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年级“语段学习”实践策略
2022-05-01王凯
王凯
语段既指自然段又包括自然段组成的意义段,它在低年级的字词句学习与高年级的篇章学习之间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从内容上看语段属于过渡性质,同样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扎扎实实开展训练。在统编教材中,中年级的语段编排体现出序列推进、专题组合、整合加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在把握学段目标的基础上认真研读教材,领悟编者意图,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开展语段学习,将语段学习各层面要求落到实处。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单元语文要素中指向语段学习的目标要求,并细化到课文的具体语段中去落实。
一要紧扣语文要素中语段学习目标要求。梳理中年级统编教材内容,我们会发现涉及语段的学习要求很多。它们有的直接出现在单元语文要素目标的表述中,如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有的出现在课后练习中,如《金色的草地》课后练习中有“仔细读读第3自然段,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有的出现在《语文园地》中,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词句段运用”中有“读句子,再选一幅图画照样子写一写”等。看上去它们出现在教材不同内容中,实际上它们都指向了语文要素的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时,需要紧扣语文要素学习来确定语段的学习目标。如教学《乡下人家》,课后练习1的要求是“朗读课文,想象画面。如果给课文配画,你觉得可以画几幅?试着给每幅画取个名字”。这一要求实际上包含着语段训练目标: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除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总写外,其余6个自然段都可以配上一幅画并取个名字。再进一步看这样的训练,又是对接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给画面取个名字就可以通过抓住关键语句来进行,以第1自然段构成的画面看,关键词可以由“门前”“瓜架”组成,于是这一语段的学习可以用“门前的瓜架”这一画面来概括。
二要选择语段学习关键因素追求突破。中年级语段学习,既有内容表达方面的要求又有构段形式方面的要求,而且二者是互相融合的。这就决定在语段学习中,教师需要选择那些承载语段学习关键因素的典范表达,引导学生聚焦、揣摩,从中领悟语段学习规律。如“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就属于中年级语段学习的关键因素,教材在《赵州桥》一课中安排第3自然段承担这一学习任务。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聚焦课文开始的过渡句,确定语段的表达重点是写赵州桥的美观;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的句子,把“美观”的意思写得更清楚一些。在这样的聚焦读写中,学生对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这一语段学习的关键因素的训练开展得比较扎实。
中年级语段的知识点不是孤立的,而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师要抓住相关联的知识点,从纵向上让它们串成一条线,形成语段的知识链。
一要在举一反三中延伸语段知识点。当相关语段的知识点被安排为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时,单元内的数篇课文之间就形成了围绕该语段知识点的梯度学习,体现出层次性和渐进性。对此,教师要从单元统整的角度出发,深入研读不同课文课后练习或课前提示的相关要求,找出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的梯度。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中就包含着语段学习的要求。比如,本单元安排学习《燕子》细化了这一目标要求——“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课文5个自然段,读起来就是5幅画,可以看作全面性的学习。
二要在前后勾连中形成语段知识链。中年级语段方面的知识点之间是前后勾连的,需要教师在认真梳理教材的基础上加以把握,使语段的知识学习能够连成一条线。如对一段話的学习,教材安排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有:“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等。在这样的安排中,教学目标要求是交替上升的。在这三个关于一段话的学习目标中,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属于初步学习,只要在课文中找到具有总起或总结作用的句子就可以;看一段话怎么写清楚一个意思的,其实不是写,而是进一步理解,即不仅要从语段中找出所写的一个意思,而且还要弄明白这个意思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属于由总到分的理解;处于后面的概括要求则是更进一步了,学习时需要对语段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删减或改写,才能达到概括的目的。不难看出,把教材围绕一段话的学习目标要求一一落实,就形成了一条清晰的学习语段的路径。
语段的理解和把握只是中年级语段学习的一个纵面,在中年级语段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更多的纵面,而且要注重语段学习中的横向联系,建构语段学习的知识网。
一要借助横向联系拓展语段学习。教师在某一单元开展语段学习时,需要梳理不同语段不同表达之间的关联,体现语文学习的系统性。如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聚焦的语段学习目标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在单元内的课文学习中,教师需要抓取一些典型的语段作为学习目标承载的对象。《纸的发明》第4自然段,采用的是按先后顺序把造纸的过程写清楚的;《赵州桥》的第3自然段,采用的是由总写到分写的方法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第3自然段,采用的是将事物的几个方面并列写出来的方法达到写清楚的目的。由此看出,“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有多种不同的语段表达形式和方法,需要学生在具体的语段学习中用心领悟。
二要借助读写结合促进语段建构。语段知识学习和积累不是目的,目的是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语段表达能力;也就是说语段学习离不开训练学生写作语段的能力。这需要借助教师在阅读中提取的经典语段,开展循序渐进的仿写活动,通过读写结合促进学生建构语段的能力。如教学《荷花》,课后“小练笔”——仿照课文第2自然段中荷花开放的不同样子写一种喜欢的植物。在教学时,教师先要引导学生研读课文第2自然段,发现课文作者主要采用“总写+分写”写荷花开放的样子。学生可以采用同样的结构去仿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这种仿写不仅写出了一段类似的话,而且建构了以总分结构表达的语段。
总之,在中年级语段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关注编者的意图,引导学生聚焦课文中的典范语段,在理解、概括语段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语段的表达方式,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