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体育俱乐部体制与高校体育运动协会对“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的当代启示

2022-05-10李晓鹏,汪如锋,李忠伟

山东体育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体育俱乐部体教融合体育竞赛

李晓鹏,汪如锋,李忠伟

摘要:“體教融合”是实现体育促进完整教育和教育释放体育育人功能的价值回归。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逻辑演绎法等研究方法,基于“体教融合”背景,在中、德两国体育体制、体育教育学概念及高校体育协会等领域中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中、德两国可比性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研究并归纳德国体育俱乐部体制与高校体育运动协会的治理特征,并提出推进我国高校体育治理现代化的启示与举措。研究表明:结合德国学校体育与体育俱乐部联系紧密、彼此融合程度高的现实特点,在借鉴德国高校体育运动协会体育与教育的双重指导性和高校与协会的彼此互构性的前提下,建议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克服多重管理关系,增强市场程度化,同时以强化青少年健康发展为目标导向,融合多元化高校体育治理为主体策略、致力多层次体育赛事为主要抓手,凝集多方面体育功能为赋能手段,实现“四位一体”的高校体育教育新格局,实现高校体育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体教融合;德国高校体育;体育俱乐部;体育竞赛;大学生体育协会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840(2022)01-0059-08

Reference and reflection on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spor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Based on the German sports club system and collegiate sports associations

LI Xiaopeng1 ,WANG Rufeng1、2,LI Zhongwei1

(1.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430079, Hubei; 2.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Hubei, China)

Abstract:"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s the return of the value of realizing sports to promote complete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to release the function of sports education. Us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logical deduction,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tegration", comparative research is carried out in the fields of Chinese and German sports systems, physical education concepts, and university sports associations. Germany and China have comparable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basis. The govern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rman sports club system and university sports associations are summarized and th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s university sports governance are given.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combining the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erman school sports and sports clubs that are closely connected and highly integrated, and based on the dual guidance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of the German University Sports Association and the mutual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ies and association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Federation of University Sports of China should overcome multiple management relationships and enhance market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aims to strengthen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young people, integrates diversified college sports governance as the main strategy, and multi-level sports events as the main starting point, in order to agglomerate multi-faceted sports education as an empowering means to achieve a "four in one" pattern and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college sports governance.

Key words: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German university sports; sports clubs; sports competitions; college sports associations

2020年8月31日,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8大方面37项政策措施,以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发展,达到“以文化人,以体育人”的目的。关于该《意见》,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指出,学校体育必须做到“教会、勤练、常赛”;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建明指出,应打通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堡垒,解决“学、训”矛盾,整合青少年体育赛事,共同促进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和提升。《意见》的颁布以及教育与体育相关领导人的重要论述,表明体育赛事是激发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内在动因之一,也是全面落实体教融合的关键落脚点,为新时代背景下深化学校体育改革、促进学校体育发展、推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引领。毋庸讳言,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工作依然面临着受重视程度不高、资源配置不充分、学生体质健康下滑、体育活动参与时间不足等问题[1]。因此,如何转变学校体育观念、改革高校体育运行机制、推进体育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体育体制转型升级已成为当前学校体育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德国的体育俱乐部体制与丰富的赛事组织是德国体育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先进的体育体制与超前的体育意识是德国体育多年来战绩辉煌、长盛不衰的有利保障。刘波指出,德国体育的主要特点是以俱乐部体制为基础,特点是竞技运动水平高、群众体育开展好、体育事业各方面协调发展,是典型的体育强国[2]。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简称FCSC)是目前国内大学生体育赛事的主要承办单位,在整合国内大学生体育赛事资源、组织开展大学生体育赛事、促进学校体育运动氛围形成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董众鸣指出,由于政府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的必然要求和国家大学生竞技体育发展的趋势等原因,大体协成为我国高校体育竞赛管理的必然选择[3];王超然指出,大学生体育协会作为非营利性的体育社团组织,在国内组织全国性的体育训练与竞赛,是推动学生体育发展的重要渠道[4]。因此,研究德国体育的发展进程,尤其是体育俱乐部和赛事组织的运行方式、运作管理机理以及与学校体育的互构模式,对完善我国学校体育工作,进一步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与借鉴意义。本研究是在“体教融合”的背景下,以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为基准,对标德国体育俱乐部体制与高校体育运动协会,通过分析德国体育俱乐部体制与高校体育的联系,探寻德国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特点及可借鉴之处,从而全面推进高校体育赛事运行体系,完善新时代高校体育治理方案,深化体教融合践行策略,为加速我国体育事業发展寻求新的突破路径。

