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医学期刊与“新医科”关联度分析
2022-05-01齐园张乔潘茵梁婷婵
齐园 张乔 潘茵 梁婷婵
摘要:研究通过数据检索与筛选,选择全国“医X”学科建设数量前八位的高校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主办医学期刊的刊名、刊登范围和栏目与“新医科”之间的关联性,并对比交叉学科与交叉栏目所涉及的交叉类型,得出结论:现阶段高校医学期刊建设与“新医科”发展在数量规模、方向定位和特色发展等方面严重不同步。建议医学期刊提高对“新医科”的关注度,与本校团队密切合作,紧扣“新医科”创新特点,促进融合关系,以提高高校医学期刊与学科建设的契合度,完善高校医学期刊对学科建设的服务功能。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样本期刊仅限于中文期刊,未纳入高校主办英文期刊。
关键词:高校医学期刊;“新医科”;关联性;“医X”;交叉学科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4-0041-05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一流高校科技期刊建设”专项基金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UJS2021-047
一、研究背景
2018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文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正式拉开“新医科”发展的序幕。同年10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训计划2.0》,对“新医科”建设进行全面部署。“新医科”的现阶段目标是培养高质量、复合型、全科创新型医学人才,其实现手段是把传统医学的“生物医学科学为主要支撑的医学教育模式”向“医文、医工、医理、医X交叉学科支撑的医学教育新模式”转变[1]。因此近年来,一些医学院校和综合院校纷纷设立医学交叉学科专业,开设“医X”交叉课程,然而医学与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与发展的内涵以及“新医科”的具体实现路径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探讨、规划与设计。尤其是除课程教学之外,“新医科”的科学研究和成果产出如何紧扣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和驱动医学科技创新,学校如何逐步建立和完善与“新医科”相配套的支撑体系,系统推动传统医科建设的模式创新、路径优化和升级转型,是当前形势下需要审慎思考的问题。
截至2022年2月20日,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篇名关键词“新医科”,共有168篇学术文章,2021年的发文量最高,共95篇。对“新医科”进行宏观研究的成果较少,最早出现的是顾丹丹、钮晓音等在2018年发表的《“新医科”内涵建设及实施路径的思考》[1];何珂、汪玲(2019)[2]和彭树涛(2020)[3]深入探讨和分析“新医科”的理念和意义;沈瑞林、王运来(2020)[4]和李风林(2021)[5]对“新医科”的建设路径进行探索。其余的研究均是从教学角度切入,有的探讨某一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有的探讨“医工”融合新专业的设立,有的对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探索,还有的研究新技术在“新医科”发展中的应用。但尚未有研究者从高校医学期刊与“新医科”之间的关系、高校医学期刊如何对学科建设进行服务的角度进行研究。笔者从“新医科”的特点出发,分析学科建设与期刊发展的内在关联程度,并试图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提升学术期刊与新兴学科的融合度。
二、“新医科”学科建设的特点及目标
“新医科”是指从人的整体出发,将医学及相关学科领域最先进的知识理论和临床各专科最有效的实践经验分别加以有机整合,并根据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等学科知识进行修正、调整,使之成为更加适合人体健康和医疗诊断的新的医学体系。与传统医学学科建设相比,“新医科”学科建设体现出创新性、整体性、交叉性三个特点。
(一)“新医科”的“新”体现在科技创新
在全球工业4.0和生命科学革命3.0的影响下,当代医疗发展方向逐渐与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芯片、纳米技术等新的科学技术手段紧密结合。近年来,人工智能在CT、MRI、机器人手术等方面展现出了超越人类医生的精准和效率优势,科技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把传统医学带入智能医疗的新时代。计算机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新材料技术的持续迅猛发展与更新必将成为“新医科”发展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从而使“新医科”的学科建设呈动态的持续性变化态势。
