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2-05-10陈榕

管理学家 2022年5期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公立医院问题

陈榕

[摘 要]近几年,随着公立医院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进入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总额和数量不断增加。因此,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鉴于此,文章通过对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2)05-0037-03

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按“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和支配”政策实行管理。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防范国有资产流失,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责所在。固定资产是医院为患者提供服务的必备工具,是医院展示经济实力和医疗服务能力的重要表现。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更是医院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保证[1]。

第一,有利于降低公立医院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严格执行采购程序,提高资产使用率、提升设备效益,控制运营成本,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提高公立医院经济效益的有力保证。医院的设备是开展医疗服务、科学研究、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2]。很多大型医疗设备不仅价值高昂,而且日常维护保养支出也很大。现在很多医院的固定资产总额年年攀升,但资产使用率却年年下滑。比如某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总额2021年比2019年增长了近24%,但资产使用率却从98%下降至92%。再加上医疗行业改革,实行药品零差价等一系列政策,以及响应中央、国务院“过紧日子”的要求,做好固定资产管理,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显得更加尤为必要和重要[3]。

第二,有利于树立公立医院良好形象,提高竞争力。固定资产作为医院支出的“大头”,优化固定资产配置,提高固定资产使用率,利用现有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有助于医院提高自身医疗服务能力。同时,发挥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合理统筹配置固定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浪费,有利于医院树立良好形象、提高医院知名度和口碑,从而有效地提高公立医院的竞争力,最终为医院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4]。

二、公立医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配置环节脱节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配置应该按照严格的政策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按程序执行,不得随意配置,不得超标准配置,更不得超预算购置。公立医院的资产购置是一项复杂的经济活动,不是一个人、一个科室的事情,而是一个闭环,只要一个环节脱节,就会导致采购出现漏洞,资产管理不到位,甚至失效。具体来说,公立医院固定资产配置环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医院在采购前没有充分做好前期工作,没有与需求科室进行有效的沟通衔接,导致新购置的资产不适用。有的医院采购部门、设备科没有与需求科室进行充分的设备技术性指标沟通,监察部门工作也不足,导致购置设备不符合临床实际需求,无法有效开展医疗服务。这样,就会使得新购置设备使用率低,甚至出现闲置的情况。

二是医院采购部、资产管理部、需求科室等信息不对称,沟通不紧密,导致重复购置资产。由于这些科室之间相对独立,沟通不畅,使得医院可调剂资产信息未共享,就会造成资产管理中的缺失,使得医院在有闲置资产可以进行调剂的情况下,又新购资产。重复购置资产不仅增加了医院资产的储存成本、管理成本,更造成了医院资金的紧张和浪费。对于空间和资金紧张的医院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三是医院采购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可行性论证,为了采购而采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仪器越来越先进、越来越精密。现在很多大型医疗设备对环境、干湿度、空间以及楼板承重的要求都比较高。如果采购时没有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或整体发展方向,科室在使用设备时又达不到设备的存放要求,就会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转,甚至承担金额较大的维修费用和较长的维修周期。这样一来,医院大型医疗设备不仅经济效益无法发挥,还会因为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折旧和减值,最终给医院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二)资产管理意识不足

目前,大部分公立醫院已经有了资产管理的意识,但有的还仅仅只是停留在“萌芽”的阶段,有待进一步加强。有的医院仍旧资产管理意识淡薄,消极对待资产管理工作,甚至是不配合。

一方面表现在消极对待资产日常管理和资产清查。有些科室不安排人员管理资产,或者安排了人员不安排班次。由于部分业务科室本来资产数量就有几百项,管理难度较大。如果科主任不重视,又不安排人员协助管理的话,容易造成资产管理员产生懈怠情绪,导致工作无法推进,科室资产管理形同虚设。还有的是科室资产管理员本身意识不足,觉得跟自己无关,没必要对资产进行管理。