1中、德两国学校体育可比性分析

除政治、经济等影响因素外,体育体制对一个国家体育事业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在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根本性作用[5]。对比不同国家体育体制的异同,有利于厘清国家体育事业的领导从属状况、管理权限划分以及政策制定原则,对于分析国家之间体育事业发展进程,探索学校体育对比方式而言意义重大。我国在继承苏联体育体制的基础上,沿用并深化“举国体制”这一概念,目前,我国现行的体育体制是以竞技体育为中心的“举国体制”,其优势在于集中政府力量,充分配置体育资源,以达到体育为国家、政治服务的目的。德国体育体制为非常典型的社会主导型,其中体育俱乐部体制在德国体育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大作用,因此,德国的体育体制又被称为“俱乐部体制”[6]。有学者指出,中国的体育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政府管理型体制”,而包含德国在内的部分西方国家的体育发展模式为“社会管理型体制”[7]。尽管中、德两国的体育体制不尽相同,体育管理方式上也有所差异,但由于纷繁多变的国际政治环境以及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国情,中国体育体制也在加速转型,并逐渐完善与补齐发展短板,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的社会体育发展模式。因此,中、德两国在体育体制方面有互通之处,这为对比两国体育发展模式、剖析学校体育发展规律、探索优势借鉴之处提供了可行性前提。

“体育教育学”(德文为Sportpdagogik)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由德国体育教育学之父Ommo Grupe提出[8],经过德国学者的不断深化与演进,体育教育的内容逐渐丰富,德国学者Haag认为体育教育学是在教育的视角下解决人在身体运动等方面的问题[9]。中文的“体育教育学”及相关概念的引用与解读随着中、德两国体育学术交流日益密切而产生,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由熊斗寅先生等几位学者将联邦德国的“体育教育学”这一概念向国内做出了较为翔实的介绍[10]。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体育教育学相关概念源于德国,并在沿用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吸收与借鉴德国的教育方式,提出对体育教育活动作为教育问题而进行研究,以身体运动为手段使人获得教育意义上的发展。溯本求源,中、德两国对于体育教育的理解大同小异,教育理念基本相同,这为在体育教育领域对比两国之间的差异,寻求互通借鉴奠定了理论基础。德国的学校体育(Schulsport)特指中小学教育,不包含高校体育,这是因为在德国高等院校的课程安排中,除体育专业学生之外,其余学生的课程安排中并未设置体育必修课,大学生的体育活动是通过校内体育协会或校外体育俱乐部来实现,从俱乐部意义上讲,德国的高校体育其实隶属于德国的体育俱乐部范畴[11]。从这一点上看,中、德两国的高校体育在组织模式与管理方式上有本质区别,但在“体教融合”的视域下,研究德国体育俱乐部模式下的高校体育形式,是从全新视角分析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体育组织形式空间上的跨区域治理优势,构建学校体育协会、校外体育组织等多元组织结构;在新形势下,对提高高校体育治理能力、提供高校体育发展新路径而言意义重大。

