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准则国际化的路径探索
2016-11-12刘聪
刘聪
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资本实现了全球范围的流动,各国分工逐渐细化,其经济联系逐渐紧密。欧盟、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逐渐联合并形成统一的经济集团,因此其统一的市场规则成为限制其他国家加入该经济区域的必要条件。从经济发展趋势角度看,资产评估行业国际化已成为国际社会的需求,经济全球化促使资产评估准则国际化的发展,准则国际化的制定也逐渐成为各国工作的重心。
关键词:资产评估;国际评估准则;影响因素;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9-0126-02
1 资产评估国际化的实质
资产评估国际化的本质是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的国际趋同。资产评估准则不仅可使评估行为日趋合理化、合法化、有效化,同时也可促进评估费用的降低、提升评估结果可靠性、控制公司结构的合理性。是约束和指导资产评估行为的相关标准。资产评估准则的国际化意味着各国在制定颁布评估准则和处理具体评估业务时均需遵循国际统一评估惯例,从而提高评估结果在不同国家的一致性、可理解性与可比性,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对资产评估行业的需求。当前使用的国际统一评估惯例主要指《国际评估准则》,准则国际化的本质与国际评估准则的制定宗旨是吻合的,即国际评估准则旨在统一世界各国的资产评估准则,使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在制定本国准则的需求得到满足,促进资产评估师执业规范化、其他领域理解资产评估师和资产评估的作用。笔者认为评估准则的国际化主要包括国际趋同化、协调化和统一化。
1.1 资产评估准则趋同化
国际评估准则是一种公共学习产品,供相关人员来借鉴、利用和学习,其成本远远低于制定和研究成本,因此,各国评估准则具有收敛的趋势。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经过20年来的不断努力,已经渐渐掌握了评估与世界经济发展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目前,发达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国家均加入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中,该委会现已成为公认的国际专业评估组织。其《国际评估准则》被资产评估界广泛接受,遵循或支持国际评估准则的成员国高达53个;其中罗马尼亚、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英国、新西兰等国家已将《国际评估准则》纳入本国的资产评估框架体系。
1.2 资产评估准则协调化
评估准则协调化是指将不同的制度进行归纳,将多样化的评估实务与结果相融合,从而减少评估差异的产生。其目的是通过有序结构降低评估结果差异性,提升评估结果的可比性。数年来,为削减评估差异使参与国家均能接受准则,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将工作重心投入到国际性评估准则的协调中,并取得了很大成效。
例如,美国评估促进会与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于2006年签署了相关文件,双方承诺协调今后的准则制定计划,促进美国评估准则与《国际评估准则》相一致和兼容。
1.3 资产评估准则统一化
资产评估准则的国际性统一是世界评估机构通过吸收各国评估实践精髓,制定的可供实施监督的、各国均共同遵守的通用评估准则,准则国际统一化的实现可有效提高评估的结果可靠性,在国际范围内实现财务报告透明化。《国际评估准则》自1985年第一次颁布以来截至目前共经过七次修订,该准则现已成为、指导性、国际性、综合性于一体的评估准则文件。《国际评估准则》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评估界的统一标准,当前很多国家已不再制定或实施本国的资产评估准则,转为采纳《国际评估准则》。笔者认为,趋同并不是评估准则国际化的最终目标,制定出一套高质量的、统一的准则并广为应用才是准则发展的未来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产评估准则国际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其国际化的实现需要采取协调作为手段,趋同作为过程,最终达到统一的结果。
2 影响评估准则国际化的因素
评估准则国际化不仅需要技术支持,同时还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准则国际化是各国政治博弈、经济利益、历史文化的综合产物,因此政治寻租、经济利益、文化冲突是影响资产评估准则国际化的三大影响因素。
2.1 政治寻租
随着资产评估准则国际化的发展,不同国家间利益会产生重新分配。因此,资产评估准则的国际化是一场经济战争,而推动经济发展需要政治的因素。依据寻租理论,资产评估准则的国际化进程实质是一个政治改变过程,各国为了避免其利益受到侵害,将会尽可能减小本国评估准则更改幅度,同时对国际评估准则的实施加以影响。各国均希望将资源集中到本国,所以,资产评估准则的国际化本质是各国间进行的政治博弈过程。
2.2 经济利益
随着经济发展资产评估作为各国资本流动的载体,其准则发展对各国利益的实现具有极大影响,因此评估准则会产生经济后果。其经济不仅在资产评估准则的人员培训、制定颁布、政府管理等方面大幅度提升成本,同时也造成资本的跨国流转。资产评估准则的发展属于一种经济行为,其本质是一部“社会契约”,即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需求更多的经纪人应如何进行资源分配以及依托何种机制进行分配。所以,最终的国际评估准则将更多代表较强集团的经济利益。
