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瓷冠修复过程中颈缘位置设定对牙周组织保护的影响

2022-05-03王明辉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6期

王明辉

[摘要] 目的探究全瓷冠修復过程中颈缘位置设定对牙周组织保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 5月至2019年 5月三明市第二医院口腔科160例全瓷冠修复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颈缘位置不同分为对照组(颈缘位于龈下患者)80例、观察组(颈缘位于龈上患者)80例,并在全瓷牙修复过程中注意保护牙周组织。比较两组牙石指数(CI)、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及裂纹、牙龈缘黑线以及牙龈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修复前,两组 CI、PLI、GI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修复后两组 CI、PLI、GI 均有所上升,观察组 CI、PLI、GI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裂纹、牙龈缘黑线以及牙龈炎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该疾病患者实施全瓷冠修复过程中颈缘位置设定在龈上对牙周组织保护有良好作用,可有效起到保护作用,但对龈下患者有明显不利影响,容易造成牙周组织损伤。

[关键词] 全瓷冠修复;颈缘位置;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周组织损伤

[中图分类号] R78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2)06-0165-04

Influence analysis of position setting of the cervical margin on the protection of periodontal tissue during the all-ceramic crown restoration

WANG  Minghui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Sanming Second Hospital, Fujian, Sanming 36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position setting of the cervical margin on the protection of periodontal tissue during the all-ceramic crown restor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60 patients with all-ceramic crown restorat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of Sanming Second Hospital from May 2017 to May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 of the cervical margin, they were divided into 8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ith cervical margin of the restoration under the gingiva) and 80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with cervical margin of the restoration above the gingiva). The periodontal tissue was protect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porcelain tooth restoration. The calculus index (CI), plaque index (PLI), gingival index (GI),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cracks, black lines on the gingival margin, and gingiviti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restoration,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I, PLI, and GI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after restoration, the CI, PLI, and GI of the two groups increased. The CI, PLI, and GI of the restora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5); the total incidences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cracks, black lines on the gingival margin and gingiviti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5). Conclusion Set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cervical margin on the gingival during the restoration of the all-ceramic crown in the patient with this disease has a good effect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periodontal tissue. However, it has obvious adverse effects o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margin under the gingiva, and it is easy to cause periodontal tissue damage.               [Key words] All-ceramic crown restoration; Position of cervical margin; Plaque index; Gingival index; Periodontal tissue damage

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所以在展开全瓷冠修复的过程中,不仅要恢复牙体良好的外形、色泽,同时还应注意对牙周组织健康的保护与维护[1]。金属烤瓷冠能够有效修复患者牙体外形,但是在实际治疗中,一些烤瓷冠患者会出现牙龈染色的情况,甚至出现过敏反应,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健康安全。所以全瓷冠逐渐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此种修复方式和天然的牙齿有着相似的物理特性,能够和周围组织相协调 [2]。不过在实际修复中,进行牙体准备时,此种治疗方式需要使用不同的颈缘关系,此关系和最终的治疗效果有着直接关系。本研究以160例该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途径探究全瓷冠修复过程中颈缘位置设定对牙周组织保护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 5月至2019年 5月三明市第二医院口腔科160例全瓷冠修复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颈缘位置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其中修复体颈缘位于龈上患者80例为观察组,颈缘位于龈下患者8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男42例,女38例;年龄25~ 45岁,平均(33.50±5.58)岁;病程2 ~10个月,平均(4.29±1.21)个月。对照组男41例,女39例;年龄26~ 45岁,平均(35.50±5.91)岁;病程3 ~9 个月,平均(4.59±1.47)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和家属均对本研究内容详细了解,并自愿参加;②符合全瓷冠修复诊断标准 [3]。排除标准:①曾有或现有精神疾病者;②有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者;③过敏性疾病者。

1.2  方法

两组均实施全瓷冠修复,观察组修复体颈缘位于龈上,对照组修复体颈缘位于龈下。在进行修复的时候需要将颈缘形成一条曲线,然后根据患者牙齿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缩龈线,再使用专用的器材将选择好的龈线压进龈沟,需注意在治疗时,牙体应该准备比较宽的肩台,全肩台的宽度需≥0.4 mm,为直角肩台;准备好肩台之后,将其飞边去除,抛光预备体线脚圆盾等;之后采用光学印模制作全瓷冠在工作区域,对口以及要和的位置需要做颊侧区图像;采集成功后选择最佳外形方面的设计,并找到邻接的咬合关系;在图像中需要将外形修改精细,将合面以及邻接的位置稍微加厚,防止临床试戴不足;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应对患者使用硅橡胶取模,保证治疗的科学性,减少不必要的误差;根据实际标准进行相应操作,完成之后在患者口腔试戴,调整咬合、临界点,并检查边缘密合度,通过饰面瓷染色和邻牙匹配,最后将全瓷冠以光固化树脂粘结剂粘结,并展开随访与复诊调查工作。

1.3  观察指标

①比較两组牙周状况,包括牙石指数(CI)、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其中cI根据《临床牙周病学》中关于牙石分度标准进行评定,其总分为 4分, CI=唇舌面牙石分数总和/2。PLI 评分采用 6%品红液显示菌斑,总分为6 分, PLI=唇舌面菌斑分数总和/2。GI 根据《牙周病学》进行评分,总分为3 分, GI=唇、舌的近中、远中面牙龈分数总和 /4[4]。②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裂纹、牙龈缘黑线以及牙龈炎。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展开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x ±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修复前后牙周状况比较

修复前,两组 CI、PLI、GI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修复后,两组各指标均高于修复前,且观察组各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修复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2。

