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学视角下的电视新闻语态沿革探究
2022-05-09方安然
摘要:作为新加坡最重要的官方媒体之一,亚洲新闻台自立台之初便稱要用“亚洲视角表达亚洲观点”以打破国际传播格局中的“西方化”状态。其成立、发展的20余年,时值互联网与社交媒体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亚洲新闻台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深入推进媒体融合,报道语态也发生明显改变。该台的发展历程对我国主流媒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有较强的参考意义,但目前学界对其研究仍存有大量空白。文章从叙事学视角切入,就叙事态度、叙事方式和叙事节奏三个方面分析其电视新闻节目语态在发展过程中的传承与革新,得出其在以叙事的多种“流变”创新来保持自身活力、讲述亚洲故事的同时,始终坚持以受众为本,坚持自己的总体立场站位,但在对一些国际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却未能完全体现初衷。
关键词:电视新闻;语态研究;叙事学;国际传播;亚洲新闻台
中图分类号:G229.3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3-0046-03
一、引言
新加坡亚洲新闻台(Channel NewsAsia)是极具区域影响力的电视新闻频道,其以全球视野亚洲观为观众提供最新的世界动态、新闻与时事节目[1]。从立台之初,亚洲新闻台便以展现“亚洲视角”为自我定位,力求在国际传播中实现新闻叙事的“去西方化”。除新闻报道外,其下辖的《今日亚洲》(Asia First)和《今夜新加坡》(Singapore Tonight)等专题及生活休闲类栏目也都带有明显的“亚洲特征”。可以说,在发展至今的20余年里,表达“亚洲视角”一直是其报道的主线。
文章以新加坡亚洲新闻台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发展历程中如何贯彻“亚洲视角”,发出“亚洲声音”。考虑到亚洲新闻台作为新加坡官方媒体的属性,下文在回答上述问题之前,首先回顾新加坡的国家历史沿革、媒介环境变迁,并分析在上述条件下该台的发展进程。
二、亚洲新闻台的历史沿革
历史上,新加坡经历了英国殖民、日据、自治与加入马来西亚等多个时期,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成为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独特的历史经历赋予该国多民族多宗教的特性,其社会主要由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构成,官方语言为英语、汉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20世纪70年代以后,新加坡的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是亚洲最重要的金融和贸易中心,也是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20世纪90年代,经济领域的全球化发展引领了媒介的全球化浪潮[1]。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也让亚洲更需要来自世界的关注。
在上述大背景下,亚洲新闻台于1999年成立,其国际频道在2000年开办,也是新加坡唯一的国际电视新闻频道[2]。考虑到媒介的重要性及其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新加坡政府于2002年开始推行“传媒21计划”,致力于将新加坡建成亚洲领先的媒介市场和融资枢纽,使之成为全球化的传媒城市,力争让传媒业对其国民生产总值与社会就业贡献更大的力量[1]。2004年,即亚洲新闻台成立五年后,“脸书(Facebook)”“油管(YouTube)”“推特(Twitter)”等海外社交媒体相继出现,全球逐渐步入网络社交媒体时代。2006年,亚洲新闻台开通油管账号,随后又开通脸书和推特账号,这标志着亚洲新闻台正式入驻社交媒体平台,开启了其漫长的转型发展进程。在这一转型期,新加坡发达的经济为互联网在该国的普及提供了诸多便利。2013年,新加坡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77.2%,远超亚洲互联网普及率的平均水平[3]。趁着互联网的兴盛和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2017年,亚洲新闻台开始整体的数字化转型。2018年9月,一向以专业人士、经理、行政人员和商人(PMEB)为目标受众的亚洲新闻台积极顺应社交媒体的发展趋势,启动了《亚洲新闻台生活方式》(CNA Lifestyle)栏目,播出的内容也更生活化、轻松化与趣味化。而2020年4月,亚洲新闻台更是采取了前所未有的转型升级举措,直接将电视节目搬到社交媒体平台油管进行24小时同步直播放映,受众从此可以在网络社交媒体上收看该台的电视节目。
