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设计探究
2022-04-29杨洋
杨洋
摘 要:文章以新课标18个学习任务群中的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为例,设计适合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得帮助;让学生能在合作中发挥所长,获得成就感;给学生交流展示的空间,让学生在思想碰撞中获得思维水平的提升,在互相评价中得到进步,提升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小组合作;设计学习任务;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以语文学科素养为纲的课程设计就是以学生的语文活动为主线而存在的。18个学习任务群皆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凸显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在此背景下,语文教学中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是整合学科核心素养和教材内容的重要环节,避免了过往碎片化学习的现象。结合新课标背景下的学习任务群概念,结合教材单元内容,设计适合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推动新课改大力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是真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生技能得以提升、获得学科素养的重要路径。
学习任务群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下文简称“新课标”)的亮点和创新之处。学习任务群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在此,“合作”是落实学习任务群的重要环节,它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以展示和交流的空间,促进他们思考,也给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奠定了基础。
如果仅仅列出知识要点,缺乏任务群为导向的让学生实践运用的途径,这样的教学有可能会传达出围绕“知识点”加强训练的信息,从而误导教学。任务群可以走出误区,让学生在解决任务中得到实践,使语文素养得以生成、发展、提升,避免教师大量讲解分析,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完全靠个人完成学习任务群,有难度,且缺乏交流展示的空间,将使语文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不如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在新课标学习任务群提出的背景下,大力推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让师生得以充分交流,形成学习共同体,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认为:如果学生不能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与他人合作学习互动中的话,那么这些知识和技能都是无用的,这种教育是失败的。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在小组合作研究日趋成熟的今天,教师可以借助前人的研究,来推动新课标的学习任务群,真正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小组合作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如今的教学中。不少同行已经在小组合作规则和小组合作文化营造等方面做出了很多研究,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有时候,小组合作学习流于表面,学生聚在一起叽叽喳喳讨论,无总结、无评价,小组合作学习就成了课堂的一大弊端,学生的核心素养无法真正得到提升。
当前,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有:一、坐在一起,没有真正的协作;二、发言不均,个别学生处于边缘,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三、学生没有评价权,教师始终掌握课堂的话语权。
新课标在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给出指引,“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如做好问题设计、提供阅读策略指导,适时组织经验分享和成果交流活动”。因此,教师要针对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好学习任务,使学习任务群真正得到落实,使得学生真正得到成长。
21世纪以来,课堂教学的实然状态发生了很大改变,但从备受批评的“满堂灌”到“满堂问”再到“满堂转”(小组讨论),似乎都与人们的预期相差甚远。即使教师精心备课并声情并茂地用讲授法授课,从表面上看课堂更生动活泼了,但不难发现,这样的教学在很多情况下依然是从教师的问题到教师的答案,没有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事实。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人们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教师开始以把问题抛给学生去解决为“自主”,以课上小组讨论为“合作”,以补充若干文献材料让学生归纳分析为“探究”,但最终还是归结到预设的答案上来,并没有通过教学方式的变革真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遑论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一、解决现存问题的手段
首先,要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尊重学生作为学习者应有的权力,尤其是在实践中赋予学生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和选择权。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教学方案的制订和学习活动的组织,能够最大限度地选择个体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从自身的真实问题出发逐步探究未知领域。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实际需要选择学习方法,自主安排学习进度,并用擅长的方式在小组内表达、展示学习结果。
其次,任务驱动是学生实践活动的支点。任务根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分布于不同的学习阶段中,对明确学生学习的目标和方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和挑战,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的体验和反思,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自主学习后的学生都很希望在合作中探究,把问题研究得更深入。
因此,基于丰富的小组合作研究成果和新课标理念,本人于高一这一年将单元学习任务设计成适合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并将根据小组合作的好处和特点、自身的教学规划、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研制适宜的教学方案。
结合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和好处,应设计单靠手头资料无法完成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可以在小组合作中获得帮助;应设计一些体量较大的任务,让学生各自发挥所长,共同解决难题;应设计一些可以激发辩论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获得愉悦,收获知识。设计的学习任务评价权应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他人的评价中获得自我的定位,进而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反思,获得进步。
新课标课程内容制订了18个学习任务群,其中一个学习任务群是文学阅读与写作。我将以此为例谈谈如何设计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是:(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把握作品的内涵;(2)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3)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4)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此学习任务群多次提到“交流”一词。小组合作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小组合作是此学习任务群落实的重要途径。
为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根据文学阅读与写作这一学习任务群的目标,结合必修一第三单元的学习内容,设计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
二、设计无法单独完成的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在小组内寻求帮助
他人就是知识宝库,你也是他人的内存。
教师要精心设计无法单靠手头资料完成的学习任务。在“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的目标与内容中,就明确指出,“把握作品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而必修一第三单元的单元学习任务里有一项就是“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通过了解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等,深入理解作品”,两项内容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在学习必修一第7课时,面对两首诗歌《短歌行》和《归园田居》,设计了如下的小组学习任务:
1. 曹操和陶渊明所处的历史时代如何?是否有共同点?
