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句换元,让文采与哲理齐飞

2022-04-29陈小花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2年3期

摘  要:信息阅读能力是学生在阅读中获取、整理、分析信息的基本能力。名句换元是根据经典名句的格式,改换名句的关键信息,填充自己的生活感悟。对名句中关键实词和虚词等信息进行替换,能够使文章标题闪亮;对名句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扩句或者拆句,能够形成并列、递进、正反等分论点,使文章分论点出彩;对名句中的关键信息联想情境,思辨解读,让文段出彩。

关键词:信息阅读;名句换元;标题闪亮;分论点出彩;文段精彩

一、概念的界定

信息阅读能力,即学生在阅读中获取、整理、分析信息的基本能力。名句换元,换元本是数学中的概念,又称辅助元素法、变量代换法,数学中常用换元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本文把它引入作文中,所谓名句换元是根据前人已有字句的定额、声韵安排等格式,改换原来的内容或句式,填充自己的生活感悟,以达到美妙的境界。

二、名句换元的意义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育界对高中生的阅读方式、阅读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提倡发挥学生在语文學习中的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以致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培养高中生信息阅读能力既是提升学生阅读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所在。笔者所执教的高中生平时有积累名言佳句的习惯,但在写作中对积累的素材却不能够“招之即来、来之能用、用之必赢”。其实巧妙换元名句的关键信息,不仅能提高说话的艺术,也能提高作文的文采。因此本文尝试名句换元法,通过聚焦名句中的关键信息,对关键信息进行换元、分析,提高学生处理加工转换已有知识的能力,进而联想情景,思辨解读,形成自己的观点认识,生成文采与哲理齐飞的文段。在引导学生进行本次探究前,先引导学生了解古人写作。引导学生明白古人在创作中非常擅长换元,如唐代王勃就是一名换元的高手。他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分别是根据南北朝诗人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与春旗一色”和曹植的“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换元而来。王勃诗句和庾信、曹植诗句的结构和立意不变,只是替换了几个关键词,但这一改换却换得超越前人,换得千古流芳!其实换元思维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在总结古人换元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我们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尝试换元,以提高写作的文采。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

(一)名句换元,让标题闪亮

1. 改换名句中的实词和虚词。如在一次写作中,给定作文素材为“教师节是否应改成孔子诞辰日”?这则材料引导学生一事一议,就事论事。大部分学生的标题是:“教师节应该改期”“不必将教师节改期”……这样的标题虽然扣住了材料的中心,态度鲜明,但是平淡无文采,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然而如果掌握了名句换元法,将名句中关键的实词或者虚词替换成作文标题中的核心内容,便可得到一个个闪亮的标题。如:

①教师节应犹在,虽是日期改

②我劝两会重抖擞,不拘一格改节日

③让教师节与孔诞日齐飞

④教师节,怎一个“孔子”能代表?

这些标题通过选用适当的名句,对相应名句中的关键信息(实词或虚词)进行替换、个性发挥,从而形成了自身特色。这样的标题不仅紧扣主题,而且引人眼球。

2. 两个以上名句组合换用。还有一些标题通过对几个名句中的关键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综合化用,也能达到美妙的效果。如:

①此情休待成追忆千里同心“疫”线牵

②阅尽千帆皆有悟,吾心安处是真知

③潮平两岸阔,扬帆趁少年

④暮去青春心如故,心忧家国耀明烛

这些标题,通过选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名句,对名句中的部分信息进行替换或者加工,组合运用,形成对称标题。

(二)名句换元,让分论点出彩

1. 形成并列分论点。如写作“舍与得”关系作文时,有学生为自己的文章设置分论点为:

舍一份诚信,得万古遗臭(分论点1)

舍一己私利,得万古安心(分论点2)

舍一身骄傲,得万古尊重(分论点3)

这篇文章的分论点是通过三次换用名句“舍一朝风月,得万古长空”中的关键信息,扩写成三个排比的短句,形成三个并列的分论点。这样的分论点不仅让文章结构具有建筑美,而且使文章一以贯之、思维严谨。

2. 形成递进分论点。如写作“利益与诚信”关系作文时,有学生为自己的文章设置分论点为:

利益诚可贵(分论点1)诚信价更高(分论点2)

这篇文章的分论点是通过对名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进行拆分,并且对这一名句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替换,形成了“利益”与“诚信”关系的递进式分论点。这样的分论点,不仅有文采,而且形成严谨的思维链条。

3. 形成正反分论点。如写作“美好未来”话题作文时,有学生为自己的文章设置的分论点为:

美好未来,生于勤勉(分论点1)

美好未来,死于怠惰(分论点2)

这篇文章的分论点是通过对名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进行拆分,并且对这一名句中的关键词进行替换,形成了正反式的分论点。

总之,在给文章设置分论点时,首先要审题清楚,紧扣文章中心论点。其次,选用恰当名句,对某个名句进行扩句或者拆句,并替换句中的关键信息,能够使文章的分论点呈现并列、递进、正反等结构模式,从而让文章思路清晰,内容严谨。

(三)名句换元,让文段精彩

利用名句换元,不仅能让标题闪亮,让分论点出彩,还能让文段精彩。如当我们想表达“人生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意思时,我们想到这样一个名句:“真正的诗意,不是摆脱眼前的苟且,而是在内心培植芳草”。对于这个名句,我们不仅可以换关键信息“诗意”“摆脱眼前的苟且”内心培植芳草等;我们还可以对其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深加工,或者扩充名句,或者拆分名句;还可以个性解读,联想相关事例或者意境,从而形成丰富的文段。结合名句的原意,运用名句换元的方法,我们得到如下参考文段:人生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什么是真正的诗意?真正的诗意不是摆脱柴米油盐,不是摆脱眼前的苟且,不是摆脱生活的一地鸡毛,而是“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静心享受,而是“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不负韶华,而是“人间有味是清欢”的平淡滋味。丰子恺说:“万般滋味,皆是生活。”不要一味地追求诗和远方,其实真正的诗意在人的心里。可见,通过对一个名句的关键词进行多次换元,通过对一个名句进行扩句或者拆句,进而联想与名句相关的事例或情境,我们的名句就饱满起来,可以形成丰富的文段,在不同的场合表达不同的情感。

三、结语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换元活水来。名句是历史的积累,名句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换元的背后是对前人思想的传承与创新,名句换元也是信息阅读能力培养的一种方式。牛顿曾说:“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郭沫若也说:“我有一个写作秘诀,就是先看人家的书再写。”博览群书才能下笔成文,活学活用才能推陈出新。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能够继续探究名句换元法,继续进行信息阅读教学探究,引导学生“写有才情的文章,做有思想的灵魂”!

(责任编辑:向志莉)

参考文献:

[1]曾素林,刘晶晶. 信息阅读能力:含义、表现标准及培养策略[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01):43-46.

[2]陈小花. 在作文审题训练中提升高中生信息阅读能力[J]. 语文天地,2020(19):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