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互联网思维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2022-04-29赵笑飞
赵笑飞
摘要: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媒体”已深度渗入到媒体行业。面对这一新形势,县级媒体积极探索,同步变革融媒体发展趋势、内容,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强化互联网思维,更好地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要求,从根本上推动县级媒体融合发展,切实提升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水平。
关键词:融媒体;互联网思维;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了县级融媒体建设的发展方向。同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见》,指明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基本思路。至此,县级媒体融合序幕正式拉开。如果沿用传统的媒体建设思路、方式、框架,将难以适应媒体变革的发展要求。以推进县级媒体融合建设为方向,实现资源、内容、传播渠道等方面的相融相通,打造新型县级主流媒体,使之成为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新平台。
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存在的发展机遇
(一)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
互联网信息技术深刻地影响了融媒体发展方式和舆论生态,媒体行业的多元化态势日趋明显,立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在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下,县级传统主流媒体市场逐渐被新媒体市场吞噬,面临用户流失、渠道封闭、生态恶化等难题,在此背景下,借助互联网进行转型,在舆论中站稳脚跟,进而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从而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二)媒体融合的必然选择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全国县级媒体感受到巨大的工作、现实压力,但同时也为其提供全新的机遇。商业门户网站已经完成对于社区网络的建设、分割,移动客户端逐步地在城乡范围中广泛应用。由于县级媒体处于县域行政体系中,承担着引导舆论的职责,但其自身的资源、人才、条件有限,导致宣传能力、传播能力日益下降,在媒体融合背景下难以生存发展,因此需要切实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1]
(三)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需要县级媒体转变发展理念、发展路径、整合机构、协同发力。长期以来,很多县级媒体与市场脱节,“等靠要”思想严重,依靠县财政兜底才得以生存。因此,借助媒体融合整合资源,可以实现县级媒体获得有利的政策和资源,引进市场机制、盘活现有资产存量、拓宽收入渠道,增强“造血”功能。
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需要突破的瓶颈
(一)建设流于形式
目前,不少县级媒体融合只是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平台简单的整合,缺乏统一调度,没有主动适应新时代传播方式变革,没有深入推进传播理念、内容、功能等方面深度融合,推动传播方式的创新和发展动能的转换,进而造成“假融合”,造成媒体资源的浪费,产品生产能力、传播力反而弱化。
(二)传播方式单一
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初级阶段,还存在传播方式单一、传播速度慢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脱离传统运作模式,对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没有进行创新升级,没有满足基层群众的信息需求。
(三)建设资金缺乏
县级融媒体中心通过打造“中央厨房”,实现新闻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但建设“中央厨房”日常运营和维护的成本非常高,有的地方没有财力进行高标准建设和运营,也没有找到一条与之匹配的健康高效的运营模式。
(四)复合型人才缺乏
一支高素质的新媒体人才队伍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应该具备较强的稿件采编、后期制作、运营维护、产品研发等综合能力。目前,县级融媒体中心普遍存在人员年龄老化、专业素养低下、缺编严重等情况。
(五)内容传播力较弱
在县级媒体融合过程中,容易出现报道内容同质化现象。一则新闻事件,广播电视、网站、微信公众号、APP客户端等媒体平台报道角度、语言风格几乎相同,更多的是“一稿多用”,没有根据不同媒体平台的特点编辑成不同的稿件,内容传播力低下。
