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赋权下沉浸式新闻的叙事创新研究

2022-05-09冯钰涵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叙事策略媒介融合创新路径

摘要:当前“沉浸式”热潮已经蔓延到展览、游戏、文创等多个领域,“沉浸”已然成为传播领域的热词,这种沉浸旨在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通过技术手段创造仿真场景,让受众全身心地参与某个项目。新闻生产领域的“沉浸式新闻”同样以高度还原性、强烈真实感等特点被逐渐应用于新闻报道。文章试图以中国青年报沉浸式新闻的探索与实践为案例,运用叙事学相关理论和新闻生产知识,分析其在叙事策略方面的特点,并从时间成本、选题单一、故事深度、传播渠道等方面探讨其存在的痛点。未来,沉浸式新闻要在把握好5G时代机遇的基础上,通过尝试多元选题、拓宽传播渠道、打造融媒人才和优化交互体验等多重创新路径进行实践探索,以优秀的新闻作品讲好中国故事。

关键词:沉浸式新闻;媒介融合;叙事策略;新闻交互;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3-0013-04

沉浸式新闻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传播学者诺尼·德拉佩娜(Nonny de laPena)于2010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报上发表的论文中正式提出,她以“Immersive Journalism”一词定义通过虚拟技术制作传播的新闻报道,中文翻译为“沉浸式新闻”。在她看来,这是“一种使受众在新闻故事或场景中获得第一视角体验的新闻生产方式”。

借助技术革新和技术互通迅速发展,沉浸式新闻实现了传统的单向被动输入到读、看、听等多感官汇集的双向交互体验,受众主动通过第一人称视角选择新闻线索、体验亲历新闻叙事,由此实现从旁观者到目击者的角色转变,在场景互动中多种感官同时延伸,从而加深对新闻事件的了解,提升新闻传播效果。新闻生产领域的“沉浸式新闻”以高度还原性、强烈真实感等特点被逐渐应用于新闻报道中。

中国青年报社2014年开始探索融媒体转型,2017年“中央厨房”——中青报“融媒小厨”正式投入使用。2019年,5G技术元年的到来更是突破了数字和物理界限,让“万物互联、万物皆媒”成为可能。中国青年报“融媒小厨”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运用创新手段全面升级,“沉浸式体验新闻”项目终于破茧启航。经过两年的发展,《红军桥日记》《贫困村来了95后村医》《大象,回家了》等精品力作不断推出。

相较于传统新闻报道,沉浸式新闻所表现的叙事方式更加多元,其包括了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并不局限于叙事文本。要想参透沉浸式新闻真正的创新之处,就應该从叙事策略出发,解剖其是如何建构和讲述故事的。

一、沉浸式新闻叙事策略——以“例”看“理”

(一)叙事结构:从线性到非线性,突出空间感

在传统的新闻报道写作中,人们往往会选择经典的倒金字塔结构即在导语部分就说明事件的“5W”,除此之外还有华尔街日报体、并列式结构等,总之新闻的叙事是有一定内在逻辑结构的。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当前时代的新闻叙事结构已经呈现出多媒体、超文本、互动性的传播需求。

《红军桥日记》共嵌入9张文字图片、8段视频和8段音频,第三屏界面有红军桥的故事、定位红军桥、全景VR、新桥通车了等4个场景供受众选择,可点击任意选项进入场景。不同于以往的叙事结构,其开始尝试从线性到非线性转变,并利用空间建构叙事结构,空间中的信息由“浅”及“深”使信息之间的链接层次不断叠加,直至形成蜘蛛网状的链接结构,受众不只是关注宏大的新闻情节,而是多线程自主选择新闻的角度、进程和事实[1]。

(二)叙事主体

1.从“他”到“我”,呈第一视角

从诺尼·德拉佩娜对沉浸式新闻定义就可以得出其逻辑起点在于人之精神的主观能动性,即“沉浸”是一个自主发生的过程。《红军桥日记》在叙事主体上充分借助第一人称营造新闻人物与受众的直接交流感,建构面对面叙事传播场域。

记者以第一视角进行视频呈现和故事讲述,视频的拍摄强调感官还原,镜头的抖动感好比人的眼睛,受众可以跟着镜头一同“走”上老桥、“走”入村子。在这种第一人称话语形态建构的亲密叙事场景下,传受双方行为发生改变,传者以隐形状态存在,角色从主导变为引导,受者则一改以往被动接收的新闻阅读行为,自主地置身于新闻内容的“C位”,根据自身需求来获取和积累感兴趣的信息,并通过人物自述完成心理上“他”到“我”的过渡,进行自我解码。受众生理上的感知器官会在进入新闻场景时产生即时的刺激和共情,并给予受众一种强烈的“在场”沉浸感。新闻事件不再是他人的故事,而是“我”的故事,新闻叙事双方不再强调主客体之间黑白分明的固定角色定位,主客关系接近消失。“我”不但是展开叙事的采编人员,也是屏幕前的每一位受众[2]。

