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破助立,写好议论语段
2022-05-09孙巧莲
议论文是运用各种论据与方法来进行论证观点的过程。有的学生把议论文写作变成了素材的简单罗列,缺少必要的分析过程,把议论文变成了简单的单向证明题,形成了“议论文=观点+素材”的错误认知。还有一些学生走向另外一个极端,通篇自说自话,颠来倒去,反复陈述,一直原地打转。更有甚者,表达搅成一团,乱成一锅粥,毫无结构与层次可言。前者不完全归纳的片面性,后者语言表述的混乱性,都反映出学生对问题思考的肤浅,更反映出深层次思维的欠缺与扁平化。要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的文章有层次有章法,方法有很多,比如在语言上多锤炼,素材上多积累,技巧上多练习。但这些只是“表面”功夫,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积贫积弱”的写作现状,还得在思维上下功夫。只有思维打开了,才能真正带来文章结构与层次的展开,使文章有广度、有深度、有力度。思维有很多种类,本文仅就议论文中的破立之道谈些看法,以期对学生的作文写作与问题思考有所帮助。
一、学会“破”例
破,即批驳,也就是攻击,通过指出对方观点中存在的不足、局限,或带来的弊端,造成的危害、后果等来达到批驳目的。立,即主张,通过阐述自我观点的原因、作用、价值、影响、意义等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破与立,是两种不同的论证角度。
对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学习思维方式最便捷的方法是利用好教材资源,从经典文本中汲取方法。必修教材第六单元“学习之道”就有《反对党八股》和《拿来主义》两篇经典议论文。这两篇文章虽然风格不同,但都是针对当时存在的一些社会现象提出批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拿来主义》是破立结合的名篇。鲁迅先生在阐述自己的主张——对文化应该“放出眼光,运用脑髓,自己来拿”的“拿来主义”之前,先历数自己的几个对手“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给当时中国所带来的危害,先破后立,破中有立,层层推进,逐步展开。而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更是在标题中就摆出姿态,以对手“党八股”文风的八条罪状为靶子,有的放矢,逐个击破,或先破后立,或边破边立,或破中有立,都在破立结合中阐明自己的看法。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仔细研读这两篇课文,能对对立面观点,也即是“对手”一词有初步的了解。
以上两篇文章写作,是基于一种现实的需要,也就是说错误的文风/观念真实存在,需要纠正。有时正是基于对立面的存在,才有了文章寫作的必要。而在我们的作文写作中,这种现实必要性被削弱,而仅仅是一种“材料必要”——作文材料中呈现出了两种甚至多种相异的观点。这时候就要选明立场,摆正位置,在逐条阐明自己观点的同时,不妨也把注意力多放一点在对手身上,这样在打开视野、拓宽角度方面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寻找“破”点
不管是现实需要,还是材料需要,有两种或多种相异观点出现时,为了能让自己的观点站稳脚跟或是更有说服力,都有必要对对方观点进行反击批驳,以驳助立。也就是说对手的价值首先就体现在“破”上。但是,破不是两眼一抹黑地狂轰乱炸,也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要抓住重点,有的放矢,也就是说要找到“破点”。有的观点本身就失之偏颇,毫无价值可言,这样就直接对着论点炮轰;有的观点虽是针锋相对,但原因阐述才是可攻击的突破口,不妨就从乱中理线,条分缕析地针对原因。比如,有一则“过洋节”的作文材料:
现如今,洋节非常盛行,青年人对洋节的参与度很高,对于本国的节日反倒不感兴趣。对此,有人忧心忡忡,认为久而久之,数典忘祖,崇洋媚外会损害民族传统,割裂民族心理,当实行“请出主义”;而有人大不以为然,节日只是庆祝的形式,所承载的外来文化有限,不惜杞人忧天。
