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龙江林区森林抚育经营工作调研分析

2022-05-07周挺张艳艳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调研分析

周挺 张艳艳

摘要 针对森林经营管理、多功能森林经营技术、全国森林经营规划、森林抚育规程等省内外林业同行所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多功能森林经营理论和全国森林经营规划中的作业法体系进行深入探究,未来白龙江林区森林抚育经营要取得实效,需进一步将新理论和新技术尽快融入森林抚育工作中,保障森林抚育补助资金落到实处。通过对白龙江全林区森林抚育工作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以查阅档案资料、现场调查等形式对森林抚育工作各环节进行认真调查分析,与林业工作者广泛交流,共同探讨森林抚育经营问题。

关键词 白龙江林区;森林抚育经营;调研分析

中图分类号:S75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2)01–0178–03

目前林业经营模式由单纯保护、单纯采伐向多功能、多效益的复合产业及公益事业方向发展,森林的多功能开发利用将成为全球共同的发展趋势。根据《全国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设计的经营措施和方法,借鉴了国际先进的森林经营理念和技术,以我国森林经营理论和技术滞后的突出问题为研究起点,从我国森林分类管理及森林经营生产实践出发,以多功能森林经营理论为指导思想,本着全周期森林经营的思路,主要目标是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核心。在传统森林经营方式重大改革之际,白龙江林区开展了多功能森林经营相关理论及其实践应用的研究,探索出符合自身发展的多功能森林经营技术和模式。

1 白龙江森林抚育经营工作现状

白龙江林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跨越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位于西部边远贫困山区,属于汉、藏、回等多民族聚居的林农牧交错区域。白龙江林业管理局始建于1952年,现辖洮河林业局、迭部林业局、舟曲林业局、白水江林业局、南华林场等18个县级单位,24个国有林场,林业经营总面积达1 127 213 hm2。白龙江林区在木材生产时期通过人工林的大面积营造,搭载天保工程的快车后进行了公益林建设,其中人工造林7 667 hm2,封山育林3 220 hm2。但多年痼疾的存在,如林分密度过大、无专项抚育资金、难以遏制的病虫害、生长不良的部分林木等,亟需良好的抚育优化林分结构。

根据调查数据统计,白龙江林区需要抚育的中幼林面积243 633 hm2,其中,中龄林面积117 613 hm2、幼龄林面积126 020 hm2 。因此,中幼龄林抚育是今后抚育工作汇总的重中之重。

1.1 森林资源现状

白龙江林业保护中心经营总面积79.34万hm2,森林活立木蓄积量6 198.07万m3,森林覆盖率49.96%。根据最新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区域内林地总面积68.34万hm2,其中,有林地36.33万hm2、疏林地0.39万hm2、灌木林地18.44万hm2、未成林造林地1.88万hm2、苗圃地0.03万hm2、无立木林地1.47万hm2、宜林地9.65万hm2、林业辅助生产用地0.15万hm2。

目前,白龙江林区范围需要抚育的森林面积24.36万hm2,其中,中龄林面积11.76万hm2、幼龄林面积12.60万hm2。

1.2 森林抚育任务实施情况

白龙江林业保护中心自2010年列入森林抚育补贴试点范围开始开展森林抚育工作。每年实施森林抚育面积都在16 667 hm2左右。“十三五”期間,共实施森林抚育86 133 hm2。

2 抚育经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2.1 抚育经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 思想认识不高 各项目单位对抚育工作仍然重视度不够,依然将这项工作当成是改善林区资金状况的“扶贫项目”来看,以完成任务为目的,工作的立足点并非促进森林资源的增长和森林质量的提高,导致抚育工作中办法不多,方法不当,工作事倍而功半,有些甚至对森林资源造成破坏[1]。

2.1.2 设计人员责任心不强 从每年国家和省级森林抚育检查验收情况来看,抚育作业设计中的树种组成、林龄、胸径、郁闭度等主要林分因子与现场严重不符的问题突出,说明设计人员未按要求进行现场调查,抚育方式未现场确定,使个别单位的作业设计成为一个无科学性、无指导性的工作。