这种叙事主体让受众更易接收新闻内容,新闻的报道倾向和情感分析趋于客观,这是一种质的转变。限知视角下的受众兴趣被激发后更加专注接收新闻信息,因此新闻传播效果得到强化。

《红军桥日记》的文本表达照应标题中的“日记”一词,“如果不是工作的缘故,很难想象我生命中会有这样的经历,四年的时间里三次来到贵州东南部,一个叫上少寨的村子……”以“日记体”展开叙述,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窥探欲”,新闻并不单单要讲红军桥的故事,还要讲新闻中“我”与“它”的故事,提升了故事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

2.从“一”到“多”,多主体表达

作为表达出构成文本的语言符号的行为者,叙事主体(即叙事者)在叙事文本内部进行故事讲述,发出叙事“声音”[3]。在二维符号表达方式下,文字和图片占据内容的主要部分,多主体叙事会使受众产生角色杂乱、叙事逻辑不清晰的感受,因此传统的新闻报道习惯于以单个叙事主体进行表达,以此确保观点的同一性。

得益于技术赋权,沉浸式新闻弱化了此缺点,多主体表达在沉浸式新闻中得以实现。《红军桥日记》选取三个人物,以人物图片为背景,附其个人信息和故事简介,用户点击“观看采访”即可进入视频。沉浸式新闻注重多主体共同叙事,并在报道中尽可能发出多种声音,《红军桥日记》人物特写分别选取原上少寨村民小组组长吴锡焰、女性村民石秋娟、上少寨村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吴章宇。多个信源的使用和信源之间的平衡切实增强了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也让新闻报道更具立体感。而微观叙事下的个体平民化主体也能够增强故事的贴近性,消弭传受双方的距离感,与受众共情。

(三)叙事方式

1.个性表达:竖屏VS横屏——为故事服务

移动互联网时代,使用手机终端成为大多数用户的第一选择,虽然竖屏的观看方式更符合用户的接收习惯,但其叙事单薄,所表现的人物关系简单,画面里很少同时呈现三个以上人物,它轻故事、轻场景,更适合直播式、生活化的镜头,创作特征也偏向搞笑和社交。

较之竖屏,横屏的画面空间层次感与纵深感较强,适合表现左右移动的视觉路径,人物能够与场景充分互动,场景成为画面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起到了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推进情节的作用。《红军桥日记》就选择了横屏的观看方式,此故事所要描绘的人物主要为群像,横屏表达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故事在视频、图片和空间场景呈现上的需求。

2.内容形态:单一VS多元——善打“组合拳”

沉浸式新闻融合文字、图片、音视频、VR全景、全球定位动画、弹幕背景等多种媒介形态以调动受众的全感官体验,使受众真正“走进”新闻场景、深度“参与”新闻事件,在不断接近事实的同时拉近与创作者的距离。

进入《红军桥日记》,点击开始后受众就可以听到集水流声、鸟虫声、孩童嬉笑打闹声的红军桥的“现场声”,这些来自新闻现场真实而立体的“现场声”实时伴随并直接刺激受众听觉感官,瞬时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在场感”。视频配音全部由第一视角“记者”完成,语言表达有讲述感,自然且接地气,配上画面内容,恰有一种电影人声独白的意味。

传统新闻一般在拍摄构图方面有着相对严格的画框格式,《红军桥日记》中的很多镜头反而并没有过分追求构图美观、镜头平稳,恰恰是这种不平衡构图和抖动的主观镜头模拟了“我”的眼睛,强化了沉浸感。此外,几个部分的案例编排也被仔细设计,交叉出现避免受众感官疲劳。

也许传统媒体的权威专业性就是体现在严谨端庄的语言播报风格和稳定的镜头上,但如今沉浸式新闻中的创作者尽量选择自然而贴近受众的表达,力求以受众标准为真正标准。复杂的感官汇集让新闻及其信息变得有趣且更加易懂,信息不再是一堆文字和数字的机械叠加,受众通过多媒体的技术参与实现沉浸式体验,这种体验也让他们对新闻信息产生极大的兴趣[4]。

3.交互体验:参观VS参与——充满自主性

沉浸式新闻的沉浸感更重要的一点是交互性,通过交互体验提高受众的参与度,真正地从“参观”走向“参与”,传统模式中“媒体输入—受众输出”的单向传受方式逐渐转变为“赋予受众接收信息和处理信息主动权”的双向传受方式。人们不再是翻开报纸阅读即可,打开广播、电视收听观看即可,而是通过自己的具体行动去参与新闻内容,推进新闻情节。

