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提问,让议论更精彩

2022-05-09张倩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2年4期
关键词:木叶议论文时代

议论文写作中,学生常常或苦于无话可说,或只是辛苦论述“正确的废话”,往往难以写出自己的独立见解与深入思考,使得文章“没有自己的思考,主题不严密,缺乏思考层次”[1]。究其根源,这是学生缺少问题意识,或有问题意识但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导致眼光局限在现象表面,思维局限在常规套路中。因此,树立问题意识,提高提问质量,对发现议论契机、打开议论思路、深化议论层级,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树立问题意识,发现议论契机

我们以2021年全国高考甲卷的作文题目为例: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个典型的关系类题目,其中暗含了两组关系:明处的关系是“可为”与“有为”,暗含的关系是“我们”与“时代”。题干中“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一句,较为明确地出现了这两对概念,呈现出“我们的未来”就是在“大有可为的时代”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所作为”这样一种关系。但这些语句在提示作文思路时,也会造成一定的局限性。树立问题意识,发现概念中、关系中的重要问题,可以突破思路限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缜密而富有个性的论述。请看以下两个写作片段:

例1.

我们如今拥有的“可为”时代正是由无数前辈的“有为”所筑建的。……几人的“有为”,硬生生为后人辟开了“可为”的道路。

思及此,“可为”真的只是对时代性质的认定吗?我想,“可为”更应是精神之利剑,而“有为”是行动之抽刃。在看似无可为的环境中,存可为之势,行有为之事,方铭前辟后……(姚琦)

例2.

在大有可为的环境之中,有为显得更加充满希望。在大有可为的社会环境之下,人的自由发展与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使得各式各样的创新与思想得到了浇灌,从而蓬勃发展呈现出百花争艳的盛况。……

但只有“大有可为的环境”才能促使成功吗?环境的“可为”与个人的“有为”到底有什么关系?

其實真正能够决定可为与有为的关系的因素,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有为”可以接受“可为”提供的便利与更大的可能性,但并不依赖于“可为”,真正能实现“有为”的其实是坚定的内心……(陈守和)

例1对“可为”概念本身的内涵进行提问,拓展概念内涵的层级,从“时代之便利”与“精神之利剑”两方面思考与“有为”的关系,表现出对问题的多元认识;例2则对“环境的‘可为与个人的‘有为”这组关系进行提问,丰富并完善两个概念之间的转化条件,充分利用自己的阅读经验与生活经验,揭示概念间关系的复杂性,表现对问题的多角度认识。

两篇示例都没有先入为主地以题干提示语为写作圭臬,以质疑的眼光审视每一个概念、每一组关系,结合个人阅读与生活经验,重新思考似乎已被限定的内容,从一一对应的内容中挖掘出更丰富、更复杂的东西,体现出较为高级的“关联结构”[2]思维模式。因此,不拘泥于题干进行简单关联,树立问题意识,可以发现优化议论内容的契机,从源头上改变议论内容单一、议论主题无意义的问题。

二、找准提问方向,打开议论思路

进行高质量的提问,还需要找准提问的方向。抓住议论对象的不同侧面进行提问,打开议论思路,挖掘议论对象的潜在讨论价值,使思考更加客观、全面、辩证。

针对一个话题,我们可以从“话题主体”“话题客体”“话题行为”“话题结果”“话题原因”等角度进行挖掘。仍以“可为与有为”这一话题为例,即可以从“谁可为?谁有为”(主体)、“‘为什么”(客体)、“怎么从‘可为中‘有为”(行为)、“为什么要‘可为与有为”(意义)等角度进行提问。

例如以下学生写作片段:

例3.

徜若青春之心无“可为”之志向,又何来“有为”之底气?正所谓“英雄造时势”,历史证明:无可为,总是主观的臆断;可为,是普遍的客观形势……

假若青春之心欲“不为”,用主观妥协束缚实际行动,岂不荒缪?“佛系”“躺平”是青年一代之砒霜,而非蜜糖。依靠自己的“有为”为更多人创造“可为”才是时代的真谛……

假使青春之身徒“无为”,青年的躯体与行尸走肉又有何分别?“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唯有实干能使“可为”变为“有为”——这绝非易事……(任紫琪)

以上片段分别从“可为”之志(主体)、“有为”之益(影响)、“有为”之行(行为)三个角度进行提问,对“可为”“不为”“无为”等相关概念抽丝剥茧,拓展思考空间,体现出对话题较强的分类辨析能力与语言驾驭能力。

对议论文来说,学生知识视野的广博,有利于学生以更高的站位、更远的眼光、更多元的标准来思考问题,提出更高质量的问题,促进认识不断深入。

请看学生《谨慎说“退群”》习作片段:

例4.