2.1.3 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白龙江林区地处甘南藏族地区,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环境和抚育地块地理条件的影响,抚育施工队伍主要由当地林农和牧民组成,并且施工人员不固定,虽然施工前进行了业务培训,但森林抚育工作对于技术要求较高,短时间的培训不能完全掌握技术要求和施工方法,导致施工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地块甚至对树木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2.1.4 现场员跟班作业不到位 每个林场每年的抚育面积都在667~1333 hm2之间,且不集中连片,但施工现场员也就2~3人,无法做到每个小班跟班作业,因此,施工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

2.2 抚育经营工作中面临的困难

(1)森林抚育是一项正常森林经营手段,但受政策制约,自然保护区中确需抚育的中幼龄林不能正常进行抚育。

(2)部分作业小班不能改变林木密度过大、抚育成本超过补贴标准等现实问题。

(3)天然林保护一期工程,由于专项资金的缺乏,严重影响了白龙江林区森林经营抚育工作,出现林分质量差、结构复杂等现实情况,使通过一次性抚育达到预期成效成为空谈。

(4)森林抚育产品质量差,经济效益低,投入大于产出,致使各项目单位对抚育间伐工作热情不高。

3 白龙江林区多功能森林经营理论应用和实践滞后的原因分析

白龙江林业保护中心作为老森工企业,在多功能森林经营方面的探索工作仍然很滞后。主要原因有以下4个方面。

(1)白龙江林业保护中心实施天保工程之前是以木材生产为主,“重两头轻中间” 的传统的林业建设思路,关注的是如何通过造林增加森林面积,但为了利用木材进行了大力采伐,如此本末倒置的做法忽视了提高森林质量的关键应该是抚育经营。天保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将生态保护喊成抽象的口号,思想观念上重造林轻经营。10EEEAFC-BE65-487A-91BC-2EEE043309D6

(2)跟随天保工程实施的步伐,全面停止了林区采伐,但也因此使林区断了经营收入,林业生产完全依靠天保工程资金,林区发展陷入困境,如何转型发展成为了关键,在没有专项资金的情况下,职工们缺少搞森林经营的强烈意识[2]。

(3)因天保二期工程的实施,引进了一批专业人才,但工资待遇未能配套实施,加之林区条件艰苦,如何留住人才却成了棘手问题,没有研究性的学术带头人挑大梁进行森林经营。

(4)资金划拨不到位,职工在森林经营方面的培训基本没有,外出观摩学习的机会更是屈指可数。

4 加强白龙江林区森林抚育经营的对策建议

培育森林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开展森林抚育,同时开展森林抚育是林业生产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全国各地都在以多功能森林经营理论为指导,积极探索切合自身实际的森林经营新模式,涌现出塞罕坝、木兰围场等一批森林经营的典型。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平凉市关山林管局在多功能森林经营技术的实践和应用走在全省前列,而且也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经验。

白龙江林区积极响应国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基础,从扩大森林数量向大力度提升森林质量的方向转变。白龙江林区森林抚育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严格遵守国家和省厅有关森林抚育试点工作的重要指示,以“稳步集中、促进就业、自愿公开、限额管理、科学有效”的抚育原则,结合白龙江所辖各林区的实际情况,精心组织,强化管理,狠抓质量,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总结、探索出了有针对性的管理模式和经验。

针对白龙江林区森林资源结构和森林经营工作实际,并借鉴其他单位的成功经验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4.1 加强多功能森林理论体系的研究以及推广,从管理层彻底转变思想认识问题

多功能森林经营理论对于白龙江林区大多数林业工作者来说都属于新生事物,从来没有接触过。白龙江林区发展多功能林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1 加强管理人员的理论培训 推荐成绩优异者参加省级或者国家级别的技术及能力培训,充分借鉴外省森林经营方面的成功经验,创造学术带头人到省外观摩并交流学习的大量机会,从思想认识上彻底转变观念,改变管理手段支持并鼓励技术人员勇于探索创新。

4.1.2 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加强人才培养 在林业技术人员、营造林生产骨干人员中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加强这部分人员的培训力度,争取这部分人员中多出学术带头人,再由这部分人员逐步向全林区推广。

