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别开生面的“探”牙“护”牙之旅
2022-04-29陈梦怡
陈梦怡
导读:五彩缤纷的糖果,承载着孩子们的甜蜜童年。精美的包装、形态各异的外形、鲜艳美丽的色彩、奇特丰富的口味,都对幼儿有着巨大的诱惑力……一场《甜蜜蜜》主题背景下的盛大糖果派对后,牙齿里会痛的“黑洞洞”使得探牙、护牙之旅启程了。就这样,我们的探牙、护牙故事开始啦!
一、发现黑洞洞——探秘
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孩子们嘴里,我知道他们认识了许多糖果:棉花糖、巧克力、水果糖、跳跳糖和棒棒糖等。这么味美的糖果怎么能缺了好朋友的分享呢?你一颗,我一颗,尝尝好朋友分享的甜蜜确实不错。
一场同伴分享中,当然不乏小馋猫们对糖果美味的品鉴:
瑶瑶:“我来尝尝棒棒糖,我最爱吃各种口味的棒棒糖了。”
晚晚:“我喜欢吃巧克力,我每天都要吃好多呢。”
瑶瑶:“呀,晚晚,你的嘴里怎么回事?为什么黑黑的,这个是巧克力吗?”
晚晚:“我的巧克力已经吃完了呀?可为什么,我的牙齿有点疼?”
黑黑的?有点疼?镜头跟随着朵朵的牙齿,不少孩子都凑了过来:
欣妍:“一定是晚晚刚刚吃的巧克力卡在牙缝缝里了,所以才是黑黑的。”
佳哲:“不对,不对!晚晚的牙齿很疼,她可能有蛀牙了。”
艺欣:“什么是蛀牙?为什么会有蛀牙呢?”
老妹:“有了蛀牙可怎么办?”
沉浸在糖果甜蜜的同时,嘴巴里“黑色加工厂”的出现,使得“蛀牙”日记和“护牙”故事应运而生。
(一)我的蛀牙有几颗?
“蛀牙”一词像一个爆炸性新闻似的在孩子们的嘴里念叨着,在课间休息时孩子们也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张大嘴巴并找一找朋友的嘴里有没有像“黑色洞洞”似的蛀牙。
在在一本正经地对警渝说 :“把你的嘴巴张开来,要张得大一点,我给你检查一下有没有蛀牙。”配合的警渝一下子张开了嘴巴,而在在也仔细地检查着,活脱脱像一个牙科小医生呢。
(二)什么是蛀牙?
孩子们有的牙齿保护得很好,有的却已经形成了蛀牙。那么,蛀牙到底是什么呢?来听听孩子们怎么说。
豆豆:“应该是牙齿变黑了,里面有虫子了,所以叫蛀牙。”
心悦:“或许是有虫子住在牙齿里,所以才叫蛀牙吧。”
烁烁:“不,我听妈妈说了,蛀牙才不是蛀虫呢,是牙齿不干净,有了细菌,所以才会变成蛀牙的。”
一百个孩子有一百种语言,更有一百种想法。集体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的班内所有幼儿参与的教育活动,能够使幼儿形成学习共同体,培养集体感,较快速地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因此,针对 “什么是蛀牙”的这一疑问我们在班内开展了集体教学活动,在生动有趣的课上让孩子们了解了蛀牙又叫“龋齿”,是由于细菌、糖类等的生成,导致牙齿颜色改变,并会对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蛀牙“出生”史
了解了“什么是蛀牙”后,孩子们刚打开的兴趣匣子似乎再也无法合上了。对于“为什么会有蛀牙”,我们不妨再来听一听古灵精怪的孩子们怎么说:
艺欣:“糖吃多了。”
多多:“肯定是小时候奶粉吃多了,我现在还在吃呢。”
辰哥:“细菌闻到你嘴里糖的香味就会跑到你的嘴里。”
瑶瑶:“你一定没有天天刷牙,所以有蛀牙。”
别看宝贝们年纪小,但是人小鬼大的他们似乎也懂得不少,趁此机会,我们下发了与牙齿有关的调查表,请爸爸妈妈去验证孩子们的想法是否正确,热情的爸爸妈妈们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与我们不谋而合,这不,一句句专业的回答也油然而生:
艺欣妈:“由于糖类在牙齿上残留。”
辰哥妈:“挑食,爱吃垃圾食品。”
瑶瑶妈:“不好好刷牙,不注意牙齿清洁。”
以前的调查表下发,都是要求爸爸妈妈们和孩子共同完成,但由于小班孩子年龄较小,许多家长会代替孩子完成甚至包办,但这次,由孩子们自己带着想法与问题去寻求爸爸妈妈的帮助,效果显而易见,这是孩子真正参与的调查。
(四)蛀牙“发展”危害
对孩子来说,像糖果这样的零食最好形影不离,可孩子们却还不知道,因为多吃甜食或不良的卫生习惯而产生的蛀牙会对身体和牙齿造成多大的危害。既然上课时间总是短暂的,那我们便在午间休息时与孩子交流、讨论“蛀牙的危害”,也让孩子们在一个放松、愉悦、平等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五)思考小剧场
