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媒体时代图书编辑的坚守与能力提升
2022-04-29黎坚
黎坚
摘要:在新时代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以及新媒体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图书编辑应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坚守职业道德,提升编辑素养与能力,转变思维方式,传播正能量。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中找准定位,寻求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坚守;提升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图书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主要工具之一。图书的出现催生了编辑职业,编辑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体现之一。随着时代变迁,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知识传播的工具也日益多样化,新媒体传播功能逐渐凸显。但图书作为传递人文历史和科学技术的作用仍是不可替代的,青灯黄卷,一份情怀,一纸书香,纵横千古。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出版行业的核心,图书编辑在文化生产活动中承担着引导舆论、传播知识及传承文化的重要任务。“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为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时代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背景下,图书编辑将肩负起更重要的历史责任与文化使命。
一、新媒体时代图书编辑应有的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图书编辑的立场应以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为准绳,一切违背核心价值的生产活动都是不可取的。
(一)坚守正确的政治导向
坚守正确的政治导向是每一位出版人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图书编辑,应树立牢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传播正能量,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无论何时,都要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时刻保持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鉴别力,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出版导向,绝对不能出版有损于党和人民的图书。
(二)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新媒体应运而生,势如破竹,传统出版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图书出版的日益萎缩,图书编辑的压力与日俱增。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失衡造成部分图书编辑对自身的职业道德要求有所松懈,甚至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违反出版管理规范,粗制滥造,出版损害人民的精神食粮。图书出版是文化战线的重要角色,而图书编辑所出版的图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认识、道德与情操、理想与信念,其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驾护航的重担。图书编辑在社会文化传播中既是“守门员”,也是“一盏灯”,为国家把好核心价值观,为读者照亮前行的路。因此,如果图书编辑在文化生产中无法做到“鱼与熊掌兼得”,即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不可两全时,应当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守文化底线,坚决抵制低俗文化,不为利益左右,时刻保持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坚守一切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毛主席说过:“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作为出版人,应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继承公仆精神并将其发扬光大,特别是在国家和人民陷于危难之际,出版人更应该挺身而出,有所担当。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全球,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在抗击疫情与病毒博弈的过程中,出版人急人民所需积极出版了图书、挂图等各种不同形式、题材的抗疫出版物,特别是制作大量的电子出版物,使人民足不出户就能正确认识和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使人民坚定有党和国家作为坚强后盾,必将战胜疫情的决心。出版人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默默地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新媒体时代图书编辑能力的提升
新媒体的出现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为我国新媒体发展做了周密而细致的设计与布局,有效地指导和引领着新媒体的前进方向,使新媒体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受众数量锐减,经济效益、影响力等随之下降。在新媒体时代下,图书编辑的转变成为适应出版新形势的关键。
(一)思维方式的转变与思想力的提升
思维方式是思维借以实现的形式。受经济体制的影响,传统图书编辑的思维方式具有封闭性、机械性、脱离市场性等特征,只求埋头苦干,耕好案头工作这“一亩三分地”的思想根深蒂固,加上新媒体新兴以前传统媒体的形式相对单一,受众没有过多的选择余地,导致传统图书编辑安于现状,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不利于出版行业的发展与转型。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思路和方法暴露出的弊端越发明显。相比之下,新媒体形式多样、覆盖范围广、查找便捷、交互性强等优势成为信息传播的有效途径,传统图书编辑不得不被历史的浪潮推向市场。在这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时代,传统图书编辑的思维方式必须转变。不想被现实碾压,就必须重新武装自己。既要坚守阵地,又要将传统出版和新兴媒体融合。在融合中寻求发展道路,成为新时代图书编辑思维方式转变的方向。
拿破仑曾说过:“思想比剑更有力量。”思想是经过思考和探索而产生的思维结果,而思想力是思想的深度和力度,是所有力量的源泉。图书编辑应该具有一定深度的思想,才能打造出高品质的图书。一本好书,绝对不是文字的简单堆砌,而是一本适应时代发展、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富有思想内涵的书。没有思想的图书编辑,内心空洞,精神匮乏,策划出来的图书自然味同嚼蜡,难以下咽,更不能给读者起到很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而一位有思想力的图书编辑,必定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独到的眼光,能赋予图书无穷的魅力,彰显其内在的生命力和影响力[1]。在新媒体时代下,要成为有思想力的编辑应善于观察、勤于探索,特别是学会内省,正如《论语》记载,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说的就是内省的必要性。编辑的思想力就是在不断的内省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同时,要认识到思想力是把双刃剑,图书编辑只有加强政治素养,坚定核心价值观,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理性的思维进行加工整理,才能拥有正确的思想力,才能保持一颗纯正的心,才能抵挡贪婪之欲的侵蚀。
(二)加强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创新是出版业发展的引擎。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图书编辑的工作显然不能满足时代需求与发展,想要更好地促进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图书编辑必须在工作中更新观念,打破思维定式,加强创新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在新媒体时代的要求下,图书编辑应及时对工作的理念、方式、技能等进行更新,以顺应时代的发展。同时,图书编辑应注重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能力是产生新思想、新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也是时代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容。图书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包括卓越的文字感受与处理能力、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等必不可少的内容,但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它是编辑核心竞争力的标志之一。图书编辑的创新力体现在选题策划、图书展现形式、营销模式等图书生产的各个方面。“惟变所出,万变不从。”只有变化不盲目苟同,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有新意。在信息时代,图书编辑想要创新就必须了解人们的审美价值、阅读方式、个人喜好等,才能打造出既符合时代特征和市场需求又独树一帜、能吸引读者眼球的图书。
(三)把握市场,提升选题策划能力
选题策划是编辑依据一定的方针和主客观条件,开发出版资源,设计选题的创造性活动。新时代的出版模式要求图书编辑参与图书出版的每个环节,选题策划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应如何提升图书编辑的选题策划能力呢?
