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元整体视域下落实语文要素的策略研究

2022-04-29张莉苹

新教育·科研 2022年10期
关键词:语文要素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

张莉苹

【摘要】基于文献法、调查法研究分析后,可以发现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语文要素的整合性,所以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也要基于单元整体视域进行教学,利用单元导语、学习提示、课后习题等助读系统,找到教学落脚点,围绕描写类、文化类、科普类等文本的特点,把握语文要素关键点,设计教学策略。基于观察法分析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后发现,设计实践活动、迁移活动和思辨活动能把握学生的生长关键点,帮助他们夯实语文要素,提升学习效果。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语文要素;小学语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本采用了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双线结合的编排方式,更系统、更具有整合性,教学目标集中而明确。

一、利用助学系统,明确落脚点

1.研读单元导语,明晰目标

部编版教材编写的系统性体现在它完善的助学系统上,教材中单元导语、学习提示、课后练习题等都紧密围绕单元语文要素设计,所以教师可以聚焦助学系统,明确教学落脚点,设计教学内容。在单元导语中点明了阅读的重点,教学者要认真研读导语,明确目标,然后设计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

如在教授《古诗三首》《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的时候,笔者看到单元导语的内容是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的词句,并试着将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由此可见本单元的阅读任务是提升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学会如何将美好的画面转化为优美的语言。表达训练要素则是以“观察”为切入点,让学生观察周边的动植物,并将其记录下来。口语交际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交流对某景点的观点,笔者让学生试着给他人推荐一个春游好去处。最后又安排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试着品读法布尔的《昆虫记》,看看作者如何活灵活现地展现昆虫。这些单元学习任务都紧密围绕单元导语展开,让学生分别提升了想象、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教师要结合单元导语分析单元阅读训练、表达训练和口语交际训练的要素是什么,并给学生推荐相应的课外读物,这样才能让单元教学展现出系统性。

2.关注学习提示,掌握方法

每篇课文都有专门的学习提示,能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教师要分析单元学习提示,并结合单元语文要素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阅读、探究讨论等活动中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等文章都是寓言故事,单元语文要素是明白其中的道理,学着陈述自己的观点,将道理讲清楚,并学会在辩论中尊重他人的观点。笔者在教学中从《池子与河流》的学习提示入手:“这篇课文提示我们分析池子和河流的观点,说说自己认同哪一种。那么,你认同谁的观点呢?在本单元的其他几篇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你是否认同这种观点呢?”在此基础上,笔者还提升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辩证分析是一种表达自己观点,和他人沟通交流的好方法,你能否将这种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呢?”笔者组织学生围绕“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这个主题展开辩论活动,各自提出不同的观点。如有学生认为轮流制能让更多学生担当班干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也有学生不同意,认为班干部要让能者担当,如果轮换过于随便,不利于班级的稳定性。在一番辩论中,学生彻底掌握了陈述观点、倾听观点、辩证分析的学习方法。

在指导学生基于阅读提示学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让他们认识到虽然课本中学习提示只针对某篇课文,但是实际上可以将掌握的方法运用到其他的同类型作品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单元整体教学的优势。

3.揣摩课后习题,抓住症结

关注课后练习题能让学生找到学习的重点,教师结合学生完成习题的情况,能分析了解学生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这样就能抓住症结,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强化重点,更好地完成阅读目标。

如《猫》《母鸡》《白鹅》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让学生了解作者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情感,并试着自主创作。笔者让学生关注习题,总结一下这些习题的关注点是什么。学生发现《猫》的习题是找出哪些地方写了作者喜欢猫,《母鸡》是找出“我”对母鸡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何有这样的变化,《白鹅》是找出体现鹅高傲的句子,并体会语言的趣味。他们总结发现,这些习题都针对作者如何描写动物,如何展现情感,他们立刻就明白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什么。笔者又让学生自评互评,找到不足之处,如有学生认为:“我能找出字面上描写动物的词句,体会到生动性,但是对于挖掘情感,则有所不足。”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情感,笔者安排他们进行对比分析,看看说明文和记叙文同样都描写动物,哪个文体能更好地体现情感。这样就让学生在对比中深入探究,逐步明白如何通过语言体现情感。

在完成课后习题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关涉什么方面,从而总结归纳该单元的学习要点是什么。

二、聚焦文本特点,夯实关键点

1.描写见长类,观察事物特征

部编版教材在编排的时候,常常会将具有相同文体特点的作品放在同一个单元中,方便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教师要基于单元整体视域,结合单元文本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关注学习要点。

《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镇》《美丽的小兴安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让学生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在写作的时候学会围绕一个意思去写。笔者让学生先阅读课文,找出中心句,然后分析各个文章分别从哪几个角度入手写作,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如对《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描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其中心,学生发现作者擅长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展现了珊瑚、海鱼等各种不同的海底生物,从而突出中心思想。在此基础上,笔者让学生总结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关键点,并参与到自主写作中,让他们先用一句话概括某个地方,然后试着围绕中心思想,展开细节描写。

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读写结合的方式辅助学习,先找出文本中的细节描写之处,然后总结分析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最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仿写。

2.传统文化类,指导主题表达

由于部编版教材将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结合在了一起,所以在单元设计的时候教师还要考虑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和语文知识整合在一起,指导学生如何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个单元的文化元素是让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而语文要素则是学习如何围绕一个意思将一段话说清楚。笔者设计了单元主题探究活动,让学生先阅读课文,找出每篇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整理文章的结构,试着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信息。在此基础上,笔者又让学生思考还有哪些感兴趣的传统文化主题,然后分小组活动,自主寻找相关的资料,讨论围绕哪些角度来写。学生将收集到的信息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整合了起来,并标注了打算重点写哪些内容。最后,他们试着围绕主题写作,笔者组织他们展开传统文化交流活动,分享彼此创作的小论文。

