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造性复述教学策略研究

2022-05-09刘壹霖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14期
关键词:海力布民间故事创造性

■刘壹霖

创造性复述是学生对语言材料吸收、存储、内化、整理和表达的过程。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巩固、积累,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及系统、连贯的说话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指导学生创造性复述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创造性复述是建立在详细复述和简单复述的基础上的更高要求。因此,我们对创造性复述教学策略展开了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我们发现创造性复述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过程中都存在很具体的问题。

(一)从教师层面来说

第一,假。创造性复述课文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时候不能真正得到落实。尽管课文后面有明确的要求,但教师通常做法是课末布置一下——“请同学们回家用自己的话把课文故事讲给家长或小伙伴听”。教师往往无法有效检查并获得反馈。

第二,大。叙事性的文章长达千字,学生提取信息并创造性复述不容易。

第三,偏。有的教师不能把握创造性复述的策略,孩子们常常把课文背诵下来,或因为少了自己的理解,所创造的复述不符合故事人物形象,与文章主旨发生了偏离,也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学生感受不到创造性复述的乐趣。

(二)从学生层面来说

第一,知识脱节。新换部编版教材,直接进入创造性复述,而学生对于前面教材要求的详细复述还没有掌握。

第二,口语表达能力欠缺。教师对书面表达的练习多于口语表达,所以学生整体在复述课文时的条理性、语言连贯性还不够。

第三,对复述课文的方法策略了解少、运用难,对创造性复述的学习兴趣不浓。

民间故事具有“悬念巧”“幻想奇”“口口相传”等特点,适宜采用讲述的方式。民间故事在我们部编版五年级教材中以整个单元的形式与学生相遇,因此,我们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三单元为例,做创造性复述教学策略研究。

二、读民间故事,思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民间故事”单元以“复述”为目的,使得学生在“详细复述”的基础上,转换复述者的视角,展开想象和联想,进行“创造性复述”,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

(一)课例研究

1.读“民间故事”,思目标定位

以民间故事单元作为进行创造性复述策略教学的载体,选定《猎人海力布》,确立了“抓关键词句赏析人物、复述第二部分和简介石头来历”这三个目标。试上后,发现目标太多,无法一一落实。

经研讨,取消“简介石头”这一教学目标,“摒弃琐碎课文分析,紧扣创造性复述”,尝试“单元课—学时课—整合课”。分课落实创造性复述,并补教详细复述。在单元课时引导学生初知课程内容,建构先验知识,制订学习计划;补教复述方法,再在课时课落实语文要素,以“复述”为目的,在“详细复述”的基础上,转换复述者的视角,进行“创造性复述”,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最终确定以下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能详细复述故事。这也是本课的难点,需要在单元课中补教复述的方法。

(2)能用海力布和乡亲的口吻,创造性复述故事的第二部分——海力布救乡亲变石头,这是本课的重点。

(3)能评价故事和人物。

2.从“详细复述”走向“创造性复述”

开课直奔主题,出示了本课的三个任务,让学生明确本课目标,带着任务读民间故事,拥有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首先,在单元课时让学生初知内容,并梳理《猎人海力布》中两个故事的情节要点。开课后,老师对优秀的梳理成果进行展示和评议,引导孩子补充完善自己梳理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详细的复述,评议补充学生复述的内容,引导学生复述时做到按顺序、不遗漏、变对话。当然,此时在评价中会渗透复述的重要意义和转述的重要性。

接着,进入这个故事的第二部分,也就是这篇民间故事的重点,最打动人心的地方。为了深入地讲好它,更好地认识海力布和理解这个民间故事,我们设计教学生从不同人物的角度转述该部分内容,落实学习任务二:变换角色,创造性复述故事。如在教第7 自然段时,以猎人的口吻转述故事内容,首先教学生改变人称,将直述变转述;当学生转述“乡亲们感到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搬家呢”这句话时,引导学生转换视角,用这个人物的眼睛去看、去听、去想、去感受……当复述第10 自然段时,学生尝试以乡亲们的口吻来复述,综合运用创造性复述的方法,多维度地复述故事。老师在学生思考、尝试、呈现创造性复述的过程中进行指导。

3.认识人物再复述

最后通过学生汇报喜欢海力布和民间故事的原因,升华对海力布和这个民间故事的认识。运用创造性复述的方法,回家再次练习复述民间故事,感受民间故事的传奇与魅力。

(二)提炼总结,形成模型

根据观察可知,教学设计能很好地解决学生之前不能创造性复述的问题,改进方案具有一定合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从确定课例后,历经“一课二上三讨论”,我们将研究过程中的教案和评议资料进行整理、提炼和总结,形成以下创造性复述“双元三阶”教学法。

图1 创造性复述策略“双元三阶”教学法示意图

阅读教学创造性复述策略首先要 “详细复述——三准”,其次要“创造性复述——三创”,最后,师生一起“评价人物和故事——明主旨”。在利用创造性复述策略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都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形成双元互动,重视师生之间的对话,引导学生复述。赵霞在《统编教材创造性复述的单元解读与教学策略》中提出创造性复述是阅读理解、积累内化、重组表达的一项言语综合性实践活动。创造性复述策略阅读教学三个阶段层层递进,每跨越一个阶段都对学生的复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让学生站上阅读的高峰。

三、创造性复述教学策略

通过对该主题的深入研究,我们对创造性复述教学形成了以下认识。

(一)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过程要有层级性

落实本单元创造性复述这一语文要素,方法有三:第一,可以把自己设想成故事中的人物,以他的口吻讲;第二,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第三,变换情节的顺序。

