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办好爱国主义展览的实践与思考
2022-04-29金茜
金茜
摘 要 中国各类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见证者,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使命和价值定位,必须站在国家战略的时代高度下,以“复兴中国梦”的大国视野、历史担当和时代作为,依托展览讲好爱国主义故事,增强文化自信。
关键词 爱国主义;博物馆;展览;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各类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见证者,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2020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总体要求、基本内容、教育对象、实践载体等。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使命和价值定位,必须站在国家战略的时代高度思考,如何以“复兴中国梦”的大国视野,更好地为社会、民族、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服务。
一、博物馆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长期以来,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和持续输出严重冲击了我国文化安全。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以爱国主义教育激发、提高文化自信,进一步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正当其时。
博物馆的社会责任宏观来说就是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其中就包括爱国主义精神世代流传。这不仅要求博物馆传承好爱国主义的精神实质,还要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讲清楚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2021年适逢建党百年之际,全国博物馆聚焦进一步用好馆藏文物、发挥好革命文物的教育功能,加强了展览过程中的党史宣传教育,涌现出一大批以爱国爱党爱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红色专题展览,在促进全社会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凝聚力量、传承精神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博物馆在弘扬正能量、传播主旋律方面有重要引导作用。积极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为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尤其是在对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和塑造上,具有与学校教育、家庭引导同等重要的地位。当前,网络上诋毁英烈、鼓吹历史虚无主义等现象时有出现,在全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尤其给青少年群体的三观带来巨大冲击。爱国主义教育实质上是思想政治之战、意识形态之争,事关国家前途命运。把牢话语权,守好阵地、讲好故事,新时代的博物馆责无旁贷。
二、博物馆筹办爱国主义展览存在的问题
筹办爱国主义展览是博物馆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的途径之一,但目前部分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失能”现象时有存在,尤其在规模小、藏品少、经费不足的中小型博物馆表现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于三个方面:
一是爱国主义教育基本陈列内容长期不变,展览内容粗浅、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阐释,学术性不强;展陈形式简单、以灌输式讲述为主,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内容,可观赏性较差;展览主题呈现同质化趋势明显,缺乏地方文化品牌打造意识,教育效果不佳。
二是爱国主义教育临展的节点式办展、被动式参观现象不鲜见。博物馆一般会选取重要历史节点,围绕重大事件纪念日,筹办爱国主义展览,像是纪念伟人诞辰、国家公祭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等。但参观人流大部分是由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等组织的,群众自发性、自主性参观不多。
三是讲解“标配”不足,观众看不懂。国内博物馆虽然都有讲解队伍,但因人员数量、能力限制,免费讲解场次固定等原因,日常讲解需求难以满足。尽管观众还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官网二维码、电子导览设备等获取展品讲解资讯,但展品背后的历史背景很难串联起来,照本宣科式的标准解读也无法做到生动有趣、印象深刻。
三、博物馆办好爱国主义展览的对策思考
1.与时俱进、深挖内涵,讲清爱国主义精神的地域性和时代性