三、借助互联网思维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策略
(一)整体融合,强化互联网思维
《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 其核心要义是要积极践行互联网思维。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兴起,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互联网思维是评价一个人才优秀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现代化管理已经成为当前县级融媒体建设以及日常管理的主要思维,媒体人员应该学会融会贯通,将传统理念与互联网思维进行有效融合,在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同时不断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提高管理效率以及管理质量。
县级媒体要有开放思维、平等思维、共享思维、技术引领思维。利用大数据技术加深对用户的了解。通过聚合平台和智能推送提高新闻品质,触及受众的痛点、泪点、笑点,实现跨主题、跨媒体、跨平台传播,让传播的信息入眼、入耳、入脑、入心。从新闻采集、信息传播、评说是非,到引导舆论、经营推广、品牌营销,都要有分享共享思维,利用分享获得传播力的提升。同时,加强技术创新,推动发布新闻产品的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在强化互联网思维、加速媒体融合的过程中,也要强化媒体的政治属性和责任担当,发出主旋律声音、传递正能量、彰显使命担当,继续发挥舆论主导作用,保持好社会信息的中枢地位,担当好文化传承者的责任。[2]县级融媒运用互联网思维时,要将用户思维的发掘、情绪的触发、价值观的培养等作为基础构建网络生态,在此基础上以新媒体为突破点,获取相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媒体的公信力与传播力。
(二)聚集融合,提升员工素养
主动适应新时代传播方式变革,深入推进传播理念、内容、功能等方面深度融合,着力以传播理念的变革,推动传播方式的创新和发展动能的转换。以泗阳县融媒体中心为例,第一是深化人员机构重组。围绕融入思想、融出战力,根据采、编、发流程需要,将内设媒体机构进行全面整合、调整,将采访职能统一划归新设的全媒体采访科,全面负责搜集资料、信息等工作,为各平台提供不同资料素材,并根据各平台需要分别成稿,如泗阳县新媒体工作人员科室一分为二,分别负责“泗阳政务”“泗阳融媒”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以及“我的泗阳”APP客户端的编审、运维等工作,围绕着短视频生产,深化改革内容,实现分工更细、定位更准、针对性更强的目标;第二是深化业务素质重构。围绕融入时代、融出精彩,聚焦网络时代受众需求、接受心理、信息消费习惯等,转变探索方式、创新传播内容、重构授受关系,引导采编人员向全媒体人才转型,全面掌握拍摄、剪辑、发布信息等技能,以此树立融媒体思维。目前媒体人员的创新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的有效培养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媒体人员应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不断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多参与培训与讲座,学习新时代的媒体思维,如常态组织业务骨干参加新华社、国家广电总局、省广电总台、新华日报社、宿迁市委宣传部等单位组织的线上、线下“融媒大讲堂”培训,让其在此培训中提升综合能力。积极开展岗位练兵,不定期地举办“视频剪辑大赛、短视频热点大赛、好记者讲好故事比赛”等,以赛代训,以赛促学。2021年,中心记者参加江苏省第八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比赛获“最佳选手”(一等奖),全省仅3人;在江苏省广播电视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中心技术人员分获广播专业二等奖、电视专业三等奖;三是深化绩效制度改革。优化完善评价机制,全面坚持结果导向,推行“下不保底、上不封顶,少干少得、多干多得、优干多得”的绩效考核制度。健全完善人员聘用和岗位管理制度,有效解决融合发展中日益凸显的从业人员身份双轨制问题,着力实现同岗同权同待遇。10名聘用制人员因业绩突出被聘任为中层干部,35名聘用制人员获评“岗位能手”并按月增加岗位绩效,实现优质人才“招得来、用得好、留得住”。在短视频生产上,全面推行项目制、组合制,中心各类人才实行自由配对、自由组合,进一步激发大家的创新动力和创造活力。新绩效考核办法实施后,一线采编人员人均收入提高30%。
(三)流程融合,拓宽发展空间
