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与物合,诗与史合

2022-04-29张鹏

教育视界(智慧教学) 2022年7期

摘 要:咏物诗重在以物喻人、托物言志。陈钰枢老师执教《石灰吟》一诗,注重对咏物诗文体特点的把握,通过将石灰的一生与诗人相对照,增进学生对咏物诗的理解。同时,通过适时引入的史料,帮助学生更为立体地了解诗人一生的行迹,解读“清白”的丰富内涵,品读诗人的高尚品格。

关键词:《石灰吟》;咏物诗教学;人与物合;诗与史合

咏物诗怎么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陈钰枢老师执教的《石灰吟》一课,给予我们很多启示。陈老师在教学中注重诗歌的诵读和理解,注重意象的还原和想象,注重诗情的体会和阐释。这节课还有很多的特点,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提供了咏物诗教学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紧扣咏物诗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人与物合,诗与史合”八个字。

一、人与物合:把握咏物诗的文体特点

意境,是诗人的思想情感、审美体验与诗词所描绘的画面、情景相互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充满审美意蕴,是古诗词艺术存在的灵魂。所谓“有境界者自成高格”,诗词之美,就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咏物诗的意境,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之境,一种是物之境,这两种意境在咏物诗中是高度融合的,人即物,物即人,这是咏物诗这一类诗歌的一大特点。譬如《石灰吟》一诗,石灰与于谦,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二者在诗中融为一体。

这节课,陈老师紧紧抓住“石灰”这一意象,通过还原石灰烧制的过程和石灰的特点,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看见”诗的意境。在还原石灰烧制的过程时,陈老师通过抓“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这些关键词,让学生想象画面,体会石灰石遭遇的千难万险,这是认识“物”的阶段;学生通过“若等闲”“浑不怕”体会石灰石对待困难的态度,继而走向石灰石的内心:在千锤万凿中经受住考验,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平常事,即使粉骨碎身也毫不惧怕,为的是“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将“物”人格化的阶段。学生了解了石灰的这些经历,他们的内心一定会感叹:想不到石灰有如此遭遇,先前只知道它们在料场售卖而已。而后,陈老师抛出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思考:这首诗仅仅是在写石灰吗?“清白”是什么意思,谁能具体说一说?因为有了这一系列的问题支架,学生自然地将石灰与诗人对应起来,理解了诗歌中所表达的作者的心境: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石灰,实际上是写诗人自己;石灰留在人间的是清白,“我”留给后人的是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高尚品格。通过人与物的对照,学生体会到石灰烧制时的艰难,流露出对石灰的敬佩之情,更深入理解了诗中所写之物的象征意义。

陈老师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抓住了咏物诗的特点,激活了学生想象,还原了诗中场景,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所感悟到的意境,实现了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将诗中物与诗人合而为一。美学大师朱光潜在《诗论》中说,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见”什么?见景、见意象、见意境。陈老师教学时采用画面还原法,把诗中描述的场景还原成生动、形象、具体的画面,学生“见到”了,也就真正进入了诗的意境,理解了诗中物和诗人的关系,把握住了咏物诗以物写人、托物言志的文体特点。

二、诗与史合:借助史料解读诗人形象

很多诗词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情绪、心境是紧密相关的。咏物诗更是如此。教学咏物诗,不仅要解释诗中所咏之物,更要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经历,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诗中所言之志。只有走近作者,和作者心灵相通,学生才能走进作者独特的内心世界,才能更好地理解咏物诗的内涵,这离不开史料的支持。当然,教师要有一种“六经注我”的眼光和胸怀,在史料的选择上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为主要标准,力求诗与史的合一。

陈老师在引导学生体会《石灰吟》所言之志时,引入了丰富的历史材料,巧妙地将石灰的一生(诗)与于谦的一生(史)进行链接。于是,自幼勤奋好学,面对挫折不服输的少年于谦;初入仕途,即立下“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志向,在险恶的官场中坚守初心,不随波逐流、清正廉洁的青年于谦;面对敌人入侵,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的中年于谦;直至惨遭迫害,依然吟出“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的晚年于谦,一一出现在学生面前。于谦的一生和《石灰吟》中的石灰何其相似!他不畏挫折,不畏权贵,不畏危难,不畏迫害,清白一生。若没有这些史料的呈现,学生所理解的于谦形象,只能是抽象的、脸谱化的,所理解的“清白”,也只能是浅表的、片面的。在陈老师的课上,学生看到了一个立体的于谦,理解了“清白”一词在此诗中丰富的内涵——在挫折面前永不服输,无视个人荣辱而心怀百姓,在流俗中能坚守品格,在危难时挺身而出。

陈老师匠心独运,用一首诗勾连了一组诗句,用浅显易懂的史料呈现了于谦一生的关键事件。这样的史料拓展,不仅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诗的情感,读懂了于谦的志向和品质,也激荡起学生内心向善、求真的情感。这样的教学,真正实现了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深度交流。

梁启超说:“不知时事,不明背景,冒昧去读诗文,是领会不到作者的精神的。”经典的古诗词其情感人、其美动人,不仅给了我们美的感受,也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润泽。教学诗词,要知人论世,教学咏物诗,更要注重借助史料了解诗人的行迹,探寻物我的合一、形神的一体。陈老师这节课,为咏物诗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张鹏,特级教师,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小学,邮编:22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