(二)“新医科”强调大健康、全健康理念和全科培养模式
“新医科”建设的背景和基础是全健康理念、“大健康”的顶层设计和国家战略,最终目的是转变医科思维模式,促进医防并重,从偏向治疗扩展到预防、医疗、康养的生命全周期服务。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之后,倡导人类、动物、环境三者和谐平衡发展的生态观、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健康中国行动的关键环节之一。
(三)“新医科”要求打破学科壁垒,推广“医X”学科建设
“新医科”是在医科前进道路上按照自身规律发展而来的,既有“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和驱动医学科技创新的医学本质,同时又具有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理论内涵和研究方法。“新医科”在知识空间和知识领域的选择上强调“拓疆”,在专业布局和学科结构重构中突破医学学科的自我限制和学科边界,不仅有内部交叉,还有与非医科的交叉趋势,如医+工、医+信、医+理、医+文。
三、数据检索与结果分析
(一)高等院校自主设置“医X”交叉学科情况
根据教育部2021年8月发布的《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名单(截至2021年6月30日)》,共有194个高等院校自主设置了交叉学科(按二级学科管理)。因为交叉学科的名称设置有一部分并未体现医学元素,笔者根据其所属的一级学科的学科分类进行筛选,涉及“基础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中医学”“药学”“中药学”这8个一级学科的所有二级交叉学科被归类为“医X”学科。2D1A704B-E77D-4447-B087-0CA606A71966
经筛选与统计,共40所高等院校自主设置了87个“医X”交叉学科。排除“纳米科学与技术”“人文医学”“生命伦理学”“医学信息学”“人工智能”“再生医学”“分子医学”等7个重复学科,共有70个“医X”学科被设立。按照设置“医X”交叉学科数量的多少对40所高校进行排序,排名第一的是中国医科大学,设置交叉学科6个;其次是华北理工大学,设置交叉学科5个;设置4个交叉学科的高校有北京协和医学院、苏州大学、山东大学、温州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等6所高校(见表1)。另有7所高校设置3个交叉学科,6所高校设置2个交叉学科,19所高校设置1个交叉学科。
(二)8所高校主办“医X”期刊情况
1.检索原则
在CNKI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中进行“出版物检索”,搜索条件设置为“主办单位”,找到排名前八位的高校主办的所有医学期刊。再进一步搜索数据库中的“统计与评价”,得到与本研究相关的期刊历史信息。以此为基础,确定样本筛选原则。
(1)时间范围。为确保关联度的准确性,所有纳入研究的样本期刊,无论是新创还是栏目调整,都必须是在“新医科”诞生之后进行的。因此,检索数据的时间范围确定为2018年8月至2022年2月的所有连续出版的医学期刊。
(2)筛选条件。检索时主要观察“刊名”“刊登范围”“栏目设置”,确定三个检索标准:刊名中是否体现学科交叉;是否设置了交叉学科栏目;刊登范围是否涉及交叉学科内容,且三个标准之间的关系是“或”,满足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可以纳入研究。
2.检索结果(见表2)
(1)8所高校中,有6所高校共8本期刊涉及交叉学科内容,刊名体现交叉的有3本,分别是华北理工大学的《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南方医科大学的《医学语言与文化研究》和《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8本期刊共设置交叉学科栏目共12个,其中北京协和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人工智能”栏目重复出现,结果中只计入1次。
(3)8所院校中,有2所院校主办的医学期刊与“新医科”无关联,分别是办刊量最大的中国医科大学(11本)和办刊量最小的苏州大学(1本)。
(4)8本期刊中,最早(2019年)设置交叉栏目的是华北理工大学的《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山东大学的《山东大学学报》、南京医科大学的《临床神经外科杂志》、南方医科大学的《妇产与遗传(电子版)》和《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5)8本期刊中,设置交叉栏目数量最多的是南方医科大学的《医学语言与文化研究》和《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6)8本期刊中,发文量最大的是南方医科大学的《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从2019年到2022年2月共发文194篇。
(三)结果对比
