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纪录片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创新尝试
2022-04-29张骞
张骞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我国纪录片的制作与出品实现了从量到质的飞跃,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其中起着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思维在新媒体领域的大规模应用,纪录片尤其是人文类纪实作为我国文化输出的高质量载体,在新时代其脚本创作、传播渠道、运营方式等方面都出现了极大的创新性改变。本文将以新时代互联网思维在新媒体领域的运用为基础,对我国纪录片全方位创新出品进行理论探索和应用构想,以期助力我国加速开创互联网纪录片新纪元。
关键词:纪录片;创新;新媒体;互联网
1958年,中国正式诞生了第一部电视纪录片,走过半个多世纪,新时代中国纪录片发展的大幕完全拉开,逆流直上、争立潮头可谓是我国纪录片人的标志性精神,这也是进入新媒体纪录片快车道后行业内争相将互联网创造性思维转化成创新型荧幕成果的重要原因。在这一精神的影响下,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成为我国纪录片对接世界的重要端口,近年来纪录片的新媒体价值被不断挖掘,其背后的商业价值和品牌影响力对经济发展和文化宣传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这也意味着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以片带商、商片交融的IP矩阵式发展将成为我国纪录片行业和相关品牌桥梁搭建的新架构。
一、从新媒体看纪录片新发展
良友纪录网于2008年正式开通,这是中国的首个垂直类纪录片网站,也意味着我国纪录片事业迈出了从电视向互联网转型的关键一步。2013年,中国纪录片网正式上线,标志着我国首个纪录片新媒体综合产业运营平台全面启动,这也是国内首个国家级互联网纪录片运营平台,国内新媒体纪录片至此开始稳定发展,并逐步借助多元渠道推进纪录片发展迈向更高的阶段。[1]
(一)受众群体的吸纳与巩固
过去,我国纪录片受制于播放渠道和载体,题材方面较难推陈出新,因此,传统电视纪录片的受众群体较为狭窄,老龄化严重,专业度有余而故事感和新颖性不足,电视纪录片的发展也一度停摆在观众对CCTV-10的固有印象中。伴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碎片化时间管理和快餐文化盛行看似又将为纪录片行业带来新一轮冷冻期,然而这一“劣势”却成为促成新时代纪录片爆款级现象的意外之喜。2016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历史文化类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其电视首播情况虽不尽如人意,但却在以90后乃至00后为主要受众群体的视频网站B上(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意外走红,逆袭成为该年度纪录片之王。也正是由此开始,我国纪录片工作者找到了属于新媒体纪录片的正确打开方式,那就是受众群体的吸纳巩固一体化,电视纪录片脚步不停,新媒体渠道创新不断,不断吸纳年轻受众走进纪录片大门,并借助年轻受众对新媒体渠道得心应手的应用和广泛的社交网络实现多级传播和自发宣传,在这一过程中,“吸纳—巩固—吸纳”式新媒体纪录片受众网络也搭建得更加成熟、完善[2]。
(二)制作周期的缩短与制作技术的精良
新时代我国各类纪录片尤其是人文类纪录片出品率显著提升,这不仅得益于制作技术的大幅进步,其背后还有丰富的制作题材作为原动力支持,然而不论是制作技术方面还是题材创新方面,都不能绕开新媒体的高速发展这个必要条件。新媒体时代,纪录片摄制不复过去的“精耕细作”,而是呈现出高产高质的新特征,这与新媒体的快文化输出节奏密不可分。从题材选择、脚本撰写到实地拍摄、后期制作,新媒体纪录片实现了从“慢工出细活”到“快手出佳作”,其题材丰富度与新媒体网络形成交互反馈,全方位提升着新媒体纪录片的出品质量。
(三)高密度传播与高质量品牌效应
新媒体纪录片借助互联网络和社交传播实现了高密度宣传,使纪录片成为全民的文化盛宴和中国文化自信的对外展示端口。高密度的传播也为新媒体纪录片带来了新的生命力,那就是高质量品牌宣发这一新的商机。传统纪录片以其质朴细腻的优点闻名,因此也要求尽量避免高密度广告植入和品牌宣传,以免商业气息打乱纪实节奏。但是,进入新媒体纪录片快车道后,我国纪录片业反其道而行之,着眼于“以片带商”“片商交融”式纪录片拍摄模式,拍摄纪录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挖掘品牌背后的故事,配合高密度传播引擎和新颖而不失真挚的文案,我国半商业化人文纪录片的规模也越做越大。与商业化电影不同的是,新媒体纪录片保留了传统电视纪录片摄制的细腻风格,致力于打造高质量品牌效应,将讲中国故事与打造中国品牌相结合,发掘传统技艺,传播中国精神。
