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价值与路径

2022-04-29柳海英张元元

新教育·综合 2022年4期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

柳海英 张元元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出发,中学应结合自身特点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着力在开发理念和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开展探索与研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路径。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多元智能理论;课程开发

一、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新视角:多元智能理论

1.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智能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于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智能是多元的,个体身上至少存在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等八种智能;个体智能因组合方式的不同而具有差异性,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每个人的智能既与遗传因素有关,也与后天的人生经历、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有关。

2.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内在联系。

(1)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个体的多元智能是统一的整体,教育培养应注重整体设计。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尽管二者说法不同,但它们的目标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且多元智能既是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手段与途径。

(2)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个体所具有的多元智能,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而且体现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教师要积极利用这一特征来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要“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这与多元智能理论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3)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个体的多元智能是在实践活动中显现、发展的,无法预先设定。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在课程实施方面强调“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其实质就是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对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以及每个个体的发展目标不预先设定,而是由活动自身以及学生个体自身自然而然生成,与多元智能理论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4)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个体所具有的多元智能有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之别,具有差异性,不能用同一个标准衡量所有个体,应发现、发展个体的优势智能,尽可能地提升其弱势智能。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评价“主张多元评价和综合考察”,既注重整体性,又注重差异性,与多元智能理论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二、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价值

1.有助于学校形成真正的办学特色。

(1)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地域文化性,有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强调要“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而中学生因生活与学习环境相对固定,其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明显的地域文化特点使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然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文化对个体智能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应充分挖掘、利用学校所在地独有的地域文化,以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这也是学校形成办学特色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与条件。

(2)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有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当前中学办学特色形成的主要障碍是学科教育以及与之相伴的单一考核标准。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来看,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强调“要避免仅从学科知识体系出发进行活动设计”,突破了学科知识和单一评价标准的局限,学校在课程形式、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拥有选择余地,为其形成真正的办学特色奠定基础。

2.有助于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

(1)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综合性,有助于提升教师的课程领导力。中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提升,不仅需要教师个体的努力,更需要教师个体之间合作共进。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必须要超越传统的学科教学界限,客观上要求不同学科教师、乃至教师与其他人员共同合作、相互滋养,才能设计出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课程,同时也能促进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提升。

(2)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的关注,有助于提升教师的课程领导力。中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核心是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力,要求中学教师在开发、实施课程时应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强调关注学生所面向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发课程时应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具体而言,就是尊重学生智能的多元性、差异性和统一性,从其生活情境中生发活动主题,从而促进中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提升。

3.有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1)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是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其离不开创新环境、氛围的支持。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对于传统的学科知识课程而言,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需要在充分尊重个体智能多元、差异、统一性等特点的前提下开展,参与其中的学生在这种创新氛围的影响下,尤其是在其所确立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影响下,逐渐养成创新意识。

(2)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学生创新思维,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学生差异化地运用自己所拥有的智能,需要教师尊重、认可学生的多元智能及其差异性,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要求的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关注“学生个体真正意义上成长和发展”等,都有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促进其创新思维的培养。

(3)有助于学生创新技能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离不开一定的创新技能,而传统的学科知识教学侧重于知识的学习,忽略了技能的学习,更谈不上培养创新技能。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看,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活动性等特性,致使诸多问题没有固定、明确的答案,需要激发学生运用自己所拥有的多元智能去学习、运用、创新某种技能,最终促进学生创新技能的培养。