一方面,图书编辑应提高对市场的关注度,拥有灵敏的嗅觉才可能有敏锐的市场反应度。我们知道,做图书要有商品意识,脱离市场谈需求是不切实际的。图书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它既具有传播文化知识,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功能,又具有一般商品流通,满足人民购买欲与需求的作用。由于社会发展程度与经济体制的影响,传统图书编辑缺乏思想力、创新力,更谈不上对市场的洞察力,闭门造车是多数传统图书编辑的弊病,所做出的图书产品必定经不起市场的考验,积压成山的库存不仅浪费国家资源,也成为出版社沉重的负担。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迎合市场决定商品的要求,图书编辑不应是井底之蛙,而是“狩猎者”,到广阔的市场中去寻找“猎物”。只有了解终端需求,把握市场命脉,才能找到既符合市场规律,又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们需求的选题。如多逛书店,到终端市场了解读者的购买行为;了解畅销书的品种;与读者、书店工作人员交流,了解读者需求与图书的销售情况等。
另一方面,可根据开卷数据的分析,了解你所关注的领域及销售领先的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在市场的占有份额,从而分析该领域选题的可行性。除此之外,可通过手机或电脑等登录全国各大书城的网上查询系统获取信息[2]。通过对海量信息的提炼,试着找到市场的空白点或新的结合点,然后开始尝试策划。万事开头难,只有勇敢地踏出第一步,才可能学会奔跑。对于只专注于案头工作的传统编辑,一定要有超越自己的决心,加上一点点的冒险精神,动手策划第一本自己的图书。我们可以学习成功案例,从中受到启发,但切不可跟风,应结合实际,最终形成自己的策划案。哪怕它不够成熟,也不一定能付诸实施,但至少是成功的开始。当然,策划选题的能力是图书编辑综合能力的体现之一,非一朝一夕可达,提高选题策划能力的方法有许多种,可因人而异,先找到自己的短板再加以完善与提升。
(四)积极参与图书装帧设计,提升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人们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拥有高的审美能力才可能创造美的事物。图书的装帧是图书的门脸,也是影响读者购买方向的关键因素之一。图书编辑虽然是文字工作者,但具备一定水平的审美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传统观念中,往往认为图书的装帧设计是美术编辑的事,实际不然。图书编辑应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图书的装帧设计,提出适当的修改意见。因此,图书编辑的审美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一方面,应当明确图书的装帧设计是为图书的内容服务的,二者相辅相成。相比美术编辑,对于内容的精髓图书编辑更了然于心。因此,在图书的装帧设计过程中,图书编辑的参与能使图书的装帧设计与内容水乳交融,表达的意境更贴切;另一方面,图书编辑大多不是美术或设计专业,审美能力良莠不齐,但如果图书编辑拥有较高的审美能力,无疑能为图书的品质加上重重的砝码。建筑之美、诗词之美、音乐之美、绘画之美、自然之美,这些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美。只有发现美,懂得美,才能创造美。雕塑大师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图书编辑应当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只要细心观察,用心感受,就能让美的种子在心里生根发芽,才能创造出最美的图书。
(五)学无止境,提升学习能力
西汉文学家刘向在《说苑》中有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说明学习是终生的事情。提升学习能力的本质是学会思考。图书编辑要想提升学习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应勤于思考,而思考的结果是为了发现不足。“荷因出污泥而洁清,人因不足而进取。”只有认识不足,才可能通过学习来弥补,才能达到提升的目的。如发现自己审稿加工能力不足时,我们应思考什么才是提高对文字的敏感力与处理能力的有效方法与途径。首先,应该多阅读,做到眼到、口到,尤其是心到,即带着思考去阅读。“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更何况书富如入海,多阅读不但可以提高自身涵养,还可以提升编辑对文字的感受力,进而将书中的知识、文化风格、遣词造句等内化于己;其次,要多写作。有人戏称编辑是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术师,只有具备一定的写作水平才可能恰到好处地处理文字,使读者阅读起来如行云流水,自然畅快。因此,图书编辑必须笔耕不辍,且钟情翰墨;最后,应多翻阅与出版规范相关的书籍,如《图书编辑校对实用手册》《编辑必备词语规范手册》等。编辑加工是十分严谨而细致的工作,必须符合国家出版的相关规定及文字规范,不能天马行空,随个人喜好任意改动。出版规范繁多,需勤于翻阅,多看、多用、多记才能在编辑加工工作中游刃有余。通过以上的方法与途径学习,编辑的审稿加工能力自然更上一层楼。学习能力是一切能力提升的元能力,因此图书编辑应注重学习能力的提升。虽然,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学无止境,尤其是在瞬息万变的新媒体时代,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才能与时俱进,不被时代所淘汰。
三、结语
新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出现,新业态的形成,催促着出版人奋勇前行。在树立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图书编辑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自身素养与职业技能,在坚守中转变,在提升中前行,肩负起历史责任和文化使命,出版文化精品,为提高国家软实力发挥推波助澜的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出版人不能忘记历史,要不惧怕风雨,在历史的变革中砥砺前行,寻求出路,开辟未来。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出版行业这艘巨轮一定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 江飞.新时代优秀图书编辑要具备的素养与能力探析[J].传播与版权,2019(2):10-11+14.
[2] 周晶.浅谈如何提高编辑的选题策划能力[J].出版发行研究,2012(8):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