孩子本身就是“十万个为什么”,好奇好问是他们的年龄特点,问题的提出预示着孩子们兴趣的生成。
由糖果引发的“蛀牙”事件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以“蛀牙”为媒介,我感受到了孩子们丰富的生活经验,比如,“蛀牙的产生是因为口腔里有细菌了”等,这超出了我对小班孩子经验的预估。“孩子的行为背后一定隐藏着某种兴趣和需要。”果然,蛀牙深入的探秘也引发了孩子们交流与探索的兴趣,调查表的发放在探索、交流、讨论与配合中让孩子和老师、家长建立了连接。
二、保护牙齿之旅——开启
(一)绘本助推丰富经验,关于“牙齿”的故事
兴趣的匣子一旦打开,就会有无数想法涌上心头。对牙齿的探索成了孩子们口中热衷的话题,家长们为了尊重孩子的兴趣更是劳心劳力,一本本绘本的购买与阅读激发了孩子们更大的热忱。
故事一:《蛀牙日记》
据不完全统计,幼儿园孩子蛀牙的概率高达90%以上。蛀牙不仅会影响咀嚼食物,还可能导致孩子新牙畸形……《蛀牙日记》里“小蛀虫”的形象让孩子们印象深刻。佳哲的故事分享,似乎揭开了他能在一开始发现朵朵嘴里是蛀牙的原因。
故事二:《牙齿大街的新鲜事》
哈克和迪克两个小家伙看起来古灵精怪,其实是野心勃勃的危险分子——他们在牙齿上挖洞建房,不仅要修建自己的舒适小窝,还梦想着修建出可以出租的豪华大公寓……这个故事里,向孩子们展示了两个古灵精怪的小家伙,他们虽然看起来很可爱,但是却野心勃勃地想要破坏我们的牙齿。
烁烁从大班哥哥口中听到的故事里,藏着不少牙齿里的秘密,孩子们听完后都想拿着牙刷把两个坏家伙消灭掉。
两个小家伙从家里自主阅读后分享的故事非常动听,孩子们也爱听。在绘本中,我们了解了蛀牙的危害以及蛀牙的结构。还有不少孩子也同样带来了有关牙齿的绘本,孩子们也不能完全读懂,那么我们何不展开一次集体阅读呢。
在贝贝的极力推荐下,我们一起阅读、讲述了——《蛀牙别找我》这本有趣的绘本图书。在教师生动的语言与图书丰富的篇章结合之下,我们又进一步了解了蛀牙产生的原因:
吃东西时,一些微小的食物残渣会留在牙齿周围。专门以这些残渣为生的细菌就会增多。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他们会将糖分分解,如果我们不重视,情况会一直恶化,最后出现“牙洞”,这就是“蛀牙”了。
(二)“集”中生智巩固掌握,保护“牙齿”的方法
一个个问题的提出、一个个兴趣的萌芽、一次次经验的积累,使孩子们不断地丰富着关于牙齿的经验,但这远远是不够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大的,那我想集体教学也一样。“蛀牙”王国情景的导入使孩子们置身其中,再通过反面教材与保护牙齿方法的学习,使孩子们的经验再一次得到了升华。
(三)家长助教大显身手,学习“刷牙”方法
愉快的周末后,几个孩子还在讨论着自己所了解到的牙齿的秘密,其余孩子似乎渐渐淡化了对此话题的关注度。
心悦:“我妈妈告诉我,刷牙可不是随便乱刷的,是有一定的方法的。”
贝贝:“对呀对呀,我妈妈是牙科医生,她每天晚上都会教我刷牙。”
刷牙小口诀
小牙刷,手中拿,
挤上牙膏来刷牙,
刷上边,刷下边,
刷左边,刷右边,
早上刷,晚上刷,
我每天笑哈哈。
说到这里,贝贝还念起了妈妈教她刷牙的口诀。这个口诀引起了周围孩子的关注,热情的贝贝便开始一遍又一遍重复着念,孩子们也纷纷学了起来。看到这里,我的兴趣匣子也被完全打开。这么有意思的儿歌和正确的刷牙方法,为何不让作为牙科医生的贝贝妈妈亲自教授给孩子们呢?医生妈妈的课堂会不会给孩子们带来不同的上课体验与收获成长呢?话不多说,在与贝贝妈妈联系好后我们在班内立即展开了别样的课堂——“《我会刷牙啦》的家长助教”。贝贝妈妈生动形象的课堂,使孩子们在短小易懂的儿歌和实物观察中学习到了正确的刷牙方法,真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课堂体验。
(四)实践探究升华活动,掌握“刷牙”方法
兴趣的转移导致游戏往往浅尝辄止。小班孩子探究的目的性不强,且目标容易转移,教师要学会等待,发现激发孩子兴趣的关键点。令人惊喜的是,在这场助教盛宴中,孩子们在兴趣的围绕下,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探究,学会了正确刷牙的方法。
刷牙歌的旋律成为茶余饭后孩子们口中的主旋律,就像孩子们喜爱重复连锁性动作一样,这朗朗上口的刷牙歌也在孩子们口中重复输出。这不,孩子的兴趣是支持深入学习和探究的内驱力,这句话说得果然没错。接二连三的微信消息轰炸,使我不得不去关注手机的消息内容,一看,原来是爸爸妈妈们忙着分享孩子们自己刷牙的惊喜时刻呢。