《红军桥日记》时长8分50秒,全程需要用户点击页面选项推进故事,首页点击“开始”,界面提供可自行选择的符号,左右两端是箭头,点击进入下一屏,右上角处也可以选择关闭背景音乐,场景空间无先后之分,由用户决定观看顺序,最后一屏以新红军桥图片为背景,加入了弹幕文本表达方式,画面中心为“我为跨越80年的红军桥点赞”的点赞互动环节。这种自主性操作强化了受众对新闻的“代入”体验,从不同线索中发现并挖掘更多、更全面的信息,不断变换的线索和特定的叙事节奏让用户持续保持一颗好奇心。

二、沉浸式新闻中存在的可优化问题

技术赋权背景下的媒体融合为沉浸式新闻的呈现带来无限可能,沉浸式新闻的初步探索和实践也为未来发展提供经验支持,但也不能否认其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這是新技术与新行业磨合的必经之痛。

(一)时间成本高,选题单一化

除去沉浸式新闻中VR全景直播、慢直播等实时播出方式,其余类似《红军桥日记》的沉浸式新闻旨在打破传统新闻的阅读方式,做到将图文、音视频、VR全景等手段融合。这就决定了制作前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获取丰富素材,而后期为营造更好的观感也需要时间进行技术编辑和处理,新闻制作流程的烦琐导致制作周期长,这凸显出制作时间成本与新闻时效性的矛盾。

制作时间成本高也给沉浸式新闻的选题多样化造成困难,从现阶段媒体制作的诸多沉浸式新闻作品来看,时效性较强的突发性新闻选题在质量方面明显不及其他选题。沉浸式新闻如何应用于报道多样化的新闻主题、如何改进沉浸式新闻更新速度较慢等问题和痛点,需要从业者在未来不断探索。

(二)多媒体实践,全能人才少

相较于传统新闻的生产形式,沉浸式新闻的内容制作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呈现一部高品质的沉浸式新闻的作品,不仅要求制作者具备新闻采编业务能力,而且必须熟练掌握选题策划、拍摄剪辑、视觉设计、后期效果等系列技能。除此之外,内容创作者在视听语言方面也须具备一定的审美标准,这有利于打造艺术性与高级感兼具的故事场景,为受众创造真正舒适的沉浸体验。因此,现阶段高标准、高要求型全能人才的缺乏也对优质沉浸式新闻作品的生产提出了挑战。

(三)故事缺深度,传播渠道窄

纵观新闻报道作品数量,沉浸式新闻的总体数量明显少于传统新闻,其传播渠道较少,目前并没有成为主要的新闻表达方式,但其必然是“新闻内容生产的未来发展趋势”这一点毋庸置疑。通过案例分析可知,大部分沉浸式新闻作品须通过扫描二维码才能观看,这无疑给受众的观看设置了一层屏障,加之在观看时长方面沉浸式新闻相比当下流行的短视频来说并无优势,所以只有内容的足够精彩才能保证自身的吸引力。

沉浸式新闻追求的不仅是新颖的外在形式,更应精确把握隐藏在其背后的新闻价值。就目前沉浸式新闻作品而言,内容的拓展性和深度还不够。例如,《红军桥日记》第三屏中“全球定位红军桥”环节,过大的全球范围只会让受众觉得与红军桥距离过远,此处换成中国版图上的红军桥定位也许效果更好。红军桥是80多年前红军整修过的桥,有着深刻的红色历史印记,在内容上完全可以就这一点多做介绍和阐释。如何借助技术更好地凸显新闻价值是新闻从业人员亟待解决的,这也正是获得流量的关键所在。

(四)沉浸体验差,缺乏交互感

沉浸式新闻的关键在于构建新闻叙事的沉浸感,沉浸感越强,体验越好。其实真正意义上的VR沉浸体验要借助3D眼镜或者相关头显设备才能实现,但是由于硬件设备不易携带、价格高昂等缺点,所以现阶段人们还是在移动设备上观看沉浸式新闻。就《红军桥日记》的体验感来说,由于全景视频的效果不是很理想,部分画面画质差、清晰度低,颗粒感较强,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受众的沉浸感。此外,沉浸式新闻的页面操作也较为简单机械,交互方面还有优化空间,比如最后一屏的弹幕只是作为背景板呈现,并没有真正开设留言、评论功能区域,这就意味着并没有一个反馈渠道。

三、未来沉浸式新闻的创新路径

(一)尝试多元选题,拓宽传播渠道

面对不同的新闻选题,制作者需要考虑多个因素,这造成沉浸式新聞选题单一化,国内外的传统新闻生产基本还是以大规模的现场直播与深度报道为最广泛的形式。尼尔·波兹曼认为,媒介本身并没有思想,然而作为一种工具,它们对于文字、图像的不同喜好决定了不同文化的发展[5]。不同的技术会对新闻内容的选择产生影响,沉浸式新闻的呈现形式和手段多样,在其未来发展中不能局限于某类选题,而应进行多元化选题的制作,甚至可以尝试个性化定制的报道选题及内容,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适合新闻事件的表达方式。