如果赞同不必对洋节实行“请出主义“的观点,除了在论述洋节在中国存在的必要性外,为了打开思维,我们还可以对“请出主义者”的原因进行分类批驳:过洋节不代表崇洋媚外,更不是数典忘祖;过洋节不会损害民族传统;过洋节不会割裂民族心理;甚至还可以把“崇洋媚外”“数典忘祖”分为两点一一批驳。同样,如果对第二种意见持反对态度,也有文章可做:节日真的只是庆祝的形式吗?节日承载的外来文化真的有限?杞人忧天真的没有必要吗?这么多的“破点”可能未必全都涉及面面俱到,但至少不会为字数发愁,不会为层次的单一化抓耳挠腮了。
三、表述“破”法
找到了批驳的点,那么顺理成章地就可以针对具体的点作“精准打击”。反对别人的观点,无非就是要说出它坏在哪里或错在哪里。这方面可思考的方向由浅入深大体有这么几个:观点的不足、局限性——弊端、危害——后果。比如与主流文化相对的概念“亚文化”,虽然也不乏受众,但地位之所以处于“亚”而非中心位置,是因为其本身就存在某些不合乎主流价值观的部分,具有“先天不足”之处,这是其局限性;而其中的“丧”文化,虽然有出现的社会土壤,能够反映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物心理,但会让人丧失力量,凡事朝消极的层面想,尤其会消磨到心智尚不成熟的年轻人的斗志。这是它带来的弊端、产生的危害;若是青年人心中没有豪情壮志,不保有理想主义的信念,而为“佛系”“丧”“躺平”等字眼占满,不仅会影响青春的绚丽多姿,还会影响青年人的一生。对一个国家来说,也是莫大的灾难。这是在推演其后果。这些方向上的表达既可以是道理上的分析说理,也可以理论和素材并举;既可以诉诸历史经验,也可以着眼当下现状,还可以设想未来可能。在此基础上,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更进一步。比如,在批驳“佛系”一词时,有学生这样行文:
不少年轻人以诗人王维淡然的处世态度自居——“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但他们只看到了王维诗中佛性的一面,却不曾了解他在年轻时确如夏花般绚烂。王维自幼聪颖过人,凭着一腔青春热血与出众才华成为当时最年轻的进士,是当之无愧的“大唐风云人物”。可以说,他的“佛系”是遍尝人生百味之后的恬淡,是暴风雨后,瀚海归于平静。相较而言,我们今天的抱有“佛系”观念的年轻人,还未开始,便已放弃;还未努力,便已躺平;还没经历世事,就言之凿凿表明自己云淡风轻,只能说是一种能力匹配不上理想所呈现出的“矫揉造作”了。
作者通过比较王维的“佛”与当今社会上所谓的“佛”的不同,敏锐地指出了社会上的佛系青年的态度的本质——拒绝努力,自我放逐,可谓一针见血。
四、“破”中有“立”
在阐述自我观点时候关注对立面观点,是二元对立思维的一种显现。但是在论述过程中,学生往往会走极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要么过分夸大,要么全盘否定。这种绝对化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不具备建设性,还会使论证缺乏客观性与包容性。为了避免绝对化表达,在把握原有方向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优化表达的方法,“破”中有“立”。试看下面两个语段:
语段一:有一部分人选择“躺平”,还美其名曰不参与世俗纷争。不可否认的是,此类心态确实让自己活得更舒适,毕竟少了些重负。可是倘若说得极端些,世界上所有人都秉持“三不”原则,那么几十年后最后一批孩子成了老人,国家又该如何发展呢?
语段二:是的,我不否认青春中,奋斗应该绘出浓墨重彩的一笔。十几岁的少年的确应该积极向上地去奋斗的。但不能因此说奋斗应该是青春的主色调甚至是唯一色调。每个人的青春都不应该被定义。试问,如果每一个人的青春都写满了奋斗,那这所谓青春,究竟是一副可以恣意涂抹的画卷,还是一张已经被印上了标准答案的答案呢?就连标准答案都可以“言之成理即可”,为什么要将青春定义成只有奋斗的样子呢?
两语段虽然秉持的观点不同,但在表述时都做到了优化的表达。在反对中先肯定其有合理的成分,再从合理成分中着重强调其不合理之处,并就其不合理带来的危害性、后果性展开自己的论述,体现了思维的全面性与严密性。
事物间是对立统一的,两种对立的观点间仍有统一之处。而大部分的作文材料并不是截然相对,而只是角度不同。因此,我们在表达时应该看到不同观点的出发点以及合理之处,只有这样我们的批驳才能有力度,我们的立证也才更有深度。
孙巧莲,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