另一方面表现在不爱惜资产和随意处置资产。有些员工不爱护医院资产,或操作不当,或暴力使用容易造成资产的损坏。还有的科室认为资产是医院购买给自己使用的,想怎么用就怎么样,想报废就报废,想借出就借出。还有的觉得设备不好用,就应该提前报废,再配置新的,随意性较大。这些情况都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流失。

(三)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国家制度的指导下,公立医院已经建立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管理中还是存在管理水平欠缺、内部控制和监督考核机制不够完善等方面的问题。

一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先进的医疗设备被广泛应用,导致医院固定资产总和和数量都迅猛增长,给资产管理增加了难度。例如某医院2018年底资产总数为10814项,到2021年10月已增长至14130项,增长幅度30.66%。这样,就要求医院资产管理人员必须要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才能跟上医院的需求和发展。

二是医院资产管理人员受传统观念的限制,没有意识到事前、事中控制的重要性,多开展事后控制。很多情况都是在设备被损坏、丢失后才发现,这样就会给开展医疗服务带来不便,更会因为医疗设备的配件昂贵带来较大的资金支出。而且,现在很多医院虽然建立了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督考核机制,但是这些制度往往停留在事后的控制和考核,没有往事前、事中上移,导致现行的管理机制已经无法满足医院的管理需求,出现较大的风险。也使得各种医疗设备无法良好的发挥,影响医院整体的资产使用率。

(四)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信息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专业性也越来越强。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对医院的管理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大部分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系统是独立的,数据没有与其他系统互联互通,数据不能共享,以至于部分环节是脱节的。有些公立医院甚至没有固定资产系统,单纯地靠手工记录台账,导致部分信息容易漏登、错登。基础数据的不准确,给资产管理增加了难度。还有就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缺乏长远和整体规划,有第一步没有第二步,使得固定资产信息系统发挥不出应有的效果,信息化建设无法跟上资产管理的要求。

三、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的对策研究

(一)资产配置应进行全过程的绩效管理评价

首先,资产配置要建立全过程的绩效评价。不仅在采购前应进行充分的调研和科学、详细的可行性论证,还要进行后续的跟踪问效和追责。可以制定全过程的绩效考核目标,具体包括:资产成本指标,资产数量指标,资产质量指标,效能指标、配置效率指标,社会效益指标,患者、医务人员满意度指标等进行全过程的绩效评价。同时,配置资产投入使用后,相关部门还应做出详细的投入资本和经济效益分析报告,为再次采购同类设备做出正确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依据。

其次,资产配置前应加强有效的信息沟通。在以往的采购工作中,采购部门作为一个单独的职能部门,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与其他部门接触和沟通较少。资产采购前应加强各科室沟通,破除科室壁垒,共享闲置可调剂资产信息。医院应本着节约资金的原则,优先使用可调剂资产,不得重复购置。固定资产能够通过调剂、收回出租出借等方式解决的,原则上不得重新配置;也不得一边出租出借、一边新增配置。医院也可将“是否进行资产调剂”纳入科室年底考核,以推动资产的高效利用,从而有效节约资金,提高效益,促进医院的发展。

再次,资产配置应精准把握医院发展方向。大型医疗设备在购置前不仅要充分做好可行性论证,还要经院办公会批准,甚至是党委会、职工代表大会批准同意。采购部门不能盲目采购与医院业务发展不相匹配的资产,不能拍着脑袋只顾“面子”,不顾“里子”。而應从医院发展、业务需求、患者需要的角度出发,采购到经济实用、安全可靠的优质设备。

(二)资产管理要切实提高人员意识和综合素质

医院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安全性、真实性直接影响了医院业务活动的开展,也影响了医院的财务资金状况。领导要重视、主任要重视、普通员工也要重视,更要从根本上转变“重配置、轻管理”的思维模式。

