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36计之“以小见大”

2017-05-10

小雪花·小学生快乐作文 2016年7期
关键词:以小见大热心肠两件事

【老姜聊作文】

蒜头呀,你有没有最敬佩的人呢?

有哇有哇,每天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外语的妈妈、苦练书法的小伙伴、不畏寒暑的清潔工人……好多呀!

好,那人我就选择其中的一位写成作文夸一夸吧!

啊?这个……这个……咋写啊!

你刚才不是说的挺好吗?你可以通过具体事例,写写他们执着追求的精神嘛,如果觉得他有什么品质令你敬佩,也可以说一说呀。内容具体点儿,语句通顺点儿,写完后读两次,改一改,就成了嘛。

再说详细点儿呗!最好是有那种压箱底的绝招!老姜最好了!

好吧好吧,那我就给你三个锦囊妙计,记好了啊。

那我就写我们班新来的班主任——雷老师吧!自从雷老师来到我们班上以后.全班同学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变得懂礼貌、爱学习了。

第一招:选准人——只选一个自己最敬佩的人去写。

确定写谁只是第一步,关键的在后面。

第二招:找准事——抓住人物特点,写与众不同这处。

要做到千人千面,而不是千人一面。除了抓住人物特点以外,还应选取典型事例写清楚你为什么敬佩他。不一定是人人皆知的大事,平凡小事更能突出所写人物的伟大。给你看一个小片段吧!

从菜场回来,太阳出来了,雾开始散了。我仍特意从她身边走过。她披了一身密密的细细的水珠,连眉毛上也是,被阳光一照,闪着五彩的光。我望着她,她也望着我。啊!这两只眼睛多么坦然,多么明亮。转眼间,她又专心地把一堆堆垃圾装上了车,拉走了,消失在晨雾中。(选自《雾中的女清洁工》)

女清洁工用自己的辛劳,换来了清新舒适的环境!写得好棒呀。

不错,仔细体会这段文字对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的描写。要记住,写人的文章若面面俱到写外貌特点,喧宾夺主就成了败笔啦。外貌描写要与反映人物特点的事件相联系.才能起到相互依托的作用哦!

好好,我明白了,这就动笔!

别急别急,我还有最后一招杀手锏(jiǎn)呢。

第三招:巧过渡——注意两件事之间的衔接。

如果你写了两件事,在结构安排上一定要注意两部分之间的衔接,不要把两件事割裂成独立的两块,那样就太零散了。还要做到主次分明,条理清楚,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人物的品质,突出文章的中心。

【蒜头晒佳作】

热心肠的胖阿姨 王蓓蓓

小区门卫住着位胖阿姨,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她是我见过的所有人中最胖的一个了。本来可以装八九个人的电梯,如果胖阿姨上去,那就只能装下三四个了。

胖阿姨还有一个缺陷,那就是口吃,她说起话来总是结结巴巴的:“蓓……蓓……你……吃……吃饭……了……了吗?”每次听到她这样问我,我就每次在心里默默地说道:“没……没呢。”或者“吃……吃了。”

胖阿姨的工作是在门卫看大门,所有人都认识她,而小区里的孩子也经常学她笨拙(zhuō)走路的样子,胖阿姨见了也只是笑笑。说实话,我刚搬来的时候,也和其他孩子一样,觉得她的样子可笑极了。

随着在小区里住的时间越来越长,我对胖阿姨的看法也慢慢地改变了。

我们小区里有很多孩子,放学的时间也差不多。让我吃惊的是,外表看起来笨笨的胖阿姨居然能记住所有孩子的名字。所以,一到下午四点多的时候,只要不是坏天气的话,你一定可以在大门口那边见到胖阿姨微笑地向你问:“蓓……蓓……放……学……了……了呀?”“雨……珊……放……学……了呀?”“禹……哲……放……学……了呀?”……每次听到这句问候,我们都会说:“是啊!”

有一回,我因为考试考得不好,被爸爸罚站在楼梯口。胖阿姨看见了,就走过来笑了笑对我说:“蓓……蓓……别……灰……心……下……次……继……续……努……力!”不仅如此,她还从口袋里拿出一包巧克力,“快……吃……吧!吃……完……我……陪……你……到……楼……上……去。”

听到这里,我的心不知怎么了,总觉得暖暖的,好似春天的阳光温暖着我的心,就说了一声:“嗯!”

对我如此,对他人也一样。胖阿姨经常帮着别的家长带孩子,有时候,她还专门挨家挨户地提醒人们要防盗,今天小区停水、停电……

胖阿姨就是这样一个热心肠的人。

【Q友留言板】

余东旭:王蓓蓓同学把胖阿姨的外形特点写得太生动有趣了,虽没直接说阿姨胖,但我们的脑海中已经出现了这位胖阿姨的形象了。

徐妍妍:王蓓蓓同学从几个方面,通过细节描写,把胖阿姨的“热心肠”这一特点描写得细致入微,令人感动。

本文拟题独具匠心,巧妙地将人物的外在特点与内在特点结合起来;正文部分材料的选择紧紧围绕胖阿姨“热心”这一特点展开,字里行间流露着对胖阿姨的敬佩;上下文的衔接过渡自然,材料安排上详略得当。怎么样,你会写自己敬佩的人了吗?

猜你喜欢

以小见大热心肠两件事
助人为乐的刘涛
李克强特别关心这两件事
春风是个热心肠
感受人大两件事
热心肠的老奶奶
高速公路通行便捷安全 离不开这两件事的功劳
热心肠的小袋鼠
如何恰当合理地以技巧升华情感
论中国尚简的文化艺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