从表1可见,在计算中减掉重复学科“生物信息学”和“人文科学”,8所高校设置33个交叉学科,根据所涉一级学科的交叉情况进行分类。从交叉类型上看,除医学内部交叉外,学科交叉中出现了“医+工”“医+理”“医+文”双交叉,“医+工+理”“医+工+文”“医+理+信”三交叉,以及“医+工+理+信”和“医+工+理+信+文”多交叉。其中医理交叉学科和医学内部交叉学科占据比较明显的优势地位,但未出现“医+信”双交叉。
从表2可见,将12个交叉栏目根据所涉一级学科进行分类,除医学内部交叉之外,出现了“医+理”“医+工”“医+信”和“医+文”双交叉,“医+理+工”三交叉,无多交叉栏目。其中“医+理”“医+文”“医+信”分布均衡,各有3个,医学内部、“医+工”和“医+理+工”各有1个。
以8所高校33个交叉学科和6所高校12个交叉栏目为研究对象,分别计算交叉组合所占的比例,形成柱状图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交叉学科与期刊的交叉栏目明显不同步(见下图)。
第一,从交叉组合的覆盖面上看,交叉学科设置的覆盖面大于交叉栏目,10个交叉组合中占了9个,而交叉栏目的覆盖面较少,只占6个,三交叉的组合比较单调,缺少多交叉组合。
第二,从发展程度看,交叉学科目前的主要方向是医学内部和“医+理”,“医+文”相对较弱,尤其是“医+信”发展力度不足,而交叉栏目在“医+文”“医+信”方向发展力度相对较强。
(四)结果分析
本研究最终选择的样本数据是8所高校设置的交叉学科和其主办的医学期刊。从样本选择看,雖然8所高校仅占所有已设立“医X”学科高校总数的20%,但是这8所高校所设置的“医X”学科数量占比为47%,说明这8所高校所设立的“医X”学科具有代表性,因此本研究结论具有价值和意义。
由数据结果可以看出,“新医科”交叉学科已经成为医学院校乃至一些综合性院校的学科发展突破点和新方向。在194个设置了交叉学科的高校中,有超过20%的高校设置了“新医科”相关学科,其中又有超过50%的高校设置了1个以上的“医X”学科。学科分布也较为广泛,既包括传统的交叉学科如“人文医学”“医学心理学”,也开辟了符合“新医科”特色的新兴学科,如“精准医学”“转化医学”“健康大数据与智能医学”等。然而,现阶段高校医学期刊在与“新医科”学科发展的衔接上存在严重不同步的问题。
首先,是数量与“新医科”建设规模不匹配。
全国“医X”专业设置数量排名前8位的高校,其主办的医学期刊只有3本在刊名上能够体现一定的交叉,其中只有南方医科大学的《医学语言与文化研究》是新创期刊,但创刊后发文量不高,2021年全年发文仅11篇。中国医科大学作为“医X”学科设置数量最多的高校,主办的医学期刊也高达11本,但是“医X”刊物或者栏目却一直未出现。这说明在高校期刊建设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对于“新医科”学科建设敏感度不足的问题,主动追踪新设立的“医X”学科创办新刊和开辟新栏目的意识不足,大部分医学期刊依然在办刊方向上固守纯医学学科的道路。2D1A704B-E77D-4447-B087-0CA606A71966
其次,是定位缺乏与“新医科”建设方向的对应性。
被纳入研究的12个交叉栏目中,仅华北理工大学的“职业心理健康与医学心理学”与本校的“职业卫生安全”学科存在对应关系,其他11个交叉栏目均与本校设置的交叉学科无关。这说明高校医学期刊现阶段与“新医科”建设仍处于“分裂”状态,没有充分考虑本校“新医科”特色和发展方向,定位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考量,一方面难以得到校内的学术支撑,增加办刊难度,另一方面也很难与学科建设相融合对其起到促进作用。
最后,是创新性与“新医科”发展特点脱节。
“新医科”的核心特征是“创新”,8所高校所设置33个交叉学科符合“新医科”的创新性特点,除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南京医科大学都设置“人文医学”学科之外,学校之间不存在其他重复性学科设置,“医X”期刊的创新局面则不乐观。一是交叉学科栏目的重复性较高。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和南京医科大学的《临床神经外科杂志》以及南方医科大学的《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都设有“人工智能”栏目;华北理工大学的《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和《山东大学学报》都设有“医学心理学”栏目。二是交叉学科栏目的设计趋于保守和传统。“医学心理学”“医学人文”和“医学+文学”的交叉是“新医科”出现之前已有的学科跨界研究内容,虽然在本次研究中也纳入交叉研究范围,但从严格意义上说并不属于“新医科”的创新栏目。可见,各高校医学期刊普遍缺乏“新医科”所倡导的“大数据”“新材料”“全健康”等新鲜元素的介入。
四、建议
本研究的结论是,在“新医科”发展的过程中,学科建设和期刊建设各行其是,关联度不高。各高校医学期刊工作者并没有根据本校的新兴学科调整办刊方向,拓展思路。大部分医学期刊还在固守老路,没有抓住“新医科”的发展契机进行变革和转型。本研究对医学期刊未来发展建设有如下建议。
(一)医学期刊应普遍提高对“新医科”的关注度
高校学术期刊的发展方向标应该是学科建设的目标和发展方向。“新医科”的诞生转变了学科发展的固有观念,而新的学科发展模式也必将带动期刊发展的转向。高校期刊工作者应该提升对学科更新的敏感度,密切关注“新医科”的动向和发展状况,从单一的医学学科期刊的固有办刊思路中跳脱出来,主动与“新医科”学科团队沟通交流,邀请学科专家对办刊方向进行论证和评估,紧扣“新医科”学科建设目标,有的放矢地创办新刊,或者重新设计、调整、重组既有刊物,积极探索“医X”期刊的发展路径。
(二)医学期刊应强调与本校“新医科”学科团队的合作?
