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血清Gal-3、IGF-1水平表达分析

2022-05-08曹磊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肾病心血管资料

曹磊

(确山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 驻马店 463200)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通过体外循环的方式清除体内毒素与过多的水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RSD)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但HD可引起动脉硬化、脂质紊乱、炎症等,ERSD经HD治疗后病死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不利于患者预后[1]。因此,寻找可早期预测ERSD患者预后的指标十分重要。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是一种多功能凝集素蛋白,参与细胞生长、炎症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还可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在心肌内增殖,进而引起心血管疾病,增加ERSD患者病死的风险[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是一种分泌性蛋白,可促进碱性磷酸酶合成,引起细胞钙化,增加粥样斑块形成的风险,进而诱发各种心血管事件,导致ERSD患者病死[3]。由此推测,血清Gal-3、IGF-1水平与ERSD行HD患者预后有关。本研究旨在分析血清Gal-3、IGF-1在ERSD行HD患者中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收集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确山县人民医院完成HD且透析时间>3个月的ERSD患者104例病历资料。

(1)纳入标准:①ERSD符合《实用内科学(第15版)》[4]中相关诊断标准,且经尿液、肾功能等检查确诊;②均首次行HD治疗,且完成规律透析时间>3个月;③患者定期接受电话或门诊方式随访,至患者病死或至随访截止日期结束随访;④患者临床资料完整,随访资料保存完整。

(2)排除标准:①更改透析方式(血转为腹膜透析或肾移植)的患者;②透析3个月内病死的患者;③合并恶性肿瘤、结核等消耗性疾病的患者;④既往行冠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

104例ERSD患者中,男59例,女45例;年龄41-72岁,平均(59.64±2.42)岁;原发病:糖尿病肾病3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44例,高血压肾病23例,其他6例。本研究符合伦理学相关规定,病历资料阅读经患者及家属同意。

1.2 方法

1.2.1 资料中ERSD患者随访及预后评估方法

全部完成HD且透析时间>3个月的ERSD患者均获得随访结果,存活对象生存时间为从行HD开始至随访结束(2021年8月);病死对象的生存时间为从行HD开始至终点事件发生(全因死亡)。随访人员每1个月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患者每3个月到院复查;查阅资料,将随访期间病死患者纳入病死组;存活者纳入生存组。

1.2.2 资料中血清Gal-3、IGF-1水平检测方法

于患者入院行HD前取患者清晨7~9点空腹>8 h的外周肘静脉血3 mL,以3500 rpm的速率离心15 min,离心半径为13.5 cm,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Gal-3水平,试剂盒选自深圳市科润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IGF-1水平,试剂盒选自广州天宝颂原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相关操作需严格按照相关说明书进行。

1.2.3 临床资料收集方法

查阅患者基线资料并进行详细记录,主要包括:性别(男、女)、年龄、原发病(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病、其他)、首次透析通路(临时导管、內瘘、长期导管)等资料。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均经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D”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期望值<5,采用连续校正卡方检验;血清Gal-3、IGF-1水平与ERSD患者行HD治疗短期生存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Cox回归)分析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04例ERSD患者行HD治疗预后情况

104例ERSD患者中,28例全因死亡,病死率为26.92%。

2.2 行HD治疗的病死与生存ERSD患者治疗前血清Gal-3、IGF-1水平与基线资料比较

病死组治疗前血清Gal-3、IGF-1水平均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原发病类型等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行HD治疗的病死与生存ERSD患者治疗前血清Gal-3、IGF-1水平与基线资料比较

2.3 血清Gal-3、IGF-1水平与ERSD患者行HD治疗预后关系的Cox回归分析

将ERSD患者行HD治疗预后情况作为因变量(1=病死,0=存活),并将治疗前血清Gal-3、IGF-1水平纳入作为自变量(均为连续变量),经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Gal-3、IGF-1过表达均与ERSD患者行HD治疗预后不良相关,二者过表达可能是ERSD患者行HD治疗预后不良的风险因子(P<0.05)。见表2。

表2 血清Gal-3、IGF-1水平与ERSD患者行HD治疗预后关系的Cox回归分析

3 讨论

Gal-3可刺激中性粒细胞激活以及巨噬细胞的活化,参与炎症反应,导致ERSD患者病情进一步进展,同时可促进大量炎症因子、氧自由基释放,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增加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IGF-1广泛存在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可刺激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等,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发展过程。IGF-1可通过激活络氨酸激酶,引起胶原沉积,介导血管钙化。且研究发现,行HD伴血管钙化患者中IGF-1水平明显升高[6]。由此推测,血清Gal-3、IGF-1水平可能与ERSD患者行HD治疗预后存在一定的关系。

本研究经Cox回归,证实了治疗前血清Gal-3、IGF-1过表达与ERSD患者行HD治疗预后不良相关。其原因为,血清Gal-3可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在内的多种炎症细胞,促进趋化因子的表达,同时促进单核巨噬细胞进入动脉血管,加剧冠脉局部炎症,诱发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引起急性心血管事件,导致ERSD患者病死[7]。IGF-1除可促进碱性磷酸酶合成促进细胞钙化外,IGF-1过表达还可促进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引起骨骼中钙沉积,导致ERSD患者骨-矿物质紊乱,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并可引起肾性骨病,导致高磷、低钙、低骨化三醇等,导致病情进展,患者病死风险增加[8]。

综上所述,Gal-3、IGF-1过表达与ERSD患者行HD治疗预后存在一定的关系。

猜你喜欢

肾病心血管资料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