单元教学内容要实现学生由对创造性复述的初步了解到能进行创造性复述这一过程,每一篇课文承载的层次各不相同。《猎人海力布》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创造性复述”这一概念,学习以第一人称口吻复述故事情节,并为补白式的创造性复述奠定认识性基础。《牛郎织女(一)》和略读课文《牛郎织女(二)》实现学生从扶到放进行创造性复述的学习过程。

(二)“三准三创”操作策略

在创造性复述主题研究过程中,通过解读教材、课例研究等,我们形成了“三准三创”操作策略。

1.“三准”

创造性复述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对课文内容的准确把握基础之上的。在进行创造性复述训练之前,通过“三准”的学习行为,让学生建构起进行创造性复述的基本能力。

莫雨勤在《顺图而导:图式视角下复述策略运用新路径》中提出根据文本内容的不同,设计内涵丰富的思维导图,让复述方法多元化。“三准”包含勾画、梳理、复述三个学习行为,具体指准确勾画情节关键词、准确梳理情节思维导图和准确复述故事情节。这三个学习行为相互关联,随着学习过程的推进逐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图2 《猎人海力布》复述训练思维导图

2.“三创”

在学生对故事情节有了初步的整体把握后,再用“三创”的训练思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能力的培养,分为三个环节进行,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第一创:把自己设想成故事中的人物,以他的口吻讲。

在此学习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的视觉思维和心理思维转换,要把自己当成故事的主人公,设身处地地以主人公的视角思维来关注环境中的人、事、景、物,以符合主人公身份特点的语言来讲述所见所感和所想。

第二创: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

此学习过程立足于前一阶段对创造性复述的初次尝试基础之上,通过抓住课文中留白的地方,大胆想象人物细节呈现或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该环节中,重点关注细节呈现的画面感。为了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感,教学中可以通过“演一演”“读一读”“写一写”“画一画”等首学、互学、共学方式实现创造性复述能力的生成。

第三创:变换故事情节的顺序。

此学习过程建立在学生已经能独立进行创造性复述的基础之上,能准确把握故事的情节,即使变换故事情节的顺序,也能整体把握故事的发展思路。此环节以口头表达能力训练为主,倡导学生自选民间故事,通过QQ 群、班级故事会、跨年级民间故事推广等形式进行情节的变换讲述,从而达到方法内化的目的。

四、实践成效

(一)提升教学能力,优化教学策略

“三准三创”的教学策略对帮助教师解读统编本教学的语文要素在认识和操作上具有可借鉴性,特别是对初次接触部编版教材的教师来说,可以根据此策略快速有效地进入单元教学,提高创造性复述教学的时效性。提炼出“双元三阶”教学法及“三准三创”复述策略后,为检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运用“三准三创”策略再执教《牛郎织女(二)》整合课,小组学习课文,提炼关键信息,制作绘本。教学设计注重插图充盈,玩转画外音;注重文字补白,着墨心间话;注重情景再现,表现景中情。

首先,“三准”——让学生勾画、梳理出故事的情节,并且通过思维导图或者提纲的方式呈现出来。在课堂上通过合作、交流,学生删去次要情节。在梳理出故事主要情节基础上,学生确定要绘制的景象和文字。“三创” 让学生根据文字大胆想象画面,教学中可以通过“演一演”“读一读”“写一写”“画一画”等首学、互学、共学方式实现创造性复述能力的生成。在确定好景物的基础上,学生再用“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格式确定每幅图画的文字。课后,学生们兴致不减,运用课堂所学,各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合作,绘制出《牛郎织女》连环画。

由此可见,孩子们基本上能够运用创造性复述的策略进行创意写作,所使用的课例模型初见成效,能够基于创造性复述的策略教学,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述力。

(二)基于创造性复述的语言表述力提升

从学生角度来看,该策略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可感的有效学习路径,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的创造性复述能力形成。通过对前测、后测的对比分析,前期通过对川大附小东山学校五年级324 名学生进行前测,考察学生能否对女娲补天的过程进行创造性复述,发现有60 名学生能够进行创造性复述,但缺少方法,创造性体现不够;120 名学生只进行了复述,缺乏创造性;有44名学生完全不能够进行准确的复述。后期再对已有的课例模型在年级内进行推广,全年级语文教师运用模型,通过落实“三准三创”,螺旋上升地教,95%的学生能够运用创造性策略进行复述,1%的孩子语言不够精练、准确。通过课前、课后检测情况的对比分析,该模型有一定的效果。在龙泉驿区进行的半期检测中,我校五年级共有324 人,该题的正确率达到了99%,学生的书面呈现在细节描写、情节丰富、表达有条理等方面均达到了创造性复述能力的考核标准。

总之,以“复述”为主轴,将课堂串联,每一个环节的“复述”都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呈螺旋式上升,从按顺序、不遗漏、变对话——改变人称,将直述变转述——转换视角,用这个人物的眼睛去看、去听、去想、去感受,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创造性复述,是转换思考角度的高阶思维,是进一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的学习方式。学生对故事内容和情节基本掌握后,引导学生详细复述这个故事,在此基础上再创造性复述,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能使孩子的思维得到极大的发展。

猜你喜欢

海力布民间故事创造性
猎人海力布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说说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为什么感动人
《猎人海力布》缩写
《猎人海力布》缩写
缩写《猎人海力布》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漫话民间故事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