作为与新兴学科挂钩的“医X”期刊,找到切入点进行精准定位是保持其生命力、活跃度和影响力的关键,期刊建设应尽量避免盲目性和不连续性,而精准定位的环节最需要的就是学术团队的有力支撑。在刊物新创或转型之初,期刊和本校的学科团队就应该进行充分沟通与策划,要最大限度利用本校“新医科”团队力量和学术资源,与“新医科”团队共同挖掘其学科特色和优势,找到最佳切入点,明确刊物定位和特色,在立足自身的同时也避免拘于传统或流于重复。
(三)医学期刊应符合“新医科”创新性特点
传统的医学期刊在办刊形式上遵循单一医学学科特点,栏目设置一般按照文体类型或者稿件来源进行分类,比如“综述”“病例报告”“调查报告”“专家论坛”等,读者和作者选择阅读目标和投稿方向的依据就是刊名,或者必须阅读文章后才能获取具体的学科信息。笔者认为,由于“新医科”的交叉性特点,学科的复杂性和融合性增加了学科信息获取的难度,因此医学期刊作为学术成果的发布者,应该采取一些手段和措施提高鲜明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明确的宣传和引导。无论是创办新刊还是旧刊转型,医学期刊都要尽量贴合“新医科”的关键词,在形式和布局上体现“新医科”特质。比如,创办新刊时对刊物的命名,可以在刊名中体现交叉的内容和组合方式,也可以直接采用交叉学科的名称,对“新学科”起到宣传和推广的作用,直接吸引目标群体。与此同时,辦刊宗旨和目标要与“新医科”学科建设目标相吻合,有意识地加大大数据、人工智能和高精尖科技等内容的比重;要积极开辟新栏目或主动进行主题策划,有意识地引导单独的学科期刊逐步向交叉学科转变,吸引交叉学科稿源,大胆突破刊物已有的刊登范围,积极增设跨学科栏目和专题讨论。
(四)医学期刊要主动融合,为“新医科”学科建设发挥最大服务功能
医学期刊在“新医科”的学科建设中不能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应该凭借自身善于汇聚学术资源的有利地位,从开始的追踪、配合,逐步转变到促进、拉动,最终形成和谐、融合的共生状态。
第一,“新医科”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暂时还达不到成熟、稳定的输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也处于摸索、创新和思考的阶段,未来一段时间内产出的学科成果将呈现新、多、杂的特点。医学期刊要充分发挥学术平台优势,在编辑审稿、专家外审以及定稿各个环节把握好学科交叉的方式和尺度,对“新医科”的学术成果起到学术筛选和评价的作用,促进“新医科”的学科发展和不断成熟,既要用开放的学术思维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也要有效规避无交叉、误交叉和伪交叉的情况发生。
第二,“新医科”的学科特质是多学科的跨界、融合与交叉,医学期刊应借助与学科建设的共生关系,整合多学科研究机构的优势资源,凝聚大批不同专业的学术人才,建立共同的学术圈,促进机构间合作、交流和资源共享,以激发“新医科”学科发展新的动力和潜力。
五、结语
高校学术期刊与学科建设的关联度是考量期刊学科服务意识强弱、学科服务能力高低的关键标准,也是促进期刊自身发展,保持生命力的必由之路。期刊建设只有在方向选择和探索特色上与学科对应,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吻合度越高,双赢的可能性就越大。“新医科”学科发展是医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相应地,“医X”期刊也必将成为医学期刊的创新之路。现阶段,思考并实践与“新医科”的融合路径是高校医学期刊编辑新的使命与责任。
参考文献:
[1] 顾丹丹,钮晓音,郭晓奎,等.“新医科”内涵建设及实施路径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8):17-18.
[2] 何珂,汪玲.健康中国背景下“新医科”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9,21(2):98-102.
[3] 彭树涛.“新医科”的理念与行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8(5):145-152.
[4] 沈瑞林,王运来.“新医科”建设逻辑、问题与行动路径研究[J].医学与哲学,2020,41(12):69-73.
[5] 李凤林.新时代我国新医科建设的路径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21(3):6-8.
作者简介 齐园,博士,副教授,编辑,研究方向:高校教育管理、编辑理论。张乔,硕士,编辑,研究方向:编辑理论。潘茵,硕士,编辑,研究方向:编辑理论。?梁婷婵,硕士,编辑,研究方向:编辑理论。2D1A704B-E77D-4447-B087-0CA606A7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