文章以医疗档案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新形势下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优势,并提出具体的实现途径策略,希望以此全面提升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质量水平。

[关键词]新形势;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问题;优势;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2)05-0082-03

在我国医疗事业持续进步及发展的大背景下,医疗档案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与此同时,需认识到,以往传统的医疗档案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已不再适用新形势下医疗保障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并且,档案管理作为医疗保障单位日常运营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单位日常运营管理的工作成效影响较大,如果忽略档案管理工作,则会严重阻碍单位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1]。此外,信息化技术是新兴技术的典型代表之一,将信息化技术合理科学地应用到医疗档案管理工作中,可以有效提高医疗档案管理的总体成效,并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优势及价值,进一步促进实现智能化管理的目标。

一、医疗档案管理现状问题分析

(一)对医疗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性不足

从现状来看,我国大多数医疗保障单位在开展医疗事业期间,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使档案管理工作的职能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出来。特别是在档案管理落实过程中,难以集中体现出优越性。与此同时,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对医疗档案管理的关注度不足,使档案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由此可见,从医疗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水平提升角度考虑,需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医疗档案管理工作秉持足够的重视程度。

(二)档案管理体系有待完善,档案采集效率有待提升

目前,部分医疗保障单位尚未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上相对缓慢。同时,受到历史遗留因素的影响,档案更新不够及时,加上诸多部门均存在相应的档案,在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协作的情况下,易导致档案信息资源难以统一整合[2]。并且,一些医疗保障单位的档案整理人员配置不足,缺乏合理科学的档案管理考核标准。在此情况下,则难以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责权,使医疗档案管理工作陷入混乱的局面,在难以提升档案采集效率的基础上,使档案信息资源的后期开发利用效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三)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信息化管理滞后

医疗保障单位将大量的资金用于其他工作项目,而在医疗档案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则相对较少,尤其是在医疗档案硬件设施方面的投入存在缺乏的情况下,会严重阻碍单位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进程。与此同时,部分医疗保障单位仍沿用人工管理方法,在资料存储管理方面缺乏系统性与专业性,即受到信息化管理滞后因素的影响,易造成档案信息内容丢失等问题的出现,不利于档案信息资源后期的开发利用。

二、新形势下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优势分析

(一)拓展档案信息存储空间

医疗保障单位开展医疗档案管理的目标在于完整保存相关人员的医疗信息,便于后期对相关信息的追踪、溯源[4]。然而,由于近些年来,我国各地区医疗保障单位医疗档案数量持续增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医疗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使得在医疗档案管理期间易出现档案信息遗漏或缺失等问题。由此说明,医疗档案保存不完整是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一大普遍性问题。在此背景下,充分重视医疗档案信息化建设,对促进医疗保障单位医疗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价值作用。此外,通过推行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有效规避出现档案内容丢失、档案页面破损等质量风险问题,真正意义上做到有效保存档案信息,一定程度上拓展档案资源的存储空间。

(二)便于档案信息查阅与调取

从医疗档案信息的内容来看,部分为患者就诊信息,受患者档案信息内容不断增多的影响,医疗保障单位调取、使用患者复诊信息的难度越来越大,间接说明档案信息使用工作面临的挑战较多。即海量的档案信息内容增加了工作人员调取与使用档案的工作效率,不利于医疗保障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而在积极推行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则能够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优势,满足分类管理医疗档案信息的要求,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随时随地调取、查阅相关档案信息内容。

(三)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目标

医疗保障单位涉及的医疗机构、部分数量相对较多,尤其是在患者就诊过程中,通常需要多个部门相互协调及配合,才能保证医疗活动正常、有序开展。同时,传统医疗档案管理模式中不同部门之间档案信息的调取与查阅难度相对较大[5-6]。而将医疗档案管理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则能够满足整合共享档案信息资源的要求,即各部门之间只需要登录医疗档案管理软件,便能够轻松获取档案信息,真正意义上做到随时随地翻阅档案。此外,推行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还能够打破空间与时间的局限,减轻部门获取档案信息的难度,使档案信息资源实现共享利用,为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四)减轻档案管理工作压力,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医疗保障单位档案信息资源的逐步增多,会增加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传统模式下,所采取的纸质档案管理方式方法较为落后,难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而在医疗档案信息化管理理念模式下,通过档案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模式方法的实施,则能够有效减轻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使医疗档案信息资源在采集、整理分析、存储管理、后期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效率均得到有效提升,并在合理科学使用防火墙技术、安全密钥技术的基础上,使医疗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得到全面提高。