传播语态的改变意味着电视新闻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标志着传播范式的阶段性转换已经完成,所以传播语态的特点可以代表传播范式的整体特征[4]。从语态流变的角度出发,结合整体媒介环境变迁和亚洲新闻台所作出的相应转型举措,文章将其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历史时期。
第一,萌芽阶段(1999年—2000年):亚洲新闻台成立之初,电视节目仅在新加坡国内播出,关注重点也是国内新闻,这一阶段其提出的“亚洲视角”基本等同于“新加坡视角”。
第二,摸索阶段(2000年—2006年):在亚洲新闻台国际频道成立时,欧美主要国家及日本的国际卫星电视发展都已经相对成熟。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英国广播公司、日本广播协会等老牌国际新闻频道均已在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覆盖[1]。亚洲新闻台在发展的摸索阶段主动学习英国广播公司等国际主流媒体的运行发展模式,逐渐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
第三,转型阶段(2006年至今):顺应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趋势,作为传统电视媒体的亚洲新闻台也于2006年开通油管等社交媒体平台账号,开始谋求转型与发展。
三、亚洲新闻台叙事语态的发展变化
和前两个历史分期相比,考虑到社交媒体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显著差异,身处转型阶段的亚洲新闻台在节目内容和叙事语态方面做了较为明显的调整。从叙事学视角来看,其变化具体体现在节目叙事的态度、方式以及节奏上。
(一)叙事态度
就叙事态度而言,亚洲新闻台节目制作的趣味性、生活化程度正在不断提升,特别体现在其于2018年9月正式启动栏目《亚洲新闻台生活方式》。目前,亚洲新闻台不仅有针对目标受众的时事和政经类深度解读节目,还顺应社交媒体时代交流方式的变化趋势,以一种贴近民众生活的内容呈现形式来制作、播出相应节目。来自社交媒体信源的资料在节目中得到了广泛使用,观众甚至能够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看到来自油管平台的相关内容,其中还会带有表情包等网络社交媒体特有的元素。传统的新闻信息采集方式正在不断发展、更新,主流媒体“身居高位”的权威感逐渐消解。
同时,以《今夜新加坡》这档节目为例,节目主播和记者的着装形象、语气用词以及动作手势等也都越来越贴近日常生活,记者通过不断强调“恰如你我”等生活化、认同化的字眼,进一步凸显该台现在所使用的“互动语态”,以营造出一种对话感和交流感,让观众更感亲切。
(二)叙事方式
从叙事方式来看,亚洲新闻台紧跟时代趋势,在社交媒体喷涌的浪潮下坚持媒体融合,并在这一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类新技术,用以增强节目的可观赏性。不同于传统媒体时期记者或评论员讲解点评某一新闻事件时较为单调的“个人讲述式”画面,现在的亚洲新闻台综合运用现场视频、动态字幕、动图动画等动态视觉语言,将抽象的说理变得可视化,进一步满足受众的视觉需求。
同时,亚洲新闻台在媒体融合的进程中会兼顾不同形式媒介平台所拥有的个性特征。在把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放到油管或脸书平台播放时,亚洲新闻台会根据内容将这些节目切分成不同的短视频片段,并用社交媒体上的流行语对这些片段进行重新命名,配以趣味十足、引人注目的头图,增强节目的趣味性与观赏性,提高对受众的吸引力。此外,亚洲新闻台还会借助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实时评论的功能,用以增强节目和观众群体之间的互动感。
(三)叙事节奏
叙事节奏主要包括节目内部的叙述节奏以及节目之间的编排节奏。新闻节目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电视节目而言节奏较快。对比亚洲新闻台当下与其先前的电视新闻节目,节奏并没有大的改动,但节目的背景音乐、镜头语言运用却有所变化。现在节目使用的背景音乐更轻快、节奏性更强,而节目中各类镜头语言的运用也较以前更丰富,不同组类、景别的镜头和节目的配乐以及同期声配合更加紧密。值得注意的是,该台电视新闻节目底部的字幕条也发生了变化。现在时事播报字幕条的运动速度相较前两个时期而言已经适当放缓,每一句新闻概述的话语之间也设置了明显的分隔符进行隔断,这些都有助于观众更好地抓取相关新闻信息。
节目间的节奏编排也有所调整。除头条短讯以外,亚洲新闻台往往会根据节目内部所述事件的节奏进行内容切分。例如,主持人会在对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深度分析前,先插播一段近日其他节目的预告。这一预告被剪辑为充满悬念、吸引力的短视频,或持续十余秒时间。这不仅给观众一个回顾刚才内容的停歇机会,还让其对之后的节目产生浓厚的好奇,从而“预订”了观众之后的电视观看时间。
而对于新闻头条短讯节目而言,亚洲新闻台采取在一天不同时间段(早晨、下午、晚间和深夜)对其进行6次滚动循环播放的形式。其中,在晚间黄金时段,节目会循环滚动3次,以提高被观众收看的可能性。通常,一次头条短讯的播报只有2分钟,短小精炼并随时事的发展而进行相应的内容更新。这样短平快且循环播放的形式,不仅体现出电视新闻播报实时更新的速度,还可以保证更多的观众能接收到这一天的头条新闻信息,增强其传播能力。