为什么英国脱欧和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议》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美国的做法显然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消极影响,所以我们在心里给它打了低分。而欧盟只是一个区域性政府间组织,英国的退出无伤大雅,既不影响国家形象,还能对自己有利。但事实真的如此吗?英国的退群真的就比美国值得肯定吗?实际上,不愿意接纳来自北非、中东等地的难民,是促使英国下决心脱欧的一个导火索。其行为既对整个人类相当不负责任,而且似乎还能掩人耳目。所以我们可以说,英国这种看似不涉及大是大非的“退群”可能隐藏着更大的危害性。(李子沐)

本文作者能够得出“英国这种看似不涉及大是大非的‘退群可能隐藏着更大的危害性”的深刻认识,正是出于对国际政治的了解。更广博的知识帮助他看到了其他学生看不到的问题,才能准确认清现象背后的实质,得出更具深度更有见识的观点。这位同学能够从人群普遍反映之外寻找新的论据,超越自身经验,从更抽象的道理层面思考,对既定事实提出质疑,显示出较高层级的“抽象拓展思维结构”[3]的思维模式。

可见,知识视野对认识深度有较大影响。拓宽知识视野,有助于学生发现或同一领域内部或不同领域之间的相关知识的联系,并自覺运用“彼知识”解读“此知识”,从而将知识广度转化为认识深度。

三、掌握追问技巧,深化议论层级

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利用问题推动论证,体现出清晰严谨的论证思路。《说“木叶”》全文共有12个问句:

1.“木叶”是什么呢?

2.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3.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

4.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

5.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

6.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

7.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

8.而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

9.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

10.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

11.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

12.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

其中1引出对“木叶”概念的讨论,2-4提出“木叶”的近似文学形象“树叶”以否定文字洗炼的理由,5-8又提出“落木”的文学形象并将“木叶”的研究重点聚焦到“木”字上,9引出对“木”适用场合的讨论,10-11比较“高树”与“高木”的艺术形象,得出“木”的落叶性特征,12通过对“树”艺术形象的联想,提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将对“木叶”一词的讨论由特征规律推至文化意义层面。在这里问句是写作的一种方式,林庚先生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实际上是论证逐步深入的体现。

这种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说理方式我们可以称之为“追问”。有意识进行追问,可以推动论证丰富而深入。

议论文在说理过程中要注意议论层次性的体现,即对某一话题的认识应当表现出由浅至深、由表至里的思维逻辑性。对立论理由展开追问,从表层原因向深层原因、根本原因追究本质;对既定认识展开追问,由一般认识向复杂认识、个性化认识深入剖析,将思考引向深处。

仍以“可为与有为”为例:

例5.

①党百年之史,有无数有为之人,有为之事:党百年之际,又有无数可为之机,可为之志。可见二者是有先后关系的,这也就奠定了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形式。

②但“可为”是“有为”所必须的基础吗?其实不尽然。任何动作都是由人这个本体发出的,它不直接依赖于环境,能否“有为”在根本上也是取决于一个人是否去做。……

③那么“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似乎就成了一个伪命题,但事实是我们仍应该为生在大有可为的时代而欢欣。因为“可为”作为外部条件为有为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的确能够成为有为的推力。……

④那么,如何在可为的时代中有所作为?

⑤首先,“可为”不应成为“有为”的框架与限制,“可为”本质为个人主观判断,而“有为”是客观实际行动。……

⑥在如此“大有可为”之时代,个人的有为不应成为奋斗的终点,而应在时代可为与更多人可为间架起一座桥梁。……

⑦我们把目光触及未来的很多个一百年时,又应该做什么呢?应当把“大有可为”的局面化作成果。具体来说……

⑧“可为”因“有为”而生长,“有为”以“可为”作臂膀。在“可为”的时代“能为”“勇为”“恒为”,方能创造辉煌!(杨凡楷)

本文第②段先对关系的一个侧面进行提问,通过对“有为”这一概念的论述否定了普遍看法;第③段对这一关系进一步追问,辩证地认识了“可为”对“有为”的推动作用。在厘清关系的基础上,第④段、第⑦段先后从普遍意义上的如何做、青少年应如何做进行追问,且超越当下,目光更加长远。追问的层层推进,表现出作者深入且个性化的认识,使论证有条理地推进,过渡自然清晰。

总而言之,议论文写作的关键在准确、深刻、有序、新颖的立论,提问作为一种写作技巧,在教材选篇中获得较好印证,在实际写作中也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质疑与思维延展。议论文教学实践中,教师注重教给学生写作策略,审题策略、立意策略、行文策略、分析策略等等,方法虽好,但缺少系统与明确的目标[4],一方面学生难以“一以贯之”,另一方面也“治标不治本”。只有引导学生梳理问题意识,保持“从来如此便对么”的质疑态度,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优化思维品质,才能最终实现写作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绍振.议论文写作:寻找黑天鹅[J].语文建设,2011(9):9.

[2][3]约翰B·彼格斯,凯文F·科利斯.学习质量评价:SOLO分类理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20-28.

[4]王荣生.写作课堂教学:现状与出路[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1):17.

张倩,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木叶议论文时代
议论文阅读专练
立冬即事二首其一
梅大圣
盏中,木叶似小舟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
谁曾见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