目前,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FUSC)已经形成以协助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全国性大学生体育运动会,负责大学生体育竞赛的组织管理、指导监督,制定竞赛计划、规程等为核心的业务制度;以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为核心的组织机构责任制度;以会费、捐赠和政府资助为主的资产管理使用制度[12]。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组织的大学生赛事众多,如每四年举行一次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一年一度的各个单项运动会以及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等。德国高校体育运动协会(ADH)是德国大学体育的总括组织,是唯一以学生和大学职员为目标群体的德国协会,主要专注于国内甚至国际间的竞技体育组织管理以及知识领域管理,目前注册在籍会员大学有200余所,约有240万大学生与55万名员工[13]。德国高校体育运动会每年会在德国组织具有30多项运动的50多种比赛,其中大学运动种类繁多,从古典运动到球类运动以及流行运动都有涉及,其主要承办或协办的赛事有德国大学锦标赛、德国大学杯、adh-Open和adh-Trophies等。由此可知,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FUSC)与德国高校体育运动协会(ADH)在职能体系、管理方式、运作程序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这为中、德两国体育协会相互对比、借鉴提供了现实依据。

当前,随着中国体育体制改革呼声愈来愈高、中国体育运作模式转型升级和“体教融合”策略进一步深化,对比分析如德国此类体育发达国家的体育体制、体育教育方式以及大学生体育协会的优势,探寻体育体制完善及改革策略、体育教育模式和体育协会管理机制,将是系统筹划新时期体育工作,提升现代化体育治理能力,加快体育与教育融合步伐的重要举措。

2德国学校体育俱乐部与高校体育运动协会特点

体育俱乐部体制在德国体育事业发展进程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德国的学校体育,尤其是高校体育是以体育俱乐部为基础而建立的。自1816年德国首个体育俱乐部“汉堡1816体操俱乐部”成立以来,经过近200年的发展与演进,至今已在全德范围内成立了9万余个体育俱乐部,注册会员达2 700余万人[14]。如此庞大的俱乐部体系与会员基数,使德国体育俱乐部成为德国开展体育运动的枢纽,其运作及管理模式,尤其是学校体育与体育俱乐部之间的联系,将为我国学校体育治理与发展提供有效借鉴。

2.1紧密联系:搭建学校体育与俱乐部合作桥梁

德国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方式主要为校内体育课程、校内课外体育锻炼以及校外体育锻炼。由于德国俱乐部体制是德国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与校外体育俱乐部合作后所提供的体育场馆资源、体育技能培训以及良好的体育氛围便成为学生参加校外体育锻炼的重要动因之一,同时也造就了校外的体育俱乐部成为学生参加校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之一。德国的学校体育与体育俱乐部的紧密联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学校与俱乐部宣传互助,学生参与广泛。在联邦体育与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德国学校与俱乐部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学校为俱乐部进行宣传与推广,提高会员注册数量;俱乐部提供优质的教练和多样的场地,丰富学生课余锻炼生活。由于德国高校内一般不设置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课程,因此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主要是通过校外的体育俱乐部以满足自身的体育需求;同时德国中小学生拥有较高的体育意识,会主动报名参加体育俱乐部,从而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得到更好的锻炼指导。据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DOSB)2020年度报告统计,截至2020年度,德国7~18岁的青少年中,有54.24%是注册在籍体育俱乐部会员[15]。该数据表明,在德国,有超过1/2的中小学生选择参加校外体育俱乐部来丰富自己的课余体育活动方式。其二,学校与俱乐部间共用场馆,协同促进学校体育巩固与发展。德国大部分体育场馆建设在学校内部,在规划上呈现出与学校紧密结合的特征,这为学校体育提供了强大的场地设施保障[16]。同时,由于学校与俱乐部之间的紧密联系,俱乐部可以向政府申请免费或付费使用场馆,使用时间为节假日、周末和工作日的晚上。这种学校与俱乐部之间共用场馆的合作模式,有利于拓展學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机会,巩固学校体育发展模式,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