瞧,我们的铭铭边刷牙边吹着泡泡,多么优哉悠哉啊;多多在洗澡时也不忘记手拿牙刷,把牙齿刷得干干净净的;我们艺欣的小嘴周围都留下了牙膏的足迹,可见一定刷得非常认真;就连平时不太爱参与活动的一帆和晨辰都主动刷起了牙,我真想为你们点个赞呀。
晨辰妈:“老师的话真管用,平时都要我帮忙,今天要自己刷了。”
一帆妈:“小朋友都开始自己刷牙了,看来上了幼儿园懂事不少。”
警渝妈:“警渝都上床了,还不忘记要睡前刷牙。”
丫丫妈:“丫丫边刷牙边张大嘴照镜子,看看自己的牙齿里有没有黑色的洞洞,还要让我们张大嘴巴给他检查,实在让我哭笑不得。”
爸爸妈妈们的惊喜与难以言喻的激动无不透露着孩子们自理能力的发展和习惯的养成,在这“哇时刻”中,我看到的是孩子们由兴趣转变成的实践和主动学习的过程。小班孩子具有泛灵的思维特点,他们的许多想法看似不着边际,却也有着他们自己的选择和理解。教师和家长需要做的就是给予幼儿充分的空间、实践去尝试和发现,看到孩子各种行为背后的意义和价值,敏锐的捕捉孩子可能的发展并给予回应。
(五)个别学习区域联动,“牙齿”融入游戏
镜头一:美工区——蛀牙的最爱
跟随我们的镜头来到美工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孩子们不假思索动笔在纸上画着什么。安静的时光没多久,迎来的是瑶瑶和汐汐的争论,原来孩子们在绘画蛀虫最爱吃什么,也就是多吃什么才会蛀牙,拿起黑色水彩笔开始作画的汐汐显然受到了瑶瑶的质疑:“你这个漆黑的是什么东西?”当然了,汐汐也不甘示弱地说道:“这是巧克力啊,我每次吃的巧克力都是黑色的,吃多了也会蛀牙的。”孩子嘴里头头是道的辩解似乎在告诉我们,小班孩子看似画得不像,甚至在成人的眼中,表征应该是中大班的孩子力所能及的和应该发展的,可在这之前连我也没想到,美工区的他们竟也有如此的作为。甜甜圈、棒棒糖、巧克力甚至还有“细菌”的出现,都令我惊喜。
镜头二:生活区——我爱刷牙
随即,我们的生活区中也在热火朝天地展开着关于“牙齿”的游戏。大大小小的牙齿模型引发了孩子们不小的兴趣,昨天自己刷牙的热乎劲儿还没过,现在又忙着给牙齿模具刷起牙来:“小牙刷,手中拿,上刷刷,下刷刷……”这朗朗的声音又在我与孩子的耳边响起,贝贝、心悦与其他几个孩子拿起牙刷熟练地刷起了牙,轮到桐桐刷牙时,贝贝还多次纠正了他的几处小错误呢。
小班幼儿年龄小,认知水平低,缺乏对记录表征的认知与了解,记录与表征对他们来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并且我们也认为小班幼儿并没有记录表征的能力。但在这次的美工区中,放手让孩子们去记录、绘画后,孩子们也确实带给了我意外的惊喜。《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涉及:“教师应尊重幼儿自发地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指导。肯定幼儿的作品,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来评判幼儿。”或许和他们的甜甜圈只是一个圆,抑或他们的巧克力只有一个方块或几条横线,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不正是幼儿表征能力的初显吗?
三、爱牙宣传之窗——传递
宝贝们可能干了,自己了解了保护牙齿的方法后,还想着教给大家呢!瞧,他们正忙着呢……
于是一场宣传牙齿的活动正在拉开序幕……
(一)宣传活动
幼儿开始了多姿多彩的爱牙活动:“你看,这就是蛀牙”“千万要小心蛀牙哦”“平时要少吃甜食”“多刷牙可以防止蛀牙,保护牙齿”……
(二)探秘之旅
一场别开生面的探牙、护牙之旅,带着孩子们的十万个为什么,让孩子们探秘蛀牙的由来、生成与发展,在家园配合、师幼互动、生生互动与兴趣中,贯穿一日活动皆课程的理念,通过集体教学、家长助教、实践活动与个别化学习等丰富幼儿经验,巩固幼儿对牙齿的知识。
幼儿园《游戏、发展、成长课程》一书中讲道:“幼儿的学习源自经验,课程实施要关注幼儿的真实体验。每一个经验都包含着行动或尝试,以及所经受的结果之间的联结。我们相信,幼儿的经验源自真实的体验,幼儿的创造能力无限大。”
我们的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随着孩子天马行空的想法,关于“牙齿”的探秘之旅,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