三、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路径

1.确立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理念和目标。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目标。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看,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目标应确立为: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这既有助于解决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中的“核心内容不清晰”问题,也有助于解决“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与地位认识不足”的问题。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理念。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看,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确立三种开发理念:兼顾整体性与差异性、突出地域特色、彰显时代性。兼顾整体性与差异性即要求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既要尽可能地涵盖八种智能,又要使每一种具体课程的侧重有所不同,让每一个参与的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的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突出地域特色,就是要求中学在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必须考虑学校地域特色,积极发挥地域文化对学生智能发展的影响。彰显时代性,就是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既要与时代同频共振,又要面向未来,着力于强化学生优势智能,积极促成其迁移应用,以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2.科学设计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设计注重多元化与模块化。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着重开发探究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程)、操作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技能提升为核心的课程)、体验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向自然社会生活的课程)、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培养科创品质为要素的课程)。在每类课程之下,都有相对应的各门子课程。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学习注重场景化与体验性。从多元智能理论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开发方面,应注重学习的场景化与体验性。所谓场景化,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应放置在一定的场景中,既要有真实的生活情境,也可以运用模拟的场景。所谓体验性,就是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学习过程中直接获得某种体验。无论是场景化,还是体验性,都突出了课程的实践性,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不同智能。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动空间设计注重多重化与破壁化。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个体智能的展示、培养,都离不开某种时空,旨在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然也需要一定的时空,但该课程易受到传统的学科教学所产生的分化、隔离等因素的限制。为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空间设计方面,应注重破壁化、多重化,为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开展,打破不利于其实施的空间壁垒。所谓活动空间多重化,是指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打造多重维度的活动空间。简而言之,就是将课内生趣与课外研讨、班内活动与班级合作、校内实践与校外体验等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在多重空间内,通过一系列活动获得直接体验,促其多元智能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

3.科学规范推进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为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以及综合素质发展目标的实现,学校应从基准、主体、原则三方面规范课程实施。

(1)确立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基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需要确立两种基准:一是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智能差异,才能激发其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学习活动之中。二是促进学生优势智能迁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功能定位不是筛选学生智能,而是发现、发展学生智能,尤其是促进其优势智能的迁移运用;在强化优势智能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弱势智能。

(2)中学综合實践活动课程实施参与主体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同样也强调指导者的地位与作用。所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尤其是参与指导的主体多元化,积极并广泛吸纳家长、行业精英等参与课程实施,并为其制定灵活的规章制度。

(3)制定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原则。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必须遵循生成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对话性原则与发展性原则。生成性原则就是不预设答案,而是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有质疑、敢质疑,在质疑中去探究答案,在生成答案时再次质疑。自主性原则是指在课程实施时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和确定切入问题的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研究实施的步骤等,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话性原则就是要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或其他指导者不做“裁判”者,只是学生的合作伙伴,以对话方式针对学习内容进行探讨。发展性原则就是要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质疑激趣,重视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思考品质与创新能力。总之,通过遵循这些原则,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为其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良好的智能基础和综合素质。

4.制定科学的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为了更好地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应着重在评价类型、评价主体、评价方式方面下功夫,制定科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

(1)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从多元智能视角看,首先应挖掘学生的优势智能,并使之得以优化发展,建立自信,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驱动力。其次要引导学生客观看待自己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使其不会因为优势智能而骄傲,也不会因为弱势智能而自卑。再次引导学生学会将优势智能进行迁移运用,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弱势智能,促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最终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2)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主体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因评价主体的知识背景、出发点、方法等因素的不同会有所不同,最终的评价结果也有所偏差。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评价主体多元化,应广泛吸收学生、教师、家长以及其他社会人士参与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中要有自我评价、团队成员互评、随行导师评价、家长评价、指导教师评价等不同主体的评价,以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取得成效。

(3)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形式多样化。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个体智能的呈现、发现与发展的形式与内容是多样的,应做到评价形式多样化,最大限度地挖掘、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促进其综合素质提升,可以采用档案袋评价、作品评价、演说评价、展示评价、答辩评价、舞台评价、行动评价等形式的评价,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1710/t20171017_316616.html.

[2]李金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项目学习:理念、优势与改进[J].教育学术月刊,2021(02).

[3]王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实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9(04).

猜你喜欢

多元智能理论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
初中数学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挖掘探索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多元智能理论在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