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控风险因素多维度护理干预策略在持续肺动脉高压机械通气新生儿中的应用观察

2022-05-09任晓瑞王雪梅刘冬丽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多维度肺动脉负性

任晓瑞 王雪梅 刘冬丽

(1.确山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河南 驻马店 463200;2.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持续肺动脉高压是新生儿严重疾病,发病机制与肺小动脉过度发育有关,严重影响患儿健康成长。临床治疗可采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以改善患儿通气状况,缓解呼吸困难症状[1]。但新生儿正在生长发育阶段,且由于新生儿自身特殊性,治疗期间易出现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影响治疗正常进行。因此,临床在治疗的同时应给予全方位护理干预。可控风险因素多维度护理干预策略通过分析风险因素从多方面进行护理干预,以预防相关风险,同时注重对患儿家属的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2]。本研究选取我院持续肺动脉高压机械通气新生儿,采用可控风险因素多维度护理干预策略,以分析其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 年4 月至2020 年12 月持续肺动脉高压机械通气新生儿73 例,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2 组。

对照组36 例,其中男21 例,女15 例;胎龄37~41 w,平均胎龄38.96±0.85 w;出生时体质量2.6~3.7 kg,平均3.15±0.26 kg;阴道分娩20 例,剖宫产16 例。观察组37 例,其中男23 例,女14例;胎龄37~41 w,平均胎龄39.08±0.89 w;出生时体质量2.5~3.9 kg,平均3.20±0.28 kg;阴道分娩19 例,剖宫产18 例。2 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纳入标准: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结合血象、血气分析确诊为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围产期重度窒息史或胎粪吸入综合征;均行机械通气治疗;患儿家属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胸廓畸形;合并全身感染或休克;合并遗传性血液疾病、先天性疾病;主要照顾者语言表达存在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环境、保暖、饮食及家属健康宣教,指导协助患儿翻身,可适当进行按摩;注意监测患儿生命体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呼吸道护理,常规进行导管维护。

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可控风险因素多维度护理干预策略:(1)分析可控风险因素:新生儿呼吸道黏膜及周边皮肤脆弱、娇嫩,机械通气时易造成皮肤黏膜损伤;操作时保护意识不到位造成意外事件。根据可控风险因素进行干预:建立预警机制:接诊后以新生儿皮肤风险评估量表进行评估,对分值>13 分的患儿纳入高风险皮肤损伤患儿,进行重点干预,每4 h 评估1次;注意观察患儿面色、心率、自主呼吸不合拍情况,若出现肺动脉高压、气胸情况立即告知主治医师;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探视人员应严格进行消毒,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同时制定营养膳食计划,提高患儿免疫力;限制液体输入量,根据患儿血氧饱和度进行调整,维持适当气道峰压、氧浓度,预防肺发育不良。(2)新生儿管理维度:取平卧位,适当垫高肩部约1~2 cm,约束上肢活动,避免导管扭曲、脱落、挤压;使患儿保持仰卧位,可抚触患儿臀部、背部、四肢及头部;采用长条带状的头部固定带,两端有可调整的搭扣,便于随时调整方向。(3)家属干预维度:安抚家属情绪,由心理医生主动与患儿家属沟通,了解家属对持续肺动脉高压、机械通气的了解程度、心理状态,分析产生负性情绪的主要原因,并对患儿家属进行针对性健康宣教,明确治疗进展及预计可达到的效果,缓解家属心理情绪,给予情感支持;向患儿家属讲解袋鼠式护理的方法及意义,指导家属通过袋鼠式护理对患儿进行抚触;巩固家属治疗信念,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

观察记录新生儿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3 家属负性情绪评价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家属情绪,其中SAS 共20 项,每项1~4 分,以50 分为临界值,<50 分表示无焦虑,50~59 分为轻度焦虑,60~69 分为中度焦虑,>69 分为重度焦虑;SDS 共20 项,每项1~4 分,以53 分为临界值,<53 分表示无抑郁,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 分为中度抑郁,>72 分为重度抑郁。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 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2.1 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时间、住院时间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见表1。

表1 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时间、住院时间()

表1 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时间、住院时间()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观察组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 例,气胸1例,皮肤抓伤1 例;对照组出现肺发育不良2 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 例,气胸3 例,管道脱落4例,皮肤感染2 例,皮肤抓伤2 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41%低于对照组25.00%,不良事件发生率2.70%低于对照组22.22%(P<0.05)。

2.3 家属负性情绪

干预后患儿家属SAS、SDS 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家属负性情绪()

表2 家属负性情绪()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干预前比较,#P<0.05。

3 讨论

可控风险因素多维度护理干预策略通过分析可控风险因素,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达到预防相关风险的目的[3]。本研究根据可控风险因素进行干预,建立预警机制,采用新生儿皮肤风险评估量表评估患儿皮肤损伤风险,并积极进行预防;同时提高对患儿管理、家属干预的重视程度,避免由于患儿或家属原因影响治疗效果。可控风险因素多维度护理干预策略在预防患儿相关并发症及不良事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通过分析患儿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不良事件及诱发原因,从而进行针对性护理,以达到预防效果[4]。本研究结果提示可控风险因素多维度护理干预策略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不良事件。

患儿确诊后家属会出现明显焦虑、紧张情绪,表现为手足无措;由于对病情不了解,易产生恐惧感,缺乏安全感;患儿开始治疗后,家属虽有一定程度心理准备,但仍然充满担心,甚至出现对医护人员、医疗技术不信任[5]。可控风险因素多维度护理干预策略将家属干预维度作为重点之一,安抚家属情绪,通过健康宣教使家属了解患儿病情及疾病进展,增强治疗信心,有助于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认可。

综上,可控风险因素多维度护理干预策略可缩短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改善患儿家属负性情绪。

猜你喜欢

多维度肺动脉负性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空间角与距离的多维度解法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环缩术后Ⅱ期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多维度评改”方法初探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