不断更新传播内容,完善用户需求是提升融媒体水平的法宝,县级融媒体中心在设计产品初期应不断释放产品内核,在线上运营阶段加以完善、整合。在借助互联网思维生产产品的过程中,转变自身传播体系,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打破限制、阻碍,深度使用新媒体资源,丰富产品的形态、功能,打造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产品。从产品生产层面看,县级融媒体中心需精准把握市场发展动态以及政策内容,精准定位大众需求,通过发布区域内新闻资讯,释放产品内核,并及时进行反馈,逐步完善产品功能。在找准定位的同时,精确把握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方法,通过融合流程不断拓宽自身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渠道。在节目生产过程中,聚焦业务“融通”,在“媒”字上发力。坚持“内容为王”,突出多方联动,打造多元化移动媒体传播矩阵,着力实现中心内部业务“融通”、中心与上级媒体上下“贯通”。第一是突出流程再造,精塑自有媒体。围绕融出效率、融出质量,重点推动新闻采编流程再造。把选题策划抓在前面,坚持每日新闻策划调度会制度,明确新闻生产和发布要点,确保新闻产品选题准、时效强、反响佳。把新闻生产放在首位,全面推行“一次采访,多元生成,多平台发布”,要求采访记者除了生产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与专题节目外,还要制作适合新媒体平台传播的图文或短视频,经各平台编辑后期加工后推送,形成全过程全视角的新闻采写闭环,推动政务服务类微信公众号“泗阳政务”及民生服务类微信公众号“泗阳融媒”、视频号、抖音号等自有平台持续跃升。截至目前,“泗阳政务”和 “泗阳融媒”两个微信公众号拥有粉丝计超过20万,“泗阳融媒”抖音官方账号拥有粉丝51.2万;第二是突出借船出海,紧盯重量媒体。围绕让泗阳声音“发出来”、泗阳故事“讲出去”,锚定大台大网,攻坚央媒省媒。主动“喂料”,借船出海,在紧盯央视《新闻联播》《江苏新时空》等重要栏目上稿的同时,积极入驻“央视频”、新华社“现场云”等主流媒体平台,做到实时发布、动态更新。2021年在央视上稿27条,其中《新闻联播》7条;在江苏省台上稿335条,其中《江苏新时空》72条,上稿总量持续保持全省县融前列。强化合作,吸引“抓取”,打破传统媒体版面意识、栏目意识,与今日头条、腾讯新闻、一点资讯等网络平台签订合作协议,授权自动抓取、转载,推动泗阳融媒产品在更多、更大平台上实现更广泛传播;第三是突出“党媒姓党”,打造示范媒体。牢记“党媒姓党”,紧扣主责主业,既解读政策方针,也助力民生福祉;既抓疫情防控、医教住行等人民群众关注点,也抓招商引资、文明创建等社会发展关键点,全力打造让党和人民放心的示范媒体。
(四)内容融合,把握市场生存周期
优质的服务内容是县级融媒体开展运营的条件、基础,在此基础上结合用户需求进行精准推送,始终坚持“内容为王、移动优先”,既能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也能全面记录新闻事件;既抓人民群众关注点、兴奋点,也抓经济社会发展点、关键点,着力以短视频讲出泗阳好故事、传播泗阳好声音。要高度重视正能量和暖镜头的挖掘和捕捉,以小故事、短视频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心记录来自身边人的感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泗阳县融媒体中心推出“我为党来唱首歌”“ 我对党说心里话” “我与党旗合张影”系列短视频和“快闪”作品,宣传党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展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和广大干群的新风貌。以“新闻+政务+服务+商务”为中心,了解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诉求,将本地政务与便民生活服务融入到其中,让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了解欲望、兴趣。
同时,还借助本地电商、旅游、教育平台等提升社会经济效益,发掘其中存在的潜在价值。将泗阳县的农副产品、旅游资源依托新媒体平台进行推介、销售,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增加经济效益。
(五)服务融合,优化媒体生态结构
县级融媒体中心是舆论起源地、综合服务信息传播地,其自身存在的目的就是通过社会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最为优质的服务。泗阳县融媒体中心着力强化“媒体+政务+服务”功能的融合。围绕融入生活、融出便利,有效发挥融媒体中心联系群众的纽带作用,泗阳县人民政府投资1200万元打造集“媒体+政务+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我的泗阳”APP。“我的泗阳”APP新闻资讯版块内容依托江苏省“荔枝云”平台进行生产发布,从“荔枝云”直接映射到“我的泗阳”客户端的“本地云”,实现了“荔枝云”与“本地云”的无缝对接、信息共享。“我的泗阳”APP政务服务版块涵盖 “办证、12345问政、缴费、求职、招聘、停车、挂号、公共自行车、公积金”等270多项服务功能。截至目前,“我的泗阳”APP注册用户数超30万,已成为该县的主流舆论阵地、权威信息发布平台、指尖上的政务办事大厅、畅通民意渠道的网络问政枢纽。
四、结语
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思维引领建设创新工作,针对现状进行分析、统筹,出台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深度融合,实现健康快速发展,切实发挥“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能。
参考文献:
[1] 张春宇.县级融媒体中心舆论引导机制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21.
[2] 官建文,刘扬.媒体融合发展需要强化互联网思维[N].光明日报,2014-12-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