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词教学整合“五法”

2022-04-29孙娟

教育视界(智慧教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五法古诗词教学整合

摘 要:长期以来,古诗词教学大都采用单篇教学方式,停留在对字面意思的讲解和对情感的灌输上,形式单一,效率低下。把相互关联的古诗词整合在一起,形成内容更聚焦、主题更集中、题材更统一的独立而完整的学习单元进行教学,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教师可以运用比较发现、关联感悟、学法迁移、主题探究、课题研究等方法,将古诗词整合起来教学,让学生学得深刻、悟得透彻。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整合;关联感悟;主题探究

*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指向深度学习的古诗词整合教学研究”(课题编号:D/2020/02/296)阶段性研究成果。

统编教材对于古诗词的编排分散于课文和“语文园地”板块的《日积月累》栏目,以及六年级下册的“古诗词诵读”板块。这样的编排方式下,部分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依然采用单篇教学方式,依然停留在对字面意思的讲解和对情感的灌输上,形式单一,效率低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为此,笔者对统编教材中的古诗词进行了梳理,同时根据“同一题材”“同一主题”“同一作者”“系列组诗”等标准把有关联的古诗词进行整合,形成内容更聚焦、主题更集中、题材更统一的独立而完整的学习单元,并不断探寻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得深刻、悟得透彻。

一、比较发现

比较是人们常用的一种方法,其思维焦点是事物的同异。张志公在《说“比”》中提到:“比较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采用比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积累得更多些、更快些,归纳得更准确些、更深入些。”在古诗词教学中,选择两首或两首以上相关的古诗词,围绕议题,比较学习,能提升学生的阅读力和阅读品质,提高记忆容量和学习效率。

统编教材采用双线组元的方式编排,以人文主题为主,兼顾语文要素。比如,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人文主题是“人物品质”,编排了《古诗三首》《“诺曼底号”遇难记》《黄继光》《挑山工》四篇课文。其中,三首古诗为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卢纶的《塞下曲》和元代诗人王冕的《墨梅》,旨在引导学生积累经典诗歌,感受诗歌表现的精神品格。单元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指向培养学生对作品中的形象、情感、态度等作出解释的能力。三首古诗教学也应承担这一目标。

教材是按人文主题将这三首诗编排在一起的,教学时可尊重教材,以诗的主旨为议题展开比较教学:通过比较,发现组诗的共性,让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通过比较,发现组诗的差异,使每首诗的个性得以凸显,让学生的视野得以开阔。因为第一首诗理解难度较高,生字较多,且要求默写,而后两首相对容易些,所以教学时可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学习《芙蓉楼送辛渐》,第二课时学习《塞下曲》和《墨梅》,之后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或小组讨论进行比较,明确它们之间的异同。相同点是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也就是说三首诗都指向了人物的品质。不同点有:三首诗的类型不同,分别为送别诗、边塞诗和咏物诗;诗人所处的朝代不同;形式上分为七言与五言;主题的表达方式也不一样,《芙蓉楼送辛渐》直接抒发志向,《塞下曲》通过描写战斗画面颂扬人物精神,《墨梅》以梅自喻,借物咏志。这样,通过比较,不但回应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而且对每首诗的作者、类型及表达特点等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上,是遵照教材的编排意图来组织比较学习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引入相关的古诗词进行比较。统编教材共编排了八首送别诗词,即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李白的《赠汪伦》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高适的《别董大》、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笔者把它们整合成便于积累的古诗词学习单元。因诗人的情况不同、送别的方式不同、选择的意象不同、描绘的意境不同、蕴含的情感不同,诗歌所呈现出的表达方式也不同。比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送别意象是“长江水、孤帆”,《送元二使安西》的送别意象是“雨、酒、柳”,《赋得古原草送别》的送别意象是“草”;《赠汪伦》运用夸张直抒胸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寓情于景;《别董大》重在激励劝勉友人,《芙蓉楼送辛渐》重在表明心志,其他送别诗重在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等等。在具体的教学中,笔者通过三个课时来完成,在学生读诗知意并补充相应的背景资料之后,引导学生比较诗歌间的异同,发现规律,从而对“送别”这一题材的古诗词形成完整的认识。这样既可以开阔学生眼界,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的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让学生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古诗词鉴赏力。