4.1.3 将理论研究应用到解决多功能森林经营的技术问题上 对白龙江林区这个生态环境脆弱区和生态敏感区来说,“木材+生态”的模式不是任何地域的經营都适用的,要因地制宜根据林分的实际情况,适地适树开展多种模式的多功能经营,并且逐步完善经营方案的编制。

4.2 严把作业设计质量关

森林抚育作业设计作为指导施工生产的重要依据,必须要严把质量关,确保措施设计合理,技术标准明确。

4.2.1 严把调查设计关 尤其是为白龙江林区提供技术支撑的白龙江林业生态监测和调查规划院,明确分工,靠实责任,做到现场调查,现场确定抚育措施,对未现场调查、闭门造车的行为要严肃追责。

4.2.2 严把作业设计检查验收关 各单位森林抚育工作领导小组要组织人员对森林抚育作业设计进行现场核实检查,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对作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变事后处理为事前纠正,使作业设计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

4.2.3 抚育作业设计林业局要先评审论证 对设计存在的争议问题现场核实、现场答疑,将存在的问题要在最初期进行解决,完善作业设计,加强内部业务交流的效果,避免返工调查,避免人力、物力方面的浪费。

4.3 强化组织领导,做好抚育示范工作

白龙江林区森林经营工作起步晚,自开展森林抚育补贴项目以来才开始探索森林经营模式。因为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参考,多功能森林经营的步骤需从示范区、示范点的建设开始,不能急功近利。2016年国家林业局印发文件《全国森林经营规划》,根据多功能森林经营理论体系,提出了依据不同森林类型的多元化经营模式。相关部门可依据《全国森林经营规划》中提出的技术和经营模式,细化白龙江林区森林类型,按照分类经营,分区施策的方法探索森林抚育示范区、示范点的建设。

我局在木材生产时期营造了大面积人工林,实施天保工程后,又以每年人工造林6666.7 hm2的速度进行公益林建设。目前,这些林分因密度过大,林分通风透光条件差,病虫害蔓延、林木生长不良的现象日趋严重,急需开展科学有效的抚育经营,调整林分结构。这些人工林中,云杉人工纯林又占绝大部分。因此,可以从云杉人工林的经营,这个思路出发,先搞样板基地建设,面积控制在33.3 hm2左右,并布设样地,进行持续监测,力争在3~5年内着力打造5~10处科技支撑能力强、森林经营水平高、辐射带动效果好的森林抚育经营样板。

4.4 加强科研,积极探索不同抚育经营模式

白龙江林区经营范围涉及白龙江流域、洮河流域、黑河流域、祖厉河流域,各区域地貌类型、气候条件以及森林资源情况差异明显。按照分类经营、分区施策原则,将在不同区域探索森林抚育经营模式的合理性作为提高森林抚育经营的重要途径。公益林存在强度问题,且开展抚育的积极性不高,抚育效果不明显,因此要将其作为试点进行研究:对不同类型、不同林龄、不同区位进行采伐强度试验,认真总结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抚育技术标准,并从法律上给予确认保障;同时从整体出发,森林抚育经营中参考森林所处演替阶段、林分结构、树种竞争和个体差异等不同维度的经营生态学特征,制订科学合理的抚育经营计划并保证其顺利实施。

4.5 加强人才培训,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森林抚育经营技术培训是一项长期工作。尤其是在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多功能森林经营模式和技术的阶段,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尤为重要。因此要做好以下4个方面。10EEEAFC-BE65-487A-91BC-2EEE043309D6

(1)结合工作部署和任务安排情况,制定长效培训机制。

(2)实行集中理论培训和现地实践培训,技术员带组长和组长带施工人员的“双培双带”工作方法。

(3)多组织和参加像“国有林场职业技能竞赛”此类的活动,尤其是参加全国性竞赛,加强与外省的学习交流,不断壮大技术人才队伍。

(4)将培训重点落实到基层一线,以年为单位举办培训班,以全面培训专项培训相结合、理论讲解与现场操作并行为培训方式,尤其要将重点放在护林站点人员的培训上,争取在这部分人員中选拔责任心强、能吃苦的人员担任现场员,解决由于现场员缺乏,跟班作业不到位的现象。

