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观小”“以小见大”的 宇宙意识对中学古诗文教学的影响
2022-04-29龙敏
龙敏
【摘要】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的《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一文中提及“以大观小”“以小见大”的宇宙意识,如果将之引入中学古诗文教学中,对深入解读部分诗文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宇宙意识给课堂带来创新性探索,利于深化对作品的探索和解读;利于突破写实的藩篱,于平淡中见高格;利于丰富并提升学生的内在精神境界。
【关键词】以大观小;以小见大;宇宙意识;中学古诗文教学
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一书中《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一文引用了沈括的有关主张:“用心灵的眼,笼罩全景,从全体来看部分,‘以大观小”。沈括所说的是理解中国山水画构图原理及内在意蕴的重要美学理论,宗白华先生将之扩大至诗歌领域,彰显了他的生命哲学—“我们人生的目的是一个优美高尚的艺术品似的人生”。此外,宗白华先生所言“网罗天地于门户,饮吸山川于胸怀的空间意识”,实际上已包含有另一种美学理论,即北大著名教授朱良志先生在他的《中国美学十五讲》中谈到的“以小见大”。宗、朱两人关于“以大观小”和“以小见大”的阐释,都是站在宇宙的高度和广度来审视社会、人生,这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很好的启迪作用,它开拓了从宇宙意识理解作者的新视角,有利于深化对作品的认知。本文拟从“以大观小”和“以小见大”的宇宙意识助力中学语文课堂古诗文教学中的具体体现角度加以阐释。
一、“以大观小”“以小见大”的宇宙意识内涵
关于“宇宙”,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尸佼在《尸子》中提出:“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是指空间的无边无际,“宙”是说时间的无始无终,“宇宙”代表的是一种无限。“宇宙意识”是指站在无限的时空来打量短暂的生命,思索人生应该如何度过,如何才有意义。“以大观小”这一概念本源自绘画理论,画家们反对由下而上地观察楼阁山川,主张目游四方,上下左右、一目千里地通览万物。明代著名画家李日华将绘画中意境的层深分为三个层次,一曰身之所容,二曰目之所瞩,三曰意之所游,其中“意之所游”与“以大观小”互相通融。优秀的作品不会拘泥于身边景物之写实,所以中国山水画往往将千山万壑浓缩于尺牍,这就是对以大观小的践行。而“以小见大”则是指一亭一窗,皆可吐纳万千气象,无需我去努力,浩渺无穷的宇宙自来亲近我。中国古代山水画中,常于荒野中置一间小小的轩亭,它开放的四面就是人类心灵的眼,可见山川日月,包罗世间万象。这有点像禅宗中的“芥子纳须弥”,即小小的芥子能容纳极大的须弥山。
无论是“以大观小”,还是“以小见大”,其背后都体现了画家的视界,即宇宙意识。现实中,人立于山前,只能窥见山之一隅,而“万山”立于纸上,不仅是“缩微”,更是人跳脱出地面、立于高处俯瞰、心游万仞所见所思的映现。“宇宙意识”是古人自觉生命的觉醒,他们意识到自身所面对的是宏大永恒的自然。除此之外,还包含了他们对自身处于这一时空的体悟。而后者也是最宝贵的,因为没有人的意识参与,整个宇宙将会黯淡无光。
二、中学古诗文中宇宙意识的具体表征
中学语文所选的诸多优秀古诗文,不少都含有宇宙意识。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張若虚《春江花月夜》)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
具体来说,“宇宙意识”在古代文人笔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态:
1.歌咏自然的永恒博大。宇宙浩瀚,我们身处其中却时常忽视了它的存在。无边无际的空间、无穷无尽的时间以及繁星朗月、春华秋实等,不论有生命还是无生命,它们都以其独特魅力召唤着诗人。杜甫在《旅夜书怀》中,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描写:在广袤无垠的原野,仰头凝望,一片星河灿烂;身边,是连绵起伏、波光闪闪的江流,涌动不息,奔赴远方。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文字描画的雄奇瑰丽给人以宁静、安适,亦勾起人在无垠的大漠策马扬鞭、自由驰骋的渴望。再如“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等,诗人用生动而形象的语言,表现了人身处自然所感受到的宇宙的宏阔浩渺。
然而,诗文传递的远不止此,宇宙浩瀚不是单纯的客观存在,而是打上了作者的主观烙印,若没有投向远方的视线、没有广博的胸襟,何尝能将天地万物流泻于笔端。正如“以大观小”所寓,一个大写的“人”,才有思接千载、心鹜八极如此旷远的胸襟。
2.在自然面前,慨叹人生渺小短暂。“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苦短,这种终极悲剧必然会激起文人墨客的沉思。“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道出了人生何其短暂,在一俯一仰之间,匆匆地,已不知不觉流逝殆尽。“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在洪荒宇宙,个体的我又是多么孤独微渺!又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水怎么会从天上来?人何尝能在蜀地见水奔腾入海?满头青丝哪会暮即成雪?可是,当人不再受制于肉体,飞翔于万里高空,眺望于古往今来,相较于无始无终的时间长河,人生何异于朝生暮死的蜉蝣?“君不见”一句为什么让人一见倾心?源于意境的高旷深阔,源于诗人对时间奔腾不息、一去不返的感喟直击人心。