2.2政府引导:促进学校体育与俱乐部深度融合

在德国学校体育的具体事务管理与干预方面,德国联邦政府不直接参与,只从宏观层面对德国学校体育包括体育俱乐部运行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控与治理[17]。在政府指导下的学校体育与俱乐部之间的合作由来已久,其合作关系在19世纪便已经出现,深度的合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开始。在合作过程中,以联邦德国、州政府为首的多个部门及协会联合推出或签署了“支持学校体育教育的建议”“黄金计划”“学校体育锻炼计划”“中学校与大学培养优秀青少年运动计划”以及“全日制学校计划”等多个方案,执行方式多为与俱乐部深度融合、提供政策保障、资金与场地支持,旨在从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与大众体育等多个方面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提升运动能力、加强体育管理。比如,在1955年,德国体育联合会和德国文化部长会议就联合签署了“支持学校体育教育的建议”,拉开了在政府指导下的学校体育与俱乐部合作的序幕,该建议表明,学校体育应与俱乐部相协调,在场地、师资等多个方面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学校体育发展[18]。1959年德国奥委会第一次提出“黄金计划”,其目标是广泛动员全体国民参加多种形式体育活动,旨在促进大众体育发展,在“黄金计划”的支持下,德国大众体育硬件设施配备空前发展,体育场馆建设工作达到高潮。在“黄金计划”实施的各阶段中,州政府根据联邦制定的标准,根据群众、学校体育俱乐部分布状况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在发展大众体育的同时,促进了学校体育与体育俱乐部的深度融合。1967年德国体育联合会提出的“中小学与大学培养优秀青少年运动计划”与1972年德国文化部、教育部与体育联合会联合签署的“学校体育锻炼计划”将学校体育与体育俱乐部的融合进一步加深,分别从运动员选材、竞技运动员培养以及支持政策层面为体育俱乐部与学校体育展开合作做出努力。

由此可以看出,德国联邦政府对学校体育工作高度重视,通过州政府以及体育联合会出台了诸多体育政策,以指导文件引领为导向,以发展学校体育工作为目标,以体育俱乐部为媒介,多方面、多领域、多角度促进学校体育发展,为德国体育经久不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中、德两国体育协会对比分析

3.1中国体育大学生体育协会特点

隶属于教育部的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是国家级体育社团,下设35个分会,每年在国内组织200余项大学生体育赛事及活动。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大学生体育协会的进步体现出了当代大学生体育多元化、实体化和规范化的特点,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体育发展特点[19]。

3.1.1管理关系复杂,组织协同薄弱

自1975年大体协成立以来,历经40余年的发展,其制度逐渐完善,体系愈加健全,并在履行自身基本职能的同时,积极协调自身所面临的多重关系。王晓毅指出,目前在社会主义国家体制下,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主要面临着十个方面的关系[20]。笔者在此基础上将十个方面的关系,增加并总结为“三大关系”,即:国家关系、部门关系与其他关系。其中,国家关系体现为大体协与国际大体联、亚洲大体联的关系。国家关系处理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我国体育协会的国际交流效力和体育会议、学术交流工作的成果。作为中国体育协会对外交流、吸收借鉴的重要渠道,处理好国际关系是体现国家软实力、展示国际形象、完善自身体制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部门关系表现为大体协与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体卫艺司、省教育部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关系。由于教育部是大体协的直接主管部门,对大体协发展的政策制定、统筹规划、改革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正确处理这层关系,有利于配置大体协所需资源,为体制创新提质赋能。其他关系则体现在大体协与高校、市场、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大体协的主要业务职责在于组织高校体育竞赛,负责赛事统筹、规划与实施等工作,其中涉及到组织协调、经费收支等问题,因此作为竞赛主体的高校,竞赛赞助的市场等相关部门也是大体协需要正确处理的关系之一。由此可知,大体协在管理组织上,需要面对多重关系,这促使大体协机制愈发完善、资源配置更加充分、管理逐渐多样化,但同时也面临着体系过于复杂所带来的挑战,如管理体系过于复杂则容易造成信息传达失真、增加了交流成本,而大体协所特有的“半社会半官方”的双重身份则牵制了赛事组织方面的快速落实,在与高校合作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

