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初产妇睡眠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2-05-09张红敏郭萌萌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满意率初产妇产后

张红敏 郭萌萌

(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聊城,252000)

在妇产科疾病中,高危妊娠是一种常见疾病,其涉及各种急慢性疾病、妊娠并发症等,且发病诱因为某些不良的环境及社会因素。该疾病极易导致先天畸形、宫内发育缓慢、早产、胎死腹中、难产等后果,对母婴健康和安全存在严重威胁,甚至会增加围产期的死亡率[1]。随着护理理念的创新和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广泛应用细致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措施,其在改善高危初产妇妊娠结局和睡眠质量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2]。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高危初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对照试验研究的方法,观察高危初产妇应用连续细致化护理对妊娠结局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高危初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干预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26.1±2.2)岁;孕龄35~40周,平均孕龄(38.3±0.5)周。对照组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6.3±2.5)岁;孕龄35~40周,平均孕龄(38.4±0.3)周。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孕35周以上初产妇;2)高危妊娠的初产妇;3)年龄20~40岁的初产妇;4)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的初产妇。

1.3 排除标准 1)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初产妇;2)合并精神神经疾病的初产妇;3)各种原因不能完成本研究的初产妇。

1.4 护理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包括指导产妇科学饮食、规律作息、保持良好心态;普及疾病知识,加强健康宣教;对宫内胎儿及产妇等采用心电图持续监测。在此前提下,观察组应用连续细致化护理,具体内容:1)产前护理:仔细了解产妇身体状况,主动询问其既往病史,督促其按时产检,详细记录其有无水肿、宫内胎儿大小、胎位、胎心率、胎动、血压、体质量等情况,并持续监测胎心。2)妊娠期护理:确保产妇休息的环境干净、卫生、舒适等,合理控制室内温湿度,并保持通风。因大部分产妇对分娩知识缺乏了解,所以会产生紧张不安或过度恐慌等心理,所以需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详细地对其讲解相关知识,并耐心倾听产妇主诉,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做好心理疏导,告知产妇科学饮食的重要性,并督促其保障营养物质的摄入,以维持其自身以及胎儿的营养需求。3)围生期及产后护理:向产妇及其家属详细告知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临床表现、分娩风险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其讲解分娩过程,加强与产妇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获取其信任和好感,拉近彼此距离,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4)产程护理:护理人员在产妇分娩时需密切关注胎头下降、宫口、宫缩等情况,动态监测其体征,密切配合医师帮助产妇分娩,提升分娩成功率。5)产褥期护理:了解产后恶露排除、产妇心理状态等,以便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给予产妇情感支持、心理安慰和鼓励,指导其正确母乳喂养,并做好产后保健指导,将产后注意事项、产后饮食、新生儿护理等详细告知产妇及其家属,以保障母婴健康。

1.5 观察指标 1)比较2组患者妊娠结局;2)观察2组患者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睡眠质量,该量表总分为21分,分值越低表示睡眠质量越好[3]。3)观察2组患者心理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该量表分值越低表示心理状态越好[4]。4)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评估结果分为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等3个选项,总满意率=满意率+非常满意率。5)观察2组产妇生产后1个月体成分下肢肌肉分布(Muscle Distribution,MD)、全身脂肪分布(Fat Distribution,FD)、全身脂肪含量(Body Fat,BF)。

2 结果

2.1 2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不良结局发生率为5.0%,其中胎儿窘迫1例、妊高症1例;而对照组发生率为17.5%,其中羊水过多1例、产后出血2例、胎儿窘迫2例、妊高症2例。2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患者护理前后PSQI、SDS、SAS评分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PSQI、SDS、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2组患者PSQI、SDS、SAS等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PSQI、SDS、SAS评分比较分)

2.3 2组患者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7.5%,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满意率比较[例(%)]

2.4 2组患者产后1个月体成分比较 产后1个月,观察组产妇MD、FD、BF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产后1个月体成分比较

3 讨论

在临床产科中,其重点观察对象即为高危初产妇,对于高危妊娠现象,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将其消除,而多数均实施保守治疗加以控制,如卧床静养、营养支持等[5]。连续性细致化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服务模式,其具有多样化、多层次化、个性化等特征,可使产妇在妊娠开始至产褥期结束的整个妊娠期间受到专业化、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同时还能将分娩相关知识告知产妇,构建紧密、和谐的护患关系,进而消除产妇顾虑、担忧等心理。另外还能评估产程,观察体征,以增强分娩安全性,提升自然分娩率[6]。

在当前“两孩政策”以来,妇产科的新挑战即为瘢痕妊娠、分娩量以及妊娠相关并发症,当前保障产妇、新生儿健康是一个重要方面。在降低产妇、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同时应正确进行相关风险的评估,同时进行风险预警。2017年7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相关保障通知,并起草了相关管理工作规范。通过采用签约式管理模式,在对高危孕产妇风险预警评估中,应对新生儿、产妇满意度等进行综合评估,随后进行相关临床价值的讨论。

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无任何高危因素的孕妇中,选择三级甲等医院分娩的占64%,而选择二级及以下医院分娩的仅占36%。由此可见,无任何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并未按孕产期高危等级合理选择分娩医院,而是选择三甲医院就诊。孕产妇高危因素分为一般高危、严重高危、极严重与不宜妊娠4个级别,对于不同级别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应选择相应的分娩医院进行分娩。目前,重点孕妇管理需要关注高风险疾病、高风险因素并进行早期随诊,在此同时减少二、三级医疗管理的难度,随时发现危险因素进行转诊。当前高危妊娠筛查中一般采用高危评分进行分析,但一般情况下分轻度、中度、高危孕妇,但由于实际工作中评分混乱,因此存在一定差异,进而导致效果不佳。

按照高危妊娠评分进行管理,应按照妊娠风险严重程度进行筛查,采用风险预警模式,即按照绿、黄、橙、红进行颜色筛查,能够有效地进行精细化管理。本研究应注意随访,在随访工作中应建立不同的措施,同时告知产妇实施个体化的干预,注意医院级别。根据产妇资料,观察其体质量的增长,同时了解其饮食、运动习惯等,如果偏差较大还应给予纠正。对于高危妊娠患者来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缺乏对疾病转诊治疗及预后的认知,不了解疾病的严重性,因此若不能正确引导,将会增加其疑虑,因此在对孕产妇进行保健服务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基层卫生机构进行相关管理,在给予连续干预、指导的同时更好地进行防控。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护理后PSQI、SDS、SAS等评分、总满意率等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高危初产妇应用连续细致化护理的效果显著,既可有效改善其妊娠结局和睡眠质量,还可消除其不良心理,整体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满意率初产妇产后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助产士主导疼痛管理模式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分析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