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设计案例分析

2022-05-05李亚琴蓝安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案例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

李亚琴 蓝安

【摘要】“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作业设计面临提质增效的现实挑战。教师要客观审视目前作业设计所存在的问题,明确道德与法治优质作业的特征,改进作业设计方法,提高作业质量。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作业设计  案例分析

【课题项目】本文为广东教育学会课题《“双减”政策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后作业的优化设计与实施》的阶段性成果之一,立项编号:GDXKT28322。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3-0040-03

一、“双减”政策背景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意见指出“提高作业设计质量,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1]“双减”政策指出了传统作业设计的顽瘴痼疾,标志着中小学作业设计即将进入提质增效新的历史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积极响应国家“双减”政策的号召,改变育人方式,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质量。

二、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学生完成作业情况欠佳,作业负担过重、质量不高,与国家的教育目标背道而驰,而学生完成作业的问题,很大程度是教师设计作业的问题。具体来说,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作业缺乏甄选精制。大多数教师直接选用学校指定的练习册或自己出练习卷为作业,只是进行简单筛选,没有精心筛选编制,有些过于简单,有些过于拔高,有些机械重复,低质低效。第二,作业缺乏层次梯度。大多数教师面向所有学生布置同样的作业,不能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的作业,无法满足学生分层学习的要求,不能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第三,作业缺乏多样形式。部分教师设计作业形式单一,刻板重复,加重学生的消极情绪,实践探究、情感体验等作业形式设计较少,且流于表面形式,没有持续跟进,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第四,作业缺乏情感体验。大多数教师以升学考试作为作业设计的出发点,作业侧重于知识巩固、技能提升,忽视了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主功能,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引领学生价值提升。

三、优质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特征

优质的道德与法治作业,首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以提高学生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为根本任务,为促进学生的全面發展、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优质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有以下特征:

第一,有梯度。从作业难易程度来说,分层、弹性,有梯度、有选择。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能力层次和学业水平,设计基础性、发展性和提高性作业,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第二,有广度。从作业内容范围来说,多元、开放,有宽度、有拓展。能联系学生逐步拓展的生活实际,设计开放性、发散性、拓展性作业,让学生在作业中丰富知识,扩宽视野,提高能力。第三,有深度。从作业内容纵深来说,综合、深刻,有思辨、有探究。能挖掘材料和知识的深层内涵,设计递进式问题,引导学生层层剥茧,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第四,有温度。从作业情感价值来说,体验、实践,有意义、有价值。能发现与教材知识相契合的学生情感需求,设计激发学生情感认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品德塑造。

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设计案例分析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类型的作业。按时间,可以分为前置作业、课后作业、周末作业等;按形式,可以分为书面作业、口头作业、活动作业等;按目的,可以分为知识巩固作业、逻辑建构作业、阅读感悟作业、实践探究作业等。下文将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常见的作业类型进行案例分析。

(一)知识巩固型作业

知识巩固型作业,即练习题,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最常见的作业设计之一。设计知识巩固型作业,教师要熟悉课标,合理制定三维目标,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和考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情,针对性地选择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作业内容,让学生有效地巩固重要知识和学科大概念。例如初三上册第一课第一框《走向共同富裕》,课标2.4提出“知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2];2020年广州中考第21题“请运用所学‘走向共同富裕’的相关知识,说明广州的帮扶是怎样助力毕节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基于此,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考点聚焦于“能够分析党和政府为实现共同富裕所采取的举措”;同时,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节点,让学生了解国家在扶贫和乡村振兴方面的举措,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爱国热情。综上原因,设计以下作业:

2021年7月29日,广州市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党和政府深入落实中央“三农”工作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在党和政府的关切下,广州乡村振兴取得骄人“成绩单”。

(1)广州市成立乡村振兴局,助力乡村振兴,体现________的发展理念,________的发展思想。(6分)

(2)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广州如何助力乡村振兴。(12分)

此作业,以2020年广州中考21题为原型进行变式,以最新的广州时事为背景材料。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加深对学科的概念和重点知识的理解,同时理解感悟广州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做法,提高政治认同。