三、新形势下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具体实现途径策略分析

(一)及时转变管理理念,加强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视

在医疗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医疗保障单位需严格贯彻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加大对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从根源上认识到开展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进一步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进程,逐步增强总体档案管理质量水平。具体而言,需根据现行的医疗档案管理模式,分析现存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强化信息技术的运用力度,促进医疗档案信息化管理目标的实现[7]。与此同时,做好医疗档案信息化管理宣传工作,普及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模式与传统常规医疗档案管理模式的差异特点,侧重普及信息化技术在医疗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优势,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医疗档案管理意识,端正其工作态度,从而促进医疗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二)搭建完善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

要想有效提升相关工作的规范性及科学性,则需要相应制度、体系的规范制约,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也不例外。因此,在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期间,需搭建完善的管理体系,保证医疗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与此同时,需认识到传统常规的医疗档案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已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的管理要求。对此,相关医疗保障单位需侧重搭建规范化的医疗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立足医疗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结合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的优势,以常规档案管理模式为基础,细化、优化档案管理制度条款,融入创新意识与理念,形成全面、系统的医疗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8]。

(三)完善档案信息管理数据库,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目标的实现

近些年来,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技术应运而生,为医疗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充分有效的基础保障。在此背景下,相关医疗保障单位有必要灵活运用大数据技术及计算技术,搭建完整的档案管理数据库,持续拓展档案管理的存储空间。与此同时,在搭建医疗档案管理数据库过程中,还需要充分发挥云计算技术的计算功能;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利用,合理整合信息数据,分析提取医疗档案中极具价值的信息内容,进一步促进医疗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及质量的提高。此外,在完善档案信息管理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防火墙、安全密钥技术的合理科学应用,使档案信息管理数据库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使具备访问权限的人员能够根据自身的权限范围,登录数据库,检索、浏览、下载、利用相关医疗档案信息资源;而不具备访问权限的人员,则拒之数据库以外,这样既促进了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目标的实现,又保障了医疗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性。

(四)投入充足的资金,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在医疗保障单位医疗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开展期间,投入充足的资金至关重要。一方面,单位领导者需认识到医疗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转变传统把大量资金投入其他项目工作的不足,在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方面投入充足的资金,购买性能、质量优良的档案管理软硬件设施设备,比如计算机、杀毒软件、安全防火墙软件等,为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保障。另一方面,需优化档案管理人员薪资结构,与绩效考核机制、奖惩机制相挂钩,根据档案管理人员在医疗档案管理工作的日常表现,合理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薪资水平,以此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管理岗位的成就感及满足感,并在提升档案管理人员对待档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及责任感的基础上,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还需要在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维护方面投入充足的资金,重视档案信息管理数据库的日常维护管理,针对数据库出现的故障问题及时检修,确保医疗档案管理工作的持续推进,进一步促进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全面提高。

(五)加强业务培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

在医疗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期间,档案管理人员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了提高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质量水平,需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引导档案管理人员加强档案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医疗档案信息化管理技巧方法,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思想,重视学习档案管理信息化知识等。另一方面,医疗保障单位需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业务培训学习的机会及平台,通过定期培训,促进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理论知识、实践管理能力水平的协同提升。此外,在培训工作开展期间,可以完善相应的考核机制及标准,针对考核合格的人员,持证上岗;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则继续培训,直至考核合格方可持证上岗,以此保证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质量水平的全面提高。总之,需重视档案管理人员业务能力水平的强化,在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提升的基础上,促进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质量水平的全面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现状来看,医疗保障单位的医疗档案管理工作依旧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同时,新形势下受到档案管理工作逐步从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向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转变的影响,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势在必行。并且,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优势突出,比如能够拓展档案信息存储空间,便于档案信息的查阅与调取,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目标。因此,一需充分重视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并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及档案信息管理数据;二需投入充足的资金,使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三需加强业务培训,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以全面提升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成效,为医疗保障单位综合事业的稳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龚莉.公立医院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问题探讨[J].办公室业务,2021(13):78-79.

[2]孔稳.加强医疗设备档案规范化管理措施的探讨[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21,22(06):69-71.

[3]邵蓓,陆玮玮.医院档案管理中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及价值[J].信息记录材料,2021,22(05):200-202.

[4]征文.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1(04):11-12.

[5]李莉.大数据背景下医疗档案信息化管理及患者隐私权保护[J].办公室业务,2020(22):90-91.

[6]李建锋.各级医疗机构中医疗设备档案的作用与管理[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20):22-24.

[7]王宇.医院医疗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价值及实现路径[J].兰台内外,2020(09):53+37.

[8]韩勇.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优势及实现路径[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03):247-248.

猜你喜欢

管理信息化实现途径优势
画与话
浅析我国农业管理信息化的标准化发展
浅谈目前我囯船员结构状况的改善方案
如何将创新阅读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
浅析我国公立医院在新医改下的财务管理目标和实现途径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评估准则国际化的路径探索
我国机械制造业管理信息化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