4.6 拓宽渠道,不断加大森林抚育资金投入

目前,白龙江林区实行120元/667 m2的森林抚育补贴,但近年来劳力成本上涨、人才流失严重等原因,使得森林抚育成本也水涨船高。林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投资周期较长却见效缓慢,故需要积极争取公共财政的大力度投入,建议省级层面出台森林抚育补贴政策,设立专项资金,按照不同森林抚育类型制定抚育补贴标准。同时在森林抚育经营中积极引入社会资金,争取地方及国家信贷扶持政策,鼓励林业经营大户及林农等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其中。

4.7 积极引导,加强对森林抚育专业队扶持力度

营林专业队开展森林抚育,其质量、成效和效率方面较突出,但是由于森林抚育受到天气、季节等因素影响,整个工作没有连续性。近几年劳务费一直在上涨,许多专业队都对业务方向进行调整和转型,使得本来规模和数量不足的专业施工队伍更加紧缺。为此,建议加强对森林抚育专业队的扶持力度,一方面,加强政策项目的倾斜力度,对于中央和省级森林抚育项目、重点防护林等大型工程项目,优先考虑由专业队实施;另一方面,加强资金扶持力度,对于一些规范化、正规化的专业队,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

4.8 科学监测,健全档案

在搞好抚育施工的基础上,按照不同森林类型、抚育措施、区域分布建立永久观测样地和对照样地,健全作业前后影像资料,由专人负责,定期观测,及时收集整理森林抚育工作对森林生长、森林结构、森林健康、森林碳汇等影响的数据资料,建立长期的成效监测制度和监测体系,对森林抚育后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进行综合研究、分析,积极探索适合白龙江林区森林经营技术模式和管理机制,为不断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奠定基础。

5 结束语

白龙江林区从上到下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以多功能森林经营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森林经营技术,逐步探索出符合白龙江实际的多功能森林经营实用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林业。作为林业人更要以科学的经营理念、更加宽广的发展视野、更加坚定的工作信心,全力推动白龙江林区森林抚育经营工作再上新台阶,建设生态良好、资源增长、职工增收、社会和谐的新林区。

参考文献

[1] 翟剑.森林抚育的技术要点及合理化建议[J].农民致富之友,2021(1):215.

[2] 秦利,张铭轩.天保工程二期政策实施绩效实证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21,41 (5):455-463.

责任编辑:黄艳飞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Forest Tending and Management Work in Bailongjiang Forest Area

ZHOU Ting et al(Bailongjiang Forestry Ecological Monitoring and Survey Planning Institute of Gansu Province, Lanzhou, Gansu 730000)

Abstract This paper conducted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issues concerned by forestry peer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province, such as forest management, multi-functional forest management technology, national forest management planning, and forest tending regulations, especially the multi-functional forest management theory and the operating method system in the national forest management plan, In order to achieve practical results in the future forest tending and management of Bailongjiang forest region, it was necessary to further integrate new theories and new technologies into forest tending work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ensured that the forest tending subsidy funds are implemented. This paper conducted a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forest tending work in the whole forest area of Bailongjiang River, and conducts a serious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each link of the forest tending work in the form of consulting archived and field investigations, and had extensive exchanges with forestry workers to discuss forest tending and management.

Key words Bailongjiang forest area; Forest tending and management;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作者简介 周挺(1983—),男,甘肃兰州人,林业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森林经营。

收稿日期 2021-11-2110EEEAFC-BE65-487A-91BC-2EEE043309D6

猜你喜欢

调研分析
南宁市机电行业发展趋势调研与分析
新常态下贵州省中职生勤工助学现状调查
二线城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与分析
关于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调研分析
江西省赣州卫生学校2012—2014届药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调研分析
2014赛季与2015赛季广州富力队中超联赛调研分析
大数据时代下“被直播”问题现状调研报告
浅析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城市色彩规划的调研内容与方法
河南省档案编研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山东省农村青年学生思想状况的调研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