2. 曹操和陶渊明各自的理想是什么?你更欣赏哪一种?
3. 后人对曹操和陶渊明的评价有什么?你更欣赏谁的处世态度?
课文中短短的作者简介无法满足学生,在此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平时阅读量较大的同学饶有兴致地分享见解,听的人也入迷。当遇到无法解决的任务时,学生自行搜索资料,进行更为广泛的阅读。
而在探讨这一系列问题时,学生也逐渐了解了何为“知人论世”,进而更好地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此学习任务设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独学的局限,让有基础的同学可以在帮助他人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学生在此学习任务的交流中,对两位诗人于乱世中的两种处世态度也有了进一步的体悟。
三、用表格的方式整合多项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填表时各自发挥所长
在过去的小组合作中,总有学生不愿意参加到讨论中,或是自惭形秽,或是冷漠“观战”,但是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其擅长的地方。
在学习必修一第7课时,《短歌行》和《归园田居》看上去主题不一样,时代也不一样,但是可以通过表格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梳理和探究,深入学习,感受诗歌的美,提升他们核心素养中的审美鉴赏能力。
小组内,有的同学文史知识丰富,善于钻研时代背景;有的同学语文基础知识扎实,能明白“诗眼”“抒情方式”等术语的内涵,并依据方向准确寻找信息;有的同学议事评事的能力较强,能就相关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学生各自承担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写作,集思广益,最终完成的表格内容都极为丰富,理解得也较为准确。
这种以“整合”为特点的学习任务,改变了过去小组合作优等生“一言堂”、普通生沉默的不良现象,让学生各自发挥所长,也各自吸收对方精华,突破了小组合作的困境。
学生为了在小组交流中有出色发挥,在同龄人中获得良好评价,都十分重视自己所领取的任务,并且钻研得很深,有的学生甚至交出了思想颇为深刻的文学短评。
四、创设情境,制造可辩论的话题,设计让学生能碰撞出思想火花的学习任务
在学习必修一第8课时,面对李白和杜甫这对唐代双子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两大诗人的生平和文学成就,设计了如下情境的学习任务:
你所在的学校文学社要招聘社长,李白和杜甫穿越而来,你认为谁更适合担任社长?请你选择你认为适合的诗人,以他的口吻来写自荐信。
小组推荐一份最佳作品,全班组和组之间再选出班级最佳作品。
在此情境的创设下,学生饶有兴趣地研究李白和杜甫,从《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登高》两篇作品出发,搜集了大量李白和杜甫的诗作,比较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不同。进而又了解两位诗人的生平,了解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和人生追求,最后结合学校文学社社长这一职务的特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写出了自荐信。
在自主完成以上任务后,学生在小组内激烈讨论李白和杜甫这两位诗人的成就高低。
此学习任务刻意制造了李白和杜甫之间的矛盾,学生在讨论中特别投入,在分歧中激荡出燃烧的思想火花。
这个任务避免了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而使小组成了学生交流的空间,每个人的才华都得到展示,每个人都谈出了自己的见解。
在展示完多篇自荐信后,小组之间相互评价,选出了全班的最佳自荐信。难能可贵的是,在交流评价中,学生得到了同龄人对自己的评价。教师过去在课堂上一锤定音,如今学生获得了同伴间的评价,评价权不再属于教师。在互评中,真正的学习行为也产生了,他们由迷惑到通晓,由无感到愿意并乐于思考。
过去的语文教学,重讲解、重分析。如今在新课标理念下,语文课堂重视整合、重视实践,展现了别样的生机。用好小组合作,重视学习任务的设计,做好“自主、合作、探究”三个环节中的合作环节,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将得到很大提高。
当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深度学习才可能成为现实,学习任务群即课程追求语文技能、知识和思想感情、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的目标才可能实现。如此,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才能养成,国家课程标准期待的愿景才能成为真正发生的事实。
参考文献:
[1]黄先方. 任务群教学视域下课堂合作的构建[J]. 求知导刊,2020(47):80-81.
[2]徐初树. “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实践[J]. 课外语文,2013(04):38-39.
(责任编辑:向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