2.3 文化冲突
各个国家都具有资产评估准则沿袭传统的问题存在,因此文化差异也是影响评估准则国际化的主要因素。以中国为例,资产评估改革开放初期,为评估国有资产价值而产生的。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资产评估行业对评估实务的发展却远优于评估体系的构建。
由此可知,评估文化受国家传统文化的影响,评估路径有明显的依赖性,其评估特征和结果也具有明显文化色彩。文化的差异性会导致冲突的产生,各国文化差异导致各国评估准则的差异冲突,所以评估准则的国际化是一个连续出现冲突的进程。
3 实现资产评估准则国际化的途径
依据自增强理论,在无外界输入能量的前提下,一国的评估系统将长期保持一种低效率的状态。系统本身的经济、文化、政治因素均是能源的来源,这使得系统长期保持“锁定”状态。评估准则的国际化即帮助各国评估体系进行协调和趋同,从而将“劣等均衡”转变为“优等均衡”。
3.1 增强法律强制性
各国法律存在多样性,同时法律又影响着各国贸易往来,影响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准则国际化的实施前提是法律的区域化或国际化统一,同时国际化评估准则的制定和执行间接影响现有法律,因此,各国对本身法律框架的强化应与资产评估准则的执行应同时进行,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应综合各国现有评估法律体系,使资产评估准则的国际化发展具有法律保障。
3.2 加强评估文化的统一性
纵观历史,文化冲突的结果往往是矛盾体的融合进而形成新形式。各国应摒除文化冲突所带来的弊端,将本国“特色”的资产评估实践经验与理论经验分享给估计评估界,促进《国际评估准则》的创新和发展。资产评估准则的国际化不仅是各国准则向国际准则的靠拢,也包含利益等其他方面的交流融合;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应与各国资产评估准则制定颁布机构达成共识,明确各方关于资产评估国际化发展的方向、基本理论观点与实现路径。
3.3 准则制定以使用者需求为出发点
资产评估准则虽最大程度的维护资产评估师的权益,但准则的本质是维护社会和公众的集体利益。因此,准则改革必须衡量预期收益和成本二者间的均衡,用社会接受程度来衡量准则是否真正可行。《国际评估准则》以“为公共所需、为公众所信”为目标,以减少差异,提升公众决策能力,提高通用性与一致性为原则,致力于制定并颁布一部高质量的国际评估准则。在资产评估准则的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在重视发达国家的基础上,国际评估界将更注重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评估准则的需求,使国际评估准则成为评估界的翘楚。
3.4 构建专业的组织机构
资产评估准则的国际化是将不同国家的现有评估准则进行归纳梳理,进而协同的过程。由于国际评估准则具有普遍适用性,国际评估准则势必会与各国评估准则产生差异,因此会导致变迁成本的存在。在《国际评估准则》中,哪个国家掌握制定准则的主导权,则国际评估准则将更大程度的体现其利益。因为,在制定《国际评估准则》的过程中,制定者会尽可能减小国际评估准则和本国准则的差异,从而减小准则的变迁成本。准则国际化的制定中需要组织与制度的互动,各国均应为《国际评估准则》的制定贡献力量,共同构建科学合理的、公正的、为世界各国所接受的、兼顾各国利益的组织机构。所以,资产评估准则的国际化进程不仅需要发展中国家等国家的评估准则制定部门的配合及合作,还需要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参与监管和认可。
4 结 语
随着近些年《国际评估准则》评估体系质量的提升和评估界的发展,全球加快了资产评估准则的国际化发展。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经济不断与世界经济体系相融合,因此,中国目前迫切需要一部国际认可的、与全球经济接轨的、易于操作的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国际评估准则》的制定过程中,中国作为主要的借鉴者与参与者为准则国际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不断接受《国际评估准则》,其程度和速度远超过国际社会的意料,“协调”、 “借鉴”、 “一致”已经成为中国评估界的主要意识形态。
为适应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从2001年开始,我国经过吸收、归纳、融合,已经颁布了多项评估准则,例如基本准则、业务约定书、工作底稿、机器设备评估、评估程序、评估报告、价值类型等多项评估准则。随着《国际评估准则》的不断发展,我国应密切关注评估准则委员会的活动动向,并积极参与资产评估准则国际化发展相关活动,加快准则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积极参与相关评估协调组织,介绍中国当前的政治、文化、经济发展与格局,促进准则的双向协调;争取在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中掌握重要地位及主导权,以便参与国际评估准则的编制,为我国争取更大的权益。
参考文献:
[1] 边静慧.论资产评估原则[J].经济论坛,2011,(01).
[2] 玄永生,王建中.中外资产评估准则发展之比较[J].财会月刊,2011,(03).
[3] 曹宇.中外资产评估背景比较研究[J].财会通讯,2012,(04).
[4] 韩立英.中国资产评估准则及其与国际评估准则的比较[J].评估视野,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