对蜉蝣般生命的自我认知,是人类对自我生命的反躬自省,是人格的自我觉醒,进而引发对人生积极探索后的思考。它使古今的人们认识到生命的宝贵,意识到人应以一种谦卑的态度面对一切生命,对自然宇宙怀有敬畏之心,对自我生命抱有怜惜呵护之情。
3.奋发有为,积极应对有限人生。帕斯卡尔在《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中有这样的表述:“思想成就人的伟大……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从绝对时间和空间来说,人类在宇宙面前渺小得不值一提。但人类历史源远流长,作为生物体的生命消亡了,作为精神生命的“人”却活了下来,这就是人的思想。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的生命短暂,不能自我主宰,但并非完全无能为力,我们可以选择生命如何度过,可以决定生命内容的填充。王羲之、苏轼、王安石、辛弃疾等诗人,努力追求生命的价值,展现了气凌云汉的风骨,在文学的星空创造了一派奇丽的精神气象。辛弃疾明明知道“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却依旧不改初心,对重重失意的人生,发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追问。王羲之在玄学盛行的东晋,对现实有无比清醒的理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所以他更是努力展现生命的风流—“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种昂扬姿态伴随他终身。王安石曾两度罢相,54岁陷入人生低谷,当年写下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张扬了一段不颓靡、不苟且的人生风采。他登上的不仅仅是飞来峰,更是天地境界,在高处俯瞰人生,视一切阻挠和困苦如云淡风轻。
宇宙意识构建了我们看待人生的新视角。无数杰出的人物跳出当下,站在更长远的时空坐标轴上审视自我,看淡眼前的得意和失意,奋发有为,把短暂的人生谱写成了一首悠扬回荡在历史长河的乐曲,响彻千古。
4.天人合一,尽性安命。依照钱穆先生的观点,人与宇宙的合一,即为“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实现,需通过“尽性”和“安命”两条路径,并努力使二者和谐统一。“尽性”就是“把凡天之所以与我者,一一尽量地发挥,一一发挥出此各各性能之最高可能而使之无不达于极”。“安命”则要求人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中,都要随缘自适,即便艰难困苦,也能坦然接受,以包容的心态直面生活。
在中国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许多多优秀的历史人物,他们身上闪现着天人合一的智慧光芒。如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回归田园,在“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中用锄头和笔墨耕耘,安度余生。又如以旷达著称的苏轼,半生颠沛流离,命运多舛,无论何时何地都尽性而为。苏轼被贬黄州时,已47岁,他将在黄州历经的苦痛化为一场精彩绝伦的涅槃,在此期间创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三赤壁”,不仅是他个人的巅峰之作,更是是闪耀文坛的奇观。至于他的“人生如梦”,究竟是虚无缥缈还是短暂美好,是乐观还是悲观,后人有无穷解读。然而,从苏轼留给世人的遗产—2700余首诗、300多首词、4800多篇文章,我们看到了一个屹立于世间、坚不可摧的孤傲超旷的精魂。不仅如此,苏轼每为政一方,离任时总能让百姓攀衣拦马,恋恋不舍。他组织成立了历史上的第一个救婴组织“育儿会”,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公立医院“安乐坊”,使杭州全城有了一个清洁的供水系统……同时,他又是安命的。他历惠州,赴儋州,63岁高龄渡海北归时,豪情不减,“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他甚至曾想过在惠州、儋州安家且付诸行动。他用旷逸的胸怀迎接冷箭刀枪,使短暂而衰朽的生命溢彩流光。
以上所列举的四种古诗文中常见的宇宙意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胸襟和气度,他们以大观小,审视人生,以小见大,海纳万象,创建了可贵的生命审美意识,向世人传达了宇宙意识下的生命情调,彰显了卑微渺小生命的尊严和伟大。
三、宇宙意识带给课堂的创新性探索
将宇宙意识融入诗文解读,其作用主要表现如下:
1.利于深化对作品的探索和解读。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关于尾联“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过去我们常理解为以阔衬孤。偌大的天宇下,我不过是一只小小的沙鸥。表现诗人自感卑微,寄寓了他对颠沛流离、壮志成空、孤苦凄怆命运的悲叹。以上的解读没错,但仅仅止步于此还不足。从整首诗来看,前四句写景,“岸”“危樯”“夜”“星”“平野阔”“大江流”等,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景物,共同营造出了一幅苍茫深邃、宏阔瑰奇的景象。第三联直抒胸臆,以“岂”和“应”的口吻出之,无丝毫绵柔含糊,愤激决绝又畅快淋漓。从整首诗的意脉来说,倘若将尾联仅仅理解成悲叹,显然格调不符。“天地一沙鸥”从视域来说,无限辽远,它投射了诗人广博的胸襟,杜甫将自我融入广袤辽远的天地,由有限扩大至无限,展示了饮吸天地的雄豪气度。所以,整首诗解读为“悲壮”更契合诗意和作者一贯的为文处事风格。