二、关联感悟

《课标》明确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这也是古诗词教学的基本目标。其中,体会情感是难点。有些古诗的情感比较隐晦,学生不易悟到,与其他古诗词关联起来,有助于降低理解的难度,加深对古诗词的感悟。

比如,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很多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是一首送别诗,为什么整首诗都在写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组诗,共有两首,教师可以引入第一首进行关联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从其一的“月尚残”到其二的“红日当空”,在这漫长的时光中,诗人杨万里陪着友人穿过荷塘,漫步在杨柳依依的小道上,再走过了南山,又绕到北山,送了一程又一程,这时诗人对友人的不舍、眷恋和挽留之情便清晰呈现了。

以上是同一作者所写组诗之间的关联教学。不同作者所写的同类诗也可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关联感悟,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教学“古诗里的牧童”组诗(雷震《村晚》和吕岩《牧童》),可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诗:这两首诗讲述了什么趣事?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诗中的牧童又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在这些古诗中,牧童或 “短笛无腔信口吹”,或“不脱蓑衣卧月明”,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形象跃然纸上。感悟诗中情感,是教学的重难点。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第二层次的问题:古代诗人留下了无数吟咏牧童的诗篇,为什么那么多诗人都喜欢写牧童呢?学生的回答或许会很多元:诗人想回到无忧无虑的童年;诗人喜欢纯真的牧童,向往牧童那样悠闲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诗人想亲近自然,拥抱自然……但仅仅理解到这一层还不够。此时,教师可顺势引入黄庭坚的《牧童诗》和卢肇的《牧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牧童之心”,进而理解:牧童之心是一颗与世无争的平常心,牧童寄寓着淡泊名利、志趣清高、不合流俗的人生理想,寄寓着坚守本心、不为外界所扰的处世态度,寄寓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返璞归真的高雅志趣。在诗人眼中,牧童就是自己,自己就是牧童,诗人正是在名利纷扰的世俗中依然拥有牧童之心的人。如果没有后两首诗的引入,学生也不可能有如此深的感悟。

三、学法迁移

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古诗词教学,也应该让学生在读诗中学到读诗之法。比如,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教学重难点是要引导学生发现“物”与“志”的内在联系。统编教材共安排了四首咏物言志诗,分别是《墨梅》《石灰吟》《竹石》和《马诗》,可整合起来教学,助力学生迁移学法。

教学时,可精读第一首《墨梅》。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淡墨痕”“清气”,了解墨梅的特点,再由物及人,知人论世,结合诗人经历和写作背景感悟诗人志向。学生很容易总结出:诗人清新高洁,不向世俗低头献媚;一身正气,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精读第一首之后,教师由扶到放,让学生进行学法迁移,小组合作学习《石灰吟》,讨论石灰的特点、交流于谦生平经历,进而找到石灰与诗人于谦的相似之处,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志向。在第二课时,则让学生自学《竹石》《马诗》。学生在对“竹”“马”的特点进行观察、体验、比较、玩味的基础上,结合诗人的经历,就能准确地揭示出诗人身上的精神品格与思想志趣。

四、主题探究

古诗词教学中的主题探究,是指围绕同一题材、同一主旨、同一作者、同一体裁、同一表现手法等主题展开的探究式学习。深度教学实现的条件之一是教学过程中“预设性”朝“生成性”的转向。探究式教学有预设,但更多地指向生成。生成视域中的课堂教学过程,重视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交流思想、沟通情感、分享意义,它最终指向学生个体知识的建立、个体经验的形成和个性化的成长。