(二)逻辑建构型作业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每本书之间、每个单元之间、每课之间,甚至某些知识点之间都存在内在联系,逻辑建构型作业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其中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包括制作树状图、思维导图、流程图等。较常见的是制作思维导图,既可以采用全开放性的,即教师规定知识范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建构;又可以采用半开放性的,即教师给出大致框架,让学生进行填空。

“法治”是贯穿初中道德与法治三年课程的重要内容,在中考复习时,找到几本书中的“法治”主线,构建为知识体系,让学生高屋建瓴地把握此知识点,是教学提质增效的重要方式。因此,可设计以下作业: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做法治的传播者、弘扬者和践行者。请你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六本教材,制作“法治”思维导图。(鼓励创新,可参考下列模板)

与传统练习作业相比,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积极性更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优秀的思维导图可让学生进行展示讲解,或者进行评比,引导学生相互学习,获得实效。

(三)实践探究型作业

正如课标指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3]探究型的作业,强调“可实践”和“能探究”,教师要设计好实践探究的题目,避免只思考不实践,或只实践无探究的现象。教材中的“探究与分享”、課标中的“活动建议”和教参中的“教学建议”,都可以成为我们设计实践探究作业的参考。

以八年级下册宪法为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学生不仅需要了解宪法的内容,更需要在生活中践行宪法,增强对宪法的认同感,主动宣传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们要学习宪法,更要弘扬宪法、践行宪法。请你自由组成小组,制作宪法宣传海报、宪法手抄报、宪法书签或者宪法宣传单等。以小组为单位,在小区张贴海报、派发传单等,进行宪法宣传。

学生乐于并善于完成实践型作业,具有浓厚的兴趣和较高的积极性。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分工协作,各尽其能,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社交能力、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这正是我们追求的教育初衷,不是死记硬背宪法知识,而是深刻理解宪法精神,能在生活中弘扬并践行宪法。

(四)时政作业

政治认同是中学生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设计时政作业,引导学生主动关心国家大事,培养学生对国家发自内心的责任感和认同感,自觉拥护党的领导,拥护国家发展大局,这是每位政治教师的应有义务,也是学生获得新知,锻炼能力,走进社会的重要途径。[4]时政作业的形式多样,如观看时政新闻、时政演讲、时政点评等。时政新闻具有时效性和多样性,有些超出学生探究能力,有些不具有探究意义,教师在设计时政作业前,可对学生进行指导,提供新闻范围和查找途径,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以九年级上册第六课《走绿色发展道路》为例进行分析。

绿色作业超市

建设美丽中国,共筑生命家园,有你也有我,请你做一个绿色使者,任选下列一个作业,认真完成。

1.(适合爱观察的你)请你观察身边的环境,有哪些改善,存在哪些问题,拍照记录下来,做成PPT。

2.(适合爱调查的你)请你组成学习小组,针对身边的一项环境问题,做一份调查报告。

3.(适合爱写作的你)请你搜集一则我国绿色发展的时事,例如碳达峰、碳中和,写一篇时事评论。

4.(适合爱讲话的你)请你结合我国近年来绿色发展的成就和问题,写一篇时政演讲稿。

此作业,从内容来说,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发生的环境变化,感受我国绿色发展成就,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政治认同。从形式来说,实现作业分层,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发挥不同学生的特长,让学生都可以从作业中有所得、有所获。

五、反思总结

教无定法,作业无定式,在设计作业时,需要我们处理好几对关系: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选择好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作业形式,既要对陈旧的形式适时扬弃,又要防止忽略内容泛形式化;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既有理论巩固又有实践探索,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处理好特殊和整体的关系,既要关注整体学生,又要关注特殊学生;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作业设计要有长期规划和短期任务,通过多次持久的短期任务,最终实现长期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629601.htm,202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姜必胜.道德与法治教学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11.

[4]陈倩倩.四个转向:作业优化的策略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1.

猜你喜欢

案例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