3.1.2政治主导性强,市场程度化低

受“举国体制”的影响,大体协自创立伊始便被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其协会性质、职权划分以及管理模式都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与西方体育发达国家的类似体育组织有着本质的区别。尽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体协也在发展中寻求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全新角色定位,但不容回避的是,目前大体协在发展模式上依然没有摆脱由政府供养和运作的发展模式[21]。其鲜明的政府主导性主要体现在组织机构和运行模式上。首先,大体协的组织结构为政府领导、自上而下的官方组织,这造成了其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大多来自于政府、行政习惯与政府相似、工作开展依附于政府的现象,致使在高校竞赛组织过程中行政化色彩浓厚、社团服务意识淡薄。笔者对董众鸣总结的大体协组织架构加以补充,形成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组织架构及职能分布图(见图1)。可以看出,大体协的责任划分比较仔细,组织机构较为复杂,容易在执行过程中造成尾大不掉的现象。其次,目前大体协的组织结构逐步由单纯政府支持向多元化经济发展过渡,但其市场化程度与西方体育发达国家的体育协会相比依然存在差距。通过《大学生体育协会章程》可知,当前大体协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资助、会费和捐赠,但由于当前高校体育赛事与职业竞赛相比竞技水平较低、体育观赏性不强、社会影响力不高等原因,难以吸引大量的优质中外企业进行规模性的投资,所以其经费来源主要为政府自主与内部供给,加之忽略了国内高校、大学生等潜在市场,因此难以形成自负盈亏、自给自足的发展模式,阻碍了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速度和规模[22]。

3.2德国高校体育运动协会特点

德国高校体育运动协会(Allgemeine Deutsche Hochschulsportverband)由学生体育官员根据瑞士模式于1948年在Bayrischzell成立,其目的是从竞赛与体育教育层面服务大学学生和职工。由于德国高校体育运动协会是德国高校体育竞赛的主要承办单位,并与德国100余个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Michael Krüger指出,德国高校体育运动协会从立法层面为德国体育做出了贡献,高校体育俱乐部是对民众和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手段[23]。因此其运作模式、管理手段、志愿服务体系以及体育协会与高等院校合作的方式具有鲜明的民主特色,对中国体育协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3.2.1体育与教育的双重指导性

德国高校体育运动协会(ADH)的教育宗旨是在广泛而具有前瞻性的基础上开展教育工作的,其中一个重要的目标是提高大学体育运动项目的质量,促进知识学习与强身健体同步发展[24]。因此德国高校体育运动协会开辟了体育交流平台,一方面,进行特定主题的经验交流分享。例如,2019年1月在汉堡组织开展的2019年度学生研讨会,共有德国各地的35名大学生参加会议,会议就德国大型体育赛事有关的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性以及高校体育与教育合作方面交换了意见;2019年9月在哈勒德萨勒(Halle an der Saale)举行的年度秋季会议上17位体育代表商讨关于在东部促进教育的工作,会议指出要在大学领域中更加突出教育主题。另一方面,其教育理念也与国际接轨,多次组织参与学生和全职员工参加国际组织的专题讨论会,会议包括FISU論坛、EUSA专题讨论会、ENAS会议和EAS会议。如,2017年3月,德国高校体育运动协会代表便参加了2017FISU会议,会议主题为大学运动:健康与社会的未来,会上各国代表就体育促进健康、创新、教育融合交换了意见。除了理论学习,在实践运动方面也深度融合了教育的理念,如2009年在波茨坦大学开发的adh-Pausenexpress项目,目前已经在德国40多所大学普遍推广,其目的是为大学学生和职工在工作之余获得15分钟的外延锻炼机会,同时对身体和心理加以道德教育。由此可以看出,德国的体育与教育联系非常紧密,并在体育工作中渗透着教育的理念,在教育工作中深入发展体育运动,尤其是德国高校体育运动协会,作为德国唯一致力于服务高校学生与职工的官办体育协会,其宗旨便与教育密不可分,体现出了体育与教育的双重指导性。

