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学本课堂,促进学能提升
2022-04-29符碧玲
符碧玲
【摘要】新课标的颁布,凸显了语言文字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由此,“语言文字运用”在语文教学中就是教师必须高举的一面旗帜。而部编版教材语文园地中特设的“词句段运用”栏目,虽然看似简单,实则是落实读写结合、建构语言经验、提升能力的专项训练,值得语文老师精耕细作、深挖细琢。
【关键词】落实语用;建构语言;提升能力
部编版教材为了落实语言文字运用,一二年级在语文园地中特别增加了“字词句运用”栏目,三至六年级增加了“词句段运用”栏目。这个栏目的开设符合语文课程特点,三年级的“词句段运用”把词语积累、词义辨析、句子品读、情境小练习等有机融合在一起,集中反馈和训练本单元或已学单元课文中出现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基于上述认识,语文教师必须根据课标要求,认真梳理“词句段运用”序列表,深刻领会编者的编排意图,从而保证该栏目落实读写结合的教学价值。
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词句段运用》栏目中的第二板块内容是:帮妈妈整理一份购物清单。选择这个内容备课、上课,就是因为这个内容具备生活化、活动化。只要勾连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好学习情境,应该可以体现这节课的设计感。笔者遵循学生“认知—实践—运用”的学习规律,力求带着学生一起亲历学习的过程。好课是磨出来的,再好的教学设计都要经过课堂教学的验证。笔者深谙此道,因此,就有了下面两次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改进。
一、第一次教学实践:拔高学情,遗憾收场
根据教学内容,笔者设计了两个教学活动:学会整理、学会列购物清单,两个活动借助思维导图来完成,也是为了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化。
第一个教学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整理?为什么要整理?教材提供了下列生活中的物品:速冻饺子、馒头、饼干、充电器、枕头、垃圾桶、棉拖鞋、沐浴液、衣架,在孩子认读后,笔者给足孩子借助思维导图整理的时间,第一个教学活动顺利完成。第二个活动让学生列购物清单,是本节课学习的难点。其实在借班试讲时,笔者就感觉到这个环节不顺,总是达不到笔者预期的效果。原本想着有了真实的购物清单样本,并设计好学习单,或许可以帮助孩子完成这个教学活动。为此,笔者特意找了大润发的购物清单,还设计了漂亮的学习单(设计一张购物清单),同时提供“年夜饭”和“秋游”这两个真实的情境,让孩子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购物清单的设计:(1)小组合作完成购物清单(二选一):年夜饭;秋游;(2)要求:至少六种物品;单价统一记为整数;想想怎样填写更快;派代表介绍购物清单。
虽然孩子对合作学习表现得兴致勃勃,但遗憾之处也恰恰在此。十一个小组设计的购物清单,并没有体现“整理分类、合理实用”的特点,反而给人一种无章可循的感觉。
笔者思量了好久,应该是这些细节没考虑周全也没有处理好:因为忽略学情,没有明确教学难点,也就没有找准突破教学难点的策略、方法,这是第一次教学实践遗憾收场的根本原因。
虽然“勾连学生生活经验”的意识很明显,并努力体现综合性、主题式学习的设计,但高估了三年级学生对购物知识的认知和储备,没有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活动支架,让学生在全面认识购物清单后,再进入迁移运用的实操阶段,导致教学效果低效。
点评小组设计的购物清单环节,首先是没有找到有代表性的单子,通过强烈的对比让孩子自己发现、提炼如何设计好购物清单的方法。其次是评价标准没有落实到位,特别是没有借助点评小组的购物清单再次强化学生对整理的认识和运用。因为教学没有走一个完整的来回,所以缺憾自然就如影相随。
借助“如何设计购物清单”落实语用也只是浅尝辄止,小组代表并没有说清设计意图。小组代表反而指出因组员对选购什么物品争执太多,漠视合作学习的要求和目的,影响了合作设计的效果,在规定的时间内甚至不能完成合作设计的任务。
二、第二次教学实践:生本课堂,提升能力
第二次就第八单元的《词句段运用》的教学再补课,笔者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力求落实“一课一得”,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立足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