二、新媒体纪录片的互联网思考
在当前,新媒体纪录片的互联网运用已发展到一定阶段,纪录片内含的人文情怀在快文化时代由优势逐渐引发观众的审美疲劳,大批新媒体纪录片宣传视频以更高强度不断出现在短视频平台和年轻态网站首页,但本身的播放量持续走低时,中国“互联网+”时代的纪录片瓶颈期正式到来,而应对新媒体纪录片瓶颈的根本办法,就在于改变互联网快文化席卷下的惯性思维,对当前新媒体纪录片的互联网运用进行全盘反思,以便于及时改换赛道,实现突破创新[3]。
(一)高度宣传导致新鲜感丧失
从《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走红开始,中国人文类纪录片开启了一条互联网宣发新途径,即全平台上线配合粉丝二改并自发宣传。但这样的洗脑式高密度传播带来的热度经常是昙花一现,粉丝黏性差,出走率高,凭借多轮“吸纳—巩固”,一个上线周期内不能收获可观的播放价值,长期发展后劲不足。
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看似在短期内为新媒体纪录片宣传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长久运营产生的问题颇多。短视频纪录片宣传方式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核心片段截取,一类是优质片单推荐。从这两类宣传方式对标的短视频用户分析来看,转发分享者大多在30-55岁之间,其中大多数用户点赞教育类视频的频率多于其他视频。通过这一数据分析得知背后的隐含问题在于,多数在短视频平台分享纪录片内容的用户其目的都在于推荐儿女进行观看,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其本身并不是纪录片的真正受众,而被分享者对宣传短视频和纪录片的点击观看率实际都很低,这就是高密度宣传带来的纪录片新鲜感和好奇度丧失问题。
(二)平台流量导致商业感强化
流量化是新媒体纪录片在互联网时代不可避免的问题。平台流量代表网络热度,流量度越高热度也相应越高,然而与多平台营销为新媒体纪录片带来的高流量相对应,其弊端似乎更加明显[4]。当前我国新媒体纪录片采用的“以片带商”式营销策略本身是对传统纪录片保守界限的突破,但纪录片多平台上线的情况下,流量加持的过度包装使人文纪录片在人们心中逐渐变味,更有不法商家趁此机会打着“某纪录片文创”“某纪录片推荐”的幌子,以低廉价格大量贩售假货,更导致不明真相的群众几乎一边倒给予差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对相应纪录片的好感。
(三)题材海量导致打磨度不足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的全球联通时代,各种碎片化信息组建成高密度的新闻网络,也为制片业的选题贡献了颇多素材与灵感,但其背后实际也暗含一场对新媒体纪录片制作深度的挑战。传统电视纪录片,如以多集讲座形式呈现的《百家讲坛》,之所以能够成为纪录片业的经典,不但在于其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更在于其“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专业态度。一张讲桌、一位学者、一副惊木、一段传奇。《百家讲坛》的成功之处在于,讲历史便立足于历史,界限分明,主线清晰,沿线前行。对比之下方能体会新媒体纪录片在选题上走入的误区与最终出品的缺憾——选题泛泛导致只能浅尝辄止,失去了对纪实本身的挖掘和深探。当然,制作经费和资源等物质条件也会对内容深度有所限制,但究其根本,制片人们还是要在综合考量经费限度和制作条件后谨慎选题,不可为了迎合受众群体需求和吸引兴趣焦点而内容泛泛,最终损失了口碑与专业度,反而与纪录片精雕细琢的制作精神背道而驰。
(四)画风单一导致审美疲劳
画风问题是传统纪录片由来已久的问题。这里的画风不仅是整部纪录片所呈现的画面风格,也包含了旁白内容与声线、字幕风格、画面比例等纪录片后期制作需要调整的项目点。提及纪录片,多数观众的印象是平稳的男声旁白、低饱和度的色彩以及庄重的画面,这些刻板印象一直伴随我国纪录片的发展,纵使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纪录片穿上了短视频或再剪辑的外衣,但国人对纪录片的敬畏感和其本身的庄严感始终是纪录片发展上一条难以逾越的赛道线。追本溯源,其原因在于纪录片诞生伊始便一度作为政治宣传阵地出现,随着行业发展才逐渐演变为科教类节目,其目的就在于传播新知,而出品方多为各地媒体官方,风格基调便是严肃庄重,因此现代纪录片人即使有诸多对改革纪录片画风的创意,也大都选择尊重传统,否则很难把握综艺节目与纪录片的界限,造成“四不像”的局面甚至整个制作前功尽弃的后果。
三、新媒体纪录片的互联网创新尝试
互联网思维大量运用于新媒体纪录片而引发的诸多问题,需要拿出切实的解决方法以突破当前我国纪录片发展的瓶颈,纪录片行业的互联网创新尝试也亟须提上日程[5]。
(一)降低物料投放,对标高水准宣发