3.2.2高校与协会的彼此互构性

德国高校与竞技体育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其联系的媒介便是通过协会,德国高校体育运动协会是其中最为典范的合作协会。据德国高校体育运动协会统计,2004年举办的雅典奥运会中的德国运动员,有33.5%正在高校进行学习,这归功于德国体育运动协会于1999年启动的“竞技体育伙伴高校”项目(Partnerhochschule des Spitzensports),该项目致力于平衡运动员在竞技运动与学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综合性学术训练和体育结合的困难,通过奥林匹克训练中心、学生会和专业运动协会的帮助,使运动员在进行竞技运动训练的同时仍然能够完成学业。据统计,目前约有1 200名竞技体育运动员在与德国高校体育运动协会合作的100余所高校中继续完成学业[25]。德国高校体育运动协会协同多个部门,在大学校园中培养优质竞技体育运动员,为我国体育与教育深度融合提供了全新的路径选择和成功经验,拓展了体育人才培养的新方案。另一方面,高校与协会之间的合作还体现在对学生运动行为能力的培养上[26]。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德便通过协会等媒介更近一步强化了学生的运动行为能力。MM Moran指出,运动行为能力与个人发展、心理特征、领导能力以及社会化都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27]。由于德国体育运动氛围浓厚,德国学生在中小学时接受学校与协会的运动技能训练,在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后,即使高校不再为非体育专业学生设置体育课程,高校学生大部分也会主动参加校外运动协会,以获得更多的健身指导与比赛交流机会。高校在与协会协同培养学生时,除了注重学生运动技能的提升外,还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从组织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间接增强学生运动行为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高校与协会的合作从职业运动员培养、保障到大众体育、高校体育的技能提升、行为能力培养等方面开展,充分体现了德国高校与协会的彼此互构性。

4德国体育俱乐部及高校体育运动协会对我国高校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4.1目标导向:强化青少年健康发展新理念

十八大以来,青少年体育始终作为新时代体育工作的重点任务在开展,其治理体系、组织建设以及赛事组织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目前青少年体育所面临的身体素质下降、体育需求多样、体育意识增强等现实困难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当下的体育教育方式、体育管理理念与区域治理体系无法较好地应对青少年日益增长的体育、教育、锻炼等多个领域的需求。因此,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的引领下,将发展青少年体育作为重点目标,以整合体育与教育等多个领域,实现政府、社会、学校的跨区域治理为导向,将是贯彻“体教融合”的重要举措之一。

德国体育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其独具特色的俱乐部体制,俱乐部与学校合作关系紧密,同时政府也为高校体育与俱乐部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导向作用。因此,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与学校体育发展单一的現状,高等院校应与社会进一步结合,协同配置公共体育与学校体育所需资源,以更为包容的态度允许校外人员使用高校体育设施,社会业余体育竞赛可允许在校学生共同参与;着力打造精品青少年体育运动,还应打通家庭、学校、社会的屏障,建立三者的联通机制,使家庭体育在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初期发挥身体运动的启蒙作用,学校体育在青少年身体、智力发育的黄金期承担主体责任,社会体育在青少年成长的各个阶段提供良好的竞赛、交流机会。真正做到以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为导向,整合高校及社会资源,强化高校体育治理能力,促进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跨区域治理体系。

4.2主体意识:融合多元化高校体育治理建制

新时代背景下的体教融合不是简单的体育与教育部门相加进行“物理变化”,而应是体育与教育及相关部门的深度有机融合产生“化学反应”,融合高等院校体育课程、学校体育俱乐部以及社会体育组织等多元化的体育治理格局,突出高校青少年人才培养意识,形成高校体育治理的全新建制,是适应时代的体育潮流和青少年的体育多元化需求的重要方案。

由于德国高校一般不设置公共体育课程,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主要通过自发组织与参加体育社团/协会,因此德国高校与俱乐部建立了深度合作的关系,德国高校与俱乐部的合作促进了双方共同进步与发展,既补充了校园运动项目的内容,增加了学生参加体育赛事的机会,又扩大了体育俱乐部的影响力,为俱乐部提供了更多的会员来源。借鉴这种校企合作形式的体育俱乐部创新模式将有利于整合我国高校与体育俱乐部之间的资源,满足青少年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使学校与企业互惠互利,形成双赢局面。从德国高校与俱乐部的合作关系中可以看出,高校与体育俱乐部合作,高校可获利的有资金与器材赞助、专业人才实习培养机会与更多的体育活动方式等;而俱乐部可获利的有更多的产品与课程销售机会、专业人才引进条件与俱乐部影响力的扩大。在“体教融合”的背景下借鉴德国高校与俱乐部的合作方式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既是深度挖掘体育市场资源的现实需求,实现高等院校体育人才培养目标、社会需求与学生期望三位一体的实践参考,也是突出高等院校以青少年人才培养为主体,多元化融合高校体育治理方式的理性呼唤。