爱国主义精神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是抽象的、空泛的,它生动、鲜明地体现在每个个体或群体的行动之中。每片土地、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有不一样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这就决定了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地域特征。以江苏大地為例,淮安有周恩来精神、南京有雨花英烈精神、徐州有淮海战役精神、泰兴有杨根思精神、无锡有实业救国精神等。博物馆在策展时必须立足地方历史,有效整合馆藏资源,细筛深挖本地爱国主义精神内涵,在展览主题设定、内容选择和展览形式上做到有的放矢,使爱国主义展览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让观众在展览中见人、见事、见感情。
历史进程波澜壮阔,爱国主义在国家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是不断变化、丰富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既要一脉相承、赓续传统,又要与时俱进、融入时代。一是要讲清楚同一种精神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内涵,譬如体现了一代代无锡人坚韧不拔、勇于创新、开拓品格的“四千四万精神”,在改革开放初期,是踏遍千山万水闯市场、吃尽千辛万苦办企业、说尽千言万语拉客户、历经千难万险谋发展;进入新时代,是积极适应时代的千变万化,主动经受创新的千锤百炼,在发展的前沿展现千姿万态,在新的征程上奔腾千军万马。二是要讲清楚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新内涵,譬如在同新冠肺炎疫情殊死较量中形成的伟大抗疫精神等。爱国主义精神在时代发展进程中不断延续和升华,必须讲清历史、面向未来。
2.创新表达、融入实践,以时代精神激活爱国主义的生命力
爱国主义精神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在于中国精神与时代、与现实的融合,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发展,不断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每个年代的人对爱国主义的认知点是不同的,绝不止通过战火硝烟的革命战争年代里保存下来的革命文物来展现。2019年,39家新命名的全国爱国主义示范基地中江苏上榜4家单位,分别是审计博物馆、扬州博物馆、南京长江大桥、国家超级计算机无锡中心,这是爱国主义教育在制度建设、历史文化、桥梁建设、科技研发等不同领域的生动课堂。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有更多全新的表达形式,爱国主义展览也不再局限于红色实物、照片的简单拼凑、罗列展示。博物馆策划爱国主义展览时不能故步自封,囿于馆藏文物局限和固有思维,必须注重创新,尤其是面对广大青少年群体,更应寻找与时代契合、与群众共鸣的鲜活教材来表现主题。
2021年5月12日,由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中心、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无锡市人民政府主办,无锡博物院承办的“深空深海重大科技成果展”,着眼当下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是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之一。“嫦娥”“蛟龙”“深海勇士”“奋斗者”等“国之重器”不仅回应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飞天揽月、下洋捉鳖的美好期盼,还体现了无锡在深海、深空领域作出更大贡献的可能以及中国“决战深部”的战略导向和坚强决心,这些都大大提振了人民群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博物馆只有将爱国主义主题真正融入时代背景和社会实践,才能切实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效,并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文化自信。
3.立足全国、面向世界,避免爱国主义教育狭隘化
目前,仍不乏某些别有用心的媒体和学者把爱国主义的政治情感与民族主义的政治思潮等同起来,再片面地把民族主义等同于盲目排外、狭隘自私的极端民族主义或狭隘民族主义,进而否定爱国主义教育,以达到西化、分化中国的目的。博物馆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要高度警惕,避免爱国主义教育狭隘化。在策划爱国主义展览时应突出忧患教育,加强人文关怀,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不仅要传承和弘扬好爱国主义精神,更要充分展现大国责任与担当,让爱国主义教育走得更远。
4.分龄分众、有效释展,加强博物馆讲解队伍建设
“策展”和“释展”是从国外博物馆工作中引进并使用的概念。目前我国博物馆很少有设立“释展人”的专属职位,博物馆释展工作通常是由展板图文介绍、展品说明牌、印刷册、讲解人员共同完成的。有效释展是能在契合观众认知需求、体验需求、接受能力、接受兴趣的基础上突破文化疆界,将展览学术化的思维转化为平民化的语言,将展览的深度扩展成喜闻乐见的宽度,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不同层次的观众传达展览的思想,让观众读懂展览、欣赏展览、评论展览,在他们的心里留下展览。博物馆应开辟专项资金,有意识地加强讲解队伍建设,提高讲解员专业知识储备和讲解技巧,做到分龄分众、精准施教。
总之,新时代的博物馆要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讲出认同感、自豪感、使命感,把爱国主义的种子播撒下去,让文化自信的根扎进人民群众中,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凝聚起来。
参考文献:
[1]有一种精神叫“四千四万”[N].新华日报,2019-9-3.
[2]张建.爱国主义不等于狭隘民族主义[J].人民论坛,2016(22).
[3]沈辰.众妙之门:六谈当代博物馆[M].文物出版社,2019(93-95).
(作者单位:无锡博物院)
【责任编辑:江东】