3 讨论

全瓷冠修复体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对牙周组织有着重要影响,并且在实际修复中逐渐不再十分追求修复体的美观程度,而是更加重视牙周组织的健康程度。相关研究显示,牙周出现损害的情况大多是因为人们自身的牙体还有牙周组织对修复结果出现不适应的情况,使得其组织出现敏感,引起应激反应,所以在进行具体修复的时候需要进一步减少对牙周组织的刺激程度,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及科学程度[5-6]。

牙齿缺失在临床中的发病率较高,容易降低患者咀嚼功能,对患者饮食造成影响,会造成不易消化,所以对于该疾病患者大多需要采取牙齿修复。当义齿保护不当时容易出现纵裂的情况,佩戴过程中容易导致患者不适,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所以为了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提高患者主观感受度和使用效果,在佩戴义齿之前需要正确分析患者面部肌肉、感觉、牙槽等情况,从而有效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7-8]。在牙齿修复中,全瓷冠修复方式使用非金属材料制作内冠,仿真度以及修复效果较高,且不会出现牙颈缘色泽沉积的情况,对患者牙周组织的损伤程度较小,但在实际修复中需要充分考虑颈缘位置的设定[9]。通常情况下,设计龈下边缘的时候需要避免进入龈沟内过深,一般不能超过 0.5~ 1.0 mm 或者不能超过龈沟深度的1/2[10-11]。以往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龈下边缘的设定,可最大限度保障修复体能够处在一种自洁的状态,这种理念一定程度上指导了临床中的操作,并且在医学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开始重视组织的健康程度[12-13]。

本研究结果显示,修复前观察组与对照组 CI、 PLI、GI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修复后观察组 CI、PLI、GI 低于对照组( P <0.05),提示当颈缘设计在龈上的时候有利于牙周组织的保护,而当颈缘设计在龈下的时候容易对牙周组织产生损伤。所以在开展此种方式修复的时候,可以科学选择颈缘位置,降低对组织的影响,而在患者治疗时要求美观的情况下,可以将修复体的颈缘设置为平齐颈缘,应尽量设置在颈缘以上的位置,这可以使患者在日常的口腔卫生维护中无过多的麻烦,也可以更好地保护相关组织,减少对牙周原本生态环境的损害程度,进一步提高修复的有效性[14-15]。在全瓷冠修复过程中,因为缩龈线中的一些成分会对相应细胞产生一定的毒性作用,所以在进行实际治疗的时候,应尽量将治疗时间控制在10 min 以内,以降低对牙龈的损害。在进行实际修复的时候需要尽量放在牙龈缘冠方,避免刺激牙龈,且方便患者后期进行清洗。同时,要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详细讲解相关知识、不同修复方式的作用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在讲解的时候了解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文化知识水平,根据不同文化知识水平展开不同层次的健康教育,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可以采用图片等形式进行讲解,使其能够充分理解相关知识。此外,在展开修复工作中,需要及时了解患者相关需求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答,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展开相关工作。上述问题也显示了本研究修复时的局限性,希望在今后治疗中可进一步减少对牙周组织的刺激程度,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及科学程度。

综上所述,当颈缘设计在龈上的时候有利于牙周组织的保护,而当颈缘设计在龈下的时候容易对牙周组织产生损伤,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展开科学颈缘设计,最大限度降低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黄英. 铸瓷高嵌体与全瓷冠在短冠后牙修复中临床疗效对比 [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2):266-268.

[2] 黄远斌. 全瓷牙修复与金属烤瓷牙修复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4):447-449.

[3] 袁媛,邹强. 全瓷牙修复过程中颈缘位置设定对牙周组织保护的临床研究[J].中国校医,2017,31(5):361-362.

[4] 陈广庶. 全瓷冠修复牙体缺损的效果分析[J].四川医学,2020,41(5):493-496.

[5] 曹娟玲,张芳莉,陈辉. 全瓷冠与金属烤瓷冠在牙齿修复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贵州医药,2020,44(4):615-617.

[6] 陈一,谢永林,林凡敬,等. 三种不同填充材料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疗效比较[J].中国美容医学,2020,29(2):110-114.

[7] 梅美,龚闽,杨巍,等. 烤瓷联冠和烤瓷桥修复对基牙咬合力及牙周组织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47(8):986-990.

[8] 张瑞林,孙瑶. 正畸牙槽骨改建中 RANKL/OPG 表达动态变化特征及牙周组织细胞凋亡观察[J].口腔医学,2019,39(6):488-493.

[9] 任金惠 . 全瓷冠与金属烤瓷冠在前牙缺损修复患者修复中的应用比较 [J]. 黑龙江医学,2019,43(11):1355-1356.

[10] 石雪梅,张冠雄 . 氧化锆全瓷冠联合纤维桩和改良延长术在前牙根折中的疗效差异及对继发龋、牙周炎发生率的影响 [J]. 中外医学研究,2020,18(3):37-39.

[11] 刘一 . 口腔修复中纤维桩加全瓷冠的效果观察 [J].当代医学,2020,26(2):15-16.

[12] 姚蔚,陈维毅,李冰,等 . 咬合接觸对桩核冠修复后牙体及牙周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4):615-620.

[13] 周宇辉 . 纤维桩联合全瓷冠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 [J]. 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7):147-149.

[14] 谭荣才,黄稍稍,李翠婷 . 二氧化锆全瓷冠与金属烤瓷冠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J]. 海南医学,2019,30(2):210-212.

[15] 陈世炜,伍晓红 . 根管治疗后下颌切牙瓷贴面与全瓷冠两种修复方式的抗折裂性对比研究 [J]. 口腔医学研究,2020,36(3):269-272.

(收稿日期: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