4.3协同竞赛:致力多层次化体育竞赛模式

德国体育充满魅力、活力十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大众体育发展良好,体育竞赛氛围浓厚[28]。在“体教融合”文件与相关领导人的重要论述中可知,切实做好大学生体育赛事相关工作是激发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内在动因。德国学生除了参加体育社团/俱乐部举办的体育竞赛之外,德国高校体育运动协会每年会举行不同项目的大型竞赛,增加了德国高校学生参加体育比赛的机会。与之相比,我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每年会举办200余项体育赛事及活动,虽然赛事数量较多,但大部分都是大体协独立承担,并未联动社会资源,因此其规模与影响力并不大。

竞赛是体育发展的杠杆,赛事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29]。结合德国竞赛模式,我国可尝试用制度引导体育竞赛社会化,以政府为主导、大体协与社会体育社团为抓手,多轮驱动,致力发展多层次的高校体育竞赛模式。在此过程中,应激发社会力量办比赛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群众性体育赛事的服务与监督功能,鼓励大学生参加大体协及社会体育协会举办的体育赛事,在挖掘社会体育市场潜能的过程中提升综合效益,使政府引导、形式多样、组织多变的体育竞赛管理体系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高校体育运动协会的特点之一是高校与协会之间的彼此互构,而我国大体协则政府主导性强,管理关系复杂,因此,推进协会与高校体育事业管理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切实解决运动员学、训矛盾,主动适应体育产业发展新常态,则更容易营造良好的体育管理及体育竞赛氛围。借鉴德国高校体育协会的特点,大体协应完善高校内部体育赛事内容,结合社会资源增加体育赛事举办频次,提高高校体育服务满意度,形成校内外一体化格局,以体育赛事为发力点,营造良好的高校体育锻炼氛围,协同促进“体教融合”政策落地生根。

4.4提质赋能:凝聚多方面体育课程育人功能

分析德国体育进程可以看出,从体育教育学这一概念产生之初,至德国高校体育运动协会的指导理念,都蕴含深厚的多层次教育理念,具有强大的多方面育人功能。“体教融合”是对教育和体育本质的澄清,指明体育是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教育是体育的重要价值体现,体育与教育的彼此依存、有机统一,是践行体教融合理念,实现以文化人、以体育人的基本保障。

德国高校体育运动协会具有教育与体育的双重指导性,在对学生进行身体教育的同时拓展其社会性与道德教育水平。当前,随着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呼声愈来愈高,高校体育多方面的育人功能正被逐步挖掘,如何将健康概念中蕴含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及价值观念塑造等因素与高校体育教育相对应,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借鉴德国方案,使学生不仅仅在课堂上增强体育观念、提升运动能力,还应结合课内外体育比赛,对学生进行团结协作、公平正义等隐性教育的培养,促进高校学生社会化进程。同时,应以大体协为主要组织领导,协同省大学生体育协会举办丰富多样的校际联赛、省级比赛,同时开辟学术交流、经验分享平台,以线上交流、线下会议等形式多样的组织方式,推进“以文化人,以体育人”落地生根。

5结束语

“体教融合”是促进我国青少年在体育、健康、教育等多个领域全面融合,消除青少年体育发展隐忧,促进高校体育有效治理的重要举措之一。借鉴德国高校体育发展以俱乐部为媒介,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完善体育赛事组织等手段,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校体育发展,既要以青少年健康发展为理念目标,实现政府、社会、学校的跨区域治理为导向,突出青少年人才培养主体地位,融合多元化的体育治理建制外,还要打造构建多层次体育竞赛方式,使大学生体育协会成为赛事主要驱动力,促进协会内部管理简政放权,联合社会办比赛,激发高校体育竞赛活力并凝聚多方面体育课程功能,促进以文化人、以体育人,为高校体育提质赋能。在“体教融合”视域下借鉴体育发达国家的体育发展理念与高校体育发展策略为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进程,汇聚国家、社会、学校的发展合力,引导系统筹划体育工作,全面提升高校体育治理体系提供了全新视角。

参考文献:

[1]王建伟.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9,39(4):1-4.