新媒体纪录片“物料”主要是指新媒体纪录片上线后的宣传材料,包括宣传海报、内容截图、片段截取、再剪辑上传等,降低物料投放力度是解决观众新鲜感缺失最直接的方法,“物以稀为贵”的俗语在纪录片宣发上也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减少物料投放意味着降低出镜率以降低观众对高频宣传的抵触情绪,但也意味着纪录片宣传机会将相应减少,因此宣传物料制作上就必须相应提升质量,以带给观众“少而精”“美而灵”的全新体验创新物料的制作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去完成:首先是海报宣传方面,可以邀请风格匹配而不失人气的画手对宣传海报乃至纪录片封面进行创作,同时在社交网络平台提前造势,画手与纪录片出品官方互动能够达到双向宣传的效果,也能够从细节处展现纪录片出品的诚意;其次是片段截取与再剪辑方面,不宜截取过多和过长片段,但不能吝于将片中最为精彩之处的提前展现,这种“少而精”的宣传策略更能够引发观众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最后是宣传物料制作量方面,不论制作团队有多少种创新宣传思路,都不可一股脑制作过多物料,这不仅违背低密度物料投放的原则,也会造成对制作经费和资源的浪费。
(二)平台去流量化,相关内容规范化
平台流量化导致的新媒体纪录片商业化问题可以采用两个创新解决办法:第一,线上独播平台模式。全网络平台热播和VIP专享观看是纪录片流量商业化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但采用线上独播平台的上架模式这一办法则能够起到分散流量的显著效果;第二,降低周边出品价格,更多注重人文价值。这是一个保护原创的时代,但也是一个原创价值虚高的时代。纪录片文创、周边以及推售产品价格过高难免给普通观众带来纪录片商业含量超标的不良观感,因此出品方也需要对相关文创和推售产品的价值进行估量后合理定价。针对产品造假引发纪录片口碑下滑的现象,需要树立品牌保护意识,同时引进法律人才,保护相关产权,严打假冒商家,全方位提升纪录片出品相关方面的规范化。
(三)活用网站分类,题材一目了然
互联网引擎的快捷搜索让人们能够精准定位目标纪录片的播放地址,但这种方法仅针对某纪录片的固定受众,而不适用于在播放平台面对琳琅满目、题材各异的纪录片而不知所措的潜在受众。面对这一问题,网站分类可谓是最一针见血的解决方案。目前大部分视频网站和播放软件都支持按年份、方向选择纪录片,但其分类方式过于笼统,而一部优秀纪录片,尤其是人文类纪录片,其内涵多元,不宜用一个搜索关键词来以偏概全。面对这一情况,可建立主题词库并搭配搜索引擎,为观众提供搜索思路的同时也给予了更为人性化的服务体验。
(四)适当延长制作周期,精雕细琢出品佳作
当前,我国纪录片的出品周期相较过去已大幅缩短,但这也意味着纪录片的专业度和精美度都有待打磨和考验[6]。
专业度问题。小成本纪录片有时难以兼顾专业深度和制作精度,二者中常会有一方做出让步,而专家学者专访的小成本纪录片制作性价比过低,因此专业度往往是被牺牲的一方。而互联网的发达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那就是以名校专业老师或学生来代替大牌专家,虽然相比之下他们的专业度稍逊,但对于科教向、宣传向的纪录片来说在这一方面已经拿出了专业态度。
后期画风调试问题。沉稳是纪录片一以贯之的踏实气质,一旦转向轻盈活泼,纪录片与综艺节目的界限就很难把握,因此想要打破观众对纪录片的刻板印象,不能只做风格上的减法,而应当根据题材精雕细琢,有加有减,调试出佳作。例如,经典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其最具代表性的片头音乐便透露着喜悦欢快的幸福感,节目中不乏新老交替的笑脸,搭配沉稳旁白不显突兀,反而自成一派,呈现出饮食中国的大美情怀。
四、结语
新媒体纪录片发展已进入互联网快车道,其瓶颈期也随之到来,而创新注定是破除困境之关键。直面当代互联网思维大量运用于新媒体纪录片引发的诸多问题,进而找准症结进行创新尝试,是当前纪录片人的首要任务,其完成也需要我国整个纪录片行业的深刻反思和配合调整。精雕细琢是中国纪录片人不能遗忘的品质,中国故事是中国纪录片人代代相传的使命,锐意进取、突破创新,中国新媒体纪录片在互联网时代依旧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张敏.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新媒体纪录片创新尝试[J].明日风尚,2021(12):59-61.
[2] 鲁慧.新媒体时代下纪录片创作的坚守与创新[J].新闻前哨,2021(5):120-121.
[3] 陈光.关于新媒体纪录片创新发展模式的探索研究[J].山西青年,2020(10):129-130.
[4] 张伟.新媒体背景下纪录片的创作与创新[J].采写编,2020(2):173-174.
[5] 党立倩.新媒体纪录片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创新尝试[J].网络传播,2020(3):89-91.
[6] 刘凡.新媒体背景下纪录片的发展创新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0(3):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