2.利于突破写实的藩篱,于平淡中见高格。无论绘画还是诗文,都是作者精神世界的主观形象再现,一幅画、一段文字,就是一个心灵世界。所以,面对文人笔下的一草一木,绝不能等同于日常所见的草木,而应努力用作者的眼光过滤。
如《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一句,宋叶梦得《避暑录话》评价:“此陶渊明出处大节。非胸中实有此境,不能为此言也。”强调了此处为心造之境,是心之所想所期。那片清寂悠然、闲逸孤高的“云”,何尝不是陶渊明对自由无拘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保持自我清洁的期许和肯定?“归鸟”亦如他的化身,在红尘中累了倦了,想回归一片洁净的田园,回归他心中筑建的桃花源。从天空自由飘荡的“云”到回归大地栖息的“鸟”,表现一个脱俗灵魂的高蹈出尘,于上下四方自由飘忽往来。与其用“拟人”“象征”这类理性冷峻的修辞手法去解说“云”“鸟”,不如用宇宙意识激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跟随诗人自由驰骋八方。
又如“悠然见南山”,有的参考资料认为用“见”而不能用“望”,是因为“见”体现用意无所属,而“望”表示目有定视,不能彰显陶渊明的悠然情调。笔者以为这种解释不妥。此句诗中,涉及“南山”这一重要意象。“南山”自远古以来,就自带光芒。从《诗经》中吟唱“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到“人君得贤,则其德广大坚固,如南山之有基趾”,南山便与贤者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至晋代,那个引发洛阳纸贵热潮的左思,他才华横溢的妹妹左芬也曾写过一首自明心志的《啄木诗》,“南山有鸟,自名啄木。饥则啄树,暮则巢宿。无干于人,惟志所欲……”这位身居宫苑却不得宠幸的女子,不屑于同搔首弄姿的妃嫔们争宠,自况为林中的一只啄木鸟,而它的生长地亦名为“南山”。南山是她幽栖远祸、保持自我清洁的一片净土。
“南山”屡屡屹立于陶诗中:“种豆南山下”(《归园田居》其三),“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即便“倚南窗以寄傲”,开窗所见的也是南山;对于死后的归属,“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杂诗》其七),陶渊明选择的依旧是南山。从生到死,陶渊明与“南山”如影随形。南山,就是诗人为自己营建的一处合心切意的佳处,它远遁红尘浊流,安放了诗人伤痕累累的心,修复了作为傲骨文人的尊严和清雅。
基于此,那片闯入诗人眼眸、映现一片宁静苍翠的“南山”,非为目见,而是“心见”,是陶渊明在环堵萧然的颓圮现实中,于心中开辟的一方林木清峻、涧水莹澈的圣地。陶渊明晚年更名“潜”,“潜”出自易经的爻卦,意为“潜龙勿用”。这是陶渊明与统治阶级权贵划清界限的一次庄严宣告,他用利剑斩断了与名利红尘的一切牵绊。“悠然见南山”,抬头所见即与心中那片澄澈辽远心界的不期而遇,“见”亦是回归自我,回归一颗粗朴无尘的本心。
3.利于丰富并提升学生的内在精神境界。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还只是完成了教育的部分责任。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学校还需要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从逼仄的物质追求中解脱出来,建立宏大的视界格局,获得一种更富足的生活—精神的自在与宽广,而“以大观小”和“以小见大”的宇宙意识,为学生的境界提升提供了思维方式和理论指导。
如何度过俯仰一世?54岁的曹操在“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时,还竭力追求“天下归心”的宏远志向;李白明知“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却“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诗酒风流,不虚此生。面对人生的困顿,“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对未来不失希望,不因眼前的点点挫败而放逐自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超越了对自身的关注,由己及人,放眼天下,祈愿全天下寒士都能获得风雨无忧的生活。李白、杜甫等人,在人生窘迫时热情地拥抱生活,以开阔的胸襟接纳,以悠远的眼光审视,表现出了生命的刚性和韧性。这种不拘于利益得失的昂扬态度,和宗白华先生一向倡导的人生最高贵的意义与价值的理想人格是高度一致的。
由此观之,课堂的潜移默化,能帮助学生建立宇宙意识,能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和他人、自我和社会的关系,能唤醒学生内在的潜能和尊严,从一己一事的得失中跳脱出来,体贴他人,关注整个社会,意识到艰难困苦并非偶然特殊,把自我生命融入整个社会中,获得心灵的自由与解放,从而塑造一种磅礴大气的人格,为自由舒展的人生奠基。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
[2]林语堂.苏东坡传[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
[3]绍郁.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宇宙意识教学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