[2]刘波.德国体育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26-49.

[3]董众鸣. 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8.

[4]王超然.新时代中国学生体育组织的公共外交的历史使命与形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2(4):79-86.

[5]杨文轩,杨霆.體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83.

[6]刘波.德国体育体制研究对进一步完善我国体育体制的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1):5-9.

[7]布特,花勇民.中国体育发展模式与困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5:3-5.

[8]SCHEMPP P.(Ed).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Sport Pedagogy[M].New York:Waxmann Mǜnster,1996:Indrotuction IX-XI.

[9]HAAG H.Sport Pedag ogy Theory and Research in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M]//in SCHEMPPP.(Ed).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Sport Pedagogy New York:Waxmann Mǜnster, 1996:145-155.

[10]李世宏.“体育教育学”概念的流变及其对我国体育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启示——从“Sportp dagogik”的演变谈起[J].体育科学,2011,31(4):81-89.

[11]刘波.德国体育俱乐部体制与学校体育关系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8(1):88-93.

[12]中国学生体育网.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章程[EB/OL].(2019-01-15)[2020-12-30].http://www.sports.edu.cn/web/institution/content_43.shtml.

[13]BER UNS. Allgemeine Deutsche Hochschulsportverband[EB/OL].(2003-06-18)[2020-12-31]. https://www.adh.de/ueber-uns/fakten/.

[14]刘波.德国体育俱乐部建制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7(3):57-60.

[15]DOSB Bestandserhebung2020[EB/OL].(2004-04-18)[2020-12-31].https://www.dosb.de/medienservice/statistiken.

[16]段琼.德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创新模式及其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5(10):167-170.

[17]张文鹏.德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政策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6,32(6):32-34.

[18]Gerhard Waschler.Zusammenarbeit von Schule und Sportverein in sportpadagogischer Perspektive[M].Aachen:Meyer&Meyer,1996:106-109.

[19]谢群.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12):127-130.

[20]王晓毅,姜立嘉.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2):82-87.

[21]王永忠,冯晓露.转型期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模式探索——基于美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的启示[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31(4):110-113.

[22]董眾鸣,朱桂林.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7-90.

[23]Michael Krüger. The History of German SportsClubs:Between Integration and Emigration[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port,2014,30(14):1597-1599.

[24]BER UNS.ARBEITS-UND AUFGABENFELDER DES ADH[EB/OL].(2003-06-18)[2021-01-11].https://www.adh.de/ueber-uns/fakten/.

[25]BER UNS. PARTNERHOCHSCHULE DES SPITZENSPORTS[EB/OL].(2003-06-18)[2021-01-12]. https://www.adh.de/projekte/part.

[26]GRUPE O, KRGER M. Einführung in die Sportpdagogik[M]. Schorndorf:Verlag Hoffimann,2007:102.

[27]Moran M M , Weiss M R . Peer Leadership in Sport: Links with Friendship, Peer Acceptanc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thletic Ability[J].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2006, 18(2):97-113.

[28]刘波.德国体育政策的演进及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38(1):1-7.

[29]刘海元,展恩燕.对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的思考[J].体育学刊,2020,27(6):1-11.

猜你喜欢

体育俱乐部体教融合体育竞赛
我国体育竞赛表演研究可视化分析
高考数学中体育竞赛类概率问题解析
高中体育竞赛现状及对策研究
体教融合模式下体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探究
体教融合的实践探索与难点分析
我国青少年体育竞赛改革策略的探索与分析
高校体育俱乐部建设研究——以山西工商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