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思考

2022-05-09王伟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采编电视新闻媒体融合

摘要:新媒体的异军突起,深刻影响到新闻信息的传播渠道及传播方式,对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采编人员只有及时主动地革新思维观念,创新电视新闻采编理念和技术,方可以提升电视新闻的综合影响力。相较于电视等传统媒体,新媒体在信息容量、传播速度以及互动性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导致电视新闻受众逐步减少,威胁到电视新闻的长远发展。但新媒体的出现,也为电视新闻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文章在分析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特征的基础上,详细介绍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创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从优化新闻选题、深度连续报道、推进媒体融合与加强受众互动等角度出发,系统探索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路径,旨在为电视新闻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媒体融合;电视新闻;采编;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3-0155-03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民众的新闻信息获取方式得到极大程度的拓展,借助手机等终端设备即可利用碎片时间获取需要的新闻资讯。同时,民众不单单能够便捷地接收信息,还可以高效地输出信息。新媒体带来的这一变化,严重冲击了传统媒体的发展。为进一步提升电视新闻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采编人员要结合民众新闻需求的变化与特征,及时创新新闻采编工作策略。

一、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特征

新媒体这一概念与传统媒体对应,其借助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等便捷高效地将信息传播给广大用户。新媒体的主要功能是传播信息,其和传统媒体相比,具有一些不同的特征。

(一)信息容量大

经过近些年的飛速发展,新媒体技术的成熟性逐步增强。民众利用手机等终端设备与网络信息技术,即可高效获取海量的新闻信息。同时,基于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支持,新媒体平台能够将符合大众兴趣的海量新闻、信息推送给用户,促使广大受众的多元化、个性化信息需求得到满足[1]。

(二)传播速度快

技术创新是新媒体的重要特征,其将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综合运用起来,显著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地域、时间等限制因素也被有效打破。当民众产生新闻信息获取需求后,可借助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便捷获取,快速了解国内外的重要新闻事件。

(三)互动性增强

传统媒体难以与受众便捷互动,导致受众的参与深度得不到保证。而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在获取新闻信息的同时,能够将个人观点、看法等实时发布出去,既可以与新闻发布者交流,又可以与其他受众展开实时互动,这样不但新闻发布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得以缩短,受众的新闻体验也得到显著优化。

二、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创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必要性

新媒体重构了新闻传播形态与格局,对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持续创新和优化电视新闻采编模式,方可以应对新媒体的冲击。

改变受众信息获取方式。随着媒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其深刻改变了新闻传播的内容与形式,传媒业进入大众媒体阶段。大众媒体既可以将新闻信息快速传递给广大受众,又可以对社会舆论发挥引导作用。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技术传入我国,传统报纸、广播及电视媒体的受众被网络吸引,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利用网络获取信息。近些年来,随着大屏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微信、抖音等一系列应用程序,汇聚了大量信息与受众。和电视媒体相比,新媒体在新闻信息获取方面具有更强的便捷性,导致电视新闻受众呈现出逐步减少的趋势。面对这种情况,必须及时创新电视新闻采编策略。

传统新闻采编模式存在诸多弊端。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系统性、复杂性特征明显,涵盖一系列环节。在电视新闻长期发展过程中,新闻采编流程与模式已逐渐完整。采编人员首先要采用调查、采访等方式获取相应的素材资源,其次依据新闻主题、报道目的等整理各类素材,最后以新闻的形态向受众传播。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新闻信息增长速度大幅度提升,传统采编模式难以及时、高效地捕捉最新的信息,滞后性缺陷逐渐明显[2]。如果不能及时创新传统新闻采编模式,电视新闻受众将会持续减少。

新媒体提供了创新条件。新媒体的出现,虽然显著减少了电视新闻的受众,但也促进了电视新闻采编的创新与发展。传统电视新闻采编流程过于复杂,不具备较强的时效性。例如,在获取社会意见时,一般采用街头采访的方式,导致样本少、随机性强等问题出现。而通过新媒体的留言讨论等功能,可创新社会意见的获取方式,依托大数据等现代技术聚类分析民众意见,可促使新闻素材搜集的全面性、准确性得到增强。

(二)重要性

通过创新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模式,既可以应对新媒体的冲击与挑战,又可以推动电视新闻业的整体发展。

