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观察过程,培养观察能力
2022-05-07蒋倩雯
蒋倩雯
摘要:观察是科学学习的基础,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观察能力是科学活动研究的一项最基本的,也最重要的能力。但是,在小学科学课堂上,低年级的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普遍存在随意性、无序性、盲目性等问题。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应精心挑选材料,指导学生进行有序观察,鼓励学生以多种方式展示观察结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关键词:新课标;科学;低年级;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认识自然的基本方法,也是小学生学科学的重要方法。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我们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再借助观察获得发现,进而形成合理的解释和结论。科学离不开事实的证据,而事实证据的获得则离不开观察。观察是科学学习的基础。
从 2017 年开始,新课标将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课程中添加了很多针对性的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实验内容,如利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标本、观察水的体积变化、观察地形图,等等。新课程标准还要求小学生能够采用合理的观察方法、借助合适的工具观察事物和人物。
观察对于学生的科学学习有着重要影响。但是,低年级学生在科学观察活动中存在随意性、无序性,不能正确的选择观察工具,不能及时客观的记录观察结果,部分学生在科学观察活动中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应考虑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 把握观察全过程,指导学生进行有序观察,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精选材料,激发观察兴趣
低年级学生对自然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周围的事物总是想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他们有观察的兴趣,但是由于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他们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不能持续地细心观察。因此,教师在选择观察对象时,应力求直观鲜明、贴近生活。
例如,认识常见材料时,首先出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比如陶瓷花瓶、玻璃杯、棉布衣服、塑料碗、金属刀具等等,让学生观察这些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意识到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不同的材料做成的,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再利用这些常见物品观察不同材料的特征。接着,让学生观察熟悉的文具袋和运动鞋,看看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了解不同材料的优点。再比如,观察动物时可以选择学生们熟悉的蚂蚁;观察植物时可以选择校园里的树木,还能根据不同的季节来观察。
选择直观又贴近生活的观察材料,不仅易观察易操作,还能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让学生从简单的观察入手,逐渐学会观察,喜欢观察。
二、指导方法,学会有序观察
低年级学生的观察具有盲目性,所以观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否则很容易偏离主题。教师在观察前需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这节课要观察什么?怎样观察?把每一步的任务更细化,先观察什么,再观察什么?逐步任务驱动,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观察活动中去。
例如,在教学《石头》时,教师展示形态各异的石头,引出“观察石头”的任务。观察前让学生先讨论“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观察呢?”引导学生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石头,观察石头的形状、颜色、斑纹、光滑程度。接着引导“光用眼睛看还不够,我们可以借助什么来帮助眼睛看得更细致?”借机把放大镜分发给学生,让学生用放大镜继续观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看、闻、听、摸、借助工具等方法,进行有序地观察,认识事物的特征。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低年级学生正处在感觉思维阶段,他们主要依靠感官直接感知事物。观察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指导学生进行有序地观察,从而让学生掌握并合理运用观察方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三、落实记录,展示观察结果
观察结果的记录与表达是科学探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意义。学生观察后要将观察到的内容整理展示,然而低年级的小朋友描述水平较低,会写的字也少,经常词不达意。因此,怎样将观察记录落实到位是关键。这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观察内容,采取不同的交流表达方式,让学生用较简单的语言、图画或表格呈现观察结果。
例如,观察动物和植物时,让学生到校园里寻找、观察常见的小动物或植物,可以用绘画、拍照、文字或者图文结合等适宜的方法记录动物、植物的主要特征。在观察、比較不同物品的透明程度时,可以提供词语“透明、半透明、不透明”,引导学生恰当地表述。再比如,学生描述蜡烛点燃前和点燃后的特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表达:“我们用眼睛发现什么”“我们用鼻子发现什么”“我们用手发现什么”。学生回答过程中,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表述,也不必对学生的描述准确度作太高的要求。教师要善用评价激励的话语,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记录观察结果时,教师要让学生如实描述,看到什么就说什么,画什么,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文字、拼音、图画或表格都是记录的形式。简明直观的记录方式更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记录结果也会更丰富多样。教师要在观察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有序表达,系统地说一说、写一写,帮助他们用一些科学词汇表达,还可以画图或绘制表格,整理汇总观察结果,让学生在交流表达过程中不断思考发现新问题,促进观察能力的发展。
低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这门课程,观察能力不足,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小学科学教师在展开教学过程中,要从选材、观察、展示方面来把握观察的全过程,从而让学生掌握并合理运用观察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婵.小学低年级科学课堂观察的有效性提升分析[J].科学咨询,2020(27):229-229.
[2]陈伟忠.小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以《观察蚂蚁》一课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10(002):126-128.
[3]汪杜娟.小学低年级科学课堂观察的有效性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9(24):63-65.
[4]崔超.小学科学低年级学生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20(3):312-314.
[5]刘冰.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教材中实验的编排特点及其教学功能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257-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