一方面,医院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宣传,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资产管理制度的培训,让全院人员从根本上认识到资产管理对科室的重要性,对医院的重要性,更要让广大医护人员明白医疗设备是为病患服务的重要工具,必须要使用好、维护好、管理好。科室应该做好资产日常管理工作,比如调拨、报废等。科主任应该积极配合资产清查工作、科室资产管理员要按一定班时进行资产管理的日常工作和清查工作。对于资产数量较多的科室,还应该安排协助人员进行管理。

另一方面,医院可通过严格的制度来提高人员意识。比如明文规定对不当损坏资产的、丢弃资产的情况进行内部公开或照价赔偿,还可以对不按规定随意借出、捐赠、报废资产的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医院资产是国有资产,全院人员不仅要爱惜,不得随意损坏,更不能买了丢,丢了买,也不能未到资产报废年限而随意报废,应本着节约的原则,能够使用的应当继续使用。

(三)资产管理要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

一是医院要加强资产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随着医院资产数量的增加和管理要求的精细化,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和培训,才能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综合能力强的、具有专业水平的资产管理队伍。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创新资产管理流程,满足医院管理需求,有效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提高资产使用率。

二是医院要将资产事后监管转移到事前、事中来。医院在资产方面一般更重视资金的支出,而忽视了固定资产实物管理。资产管理人员应该联系实际工作、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将重点转移到资产管理的事前、事中上来,加强内部控制。在验收环节,要规范实物验收流程;在入库环节,应将资产照片上传系统,还要将大型医用设备的附属设备一并入库。这样一来,资产清晰明了,不会弄混。在日常管理中,应制定维护保养制度,每台设备都应落实维保人、使用人、责任人等,这样才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最大程度地发挥设备经济效益。对于人员换岗、进修等情况,应制定离岗归还制度。比如有的科室配置了笔记本电脑,清查过程中发现有的是专人使用,人离开科室后也带离了资产。所有人员换岗、进修都应归还科室资产,不得擅自带离;如果借用则必须办理手续并限期归还。在资产报废环节,很多科室认为到了报废年限就应该报废资产,即使能正常使用也照样申请报废,想申购新设备使用。对于这一情况,应制定严格的资产报废制度,由专业人士鉴定能否报废并按程序审批。只有将资产管理从源头抓起,从日常抓起;同时构建健全的监督考核体系,才能有效防范风险,避免资产浪费和流失,节约医院资金。

(四)资产管理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

当今是大数据、信息化的时代,只有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才能提高资产的管理效率。同时,随着医疗设备的升级换代,越来越多的医疗设备进入医院,也只有实现信息化管理,才能满足当代医院高效资产管理的需求。

信息化管理要实现资产的照片上传,这样能确保资产基础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度。信息化管理要实现资产的日常动态监管,升级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及时全面地反映设备存量情况、使用情况、存放情况、维修保养情况等,以协助各部门实时掌握资产信息。同时,也是大型医疗设备效益分析数据来源的重要途径。信息化管理要实现资产的动态盘点,有的医院由于信息化建设没有跟上,只能单纯靠手工盘点,盘点后再去信息系统里查询相关信息。这样不仅耗时,还非常容易出错。只有实现资产的动态盘点,才能实时掌握资产信息,及时解决问题,提高资产管理效率。信息化管理还要搭建闲置资产平台,实现闲置资产信息的及时更新和共享。这样有利于互相监督、互相制约,避免重复购买,浪费医院资金,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四、结语

固定资产是公立医院维持正常运营和持续发展的基础,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国有资产保增增值的有力保障。提高全院人员资产管理意识和综合素质,严格执行资产配置程序,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结合医院实际创新资产管理流程、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升级固定资产信息化系统,是做好资产管理的重要抓手,也是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利措施。

参考文献:

[1]吴智宏. 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分析[J].财会学习,2021(16):158-159.

[2]李培娟.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12):12-13.

[3]徐凌. 浅议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03):24-25.

[4]丁波. 公立医院固定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16):14-15.

猜你喜欢

固定资产管理公立医院问题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关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策略探究
关于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医药:3500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