在快速阅读中,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初步了解,结合单元主题自主进行资料搜集,能让学生提升自主探究能力。在论文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围绕特定主题表达想法,这样就将语文要素和人文要素巧妙地整合在同一个单元的学习中。

3.科普知识类,调动奇思妙想

科普文的写作要点和议论文、记叙文有着明显不同,教师可以选择科普知识类单元,设计单元主题创作活动,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头脑提出问题,并通过奇思妙想试着解决问题,将自己的想法清楚地传达出来。

《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在阅读时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在写作的时候要将自己的奇思妙想写进去。笔者结合本单元的特点,设计了单元学习活动,首先学生要阅读课文,围绕文章的写作方法提出各种问题,并试着自己解决它们。如有学生提出:“如何能让科普文章写得更生动,让复杂的知识变得容易理解呢?”“科普文是否也可以设立具有悬疑性的开头,引发读者的注意呢?”在学生解决问题后,笔者让他们互动讨论,说说自己有什么奇思妙想,并搜索相关的科学知识,将想法写下来。最后再组织学生参与到“奇思妙想研讨会”中,分享彼此的作品。

在撰写科普知识类文章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奇思妙想,同时也要让他们思考如何采用学科融合的方法,将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融入到创作中。这样学生既能激发想象力,又能学会准确科学地传达信息,清楚连贯地讲述自己的想法。

三、开展学习活动,生成生长点

1.实践活动,解决生活问题

要优化单元整体教学的效果,教师还要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结合学生听说读写的成长点设计教学策略,解决他们的学习问题。教学者可以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围绕生活问题自主探究,并结合掌握的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展现的都是学校生活的场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句子,试着用几句话介绍自己的同学,学会选择别人感兴趣的内容讲述生活中的趣闻。笔者结合语文要素,设计了实践活动:“在暑假中,同学们一定都经历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你们是不是也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自己的经历告诉同学们,让他们也加入你们的活动中呢?”学生要回忆暑假生活中的新鲜事,结合课文的写作手法,猜测同学的阅读期待是什么,并清晰地讲述自己的活动计划,看看哪一个活动小组能吸引更多的爱好者,最后同学们一起参与到相关的实践活动中,并再一次分享活动趣事。通过此活动,学生学会了如何给他人讲述有趣的事情,思考如何能让语言更生动,激发他人的兴趣,这样能帮助他们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提升社交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更好地掌握单元学习的内容,而且还能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掌握语文要素有助于帮助自己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得到提升和发展。

2.迁移活动,搭建语言支架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单元教学的重点,寻找语文要素的切入点,帮助学生搭建语言支架,体会语言表达的乐趣。在设计迁移活动的时候,教学者要考虑将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语文能力整合在一起,提升他们的迁移能力。

《去年的树》《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等都是中外著名的童话,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力。笔者组织学生参与到“童话表演会”活动中,先试着自编童话,尝试运用改正、增补、修改等符号,自评互评作文,然后将童话改编成童话剧,表演出来。该活动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和迁移应用的能力。笔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能力高低,选择难度不同的活动,能力弱的学生可以先学习根据课文改写剧本,学会修改作文,促使他们初步搭建语言支架。能力强的学生则可以续写课文,甚至自编童话,在剧本改编中,则要深入思考如何能体现出丰富多彩的人物性格。这样合理设计活动,有助于能力不同的学生都得到迁移,可以在靠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地方搭建语言支架,学生能在情境活动和语言交流中切实提升语文能力。

在单元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单元的语文要素,更要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迁移运用。

3.思辨活动,体验表达秘妙

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弱,所以教师要结合单元课文的特点,选择那些更具有思辨性的单元,组织学生参与到思辨活动中,让他们体验不同的表达效果,提升语言建构的能力。

《小英雄雨来》《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的单元语文要素是学习如何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有条理地讲述事情。笔者围绕本单元的重点,设计了思辨活动,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找出自己认为难以理解的地方。如有学生提出:“在《我们家的男子汉》中,孩子连自己买东西都会哭,这样的行为,像是男子汉吗?”其次,笔者安排学生参与辨析活动,如围绕《我们家的男子汉》说说主人公是否真的是“男子汉”。在辩论中,学生认识到作者想要展现的是主人公的变化,主人公虽然胆小,但是面对生活敢于接受挑战,这种人生态度让他像是一名“男子汉”。最后笔者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创作中,结合思辨的收获,总结某人物的形象特点,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有条理地介绍该人物。在交流中,学生又进一步总结了表达方法,认识到如何才能将人物和事件结合在一起,运用各种表达技巧,展现人物特点。

在设计思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思”,要引导学生围绕思维的困惑点自主思考,其次要注意“辩”,要让学生结合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这样能让他们更好地体会作品表达之妙,并在自主创作的时候加以运用。

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从单元整体视角入手解读语文要素,把握单元文体特点,设计具有整合性的教学环节,这样能避免学生的学习陷入浅表化、碎片化,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促使其更好地将语文要素转化为语文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钱剑波.聚焦语文要素 单元整体教学[J].新课程导学,2021(20).

[2]吴敏敏.结构化视野下的部编版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重构[J].快乐阅读,2021(06).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