提升电视新闻采编质量。由于新媒体在便捷性、实时性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导致电视新闻的受众逐步减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电视新闻的生存和发展。结合这一情况,电视媒体必须调整和优化新闻采编模式,这样电视新闻的采编质量将会得到提升。例如,新媒体对流量热度十分重视,往往会实时跟进热点话题。电视新闻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就需要拓展新闻报道的深度,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这样电视新闻的采编质量、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强化电视新闻的功能作用。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较快的传播速度与较广的传播范围,对受众具有较高的吸引力。但在新媒体快速发展过程中,诸多的问题和弊端暴露出来,如缺乏严格的信息审核机制、新闻质量普遍不高等。特别是近些年来,新媒体平台上常出现一些谣言,甚至导致网络负面舆情产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而电视新闻具有十分完善的审核机制,能够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由此可见,通过创新电视新闻采编策略,电视新闻的严肃性、客观性能够得到强化,有助于社会责任的深入履行[3]。

助力融媒体的发展。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要深入推进转型升级工作朝着融媒体的方向发展。媒体融合符合时代发展趋势,能够推动我国新闻传播业态的发展。通过创新电视新闻采编策略,能够在电视新闻采编及信息传播领域深度应用新媒体,这样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深度、廣度都可以得到显著拓展,进而对融媒体的发展起到有效推动作用。

三、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策略

(一)优化新闻选题

新闻信息容量大是新媒体的重要优势,但新闻普遍不具备较高的质量,一些新闻存在博热度、追热点等特征。电视新闻媒体要准确把握新媒体的这一不足,将自身的专业优势发挥出来,做好新闻选题的优化工作,这样不但新闻节目品质得到提升,而且电视新闻的受众群体也可逐步扩大。在新闻选题实践中,一般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凸显政治属性。从本质上来讲,电视新闻、新媒体皆属于媒体范畴,但二者具有差异化的定位及社会责任。新媒体产生于网络经济繁荣发展过程中,具备较强的自由性,普通民众也可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和传播新闻信息。而电视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在新闻选题中须将自身的政治属性体现出来,按照要求采用正确的角度报道重大新闻,这样电视新闻媒体传声筒的作用方可以有效发挥。

关注基层民生。民生类新闻紧密联系着受众的日常生活,能够有效吸引受众注意力。通过报道民生新闻,可促使电视新闻与受众的距离得以缩短。而新媒体往往忽略掉民生新闻,过度关注娱乐等热点事件。因此,在电视新闻采编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积极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及意见心声,制作出符合人民群众利益需求的民生类新闻。要将亲民性原则牢牢贯彻下去,充分履行电视新闻服务民生及反映民意的职能,切实提高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质量。

正确引导舆论。新媒体时代,社会信息的增长速度显著提高。当产生新闻事件后,将会产生海量的观点与意见,很多意见并不客观,甚至夹杂着一些谣言,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不利的影响。此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新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不足,过度关注流量的获取。面对这种情况,电视新闻媒体要正确引导舆论,发挥权威性优势,将真实、客观的新闻事件及评论意见传递给大众,促使社会舆论空间得到净化。

(二)深度连续报道

通过分析新闻传播的发展历程,可发现媒介变革往往会随之增强新闻的时效性。在过去的纸媒时代,报纸是主要的新闻传播载体,大众要等到次日方可以了解昨天发生的新闻事件。出现电视媒体后,新闻传播时效性得到增强,受众在晚上的新闻播出时段即可了解当天的新闻。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新闻时效性得到进一步增强,民众利用手机设备能够即时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新闻。电视新闻要想有效应对新媒体的冲击,不能够单单从时效性角度着手,而是要发挥自身的深度、专业等优势,通过提高新闻采编及节目质量,赢得广大受众的青睐。

重视深度报道。和电视新闻相比,新媒体的抓热点能力较为突出,往往能够在短时间内广泛传播热点新闻,将受众的注意力快速吸引过来。但新媒体由于缺乏经验积累与专业资源,不能够深度解读新闻事件,这样部分受众的新闻获取需求难以满足。面对这种情况,电视新闻媒体须进一步强化自身的专业优势,当出现社会热点事件后,邀请此领域的专家、学者从多个角度全面解读事件内涵,帮助受众更加透彻地认识与了解事件[4]。同时,要利用新媒体平台快速传播深度报道内容,促使电视新闻的竞争力得到提高。