要想沉浸式新闻获得更持久的发展,还需要拓宽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微博以及各类新闻APP等多个传播渠道以吸引更多关注,增加受众数量,提升传播效果。对于时间成本问题,相关媒体机构应逐步建立健全较为完整的沉浸式新闻生产流线,提高生产效率,节省时间以降低成本。

(二)树立融媒思维,培养复合人才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如今,网络和数字技术正在以最快的速度改变并构建全新的信息媒介环境,新闻内容生产的行业边界被不断拓展,该领域的人才需求逐渐向复合型人才转变。

考虑到这一问题,处于行业前沿的新闻工作者必须打破传统和保守的新闻制作思维,根据新型新闻模式进行生产和内容制作。如果未来的媒体是融合媒体,那未来的专业也将是融合专业,而培养融媒人才也是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所以高等院校也要紧随产业发展趋势,突破专业壁垒,调整培养方案,把培养宽口径、知识复合人才作为主要培养目标,这是一种技术不断革新下高校对人才培养的有益探索。比如设立不同模式的培养方案、拓展学校和媒体的合作渠道,使学校学习和实战演练联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打造精品内容,讲好中国故事

新闻无论使用何种外在技术形式,内容本身永远是受众所追求的,“内容为王”对于新颖的沉浸式新闻来说依然重要。在未来的发展中,沉浸式新闻应在结合各种媒介形态的同时将优质内容视为重中之重,“一挖再挖”故事的深度和厚度,增强拓展性,避免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出现,采用故事化的叙事手法进行叙事,合理编排故事的同时适当删减不必要的内容环节,突出典型人物,深化事件内容,确保整篇新闻的精炼度和非线性叙事的逻辑性,生产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新闻作品,运用好沉浸式新闻形式,把握好时代机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四)增强沉浸体验,优化受众交互

沉浸式新闻是以人为中心的传播信息的新形式,更要依据需求主动“搜”新闻,立足于“体验”新闻而不是用来“看”新闻,伴随全媒介联动的沉浸体验新闻类型普及化,这种在场与认知相结合将常态化[6]。目前来看,沉浸式新闻尚未成熟,很大原因是它还不足以让受众完全沉浸其中,后续的优化升级十分重要。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力借力方能事半功倍,沉浸式新闻的未来发展必须借助科技力量,通过加大对VR技术的研究和投资,利用工具的高价值性,真正将最优质的沉浸式新闻呈现给受众。当VR设备可以像手机一样随时随地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时,沉浸式新闻必然会受到受众的广泛青睐,要尽快实现VR硬件设备在受众中的普及率,降低VR新闻受众接收新闻信息的消费成本。

在体验和交互上,新闻游戏与沉浸式新闻有着相似之处,其实以游戏为载体呈现新闻的新闻游戏交互性更强,也可以借助新闻游戏的交互操作特点增强沉浸式新闻的体验感。此外还可以建立良好的反馈渠道来检验传播效果,让创作者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优化。

四、结语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沉浸式新闻逐渐落地并走入大众视野,《红军桥日记》就是用全景VR、声音、图片、影像等全媒体融合手段制作的一篇典型的沉浸式新闻。探索和实践阶段的沉浸式新闻必然存在某些难以避免的问题,如果仅仅是将新兴技术生搬硬套,不深入研究,传播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在这种情况下新闻的叙事变得十分重要。

沉浸传播模式承载着过去的一切传播形态,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紧密结合起来,以此实现麦克卢汉所说的“处处皆中心,无处是边缘”。在未来,沉浸式新闻的发展潜力不言而喻,而新时代新闻媒体的使命和任务就是利用好具有独特优势的沉浸式新闻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不断增强我国国际话语影响力,让中国故事在“沉浸式”形态中展现更多魅力。

参考文献:

[1] 黄亚婷.沉浸式新闻叙事策略研究[D].兰州:甘肃政法大学,2021.

[2] 曹竞,刘俞希. 5G时代下的媒体融合发展 中国青年报沉浸式体验新闻的探索与思考[J].新闻与写作,2020(3):89-93.

[3] 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9.

[4] 马江梅.多媒体融合技术下的沉浸式新闻:以《头条里的青春中国》为例[J].视听,2021(2):149-151.

[5] 喻国明,谌椿,王佳宁.虚拟现实(VR)作为新媒介的新闻样态考察[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3):15-21,2.

[6] 傅钰涵.沉浸式新闻的叙事特征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9.

作者简介 冯钰涵,本科,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猜你喜欢

叙事策略媒介融合创新路径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电影《逃离德黑兰》的叙事研究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BBC纪录片对中式教育的影像构建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