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笔者把十一个小组设计的购物清单重新发回给各组,再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本组的设计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五分钟后,十一个小组依次上台展示汇报:找问题、说改进。笔者根据各组的汇报板书其主要观点。汇报完毕,笔者让全班再次聚焦板书,对比发现哪个组的“找”和“说”是最有效、最深刻的。全班的目光齐刷刷看向黑板,一阵静默后,孩子发现各组关注的几乎是“价格太高或太低”“数量太多或太少”,“说改进”也是基于这两点改进的。笔者让各组再深入讨论,就“年夜饭”和“秋游”这两个熟悉的生活场景,继续“找问题”“说改进”。
果然,孩子的发言越发精彩“垃圾食品太多”
“秋游要吃水果,也要吃主食”“饮料喝太多不好”“营养均衡很重要”“年夜饭要有象征团团圆圆的饺子、汤圆”“年夜饭长辈们可以喝点酒,再给小朋友准备旺旺大礼包,这样大人、孩子都高兴呢”“秋游还可以带上一些衣物防止着凉或下雨”“可以布置餐厅,增加春节气氛”“面食有利健康,油炸食品属于高热量食品,应少吃。”随着孩子的思路被打开,越来越多的生活场景、生活经历被唤醒,这样的学习充分连接了学生的既有知识,课堂教学就成功一大半了。
2.对比辨析,确立原则
在全班对如何选购物品形成相对正确的认识后,笔者让各组根据自己重新调整过的物品进行排序,排序的时候小组一定要好好想想标准是什么。
这应该是第三轮的深度思考了。本轮同样是各小组依次汇报,说改进的购物方案,说排序的理由。不过,对于物品应该是“先分类再排序”这个原则,目前各组的汇报还是没有说到重点。笔者并不急于指出,而是耐心等待后面的小组。果然,第六组在汇报时,就是遵循“先分类再排序”的原则,而且食品类是按“营养成分从高到低”排序的。组长汇报完毕,笔者适时问全班,这个小组和其他小组有什么不同之处?因为物品前面有明显的序号,而且同一类依次排列,其他小组马上意识到“本组只考虑排序而没有先考虑如何分类,分类才是最好的整理。”真可谓“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也正因为笔者的这个“战略思想”和“运筹帷幄”,所以各小组在汇报的过程中也逐步明白了如何选购物品,如何先分类再排序,这是设计购物清单的前期工作,不可不明。
3.创设情境,合作设计
该明确的要求、原则、方法、步骤都明确了,自然就是各组重新设计购物清单了。于是,笔者给十一个小组再发了一张新的购物清单,由各小组自定生活场景,并完成购物清单的设计。
五分钟后,还是小组依次汇报。十一个小组中选择“生日晚会”的有七个小组,看来“过生日”这件事还是孩子最熟悉最盼望的;有一个组选择了“同学聚会”,两个组选择了“露营”,一个组选择了“西餐”。“同学聚会”组以“海鲜大餐”为主,不仅营造了聚会的热闹氛围,还充分体现了海南作为海洋大省的魅力。清单中点到的各色生猛海鲜,着实让笔者赞叹不已。最值得一提的是“西餐”组,有红酒,有牛排,有意大利面,不仅有餐前的沙拉,还有餐后的甜点,还真是标配。本轮各组都注意了营养均衡、荤素搭配,还注意到会场的布置、氛围的创设、宾客的满意度,俨然个个都是“小小设计师”。谁说三年级的学生就不会设计购物清单,只要老师提供了这样的学习经历,搭建了互学、展学的平台,孩子一定学有所获。为了延伸这一学习收获,笔者布置的家庭作业就是为自己的生日晚会拟定一份购物清单,并和爸爸妈妈一起到超市按清单购买物品。
当这样的好课越来越多,语文教材“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在2022版新课标的指引下,笔者将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断收获教学相长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张爱军.备课专业化-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操作[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3]钟启泉.深度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4]钟启泉.读懂课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字词句运用栏目,建构学生语言能力的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QJH20201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