重视连续报道。新媒体时代,新闻更替速度明显提高,很多新闻事件往往出现较短时间就会慢慢消失。新媒体的优势在于发掘新闻,通常不会跟踪报道旧闻。因此,电视新闻要做好连续报道工作,持续报道有价值新闻的后续发展,向受众还原事件的全部面貌,促使电视新闻节目质量得到提升。

(三)推进媒体融合

过去,民众主要通过电视获取新闻信息,电视新闻节目的受众规模较为庞大。新媒体深刻改变新闻传播环境,持续减少电视新闻节目的受众。特别是深受网络影响的年轻群体,其对电视新闻媒体的依赖度持续降低。面对这种情况,电视新闻媒体须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改善电视新闻传播效果。

打造新媒体传播矩阵。现阶段,社会中出现了类型多样的新媒体平台,各平台在传播方式、受众基础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如抖音平台主要传播短视频,与现代人获取碎片化信息的需求符合。微信公众号基于微信平台研发而来,其具有十分庞大的用户基础,裂变式传播特征明显。因此,电视新闻媒体要将新媒体传播矩阵打造出来,这样,不同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可以得到全面发挥。以央视为例,其很早就在微博、微信公众号与抖音平台上开设账号,积累了数亿粉丝,新闻传播效果得到显著改善。

重视新闻内容的互补性。受时间因素的限制,电视新闻媒体为播报各类重要新闻,须提前取舍新闻素材,导致难以在电视平台中播出部分精心准备的素材。面对这种情况,电视新闻媒体可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那些难以在电视播报中使用的素材,包括群众看法、当事人采访等,这样不但能够将新闻内容全面地呈现出来,而且可以加快电视新闻媒体向融媒体发展的步伐。

(四)加强受众互动

受制作、传播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电视新闻的自由度较低,难以与受众展开深层次、实时性的互动,导致受众的参与互动需求得不到满足。特别是近些年来,社会民众的表达欲望显著增强,渴望将自身的独特观点表达出来。如果电视新闻媒体不能够及时改变,受众将会慢慢流向新媒体平台。因此,在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实践中,要充分思考如何增强与受众互动这一关键问题,将电话、微信等一系列互动方式综合利用起来。

电视新闻节目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很多内容紧密联系着受众的现实生活,受众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系列看法。因此,在新闻播出环节,电视新闻媒体要实时了解受众的看法和意见,做好与受众的互动工作,这样电视新闻节目的亲民性能够得到显著增强[5]。和新媒体相比,电视新闻节目主要播报重大新闻事件,大部分的风格都比较严肃、庄重。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可在新闻播出后与受众展开互动,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实时互动优势。例如,依托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从已播报的新闻内容中寻找利于互动的话题,引导用户在线表达个人想法与意见。在具体实践中,采编人员一方面要详细阅读受众的留言与私信,做好分类整理工作,广泛收集受众的看法、意见等,将新的素材制作出来[6]。另一方面须将自身的意见领袖作用发挥出来,科学管理舆情,做好社会舆论的引导工作。

四、结语

传统新闻采编工作模式与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要求不相符合,难以进一步提升电视新闻的影响力。因此,电视新闻采编人员要树立创新观念,积极借鉴新媒体快速发展的经验,结合电视新闻媒体的定位与职能,优化新闻采编工作理念和模式,促使电视新闻传播效果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 宁娇.浅谈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思维[J].新闻文化建设,2020(16):94-95.

[2] 王丽.新媒体时代做好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5):174-175.

[3] 蒋劼.新媒体时代做好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思考[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1(10):128-129.

[4] 黄应国.关于新闻采编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J].传媒论坛,2020,3(6):54,57.

[5] 吴卫萍.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特点及创新措施探究[J].记者观察,2020(8):46-47.

[6] 陈东亮.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模式构建探析[J].中国有线电视,2020(1):116-118.

作者简介 王伟,本科,记者,研究方向:电视新闻记者。

猜你喜欢

采编电视新闻媒体融合
从功能语用角度解析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策略
壮语电视新闻制作创新探析
报纸新闻采编技巧分析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主流媒体:如何以采编经营“两分开”实现“两加强”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
试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