四、亚洲新闻台所坚持的叙事语态
上文从叙事态度、叙事方式以及叙事节奏这三个方面分析亚洲新闻台的节目叙事语态,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流变已然彰显,但在此过程中,该台也有其坚持不变的叙事语态,即对目标受众的重视和坚定的视角立场。
作为一家有一定影响力的媒体,该台在保有自己讨论深度、专业性和社会责任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考虑受众,包括且不限于关照社交媒体时代用户接收新闻的方式习惯和偏好的改变、用户的兴趣点转变等。在此基础上,其不断推进媒体融合进程,积极利用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对台里的节目从叙事态度、方式以及节奏等方面作出调整改变,以满足受众需求,紧跟时代发展。
此外,任何叙事都有自己的视角和立场,视角是建构叙事的基点,决定了叙事的立场态度与其走向[5]。作为与新加坡政府关系紧密的一家国家级官方媒体,亚洲新闻台所代表的立场和态度很大程度上受新加坡政府的影响。是以,发展过程中除了保护媒体自身的利益和满足其目标受众的需求,亚洲新闻台维护国家利益的宗旨也始终不会改变。新加坡的建国历史与其曾被殖民的经历也都成了影响新加坡及其媒体在发声时所选视角和立场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亚洲新闻台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未曾发生改变的也正是其始终如一的立场态度,具体体现为四个方面。
首先,总体而言,亚洲新闻台始终坚持“亚洲视角”。从立台之初,亚洲新闻台便将自己的报道重心放在亚洲,想让世界更好地理解亚洲,听到亚洲的故事和声音。在过去的20余年里,亚洲新闻台也切实通过对亚洲各国的热点话题及社会文化等全方位的深入观察,力图向世界展示一个更立体、更真实的亚洲。
其次,考虑到亚洲新闻台的官媒身份,其对新加坡国内新闻的报道一直较为委婉温和,对很多重大的敏感议题并不会加以过多批判与评论。
再次,上文提过亚洲新闻台在发展的第一阶段曾全方位地学习英国广播公司等国际主流媒体,再加上其出于维护国家利益的考量,事实上该台在对国际热点话题特别是区域敏感问题进行报道时,态度立场依旧偏向西方主流媒体的观点。例如,在2020年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中,亚洲新闻台曾多次使用一些极具污名化的字眼。不难看出,亚洲新闻台对国际新闻事件的报道立场态度与西方主流媒体并无实质区别,很多报道不仅有失客观公允,更具有极强的政治影射色彩,这也体现出亚洲新闻台“看似要表达亚洲视角与观点,实则暗自偏向西方”的真实立场定位。
最后,考虑到新加坡作为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的身份,亚洲新闻台在发展的20余年来始终将专业人士、经理、行政人员和商人作为目标受众,它所做的各种融合升级、语态流变也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受众,不断提升影响力,因此其始终坚持将对金融、政策类信息的报道及专业解读作为重点关注内容。
五、结语
亚洲新闻台在坚持“亚洲视角”和“受众为本”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台内节目的叙事态度、方式与节奏,通过语态叙事外在层面的流变创新来适应时代和行业的发展,其为表现“亚洲观点”作出的尝试与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值得肯定。
同时,亚洲新闻台作为新加坡的官方媒体,其立场态度在长达2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并无明显变化。亚洲新闻台在国际热点话题方面的部分报道不仅无法保证对“亚洲视角”的坚持,未真正做到其所希望的“去西方化”,无法保证新闻报道的客观公允。由此,其报道的专业性和所宣称的要为亚洲发声的“立台之本”也在不斷受到质疑与挑战。
参考文献:
[1] 雷跃捷,张彩.国际新闻频道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3:229-251.
[2] 李宇.新加坡电视发展现状研究[J].现代视听,2020(1):74-78.
[3] 陈冬梅,杨阳腾.深圳网民渗透率78.1%互联网普及率超香港、新加坡[EB/OL].中国经济网,http://district.ce.cn/zg/201308/15/ t20130815_24666234.s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2013-08-15.
[4] 崔林.从“讲话”、“说话”到“对话”:中国电视新闻的范式转换与语态变迁[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4(3):54-57.
[5] 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9-24.
作者简介 方安然,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国际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