笔者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王昌龄《从军行》时,引入了以前学过的王昌龄的《出塞》、王翰的《凉州词》、卢纶的《塞下曲》,还有王之涣的《凉州词》,另外补充杜甫的《前出塞(挽弓当挽强)》,围绕“边塞诗”专题引导学生开展主题探究。教学时,首先精学《从军行》,然后迁移学习王之涣的《凉州词》和杜甫的《前出塞(挽弓当挽强)》,最后学生自主探究六首边塞诗的一般特点及相关常识,接着在小组内共享信息,分享收获,而后全班交流,形成共识:边塞诗题目常含有“塞、塞上、塞下、征、军、从军”等字眼;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有凉州、阴山、玉门关、龙城、楼兰等;写作内容大都描写边塞风光、将士的边塞生活和战争场面;表达主题多元丰富,有将士们英勇杀敌、视死如归的爱国情怀,有对良将的思慕、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渴望、对家乡的思念,还有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不满,等等。

主题探究超越了传统的、单一的、离散性的学科课程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全面性、整体性、联结性、统合性为特征的学习方式。以一篇带多篇,材料富有向心力,能组成一个临时整体。这样以集束式文本围绕一个主题探究,材料之间彼此关联、互文印证,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更细致、更精微地感受并思考诗人的写作手法和情感,有利于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经验和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新的发展。

五、课题研究

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是构筑学生与外部客观世界、与自我精神世界关系的桥梁,是实现人的发展所必需的条件和素材,而不是目的。因此,学习必须具有实践属性。日本学者佐藤学将学习界定为一种“对话性实践”。“课题研究”就是一种广义的“对话性实践”,需要创造性思维参与。

古诗词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背诵诗词、理解大意、感悟情感的层面,还要有更广博精深的理性认识。在统编教材中,入选作品最多的诗人是李白,其次是苏轼和王维。以李白为例,尽管读了李白的不少作品,但至六年级毕业时,学生对他的认知也仅仅是“斗酒百篇”“游山玩水”等,而对李白报国安民的政治理想、锄强扶弱的侠士精神、为挽救国家危亡而请缨杀敌的家国情怀、起伏坎坷的人生遭际、豪放不羁的孤傲性格、浪漫主义的诗歌风格等了解甚少。在学生心中,李白只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笔者认为,古诗整合教学也可以尝试以诗人为中心,确定研究小课题,围绕诗人进行课题研究。

在小学阶段,李白、王维、白居易、杨万里、辛弃疾、毛泽东,都可以成为课题研究中的核心诗人。例如,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编排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这一课的阅读链接是毛泽东的《菩萨蛮·大柏地》,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编排了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为此,笔者指导六年级学生开展了“诗人毛泽东”小课题研究,引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学生经过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最终确定了“毛泽东诗词的数字之美”“毛泽东诗词与中国传统文化”“毛泽东诗词中的引用探析”“浪漫诗人毛泽东”“毛泽东长征诗词的意象之美”“毛泽东诗词里的地名学问”“毛泽东诗词里的革命英雄”“毛泽东诗词中的动物意象研究”“毛泽东诗词中的山水情怀”等小课题。课外,各个小组召开研究会议、共同研讨。学生读诗词、背诗词、寻典故、查资料、讲故事、写报告,在毛泽东气势磅礴的诗行中感受到了那个天翻地覆的变革时代,感受到了毛泽东胸怀天下的雄远气度,感受到了毛泽东诗词作品中的奇特想象、恢宏气象及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

瑞典学者马飞龙指出,学习结果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和组织(即教学内容知识),有比较大的关系。所以,随着《课标》的颁布,教材中古诗词数量的增加,古诗词教学形式应有所改变。从单篇走向整合是趋势,也是方向,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姚林群,郭元祥.新课程三维目标与深度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11(5).

[2]郭元祥,伍远岳.学习的实践属性及其意义向度[J].教育研究,2016(2).

[3] 丛立新,马飞龙.第三条道路——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的理论化[J].课程·教材·教法,2014(6).

(孙娟,江苏省徐州市民主路小学,邮编:221000)

猜你喜欢

五法古诗词教学整合
因式分解五法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古诗词教学中艺术内涵的挖掘策略
浅谈比较阅读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